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343章

桓侯再生-第343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旧主,理应复掌汉中。有不少谣言更是直道刘备意欲杀害张鲁。图谋枭取汉中。同时,以杨松为首的一部降曹的旧臣也积极联络张鲁,声称愿助其抢先控制住汉中,以拒刘备于门外。
  但,随后事情的进展却让许多人大跌眼镜——接收汉中的正是张鲁,而传言中心怀不轨觊觎汉中的刘备,居然没有半点异常的反应。甚至于荆州刺史部还在配合张鲁。
  此时,谣言竟莫名地掉转了风头。开始倾向于刘备。无数流言声称曹军所以会仓皇撤退,正是因为朝廷大军北伐成功,大将军刘备才是汉中恢复安宁的首功之人。故而,汉中应由刘备派人接掌,而非一直蜗居巴东无所作为地张鲁。杨松等人也似乎有了顺应“民意”的意思,跟张鲁的联络也不那么殷勤。
  也正因为这一百八十度地大转弯,才使得张卫暴怒不已。
  阎圃不动声色地上前拣起绢书,奉还给了张鲁。
  “永和,此事你怎么看?”张鲁向自己的头号智囊请教道。
  “以圃之愚见,前前后后所有的流言蜚语,都是曹操在搅鬼!”阎圃不紧不慢地回道。
  “都是曹操?”杨昂错愕地说道,“那他到底想帮谁?总不会是刘大将军吧?”杨昂曾被朱桓所救,对刘备军倒是很有几分好感。
  “曹操并不想帮任何一方,所想要的,只是汉中大乱,而且是越乱越好,最好能够挑起系师与刘大将军之争!”阎圃胸有成竹地分析道,“一旦争斗起,且不论谁胜谁负,可以确定地是,汉中将永无宁日。如此一来,曹操便可解除一面的威胁。
  以系师在汉、巴两郡的威望,很难想像当真会有如此多地谣言。而且谣言的风头转向这般整齐,若非是有人故意安排操纵,实在难以解释。”
  “曹操狗贼,屡次与我方为难,真恨不得生啖其肉!”张卫本非心机深邃之人,听阎圃这么一说,怒火迅速转向了曹操。
  “也或者可能是刘备在搅鬼呢?”先前那名祭酒质疑道。
  张鲁抬眼看了看那祭酒,淡然说道:“应是曹操,而非刘大将军!”
  “七天了,杨松那厮还没有回讯。大哥,下面该怎么办?要不,咱们就直接杀过去吧!”张卫急切地询问道。
  曹军还没有完全撤离汉中,张鲁也就只能耐心等待。曹操是答应割让汉中,不过对象是刘备,而不是张鲁。一旦逼迫过急而招致夏侯渊回头一击,恐怕连苦也无处去诉。
  也正为此,杨松的策应才显得重要起来。
  “不必着急!”张鲁摇了摇头,不急不忙地说道,“吕平南(吕蒙)已领两万荆州军抵达上庸,不日即可进入汉中。届时,就不容曹军不退了……”
  听了这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厅内顿起一阵喧哗之声,众人反应各异……
  许昌,丞相府
  “居然是张鲁接掌汉中?”听完禀报后,曹操诧异地说道,“荆州那里可有什么异状?”
  “似乎没有……”贾诩摇了摇头,“可能是刘备主动将汉中让给了张鲁!”
  “居然来这么一招……”
  第一百六十三章(上)
  “看来,在汉中所做的安排还是未能全然奏效……”贾诩斟酌着说道。
  “不是未能全然奏效,而是根本就没有奏效!”曹操倒是很干脆地承认了计策的失败,“刘备虽然未能接手汉中,但从眼下情形来看,他必然是跟张鲁有所协定。
  由张鲁接手汉中,有利于迅速稳定汉中的人心局势。而刘备那厮,肯定也已做了些手脚,准备一步一步地蚕食汉中。
  届时,汉中局势安定了,刘备恐怕也已成功地控制了张鲁。”
  以谣言搅扰汉中,并挑惹刘备、张鲁相斗的计策,正是由曹操自己所出,所以贾诩先前也不便直言其失,但既然曹操自己都已承认失败,这层顾忌自然也就没有了。
  “前些日张鲁曾亲赴庐江,双方若有什么协定,必然是在那时所定!”微微颔首,贾诩沉吟着说道:“不过,诩倒有些疑惑,刘备凭什么敢认定张鲁重掌汉中之后,就会甘心听从其摆布?张鲁或许并非野心勃勃之人,但其麾下文武却未必如此。
  丞相,以诩之见,我方的安排倒算不得真正失败。若能稍做些调整,将杨松等人利用好,未必不能挑动张鲁与刘备反目!”
  见曹操点头,贾诩继续说道:“而当务之急。还是先让妙才将军尽快撤出汉中。我军留在汉中一日,张鲁就不会将提防的对象换成刘备。
  既然终归要撤,那迟撤不如早撤!”
  “恩……”曹操略一思索后,点了点头,“那就即刻传书,让妙才撤往长安。马岱那小子,似乎也有些不安分了!”
  “是!”贾诩起身,微施一礼后,转身便要离去。
  刚刚走出厅门,便恰好碰到了急匆匆赶来的荀攸。两人险些迎面撞上。
  “公达,何以如此匆匆?”贾诩欠了欠身,诧异地询问道。
  荀攸的表情稍显沉重,皱眉回道:“刚刚得到急报,与夏侯征东(征东将军夏侯惇)合击公孙康的乌桓军突然倒戈,奇袭我军侧后,幸好夏侯征东及时察觉苗头不对。加以提防,才将损失降到最低。”
  “怎么会这样?”以贾诩的心机沉稳,也不禁面色大变。
  荀攸微叹一声,举步入厅。
  贾诩蹙眉想了想,又转身返回到厅内。
  看完由程昱亲笔手书的战报后,曹操神情凝重思索了许久,才出声说道:“这一手很不简单。若非元让机警,加之乌桓军行迹太露,我军恐怕难逃一败。”
  挑了挑眉头,曹操似自言自语。又似向贾诩、荀攸二人询问道:“公孙康当真有这番心机?”
  曹军与公孙康所进行的幽州攻防战已经进行了5月有余。早期因为粮草太过紧缺。担当防卫重任的臧霸虽然费尽心力,也难逃节节败退的命运。不到一月,就丢掉了整个辽西、右北平两郡。随后连渔阳郡也变得岌岌可危。
  幸好,曹操对公孙康也是早有防备,及时派遣使者前往乌桓、鲜卑诸部,几经游说,终于说动了与公孙康生出罅隙的乌桓王蹋顿。及鲜卑拓跋部出兵援应。
  三万鲜卑、乌桓骑兵的袭扰,让公孙康不胜其烦。而曹军方面。在程昱的建议下,臧霸命军卒拣取敌军尸体,割肉为食,勉强解决了军粮的短缺之困后,终于艰难地守住渔阳郡,并支撑到了曹、刘两军战事的结束。
  完成秋收之后,曹操立即命夏侯惇统领大军北进幽州,展开反攻。
  激战月余,夏侯惇终于形成对辽东军的反压制。
  已成骑虎难下之局的公孙康,却因脸面问题,死撑不愿退兵。这正好给了夏侯惇可乘之机——在程昱的建议下,夏侯惇以步步为营之法紧迫公孙康,同时又请乌桓军日夜不停地袭扰辽东军的辎重补给线
  待公孙康如梦初醒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极为窘迫地境况之中
  进攻已无希望,原地驻守也得面临夏侯惇的紧迫和乌桓、鲜卑骑军的骚扰,甚至连粮草供应都无法得到保证。
  公孙康骑虎难下,夏侯惇却在等待着时机。
  按照曹操的估计,至多再有半月,公孙康就将无法支撑下去。届时,只要能抓住机会将其击退,就可以乘胜一举攻入辽东,最终彻底铲除公孙康的势力。
  然而,就在曙光已现,前景一片光明之时,居然出了这么一个大变故,如何不令曹操气恼。不过,他更为关心的是导致变故的缘由。
  “丞相说的不错,这里的确很有问题。”贾诩点头说道,“据仲德手书来看,辽东军的实际战力并不似先前表现出那么孱弱。公孙康极有可能是刻意造出军疲力竭的假象,以掩饰其真实意图。”
  “联系上乌桓军地反戈,攸怀疑……公孙康很可能是与乌桓人联手做地一出戏。”荀攸思索着说道,“若真是如此,公孙康的粮草短缺恐怕也是在做假。负责截击辽东军粮草辎重的,正是乌桓人。”
  “难道从一开始乌桓人就在配合公孙康那厮做戏?”曹操目现厉色,沉声说道。
  “应该不是……”贾诩摇头说道,“自前次寇犯幽州受挫后,公孙康与乌桓诸部关系并不甚佳。而且。若一开始乌桓人就与公孙康一路,臧宣高未必能撑到南线战事结束。公孙康完全可以与乌桓人合力,谋求一举击溃我军,进而直接杀入幽州腹地。其时幽州防卫羸弱,一旦臧宣高军破,将再无余力抵挡辽东军。
  以诩之见,这两方应是在南线战事(指荆、扬两军的北伐)结束之后才合谋成功。公孙康见丞相南面大患暂消,不敢再肆意妄为,所以才想以此诡计谋算我军。”
  “不过,正如丞相所说。此计确不一般。乌桓军先前一直协助我军,未露半点异像,而公孙康也确实被逼至窘迫境地。面对如此情形,我军稍生轻忽之心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若非机缘巧合,加之夏侯征东谨慎机敏,谁能料倒乌桓军竟然倒戈意欲袭取渔阳。假设渔阳告失,公孙康再与乌桓军两面夹击。反破我军并非不可能之事。”贾诩神情郑重地说道,“此计谋划长远,且环环相扣,令人很难察觉,非智谋深远之士不能为。
  公孙康的麾下,恐怕没有这等人物。”
  “文和的意思是……”曹操目现了然之色,朝贾诩说道。
  “恐怕是刘备在搅鬼。也只有他麾下,才能有这样的智谋之士。”贾诩苦笑说道。在他看来,刘备介入此事地可能性最大。若真是如此,事情就太“有意思”了——曹操想在汉中问题上设计刘备。没想刘备居然也在幽州战事上还了一手。双方虽然停战了。却依然争斗不休,不过却是决胜于战场之外。
  曹操沉吟许久,起身说道,“我亲自去幽州走一趟……”
  辽东郡,平郭城北50余里,一座草庐之中
  法正拈着手中的绢书,摇了摇头。长叹说道:“如此计策,依然功亏一篑。公孙镇北。枉我暗中助你一场。经此一事,曹孟德恐怕不日就将北上了。
  与夏侯惇为敌,你或许还有三成胜算;与曹孟德为敌,连半成胜算都未必能有。”
  将绢书丢入身旁的火盆中,法正拍了拍手,突然笑了起来:“不过,能与曹孟德为敌,倒也未尝不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章和二年十二月初九,庐江
  我正在府内庭院中教授苞儿和邓艾武艺,突然感觉天空诡异地暗淡下来。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乌云蔽日,但抬起头时,却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已经微微向西偏移的太阳,自右下角处出现一点黑影,并且范围在逐渐扩大,恍若被什么东西吞噬着一般。
  “天狗食日!”小邓艾察觉到天空地异变,惊愕地呼喊出声。
  被逐渐“吞食”的太阳,形状越来越小,到最后剩下一个窄窄的亮带,宛如夜空中的一弯新月。太阳似乎在努力地抗拒着被黑点吞食的命运,然人力有时穷,太阳也不例外。片刻后,太阳便被阴影全部笼罩,彻底失去了光辉,成了一个黑色的球体悬挂在天空中。
  就在太阳失去光辉的一瞬间,大地一片昏暗,仿佛真的夜幕已经降临似的。
  我以手遮挡在眉间,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这难得的“日全食”景象,却冷不防被什么抱住了。低头看时,才发现是苞儿。
  与此同时,府内传出一阵阵惊恐的呼喊声,仿佛是末日降临一般。
  这时,我才觉醒——就我看来并没有什么神秘的“日全食”,在这时代的人眼中却是诡异到不能再诡异了。许多无法正常解释的天象,往往都会跟人间事情联系起来。似“日食”这等天象,通常都会被看作上天对世人地警告。
  不知道这次的“日全食”,会不会被拿来与某些世事穿凿附会起来……
  翌日,朝会之时,中散大夫秦翊上表,奏称“试举”、“功民”二制有违祖制,乃引上天震怒,降下“天狗食日”异象,以为示警。为息天怒,秦翊请罢“试举”、“功民”二制。
  第一百六十三章(下)
  地0震、地陷、山崩、洪水、大风等诸般自然异象,向来都被与坏事相联。而日食更是远胜其他,属大不吉利的天象,通常被看作是上天对世人最严厉的告诫。
  《日食说》曰:“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
  又有“无道之国,日月过之而薄蚀(小月经过‘无道之国’所对应的分野天区,就会发生蚀),兵之所攻,国家坏亡,必有丧祸……”之说。
  始自前汉(西汉)之时,朝廷便专令三台令史(太史令、太卜令、太祝令,都隶属太常卿)观测、记录日食之象,引为后鉴。每逢日食,都会与内灾外祸相联系。实在无法寻觅时,甚至会强行穿凿附会: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是时,世祖初兴,天下贼乱未除。虚、危,齐也。贼张步拥兵据齐,上遣伏隆谕步,许降。旋复叛称王,至五年中乃破。”
  “光武建武十七年二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胃九度。胃为廪仓。时诸郡新坐租之后,天下忧怖,以谷为言,故示象。或曰:胃,供养之官也。其十月,废郭皇后,诏曰‘不可以奉供养’。”
  最近的一次日食,则是在初平四年正月(196年)。是时,恰逢李傕、郭汜挟持天子。专横朝政。曹操以日食之象应于郭、李为名,出兵相讨。借机一举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计。
  我从来没有想过。区区一次“日食”,居然会带来如此大地影响:
  两天时间过去,整个庐江城仍然处于一种极度恐慌不安的情绪之中。往日里繁华热闹地街市,变得冷冷清清,各家商铺尽皆闭门停业,百姓躲藏于家中,焚香燃烛,乞求上天怜悯莫要降下天灾。
  除此之外,据信报所知,庐江周边各郡县同样存有类似情况。而荆、徐、交诸州恐怕也不会例外。
  惊悸恐慌之余,一股暗流也逐渐自朝廷内外涌动起来。
  依旧制,太史令有预测“日食”之责。一旦发现有“日食”迹象,便要奏报天子。举行修镶仪式以救日食——天子需要身着素服,避居于正殿,摆放五鼓五兵,以朱丝萦社。内外严警。太史令登上灵台(皇家观象台),等待日食地发生,一旦发现变化,便击打鼓角,通知天子与朝臣。闻听鼓音之后,太仆令与太祝令需要颂文祭天,侍臣皆着赤帻。带剑入侍。三台令史以上的官员,皆持剑立其户前。卫尉驱驰绕宫。伺察守备。一直等到太阳恢复常态,仪式才算结束。
  但这次的“日食”发生得太显突然,三台令史事先并未有半点察觉,自然也就谈不上举行修裱仪式以救日食了。
  朝议之时,廷尉丞韩嵩以失职之罪弹劾太史令张进,罢其官。
  随即,中散大夫秦翊上表,奏称“日食”天象印于朝制。盖因“试举”、“功民”二制有悖祖法,违天地伦常,才引起上天震怒,以至降下警兆。若欲平息天怒,就必须恢复祖法,否则恐怕会引起更大灾难。
  秦翊上表之后,立即引起不少赞同之声。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试举”、“功民”二制,似乎这正是引发天兆的根源所在。
  卫尉徐庶对此不以为然,直称日食之兆并非应在本朝,而是在许昌伪朝廷。徐庶认为,曹操弑杀孝恐皇帝,擅立新帝,以致国出二君,这才是真正有违天地伦常的行为。此外,他更立场鲜明地为“试举制”和“功民制”辩护。直言“试举”之法虽非古有,但利于选贤任能,擢拔寒门才俊入仕,正是功在社稷千秋之制。”功民制”的推行,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