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214章

桓侯再生-第214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大队人马行军而荡起的尘雾,仍未散落下来,将天空遮蔽成灰蒙蒙一片。一股浓郁的血腥气息,随风飘荡在这片原本安逸寂静的平原上。
  或许是不耐血腥味的熏染,略显惨白的太阳干脆躲进了一片厚厚的云层里。
  低沉的鼓角声在天际之间不断地回响,悠长而抑郁。
  我和二哥并骑矗立在阵前,身后已集结了近六万大军,同时仍有部分兵马正朝战场赶来。
  在前方400步远处,曹操大军也已陈军列队,严阵以待。
  尽管大军毫不停留地紧赶慢赶,但等我们赶到战场时,赵云却业已救出了马岱兄弟。用兵向来缜密的曹操果然安排了应对追兵的措施,只不过他没有料准一件事——追兵竟然是分三批赶到的。
  虽然这分成三批追兵的安排,并非是出自我军的本意。但不得不承认。马岱兄弟地擅自行动,从某种程度上确实破解了曹操的筹谋计划,从而为赵云的突阵奠定了基础。
  但尽管如此,风骑军的损失仍然让大的让人心痛。900骑兵,对于业已获得并、凉这两个产马大州的曹操而言,或许并不算什么。但对于我军却是弥足珍贵地一笔战力。要知道,我军获取战马必须几经周折。费时费力。
  如若再加上马岱损失的1300骑,也就等于在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我军就丢掉了2200骑。相形之下,曹操的兵力损失虽然要大的多,但在我看来,仅从战力损耗情况上,这绝对是一笔赔到家的买卖。
  现在。我只希望经历如此惨重教训的马岱兄弟能稍稍冷静一些……
  曹操的大军果然不同凡响!
  尽管不久前才被风骑军硬生生地突了一个来回,但在很短的时间内,经过整队列阵地曹军,又重新展现出了强悍的气势。
  大致地观察了一番,我推测曹军的人数应仍有近五万人。而我们这边的联军若汇齐后,大约在七万人出头些。
  人数上,联军稍占些优势,但尽管如此,要趁此战一举击败曹军、乃至击杀曹操本人。却根本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且不说曹操会否援军赶来,即便以目前的实力对比,想彻底击败曹军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任务,更可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而击杀曹操,更是难上加难……
  我转头看了看二哥。二哥似乎也看出了击败曹军的难度,神色异常凝重,右手不时地轻捋着颔下长髯……
  对面严整地曹军军阵突然稍稍有了些动静,正中处的曹兵开始朝两边移动,让开了一条道路。
  在两百余名着装奇特军卒的护卫下,曹操策爪黄飞电马现出了身形。这两百多名军卒个个体型剽悍异常。一身玄色铁盔铁甲,每人右手中皆持一把巨大的环首刀,左手则是一面黑色大盾。这些盾牌不出意外应该是铁制的,重量绝不下于40斤,但持在那些军卒手中却似恍如无物一般。
  “虎卫营!”望着那队担当护卫曹操重任的剽悍军卒,二哥眼中精光一闪,低语了一声。
  曹军中有两支声名极为显赫的强兵,天下无人不知——骑中虎豹、步夸青州!(即虎豹骑和青州兵)但曹军中另一支劲旅知者就甚少了。其实论起战力,这支劲旅却绝对不在青州兵之下。即使比之虎豹骑也不遑多让。
  当年曹操击败青州黄巾,从百万俘虏中挑选数万青壮,组建成一支日后威震沙场的劲旅——“青州兵”。而事实上,当时曹操还曾从数万青州兵中,再次精挑细选了最为强悍的数百人,组建了另一支劲旅作为自己的亲卫部队,并亲命名为虎卫营。虎卫营曾数次在最危险的情况下,救曹操脱困,立下殊功,但因这支劲旅只担任护卫重任,很少参与破阵冲城,故而名声不彰,但其战力之强横却是绝对不容怀疑的,当年我们兄弟没少跟虎卫营“打过交道”。
  据闻,虎卫营的人数从来没有超出过千人,每次折损严重后,曹操都是从军中挑选最强悍的步卒加入其中。自组建以来,虎卫营只有过两任统领——典韦、许褚!
  另一支也时常担任警戒护卫重任的劲旅虎豹骑,或许是因为在先前的战斗中损耗太过严重,此刻并未出现。
  被赵云击伤的许褚简单地包扎了伤口后,仍忠心耿耿的护卫在曹操的身侧。此外,徐晃也随护在曹操的另一侧。
  看得出,曹操对我和二哥确实非常顾忌。
  “云长、翼德!”曹操策马前出几步,面露微笑,声音洪亮地向我和二哥“招呼”道,“汝南一别后,已有两载未见,一向安好否?”
  “张某向来无疾无灾,劳曹公牵挂了!(羽无恙,劳丞相记挂!)”我和二哥一齐挂起兵刃,拱手回道。
  “操素以云长、翼德为当世名将,非孙、吴不能及也,恨不能与二位把酒言欢,奈何却只能于沙场相见……”曹操摇了摇头,语极遗憾地说道,“憾甚,憾甚……”
  “呵呵……”我呵呵大笑回道,“所谓道不同而不相为谋,若曹公那天能够放下手中权柄,交出麾下大军,说不定我等真有把酒言欢地一日!”
  二哥与曹操之间的恩怨有些复杂,此刻不便多开口,与曹操口头周旋的“重任”只能交给我了。
  “曹某效忠天子、勘扶社稷之心,可昭日月。倘无曹某,世上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仰天一声长叹,不无遗憾地说道,“翼德似乎对曹某误见太深。若玄德、云长、翼德能与曹某并力携手辅佐天子,不消三年则天下可定。届时我等内安社稷,外辟疆土,扬大汉天威于四夷,岂不快哉?”
  顿了一顿,曹操语气变得慷慨激昂起来:“想我大汉绵延四百余年来,曾几何时,国威何其强盛,陈汤昔日有言‘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操每读及此句,则大感热血沸腾,恨不能一效霍骠骑(霍去病)之往事。然而,自中平以来,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十室九空。北疆鲜卑、匈奴、乌桓诸异族趁乱取事,祸我边疆,为害大汉甚矣!前些时,曹某还在挥师与鲜卑鏖战于并北,只可惜军力有限,难尽全功。料想不多日后,异族必然去而复来,届时边民又将陷于水火,苍生又将受战乱劫掠之苦。云长、翼德皆燕赵血性男儿,忍心看苍生如此疾苦,甘心看异族如此猖獗?”
  不得不承认,曹操的这番话很有鼓动性……
  “护国安民,辟土开疆,军人之责。张某与兄长,及这里数万将士担此重责,义不容辞!”面容一整,我扬声回道,“若曹公却抛却一己之私,举军来投,张某与兄长必会倒屐相迎。日后我大哥内扶天子,我、二哥与曹公外辟疆土,饮马狼居胥,定可成平生快事!”
  “……”曹操看了看我和二哥,小半晌后摇头说道,“翼德何必拘泥于股……”
  “张某对曹公文韬武略钦佩不已,但对曹公治政之道却不敢芶同……”我毫不客气地回道,“曹公治政,宽于己,苛于人。徐州数十万子民何其无辜,只因曹公雷霆一怒,成荒野孤魂。张某难以想像,日后曹公尽掌天下权柄,又会否以一时之怒,再生出数十万冤魂。”
  “看来果如翼德所言,我等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曹操似乎也放弃了无谓了劝降努力,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今日之事如何?”
  终于牵扯到了正题!我一抬手,反将问题还了回去;“今日之事,皆是因曹公而起,如何收场,也尽在曹公一念之见。张某这里只有一句话相赠……”
  “哦~~?”曹操捋了捋颔下长髯,似乎颇为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一句?”
  我提起马侧的丈八蛇矛,乌骓会意地向前缓步了起来。
  见我如此举动,对面的虎卫营士兵神经立即紧张起来,纷纷提刀微举盾牌。许褚、徐晃二人也有意识地前行了几步,紧紧将曹操护卫在自己控制范围内。
  前行了约二十步后,乌骓停下了脚步。我高高举起蛇矛,而后脱手奋力下刺,带着强烈螺旋气劲的矛身毫不费力地入土三尺有余。眨眼间,以矛身为中心,周遭的泥土突然猛烈地“爆炸”了开来。
  待尘埃落定后,一个直径丈余的半圆土坑赫然出现在两军将士眼前。
  与此同时,如六月惊雷般的巨喝回荡在战场上空。
  “你要战,我便战!”
  这一刻,天际之间仿佛只剩下了我的声音,两相对峙的十余万将士一片寂然!
  第五十二章(上)
  战场上好像失突然之间去了所有的声音,战鼓声,牛角号声,战马的嘶鸣声……全部消失了,归于一片沉寂。
  耳边只剩下那如雷般的巨吼声,穿云裂空,惊天地、震鬼神!
  好半晌,两边对峙的十余万大军都没有做出半点动作,只是怔怔地看向吼声的“发源处”,仿佛都被惊呆了一般。
  “嚯!嚯!嚯!”突然间,一阵疾风骤雨般的狂呼从战场上响起。
  近七万联军将士一齐纵声狂吼!
  持长武器的军士同时以兵器击打地面,暴雨般的声响呼应着狂吼,撼动战场;持短兵刃的军士齐将刀、盾高举向天,一时间刀如林、盾如山。
  只在这片刻之间,联军的士气便被飚至最顶点,急行军后的疲乏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相形之下,对面的曹军虽然阵形整肃依然,但气氛却显得有些沉闷。
  望着对面瞬间被激得斗志昂扬、如同饿极欲噬人的猛虎般的联军,曹操面色微微一滞,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面带微微笑意,抬了抬手,示意身后大军莫要为敌军气势所摄。
  我双手合抱胸前,面无表情地冷眼看着对面的曹操,身后排山倒海般的狂吼高呼声仿佛对我没有产生半点影响。
  小半晌后,我缓缓举起右手。震撼人心的狂吼声逐渐消歇了下去,战场很快重新归于沉寂。
  只是片刻的工夫,战场由极度喧哗转为极度寂静,强烈的反差让人甚至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哈哈哈……”曹操忽地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豪气。“翼德豪情不减当年啊!”
  轻轻捋动着颔下长髯。曹操扬声回道:“曹某到此,非图其他,乃是为止荆州之乱。自景升公不幸为宵小所害后,操闻荆州内乱频频,唯恐战火殃及百万荆州子民,故亲率王师至荆北,欲止干戈、息战事。然机缘巧合之下。竟似令云长、翼德生出许多误会,以为曹某对荆州心怀觊觎。”
  叹了口气,曹操微拱了拱手说道:“但而今有云长、翼德在荆州,操料想内乱平息也只在朝夕之间了。既如此,操又何必多费心力?”
  以曹操的头脑,不可能看不出此刻与联军展开决战对其是何等地不利,但他的面皮和找台阶的水平却更加令人“钦佩”。明明意在趁火打劫,却硬生生被他扯成为止干戈而来。而且这家伙临了还不忘在我军和荆州军之间下“绊子”……
  不过,即使明白他的“厚颜”和“险恶”。我也奈何不了他什么。全面决战的发生,眼前无论对我军,还是对于曹操都是需要竭力避免的。
  曹操肯定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敢于小小地“挑衅”一把……
  “好!有曹公这话,张某也算宽下心来……”我毫不犹豫地大声接口说道,“但不知曹公何时能够退出荆北?”
  “恩……荆州乱局将平,曹某自也不需多做逗留。若云长、翼德无瑕一叙故情,曹某意在即刻率军回师许都!”曹操捋了捋颔下长髯,似乎思索了一下,随即回道。“但临别前,曹某也有一语相赠……”
  不知这老狐狸又想搞什么把戏?我右手前摊。大声回道:“曹公但讲……”
  “操以为。荆州事荆州决!”曹操微微一笑,朗声说道,“既然荆州内乱将平,云长、翼德何不与曹某一道提师离荆,各归本位,由刘荆州与荆州众贤达自行收拾局面,还荆州一片安宁?”
  这家伙果然不安好心!这一提议,仍为了挑拨我军与荆州军的关系,以此迫使我军退出荆州,断绝我方控制荆州地可能性……
  “这个勿需曹公担心!”我语带些许讽刺。非常干脆地回道,“只要曹公退出荆州,我与兄长自会引军归还扬州。”
  “如此甚好!”曹操虽然明知我话中的讽刺意味,却也不动怒,当即大笑说道:“曹某这便引军北返,云长、翼德也不必相送了!”
  “曹公临去之前,还请将我军阵亡将士遗体奉还……”
  由于彼此间很有“默契”,有关曹操退兵的相关事宜很快就在战场上商议完成
  曹操允诺在七日之内,将“进入荆北平息干戈”的兵马全数撤出。仍以原先的疆界为限,不侵占任何土地;
  联军允诺在曹军撤退时不出兵追击;
  曹军归还我军负伤将士及阵亡将士遗体,联军负责掩埋阵亡曹军将士遗体……
  两个时辰后,曹军交还了风骑军和凉州铁骑中的少数幸存将士(不足百人),并阵亡将士遗体2100具、倒毙战马2000匹后,开始缓缓后撤。
  当然,曹军撤退时,仍显得非常谨慎,唯恐联军会违诺突袭追击。以曹操为人的狐疑,是不可能完全信任与联军达成的口头协议的……
  待曹军撤退了约50里后,联军开始缓缓尾随北上。
  是夜,联军在距南乡约30里处安营扎寨。
  中军帅帐中,只有我和马岱两人。
  马岱垂首立在帐下,因为日间血战地缘故,他的精神显得有些疲乏,脸色苍白,面上流露出一丝沮丧、悲戚之色。
  伤的颇重的马休和那近百名凉州骑兵被大夫料理完伤势后,正在营中休养.
  “将这些忠心耿耿跟随你的将士全部送入虎口中,你现在满意了么?”我面色沉肃地看着马岱。冷声询问道。
  马岱双手合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变得异常突兀,身体微微颤抖,但头颅却依然低垂。听了我的话后,他出奇地没有出声驳斥,整个人死一样地沉寂。
  “若事难却仍有可为,拼尽全力后。纵然失败也可称为英雄;明知事不可为,却要勉力而行,这只能算是匹夫之勇!”我毫不客气地继续痛斥道,“2200名奋不顾死的优秀将士,就是因为你这匹夫之勇,白白丢掉性命!”
  马岱忽地抬起头来,苍白的嘴唇微微颤动着,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你大概是想说。如果大军肯配合你,未必不能成事……”我冷冷地笑了笑,无情地驳斥道,“今日地情形你自己非常清楚。以曹操的老奸巨猾,怎么会对追兵没有防备?如果大军当真与你一起出击,届时全军都会陷入曹操埋伏之中。”
  顿了顿,我起身走到马岱面前,直直地盯住他:“你也算征战不下十年地沙场宿将了,你来告诉我——今日大军若当真与曹操决战,有几成胜算?即便胜了。伤亡又会有多大?又有几成把握能够擒斩曹操?”
  马岱先是与我对视,但片刻后。他选择了退避。将目光移到了一边去,神情显得有些惶惑、沮丧……
  依照今日地战场态势,联军除了有人数上地优势外,其他条件都跟曹军是对等的,真正决战到底,联军胜算虽大,但伤亡恐怕也会相当。也就是说,歼灭5万曹军,联军至少也得付出4万人以上的代价。而且这还是在对方不能有援军赶到的前提下……
  此外,由于联军无法提前切断曹军的退路。想要干掉曹操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许褚虎卫营的护卫下,曹操逃脱应当不成问题。只要逃掉了曹操,即便全歼其他曹军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用费多大力气,曹操就可以将这5万人的损失补起来……
  不需要我说的多么详细,马岱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也能明白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