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残影断魂劫 >

第102章

残影断魂劫-第102章

小说: 残影断魂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霜道:“唔,大概是第七……啊,不,或是第六……我也记不得了!”明白装糊涂也拖不了多久,还得设法速战速决,仓促间想不到什么好主意,双眼瞪大,看着李亦杰身后,假装吃惊的叫道:“咦,额娘,你也来瞧我们比武了?”说完深感幼稚,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将这句傻话吞回肚里,垂着头无地自容。然而再精明的侠客,一碰上与自己心爱女人相关之事,也会失了冷静,心甘情愿的堕入圈套。这个被千百人用滥的小计谋再次骗过了李亦杰,他大喜回头。玄霜知道机会只有一刻,刚见他脖颈偏转,立即蹬地跃起,脚底与他脑袋同高时,上身后仰,与地面平行,双腿一前一后,左腿伸直,右腿蜷曲,踢向他头顶石块。待李亦杰醒觉中计,已不足救,石块飞离头顶。李亦杰忙伸手去捞,玄霜右腿弹出,将他手腕踢偏。身在空中,忽的一眼见到太后与沈世韵款款走来,仪态娴雅端庄,程嘉璇也随在两人身畔。玄霜哭笑不得,心想:“无巧不成书,那也没这般巧法。”想到娘亲知道自己贪玩离宫,必有重责,索性转移她心思,顺便也报复师父多管闲事,若非他拦阻,自己早已到了马场,也不会给半路逮着。打定心思,使个“千斤坠”功夫,重重摔落,为了装扮逼真,又使一招苦肉计,有意将膝盖磕在刚落地的石头上,顿时破皮流血。

李亦杰又惊又怒,紧赶几步上前,喝道:“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撒谎,怎么好的却又不学?”他听玄霜拿自己与沈世韵玩笑,真怕他看出了什么端倪,小顽童口没遮拦,在宫里到处宣扬,惹出大祸。那时不要说自己不能留在韵儿身边,只怕还会影响了她的前途地位,实在糟糕。一时大改慈爱敦厚,竟对玄霜大声喝斥起来。玄霜小嘴一扁,哭道:“师父,您饶过我罢!弟子知错,弟子以后再也不敢了,呜……呜呜……”李亦杰看他摔痛了只会哭鼻子,没一点男子汉气概,更增不满,板着脸道:“不许哭!师父平时是怎么教你的?站起来!”玄霜仍是哭个不停。

这边太后与沈世韵已走到近前。太后对沈世韵素来不喜,觉得她出身不正,玷污了皇室血统,起初便连番施加下马威,其后对她亦是极少有好脸色。但玄霜却是自己的嫡亲孙子,十分疼爱,看他受了委屈,连忙上前扶他,又看到他膝盖血流如注,益发怜惜。李亦杰此刻才看到三人到来,心里连连叫苦,给太后怪责倒也不惧,怕的只是沈世韵也误会他虐待玄霜,那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连忙抢上几步,叫道:“太后娘娘……”太后抬起头,冷冷的打断道:“李大侠,哀家知道你武功高强。但玄霜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你的威风未免耍错对象了罢?”李亦杰道:“您听我……”玄霜放声大哭,打断他道:“皇祖母,这怪不得师父,都是儿臣不好。儿臣出言不慎,冒犯了师父,师父这么摔我一跤,也是儿臣该受的惩罚。”李亦杰辩解道:“我没有……”沈世韵打断道:“李卿家罚的对。玄霜是未来国君,身上担子重,规矩须得从小抓起。既然说话欠妥,李卿家及时给予纠正,也没什么不对。”李亦杰听她声音冰冷,虽是早已习惯了她对自己态度冷淡,但这次事件特殊,不知她是否有意说反话讥嘲,急道:“不是的……”太后叹道:“是你的儿子,自己却不知道心疼。”这无意中又打断了李亦杰的话。

李亦杰听他们各说各的,完全不给自己辩解机会,简直欲哭无泪。又见玄霜微偏过头,挂着满脸泪花,对他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心里便是一痛,想到玄霜还是个小孩,即已诡计多端,就怕他再沾染了宫中尔虞我诈的风气,更易走上歧途。太后搀起玄霜,道:“这个伤口还得找太医处理一下,咱们走。”玄霜装着站立不稳,那条跌伤的腿就如同断了一般垂着,吃力地对李亦杰行个大礼,道:“师父,弟子告退。”说完又装作弱不禁风,轻轻摇晃一下,做足了贤徒姿态。太后不耐道:“这样的师父,不认也罢。他没什么真本事,能在宫里谋得职位,还不是……还不是靠了……”最后一句并没说出,已是给了李亦杰面子。李亦杰木立在原地,看着几人离开,心里阵阵悲苦,感到自己寄人篱下,活得着实窝囊,自语道:“士生于世,便当尽忠报国,以全大业。怎可萎顿于田间,曳尾于涂中?或因权欲乱性,因富贵忘本,因美色失形?”可一想到沈世韵,就像有股磁力一般,怎么也不忍离开。甚至觉得能够看到她,再受些冤枉气也值了。惟有玄霜性情诡诈,真想替她管教好了儿子,减少她的负担。脑中一番激烈争辩,最后还是主留占了上风。这也难怪,不然他又如何能在宫中耽得六年之久?

第二十一章(3…U…W…W)

那边厢太医给玄霜的伤口涂了些消炎药膏,包扎几块纱布,道:“贝勒爷的腿只是擦破点皮,没什么大碍。只要休养几日,便可恢复如常。”沈世韵谢过太医,几人作陪太后,随着在宫中散步。玄霜扯了扯沈世韵衣袖,低声道:“额娘,您怎么知道我在那边?”心想:“难道小璇也和师父一样,做了叛徒?”沈世韵余光看到他恶狠狠的盯着程嘉璇,对他心思如何不明,淡淡一笑,道:“你别胡乱猜疑。小璇对本宫礼数周到,神情自若,没露过半分破绽。只是听说吐蕃刚进贡了几匹上等马,知子莫若母,以你性格,哪还会安心待在桌前做功课,甘愿错过这个热闹?那可与你行事作风大相违背。至于那个替身是谁,本宫也不想追究了,不过……”玄霜正在奇怪,她今天怎么突然好说话起来,反而惴惴不安,直听到语欲转折,心里一宽,暗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尽管放马过来,怕的便是故布疑阵。”假装恭敬聆听。沈世韵道:“那人半天一动不动,四肢看来又甚为僵硬,不是假装得出的。你跟谁学的这打穴功夫?手法倒还有模有样。”玄霜干笑道:“自然是师父教的,还会有谁?”沈世韵冷冷道:“少来花言巧语。别的本宫还不敢保证,那李卿家很听我的命令,没有本宫允许,便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轻易教你。”玄霜心道:“他为什么很听你的命令?”但眼前再提这个,无异于火上浇油,他也没那么不识时务,闭口不答。沈世韵道:“本宫让你习武,就望你按照正规路道,踏踏实实的学成技艺。你若是贪杂不精,一再接触些旁门左道的邪门功夫,那也不必练了。”语气极是严厉。太后看不过去,道:“他年纪还小,你管得他这么严格做什么?”

沈世韵道:“生于帝王家,安能奢求美满童年?若是一律以年纪小为借口推搪,还指望他将来成什么大业?一国之君行止间均涉及百姓切身利益,一步踏错,千百万人陪着他遭殃,绝不可姑息纵容。”太后道:“等他继位,那还早得很,慢慢教不行么?哀家看玄霜这孩子很懂事,倒是你这做母亲的有些不明事理。”沈世韵道:“事关我朝社稷,臣妾只想教他做个合格的君主,赏罚自有分寸,还请您不要多加阻挠。倘若一味娇宠,徒然宠坏了他。”太后沉下脸,道:“你说哀家育人不当?皇上……”沈世韵道:“别提皇上。他幼年时就是生活太过优越,以致登基后匮于治国。徒仗臣下辅佐,怕会使大权旁落,再难亲政。”太后怒道:“大胆!”听她出言狂妄,还敢指摘到了皇帝头上,言下之意却还是讥刺她这母后失职,脸色更加阴沉,本欲厉斥,看到眼前已到了吟雪宫,想起前来目的,只得暂时将怒气压下,道:“韵贵妃,哀家此来,一是看看玄霜,另外嘛,还想跟你聊几句家常话。”沈世韵会意,道:“小璇,你带玄霜到别处去玩。”程嘉璇应道:“是,娘娘。”扶着玄霜道:“贝勒爷,咱们别打扰娘娘谈话,奴婢带您去赏花,好不好?”玄霜用稚龄童音叫道:“好哦,去赏花喽,去赏花喽!”假借一瘸一拐之机,放慢速度。听到背后两扇大门关闭,“砰”的一声,又跟着走了几步,忽然站立不动,扯了程嘉璇一把,没好气的道:“哎,你还真的走啊?”

程嘉璇奇道:“不然怎样?你想坐轿子?”玄霜骂道:“真蠢!笨蛋小璇!”玩弄着手指,道:“我问你,我的计划天衣无缝,额娘是怎会发现我不在吟雪宫的?”程嘉璇道:“方才娘娘不是亲口说过了,她是自己分析出来的么?”玄霜冷笑道:“她说是,就当真便是了?这是朝自己脸上贴金,有功德就全揽到名下。首先是炫耀她聪明,并警告我,不管我瞒着她做了什么,她都会有办法知道,让我懂得收敛。哼,我才没有那么乖。”程嘉璇气道:“谁说不能分析?刚才你分明是存心诬陷李师父,还不惜弄伤自己,骗取太后娘娘的同情,害得他百口莫辩,别以为我没看出来。说老实话,这手段可不大光彩,还有点无耻,李师父待你也算不错了,你就这么回报他?”玄霜道:“要你管?那不如你去做他徒弟好了。”程嘉璇道:“笨,我在提醒你,连我都能看得这般明显,难道娘娘还看不出来?她只是当着太后娘娘的面,不想让你太过难堪,这才没有点破。”玄霜冷笑道:“那又怎样?额娘只关心我能否成才,对于我讲不讲江湖道义,她才不在乎呢。再说姓李的来路不明,甘舍武林盟主的位子,潜伏在宫中,只做得个小小总兵,倒似乐意得很,也不知搞什么鬼。他和额娘更难说有多少秘密。他们瞒了我这么多事,凭什么要我坦诚相待?”

程嘉璇咬了咬嘴唇,委屈的快哭了出来。玄霜心一软,这是自己与李亦杰斗气,没必要拿她发泄。温言道:“小璇,你就不想知道皇祖母跟我额娘在房间里边,鬼鬼祟祟的谈些什么?”程嘉璇眼眶还含着泪,先给他逗得笑了出来,道:“你要气死汤少师了,他怎么有你这样的徒弟?这哪能用‘鬼鬼祟祟’来形容?”玄霜正色道:“门窗紧闭,还不叫鬼鬼祟祟?汤师父也得夸我学以致用,用词贴切。”程嘉璇道:“说了是聊家常话,有什么好听的?你费尽心思才逃出来,现在好不容易娘娘不管了,我陪你去看马,不也有趣得多了?”玄霜一撇嘴,道:“笨蛋小璇,你懂什么?刚刚教了你不要偏听偏信,你又忘了。如果没什么好听,何以特地避开我们?”又见几名奉茶的宫女也被逐出,更验证了自己所言,得意地道:“‘家常话’、‘家常话’,不过是讲的隐晦,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人的私事!皇家中一桩小状况,就关系到几百人的身家性命。特别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头面人物,跺一跺脚,立马要你身首异处,你道是闹着玩的?想在宫中立足,必得耳聪目明,身边万事尽在掌握。表面还得装着清心寡欲,与人无争,以求自保。”程嘉璇听了他一番大道理,头脑晕乎乎的,玄霜已经走到窗边,附耳过去,又冲着程嘉璇招了招手。程嘉璇稍一迟疑,也快步跟上。

—————

太后抿了一口茶,细看还能见手臂微微颤抖,随后将茶盏置于桌面,道:“韵贵妃,你也不要得意太早。哀家若不是无计可施,也绝对不会来找你帮忙。”沈世韵微笑道:“这是自然,否则臣妾这小小吟雪宫,怎能请得动太后娘娘迂尊光驾?玄霜虽然受您疼爱,但他的面子也没有这么大。您老人家身处困境,能够及时想到臣妾,自是我的无上荣幸。”太后哼了一声,道:“哀家来找你,绝不是就此承认了你,只是这件事,除了你,找不出更加适合的人选。接下来跟你所说的,不管你答不答应帮忙,都不可透露给第三个人知道,听到没有?”沈世韵道:“太后娘娘如此信任臣妾,又抬高我的能力。为您分忧,臣妾在公固然遵命,在私也是义不容辞。”太后叹了口气,沉默许久,道:“最近皇上在忙些什么,他跟你一点口风都没漏?”沈世韵道:“皇上国务繁忙,臣妾已有段时日没见着他面了。”太后看了她一眼,见她脸色如常,看不出是否作伪,仍想试探出她究竟了解多少,又道:“当年太宗皇帝是怎么驾崩的,你知不知道?”

沈世韵神情自若,答道:“他是在清宁宫中‘无疾而终’。”太后仍不死心,道:“入关前深宫诸多秘事,你听说过没有?”沈世韵淡淡道:“太后娘娘说笑了,入关前臣妾尚未与皇上相识,又怎能得知?”太后思及旧事,总觉着良心不安,实在不愿复述,但听她应答滴水不漏,摆明装糊涂到底,却又捉不住破绽。自己求她帮忙,不得不开口,道:“这些陈年往事,本来是不提也罢……我原是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格格,后来做了太宗皇帝的西宫福晋,接着晋封庄妃,如今又是皇太后。别人见我一步步走向顶峰,生活风光荣宠,都十分羡慕,却不知我当初嫁给他,并非自愿。”沈世韵道:“是啊,宫中婚姻涉及政治利益,没几桩是出于自愿。”太后似乎深有感触,幽幽的叹了口气,目光仿佛飘到了很远的地方,思绪也回到了天命十一年。

“那年我与姑姑孝端文皇后偕同太宗皇帝回乡省亲,在皇都盛京,与他的弟弟一见钟情,那人就是多尔衮,当时他的官也没做到这么大。曾经确是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我们两情相悦,互许终生。然而时局渐紧,太祖爷在宁远城与袁崇焕一战,败军负伤,不久伤势转重,又因积郁于心,吐血而亡,临终前遗命要他继位,请大福晋转述。其实我愿意和他在一起,可和他能否继位无关。阿敏与莽古尔泰拥立太宗皇帝继位,欲灭大福晋口,逼她殉葬。又将他与多铎两兄弟软禁于四贝勒府,方使太宗皇帝成为大金国新任大汗。

第二十一章(6)

多尔衮为替母复仇,忍辱负重,专心学习文韬武略,最后终于得到了带兵出征的机会。我日夜祷告,静候他凯旋。正值姑姑怀了孕,要太宗皇帝另娶新妃,他竟指名要我。姑姑不知我的心早已许了旁人,欣然同意,并前来提亲。我当即一口回绝。姑姑极力劝我,说太宗皇帝本就对他心存芥蒂,若不答应,只怕引起不满,反会陷入僵局,正自为难,多铎忽然抱着他的金盔星夜归来,报告兄长死讯。那时我近乎崩溃,几度寻死。最后得知他是被阿敏陷害,幕后却是出于皇太极指使。没有了他,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为保全多铎性命,我答应嫁作侧妃,打算好报仇后就殉情。就在大婚前,却得到他负伤归来的消息。当时我心里千般滋味,万般惆怅,既庆幸他无碍,也是为自己无奈悲苦。可以大局为重,我不能让一番苦心白费。婚后他来找我,痛斥我不守承诺,我自觉有愧,也不解释。他也慢慢冷静下来,我们畅谈许久,彼此终于打开心结,想到有情无缘,又抱头痛哭。他反而主动安慰我,说会常来看我,让我定要坚持下去,来日方长,终会有熬出头的一天。此后我们时有往来,这也是我能在深宫撑下去的唯一助力。

纸包不住火,有一次我们正在亲热,是趁皇太极去大殿商讨军情。不知何故,他那天回来得特别早,刚好撞见。他极为愤怒,像个困兽般在房中来回兜着圈子,并说他不怕丢面子,也要将我们的罪行昭告示众,让我们这一对……奸夫淫妇,受到国法应有的制裁。我苦苦哀求,请他念在我们的夫妻情分上,饶他不死,这个狠心的却始终无动于衷。我明知此事一旦泄露,定会受最严厉的刑罚,诸般酷刑,想一想就不寒而栗。我们为求自保,也是万不得已,这才杀了太宗皇帝。那时我几乎方寸大乱,还是他冷静得多,唤进一名太医,又吓又哄,软硬兼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