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 >

第228章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28章

小说: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她家四郎虽然还只有八岁,却已经显示出出色的天赋了。
    加上昨天二郎对她说的话,吴诩也认定只有她家四郎才是最适合的储君人选!
    唯一的缺憾大概就是四郎的年纪实在太小,暂时还担当不起储君的重担。而且四郎毕竟是弟弟,越过兄长为尊,怎么看都不合礼制!
    想来长孙诠忧虑的也正是这一点吧!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
    吴诩本想说说李小九这个先例的,毕竟他也是幼子为储,在入东宫之前十多年时间都是放养长大的,年纪小,没经验,性子软,还一度被朝臣认为懦弱,可结果呢?
    还不是成了威震海内外的天皇大帝了么?
    康熙当年还不是八岁登基的么?
    小四郎如今不过是当太子而已,大不了她再辛苦几年罢了。
    正在此时,一个声音却从吴诩的御座之后响起,音量刚好足够让吴诩听到。
    “媚娘,我怎么舍得再让你辛苦呢……为小四郎保驾护航之人,我已经选好了!”
    话音刚落,就听一声珠帘响,一个文士装扮的男人已经出现在吴诩御座旁了。

第395章

第二十五章06
    “上皇!”
    众朝臣哪里想到李治竟会在帘后听政,不禁露出惊讶之色。
    便是早知李治临朝的李三郎,也在后者忽然现身之际,露出深思的表情。
    而依然跪在殿中的长孙诠则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吴诩有些疑惑地望着李治,低声道:“九郎,你的意思是……”
    她可不认为李小九愿意弄几个辅政大臣给自家小四郎,当年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一干辅臣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可是很不小呢!
    如今能为小四郎保驾护航的人,除了她这个做阿娘的,还能有谁呢?
    李治却是微微一笑,并不答吴诩的话,他转脸看向满朝文武,缓缓道:“众卿方才所言,朕已具闻。”
    “四郎入主东宫一事,卿等不必多言。”
    说着,李治又转向长孙诠,道:“三郎、四郎俱是吾与今上亲子,品性如何,吾与今上知之最深!长孙你今日为三郎张目,吾心甚慰,然,三郎生性纯憨,确实不宜为人主!”
    “而四郎受东宫教养多年,虽年幼,却天资出众,想来政事堂诸公皆心知肚明罢……”
    长孙诠听得这话,也再无他语,只默默再拜,然后退回自己的位子。
    其余众臣见状,只能面面相觑,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帝国三大巨头一致决定了的事,他们这些臣下哪里能够螳臂挡车?
    再想想当今武皇毕竟春秋鼎盛,新太子年纪小些,倒也不是件坏事……
    否则,东宫权柄过重,难免母子相疑!
    再者,东宫年幼,就意味着皇帝要聘请朝中一些重臣为东宫导师,更要选拔不少官宦子弟为东宫侍读。
    这些都是机会啊!
    打小培养起来的感情,那可相当不一般啊!
    如今能够上得这大朝堂的官员,可个个是人精,一旦想通了这一点,便个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吴诩却是眉头微蹙,盯着李治,低声道:“就这样?”
    东宫侍读啥的不过是旧例,有唐以来真正从这个位子上大放异彩的人却没有几个,反而因为东宫被牵连而挂掉的个人和家族很是不少呢!
    而且……说好的保驾护航之人呢?
    别跟她说李三郎、张文瓘啥的,这些相公们教教小四郎政务疏律倒还行,要教他帝王之术,那可完全不够格啊!
    看到吴诩疑惑不解的样子,李治只是微笑着拍拍她的手背,使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眼色。
    “今吾与武皇既立四郎为储君,还有一事却要众卿参详……”
    上皇陛下扫视了殿下众臣一眼,忽然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看得众人不禁背脊一寒。
    怎么总觉又要被坑了呢?
    与此同时,已经跑路的前太子现任齐王——李贤同学,忽然感到背后一阵恶寒,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当日,他向阿娘坦白了自己的隐患,坚决推掉了身上的储君位子,祸害了自家四弟,李贤到底还是有几分愧意的,可想想今日大朝的情形,青年又觉得自己能如此果断地退下来,实在是太英明了!
    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的嘴脸,他早已经受够了!
    什么李唐江山,什么宗庙社稷,不过是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如果,那些老头子知道这次的东宫易主之事,他已经筹划了好多年了,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呢?
    李贤想着,不由嗤笑了一声,停下脚步。
    跟在青年身后的人听到这声饱含嘲讽的笑声,不禁皱起了眉头,也随之停了下来。
    李贤背着双手,微微侧身,睨了身后的青年一眼。
    狄仁杰此人,李贤一直看不太顺眼——明明一直被她家阿娘提拔重用,却老是为别人说话,忤逆他家阿娘,实在可恼!
    而周兴就好使唤多了,那小子就是一把利刃,让刺哪就刺模换嶙宰髦髡牛
    原本此次出镇豫州,李贤有意带周兴去的,却被他阿娘给否决了。
    这货到底哪里让他阿娘青睐有加呢?!
    李贤眯着眼打量了对方好半晌,愣是没看出来那小子是比李相公那老狐狸俊俏呢还是比之前的许相公脑袋灵光会讨人欢心呢?
    分明就是个方脑袋的愣头青啊……
    连掩饰情绪都不会!
    “狄怀英,你对孤似乎很不满呐……”
    青年闻言,并未露出诚惶诚恐的神色来,反而抬头直直对上李贤的眼,答道:“大王所言不差,微臣的确对大王十分不满!”
    “哦?”李贤不禁挑了挑眉,“看来狄卿定是有不少谏言要对孤说……也好,这一路去豫州甚是无聊,孤就听你慢慢道来,如何?”
    =李小九坑人的分割线=
    前往豫州抚民,对李贤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只不过,贤郎君两世为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坐镇帝都,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微服简从,驰骋千里的。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自由的感觉吧!
    李贤喟叹了一声,感到十分庆幸。
    庆幸这一世阿兄的选择,也庆幸自己能够及时急流勇退。
    更庆幸的是……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需要为了那个位子殚精竭虑了!
    齐王什么的,只是一个幌子,一旦四郎坐稳了储君之位,他必然要想法子隐遁的。
    到时候,伴着阿兄隐居山林也罢,畅游天下也罢……
    只是想想,就令人兴奋!
    至于武大郎、李三郎什么的,就让他们为四郎鞠躬尽瘁去吧,哼哼~~
    李二郎君的愿望实在美好,只是现实素来残酷,几乎是兜头泼了他一盆凉水。
    李贤带着狄仁杰千里奔驰赶到豫州后,夙兴夜寐,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打击豪强,整顿官场,安抚百姓的工作。二人好容易将李贞等人在豫州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给弥补了回来,却忽然接到帝都的邸报,说是要封齐王为摄政!
    话说,这个齐王不就是他吗?
    “立刻回神都!”李贤看完邸报,一张俊脸都扭曲了……
    等新出炉的摄政王拎着狄仁杰再次千里奔驰赶回神都的时候,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一干文武大臣仿佛是饿了很久的狼一般,眼巴巴地望着摄政王,眼都绿了……
    可算有人回来主持大局了!
    你说上皇?
    上皇身体不适,自然是回行宫休养了……
    你说武皇?
    武皇与上皇夫妻一体,自然是陪着上皇一道回行宫了!
    至于,朝政么……
    不是已经立了新太子了么?
    神马?
    新太子年纪小?
    那有什么关系,二圣临走之前不是留了旨意,封齐王为摄政王,一应军国大事交由摄政王处置,完全不用担心,好么!
    李贤保持了一路的面瘫终于裂了……
    阿爹阿娘,不带你们这样坑儿子的!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
    “封摄政王?!”
    “二郎本无心帝位,命其辅佐四郎最合适不过。只是他虽为兄长,于东宫来说,毕竟有着君臣之分,若加封‘摄政’,则可令其政令通达,免于掣肘……”李治一本正经地跟吴诩细说封李贤为摄政王的种种好处,并且力图诱拐吴诩跟他下南洋微服私巡去。
    吴诩怒道:“你明知我担心的不是这个!”
    她家二郎连太子都不耐烦当,又怎么肯去当神马摄政王?!
    有的时候,吴诩真想不明白李小九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摄政王神马的,也亏他想得出来!
    当然,对于已经见识过“二圣同尊”、“女皇临世”之类不同凡响的政治事件的当代大唐子民来说,摄政王什么的,还真不算啥稀奇玩意儿。
    但是,这玩意儿的政治意义却是相当不同啊!
    细数前朝一众权臣/反王,即便是以帝王为傀儡,自己大权独揽,也没哪个敢妄称‘摄政’,更不敢自封‘摄政王’的。
    李小九这一出,岂不是给后世的反王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何况,他所设的摄政王还是储君的亲兄弟,这危险系数实在太大了……
    “阿武你是担心后世子孙为帝时,会镇不住摄政王么?”李治笑道:“这一点,我已有对策,你完全不必担心!”
    怎么可能不担心啊啊啊!
    吴诩瞪着李治,“你可要想清楚,摄政王可比辅政大臣难对付多了,权柄这么重,难免不生异心!”二郎这个是特例,可完全不适用于后世。
    不想,李治却道:“至少,摄政王总还是李氏子弟……若是君主无能,取而代之也无不可!”
    我擦!
    吴诩顿时被这话震精了!
    尼玛!这是要鼓励后代同室操戈的节奏啊?!
    李治看吴诩一脸呆滞,不禁将她楼过来,大笑道:“阿武啊……你总是这样……真叫我不知该如何是好呢……”
    “其实,我已命政事堂草拟了‘摄政律’,待修改完善后,便可加入大唐律中,依法执行,你所担心的事大概很难发生才是……”
    “你要把它入律?”这说法实在新鲜,吴诩只觉自己的脑子已经转不过弯来了。
    “没错。”李治淡淡地道:“所谓的千秋万代,不过是虚妄。秦二世而亡,两汉,两晋,乃至前朝,又有几家皇室是善终的?”

第396章

第二十五章归去07
    “这话倒是不差……”吴诩闻言不由笑道:“难得你竟看得比我明白!”
    到底是在终南山行宫待了一段时日的人啊!
    吴诩忍不住揪了一下李治下颚的胡须——已经由两三寸长了,看起来还颇有些道骨仙风——叹道:“你的想法是不错,却还需防着这好经被坏和尚给念歪了……”
    李治挑眉笑道:“这就要看媚娘你的手段了……”
    吴诩也不谦虚,道:“此事必定可行。”
    如今天下太平,大唐帝国国富民强,君权高度集中。
    加上此次一举铲除了宗室之中最大的反对势力,可以说,如今大唐上下,再没人敢在吴诩面前(哪怕是暗地里)呛声了!
    趁此机会,她若挟君威下发一些政令律法,定是能够畅通无阻的!
    而她家二郎大概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乘机辞去了东宫之位,推了四郎上来。
    一来彻底消弭了母子二人因各自地位势力变化而产生矛盾的可能,二来也趁了其常伴兄长的心愿。
    至于四郎……
    还真是个全新的开始啊!
    吴诩心里暗暗一叹:四郎是根好苗子,可惜年纪略小,有个兄长在旁带着,传授经验教训……倒也不错!
    摄政王就摄政王吧!
    吴诩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李治也就放了心,当即命李三郎等人开始着手撰写《摄政率》。
    虽说又是一个新事物,但摄政王神马的,顾名思义啊!
    李三郎等人何等聪颖,不用两天功夫,就把《摄政率》给列出了一个提纲来了。
    至于细节部分,由政事堂慢慢吵着先,上皇他老人家可是要回终南山行宫修养去了——当然,他还要把吴诩也一起拉走。
    美其名曰:今上也该放个假歇歇了,一般琐事你们就看着办吧,有啥大事就找新出炉的摄政王好啦!
    为了避免政事堂那帮老头子跑来堵人,李小九陛下很光棍地留下一道诏书,然后十分机智地连夜起驾,拉着吴诩跑路了……
    等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帝国两大巨头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既没回终南山行宫,也没回长安。
    留在神都的一干大小相公只能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好在吴诩还有点良心,留了一份手书给李三郎,表示自己只是跟着上皇出去微服私巡一段时间,不日即回。
    此外,吴诩还表示,新任东宫的官属不作大的变更,只增加一些少年作为侍读,具体选拔工作交给长孙诠全权负责。
    至于修撰《摄政率》的工作,吴诩希望政事堂要严肃对待,她希望等摄政王――齐王李贤抚民回来,就能看到比较完善的草稿……
    此外,皇帝不在期间,有啥重要的工作,乃们就直接请示摄政王和太子吧。
    咳咳,就酱紫。
    念完武皇手诏的李相公,笑得一脸如沐春风,却令在场诸人生生打了个寒战。
    “武皇既然如此看重吾等,吾等岂能令其失望?”
    众人闻言,唯唯称是,便是张文瓘、魏叔玉等人也将满腹怨言给咽了回去。
    李相公这次可是真恼了……
    =============开溜游山玩水的分割性================
    “阿切——————”
    随着一声清亮的喷嚏声,官道之上,一队人马沓沓而来,正是被李相公恨得咬牙切齿的翘朝“二圣”一行。
    “定是李三在念叨我呢!”吴诩揉了揉鼻子,讪讪道。
    翘班出来游山玩水啥的,感觉是挺爽的,不过被留下的人就……
    怨念估计很大诶……
    吴诩又揉了揉鼻子,看看官道两边的风光,随即就把那一丝丝愧疚给抛到了天边——哥为了大唐江山夙兴夜寐了这么多年,也该享受一把了!
    想着,吴诩一夹马腹,向前快跑了起来,她把此时已换了一身骑装,帷纱覆面,端的是英姿飒爽。
    难得李治今儿精神也不错,与吴诩并辔而行。
    二人之后还跟着三辆马车及二十余骑侍卫。
    说是微服,二人才不会蠢到什么人都不带,两个人跑出来瞎逛呢!
    这也是李三郎等人并不担心二人安全问题的原因。
    吴诩一时兴起,策马跑了个痛快,将一干侍卫甩了个数十丈远,这才缓下步子。
    李治倒是一直不紧不慢跟在她身后。
    这一路也有不少行人,或步行或骑马或驾车的,不一而足。
    而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一路走来,也并没有发现各州府有什么治安问题。
    吴诩心中得意,道:“当今盛世,比‘贞观之治’如何?”
    之后上来与之并行的李治,闻言只是一笑,并不答话。
    吴诩知道他是不欲言及自家老爹的黑历史,便也就此打住了,正要转移一下话题。
    却不想,已有人听到了吴诩方才的话,忽然就插了话来:“比及当今,‘贞观’岂敢称治世?”
    吴诩与李治闻声,回头一看,竟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郎君,驾着一匹十分可爱的小马跟在二人之后呢。
    这q人q马的,说话要不要这么老气横秋的?
    吴诩忍俊不禁。
    李小九却是一瞪眼:“你这小郎君才多大年纪,竟也知道贞观朝的事?”
    那小郎君听到李治这话,一张嫩脸顿时胀得通红,“吾已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