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328章

桓侯再生-第328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三个时辰后,曹操从昏迷中悠悠转醒,察觉到自己口中的浓浓药腥味,立刻明白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在曹操余威犹在地询问下,随侍看顾病情的大夫实在不敢隐瞒什么,一五一十地将病情说了出来。
  怔怔出神了片刻后,曹操命人将曹洪、曹休、曹真、贾诩四人唤入房内。
  “有文谦的消息了么?”
  未等曹洪他们开口,贾诩接口回道:“回丞相,暂时还没有消息,但诩已派出斥候寻找。”
  实际上。一个时辰前,贾诩等人已从数名乐进部残卒那里,得到了一条尚未证实的消息——乐进已与敌军大将凌操力战后同归于尽。
  不过,这条消息无论如何也不能透露给曹操知晓。以他现在的状况,一旦得知此事,只会加重病情。
  “张飞有什么异动么?”没有察觉贾诩的意图,曹操缓缓点头,换了个问题。
  “没有。据悉,张飞似乎屯兵进驻了吴房。这一战,他的伤亡也绝对不轻,应该还需要些时间来恢复元气!”
  曹操声音颇显无力地说道,“此战我军已伤筋动骨。士气亏损,韩遂亦是如此,加之这梅雨天候利敌而不利于我,故而短时间内不宜与张飞正面相抗。
  若不出我所料,张飞接下来必是乘势继续攻略汝南,继而与扬州军合击子孝。依徐州传来的消息来看。子孝那里恐怕也会进展不顺,若再遭张飞背后一击,大局难料。
  此外。汝南之地多受刘备故恩,民心向敌多过向我,而我军军心也需要稳固。所以,我有意弃汝南,守颖川、梁郡。”
  “军力上,丞相有何安排?”贾诩谨慎地问道。
  “子廉领本部兵马退守梁郡,田豫所部兵马随我退守颖川。”曹操知道自己的身体无法再硬撑下去,但在这关键时刻,又不得不殚精竭虑将相关事情安排好,“即刻传书子孝和元让。命他们相机行事若有机会击退扬州军,便一鼓作气成事;若实在无机会,只能僵持,便索性退回兖、青二州,成固守之势。以免粮草耗尽之后,予敌可乘之机。
  此外。务必要稳住韩遂。梅雨天里,西凉骑军虽然无从发力,但只要他们在,就始终对张飞是一个威胁。如果实在不行,就由文和想办法直接控制西凉骑军……”
  一口气做完相应安排后,曹操疲惫不堪地闭上了眼睛……
  定颖县,县衙
  再次确认了阎行没有回来的消息后,韩遂终于做出了最坏的打算——自己的女婿十之八九是遭了不测。
  望着堂内寥落无几的部将,再想到折损惊人的铁骑,韩遂心中既悔又恼。一个月前,三万铁骑浩浩荡荡呼啸南下,何等意气风发;一个月后,三万铁骑居然只剩下了一万三千骑,其中还有不少伤兵,士气更是低落到极点。
  “主公,咱们这打得太亏了!为曹操这样卖命,值得么?”大将成宜痛心地说道,“而且这鬼天气,这鬼地方,实在是很不利于我军征战。”
  “都打到这地步了,还能怎样?”韩遂怅然叹道,“我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主公,咱们不妨跟张飞议和……”骁将李堪建议道。
  “议和???”韩遂苦笑说道,“汝南和吴房这两战,死在我军手上的荆州军恐怕有两万人,这仇恨早已经结大了。如今张飞大势占优,怎么会答应和我们议和?要是议和不成,再走漏消息,连曹操都容不下我们。
  到时,张飞、曹操恐怕就会联手先铲除我们。”
  “刘备这个人素好名声,如果主公悄悄派人议和,应当不会走漏消息吧?”成宜疑惑地说道。
  “刘备或许是如此,但张飞绝不是这样的人。张飞用计奇谲狠毒,断不会给我们将什么仁义道德的,他恐怕正愁没借口挑拨我与曹操内斗……”韩遂摇了摇头,断了部下地奇思妙想,“看来,也只能陪曹操走到底了……”
  翌日,在继续清理战场的同时,我派出了黄忠、文聘两部兵马,分别向曹韩联军退却地两个方向做试探性追击。
  黄、文二人的追击出人意料地顺利——曹韩联军一路退却,全无回身返战之心。一座座城池都是直接放弃。
  一开始,我还担心曹操可能有什么企图。但直到斥候回报,韩遂与曹军一部直接退入颖川郡后,我知道——曹操大概是准备放弃汝南了。
  而这时,徐州大战的战况,也经由水军传到了我这里(梅雨季,信鸽已经无法使用)。
  第一百五十一章(上)
  翻看手中的绢书,曹仁脸上表情忽青忽红,沉默了许久后,才愤愤地捶了一下桌案。
  “曹将军,怎么了,丞相大人的信里说了什么?”徐晃半是急切地半是疑惑地说道。
  曹仁手中的这封绢书是刚刚经四百里加急送至,送信途中甚至累死了两匹驿马。当满身泥泞、不成人形的使者赶抵时,险些被斥候当作敌军细作而击杀。如此紧急送至的文书,其内容必然十分重要。
  “又让张飞赢了一仗……”曹仁将绢书递向徐晃,声音低沉地说道,“丞相已经准备放弃汝南了!”
  “什么?张飞又……赢了?”曹操邀韩遂南下助战,并有意在汝南与一举击溃荆州军之事,徐晃是知道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格外吃惊于“张飞又赢了一战”的消息——这岂不是意味着曹操筹划多时的西线反攻计划已经失败?
  急忙上前取过绢书,迅速而仔细阅览起来,越看下去,徐晃的面色越显凝重。
  “……相机而动,能战则战,无机可用则退守兖州……”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时,徐晃忍不住诵读出声,随即惊愕地抬头看向曹仁,“曹将军,丞相大人难道是让咱们放弃徐州大战?”
  幸而此刻帐内别无他人,若被他人听到徐晃的这几句话,必会引起渲然大波。
  曹仁默然点了点头。
  虽然绢书中并未提及汝南之战的详细情况,但徐晃也能猜到能让曹操主动放弃汝南,并有意中止徐州的大战,己方的损失该有多么惨重!。
  “如今阴雨连绵,对我军作战相当不利,而且粮草也维持不了多久,此刻放弃徐州大战确是明智之举。”徐晃表情为难地说道,“但夏侯将军那里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曹仁长叹一声,目光有些迷茫。就在昨日。曹仁已经接到夏侯惇第三次求援。
  这场迟来的梅雨,进一步催化了徐州战场僵持局面的转变,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夏侯惇。
  被诸葛亮的连环计策算计得手后,“后方腹地重镇失陷”、“军粮将尽”等一连串的噩耗,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夏侯惇大军。
  尽管夏侯惇与刘晔费尽了心思,但仍无法消除这些消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军中士卒逐渐陷入惶惑不安的情绪之中,军心为之涣散,士气因此低迷。而关平率无当飞军在后方秉承“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原则所进行的无休无止的骚扰,更是有如雪上加霜。
  努力了近两日,依然无法稳定住军心,无奈的夏侯惇不顾刘晔劝谏,强行对关羽军发动猛攻,同时接连数次谴使向曹仁请援。
  事实上。只要曹仁大军能够突破汶水,攻至扬州军侧后翼,就可以与夏侯惇从南北两面对关羽形成夹击。而只要击溃了关羽主力,整个徐州战场的形势将可彻底扭转。
  然而,夏侯惇殷切期盼的转机,迟迟未能出现,反而等来了一场要命的梅雨。
  绵绵不尽的阴雨,不但让夏侯惇的进攻徒劳无功。更极大地迟滞了曹仁的行动——久攻彭城(郡治)不克之后,曹仁遂以徐晃所部骑军钉死魏延主力,自己则亲率主力步军南下,准备转道郏县强渡汶水。
  在曹仁看来,小小的郏县,不到三千的敌军,根本不足以抵挡自己的三万余大军。
  但已让徐晃吃了一瘪的郏县守将郝昭。居然又再一次成了曹仁的噩梦——他在以一当十地不利情况下,虽然损失不少,但愣是顶住了三万曹军两天多的进攻,让曹仁连吐血的念头都有了。
  到了第三日,梅雨降临。曹仁不顾漫天阴雨,继续实施强攻,想乘郝昭兵力衰微的机会一举破城。然而,他的意图,却又被魏延无情地破坏了。
  在没有下雨之时,因为有徐晃骑军的威慑。魏延虽然几次想要南下救援郝昭,却均被挡了回去。但伴随着梅雨来临出现的战机,被魏延第一时间敏锐地把握住了。乘着阴雨,他果断地亲率8000精卒出城对徐晃发动了猛攻。
  对魏延这“狂妄”的举动,徐晃虽然恨得牙痒。却是无力阻止。泥泞地地面,已将骑兵冲锋的十成威力减掉了六成。只靠那剩余的四成根本阻挡不了如狐狼般狡狠的魏延和他麾下精锐步卒。
  万般无奈之下,徐晃只能暂避锋芒,魏延则乘势南下,直扑郏县,迫使曹仁不得不分心抵抗。
  利曹军攻势减弱的机会,郝昭征募城中流民,迅速加强了郏县的防御。
  郝昭在内死守,魏延在外牵制,让曹仁筹划的几次强攻化为泡影,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被拖耗了。
  “可恨的魏延,可恨的郝昭,还有这可恨的贼老天!”曹仁愤懑无比地叱骂道。
  “曹将军,军情紧急,必须早做决断了。再这样耗下去,对我军有百害无一利!”徐晃沉声进谏道。
  “即刻派人联络元让,将丞相的命令传给他。”沉吟片刻后,曹仁痛下决定,“我们先向北撤,如果元让有麻烦,也好帮上一把!”
  接到曹仁的传书之时,夏侯惇已经在北撤,而且撤得相当无奈,相当狼狈——背后是紧追不舍的关羽大军,侧翼是骚扰不停地无当飞军,前方的青州甚至还有甘宁在兴风作浪。甚至于,连夏侯惇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撤……
  夏侯惇掀的最后猛攻,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失败命运。
  军心不稳,士气不振,频繁骚扰下军卒的身心疲乏,两面受敌地被动形势,恶劣的天候……天时、地利、人和,曹军连一样都不具备。
  被对手的连环诡计激得失去平常心的情况下。夏侯惇的士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逸待劳地扬州军,在抵抗三天后,利用曹军进攻无果撤军回营的时机,突然发动猛烈地反攻。久战体疲的曹军士卒匆忙回身迎战,连半个时辰都没坚持得下来。随后,关羽亲率大军,以曹军败兵为“先导”,一举冲破了夏侯惇的大营。
  也亏得夏侯惇威望卓著。治军得法,才得以在最危急的时刻勉强收拢起军势,而后向北撤退,否则曹军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溃如潮的局面。
  但饶是如此,遭遇后追侧扰的曹军,所面临的境况还是迅速地恶化着。而其中最要命的,还是粮草的断绝。
  “宰马!”听了司粮官“行将断炊”的禀报后,夏侯惇一咬牙。决然说道。
  “这……”一旁的刘晔面色微变,“夏侯将军,我军剩余战马本就不多,皆为各部将领所乘骑。宰杀战马之后,各部将领如何厮杀征战?”
  “不杀战马,还能如何?总不成叫将士们空着肚子……”夏侯惇神态疲惫,独眼中泛着血丝。
  “照将军说的,去吧……”沉吟了片刻后。刘晔无奈地对司粮官摆了摆手。
  司粮官离去之后,夏侯惇掂了掂曹仁的传书,沉声说道,“现在只能指望子孝了。子孝也正在北撤,只要能会合上他,就不必担心关羽那厮了!”
  刘晔没有说什么,抬头看了看仍然细雨蒙蒙地天空。无声地叹了口气。
  “曹仁弃攻彭城,正在阖军北上?”诸葛亮看着手中刚刚得到的魏延急书,轻叹说道,“看来曹军是彻底死心了!”
  “恩……”关羽先是微微点头,但随即又颇有疑惑地说道,“从文长的传书中来看,曹仁北撤之时,我军尚未击溃夏侯惇。他为何会自行撤退?”
  诸葛亮蹙眉思索了片刻,突然笑了起来:“君侯,恐怕是将军那里有了大进展!”
  “三弟那里?”关羽微愕说道。“孔明的意思是——弟在汝南已经击败了曹操和韩遂?”
  “很有可能!”诸葛亮笑着点头道,“据上次从汝南传过来的情况看,将军很可能是准备利用这场梅雨,来束缚住韩遂铁骑的手脚。只要能够解决韩遂的威胁,单以曹军恐怕是敌不过将军的。
  所以。汝南之战地关键,就在于曹、韩二人能不能在梅雨到来之前。不惜代价地击败将军。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等待他二人的,就只有失败二字了。
  从梅雨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七天,汝南那里是胜是负,也该有结果了。曹操若胜,曹仁断不会撤退彭城;现在他既然自行撤了,很可能就是曹操已经战败,准备收拢防线了!”
  “三弟若胜,则汝南唾手可得,如此我扬、荆大军岂不是可以连成一线了!”关羽的凤眼瞬间圆睁,眸中神光熠熠。
  诸葛亮微笑颔首:“估计将军那里的消息也快到了!”
  庐江
  荆、扬两路大军同时面临困境,令朝廷上下忧心忡忡。
  更让人焦急的是,由于梅雨的关系,已经有多日未能得到两路大军的消息。这不免令人萌生出一种相当不妙的想法——两路大军是不是都已战败溃奔,以至于无瑕传递消息。
  甚至,某些北臣(指近年来从中原、河北南下,进入庐江朝廷任职的官员)向临朝听政的伏太后及大将军刘备提议——暂将朝廷由庐江遣至江东,以防万一。
  一片忧虑阴云的笼罩下,刘备却是从容不迫,仿佛丝毫不为前线的战事担忧。他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了荆南和寿春——荆南,年轻的陆逊正在抵挡十数万南中蛮军;寿春,数十万南迁百姓如何安置居所,投入农耕。
  刘备的镇静自若,逐渐地稳定了其他朝臣官员的心。就在这时,来自汝南的急报终于传到了庐江。
  朝堂上,伏太后与数十位重臣秉住呼吸,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徐庶诵读战报。
  “……破曹、韩贼军于吴房,毙敌21000余,俘敌14000余,斩擒敌将乐进、阎行等人……”
  还没等徐庶将战报内容读完,朝堂上下已是欢声如雷,一众朝臣压抑多日地郁闷情绪,顷刻间爆发了出来。
  刘备仍然是宠辱不惊的模样,但眼眸中掩饰不住地流露喜悦之色,目光所向,徐庶也垂下了手中战报,微笑着冲自己的主公点了点头。
  第一百五十一章(下)
  黄门、禁卫个个奇怪于朝议居然结束得那么早,但更让他们惊讶的却是那些散朝而去的大臣们——上朝时,这些大人个个神情严肃黯然,漫说谈笑,连个笑脸都看不到;但此刻,却见个个神色飞扬,三五一群地彼此高声谈笑,步履也轻快了许多……
  “难道有什么喜事?”
  当一名年轻禁卫疑惑地询问同伴时,另一名样貌剽悍的禁卫并不带恶意地轻讥道:“带点眼睛!刚才进殿的是锦帆水军的兄弟,肯定是君侯跟将军那里有捷报了。”
  年轻禁卫摇了摇头,随即有些不服气地说道:“你就肯定是水军的人,他穿的衣甲不跟其他部曲一样?”
  “老子当年在将军帐下征战江东那一会,跟水军的兄弟打得交道多了,一看就知道。”样貌剽悍的禁卫瞥了一眼年轻的同伴,自得地说道,“你小子连战场都没上过,当然看不出来!”
  年轻禁卫本是荆州大族杨氏的庶出子弟,所以入宫担任禁卫,只是为便于日后的前途发展,此前的确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事实上,宫中至少有两成左右的禁卫,都跟他情况相似由名门宗族的良家子担任禁卫,其实本就是历朝不成文的传统。
  “闹什么,寇校尉快来巡查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