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97章

桓侯再生-第97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有何妙计可敌曹军?”袁熙面上亦现出惊悸之色,急切地问审配道,
  “为今之计,也只能双管齐下——一面加紧整军备战,再从幽州征调兵马增援勃海、真定一线,以备曹军来袭;另一面寻求外援,牵制曹贼。使其不能全力进犯……”思索了片刻,审配沉声回道。
  “该向何方求援?”袁谭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急声问道。
  “……”见袁谭如此不自信、竟似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外援上,审配不由得暗叹一声,但还是迅速回答道:“寿春刘备、西凉马腾!但西凉军前番惨败于潼关,且马腾其人仅为一武夫,未必便能看出他与主公已成唇亡齿寒之势,想要劝动他可能稍有些难度。主要希望还是应放在寿春刘备身上——刘备世之枭雄。踞有寿春、庐江二郡(审配只知道庐江已落入刘备之手),麾下有兵马数万,其弟张飞、关羽皆是万人之敌,曹贼亦深忌刘备。若刘备能遣张飞、关羽中一人领军进袭曹贼治地,我料曹贼断不敢轻忽,必会分兵抵御,如此则我军压力可减!”
  “好!就如此办,即刻命人前往西凉和寿春……”袁谭面色大缓,心急地说道。
  “主公且慢!”审配有些无奈地阻拦说道,“向刘备与马腾求援。可能还得许些条件好处,才能催他而人尽快出兵……”
  “条件好处?”袁谭思索了片刻,疑声对审配说道:“请军师明言,该许以什么条件?”
  “马腾重爵轻利。主公可以大将军身份授其为征西将军、凉州刺史;至于刘备,其已是左将军、豫州牧,官爵未必能动其心,但其前番曾派人前来勃海求购战马,主公可许以良马千匹相赠,料其必然动心!”
  “嗯~!”袁谭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就从军师之议。审军师,此事就偏劳你了!”
  “领命!”
  议事完毕后,一众袁军文武官吏从议事厅中鱼贯而出。
  “仲治,留步!”审配突然出声向文官中一人招呼道。
  “军师相招。不知有何事?”这人正是治中别驾辛评辛仲治。
  “配有一事相告,仲治可否移步?”
  见审配神情颇为郑重,辛评点了点头,随其来到大将军府一处无人的小亭之中。
  “军师,究竟是何事,但请明言!”
  “仲治,令弟佐治(辛毗)近日似常与邺城乃至许昌有书信联系,此事恐怕仲治尚不知晓。”
  “什么?”辛评面色剧变,惊骇地说道。“军师,此事当真?”
  审配从袖中取出一封绢书递于辛评,沉声说道:“若换做年前,我早已命人将佐治擒拿。但时至今日,我河北再也经不起折腾。“顿了一顿,审配恳切地说道:“仲治,还望多多管束令弟!”
  “多谢军师……”辛评满面悲愤之色,伸出微颤的右手接过绢书。
  ※※※※※※※※
  五溪水(名为溪,其实是一条河),处丹阳郡与豫章郡交界之地,河之北端汇入长江,一路绵延向南近百里直至豫章郡内的新都县,河最宽处约有7丈,最窄处仅只2丈有余。
  便在五溪水最窄的河弯处,万余江东步卒正在涉水渡河。尽管中秋地河水已然颇有些凉意,但众兵卒却无一人有半句怨言,动作迅速而队列整齐趟着河水朝对面进军。
  “都督,过了五溪,再朝东行10余里便可进入丹阳郡!”连续行军两个时辰后,吕蒙依然精力充沛,朗声向驻马河畔的周瑜说道。
  “嗯!”周瑜略一沉吟,和声说道,“子明,派出的细作可有异常情况回报?”
  “暂时还没有……”摇了摇头,吕蒙说道,“以末将之见,丹阳敌军一定已被我攻略庐江的大军所吸引,断料不到都督正从陆路朝丹阳进击。
  “子明言之有理!”陈武点头附和吕蒙说道,“若我大军突然出现在丹阳,正可杀刘备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夺回丹阳,继而可与会稽吕太守(吕岱)南北夹击吴郡之敌。如此一来,就算张飞此贼有通天之能,也难逃败亡!”
  “哼!到时,我要亲自砍下张飞狗贼的脑袋,祭奠父亲在天之灵!”身为征丹阳这一路江东军副帅的孙瑜冷哼一声。咬牙恨恨地说道。
  “……嗬~”听着周遭诸将自信满满的话语,周瑜暗叹了一口气,沉默无言。前些日对荆州军的大胜,已让江东军众将地信心膨胀到了极点——15万荆州军尚且不是对手,何况是实力远远不如的刘备军呢?
  但周瑜的心中却不像旁人那样乐观:收复丹阳、吴郡之战,若要想顺利,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敌人无备——若真如吕蒙所言,丹阳敌军被孙翊攻略庐江的行动所吸引。放松了对丹阳地守备,则自己的大军确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收复丹阳,进而与吕岱合击吴郡。但情况真会这样顺利吗?
  以张飞在攻略庐江、丹阳、吴三郡时表现出来的高超谋略素养,会放松对丹阳的守备?说不定张飞此刻业已回师丹阳,正整军等待着自己的来袭!周瑜再轻叹了一口气,思绪却已经转到了庐江。丹阳有备无备?张飞回师与否?其实还不是周瑜最为担忧的——周瑜自信以自己地能力,纵然无法轻易战胜敌军,但也绝不会轻易战败。然而,攻略庐江地孙翊却是颇为令人担忧,一者其战阵经验缺乏。二者性格又太过急噪。若是能够速战速决、在极短时间内攻克庐江是最好地结果,但若时间拖的过长,万一寿春刘备军赶到增援庐江。那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什么人!”就在周瑜默然思索之际,一旁地周泰突然断喝出声。突如其来的大喝让以周瑜为首的一众将领愕然不已,有些莫名地看向周泰。
  周泰虎目精光四射,死死地盯着距江东军渡河的河弯北面6、70步远的一处浓密芦苇荡,随即再次厉喝出声:“再不滚出来,休怪我不客气了!”
  “幼平,怎么回事?”周瑜似明非明地向周泰问道。
  “都督,那处芦苇荡里藏着人,适才正偷瞧咱们这里,被我一眼看到了!”周泰瓮声瓮气地说道。
  小半晌后。已现枯黄之色的芦苇荡中仍不见一丝异状,只有芦苇被秋风吹动时发出的阵阵“簌簌”之声。正待众人疑惑之时,周泰向陈武借过一支长箭,持在手中运足力气奋力投出。
  “猴~!”周泰纯以手劲投出的长箭,竟如同强弓射出一般,凄厉呼啸着激射向芦苇荡,很快没入其中。
  “呃~!”一声闷哼隐隐响起,随即只见一叶轻舟从芦苇荡中疾速驶出,舟上一人左臂上深插着周泰投出地长箭。纯以右臂操舟准备沿河向北面逃离。
  “幼平,速将此人擒来!”周瑜面色一凛,沉声对周泰说道。
  “是!”周泰应话之声未落,人已从马上跃下,随即放开步子沿河畔急追起来。
  “嗬~!”操舟之人回首顾望了一眼,便只见周泰以骇人地速度追赶了上来,吓得急忙将轻舟朝河地另一畔驶去,希望能以河水来阻挡周泰。
  周泰一边奔跑,一边将身上的铁盔铁甲甩掉,随即“扑通”一声跳入河中,以不逊岸上奔跑地速度疾速兔游追赶着。
  “这人是怪物么?这样的水性都快赶上老大了……”操舟之人无法想象周泰竟有如此水性,心下更加骇然,同时也知道自己逃脱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怎么也得把消息传出去!”操舟之人狠了狠心,索性停止了行船,迅速从轻舟上拿起一把已经上箭的手弩,咬牙以中箭的左臂持弩,右手开弦,箭头瞄准向天。
  “唬~!”一支弩箭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冲天而起,声音迅速远远地传播了开去。
  “给老子死下来!”稍迟半步的周泰见舟上之人射出类似信号地响箭,顿时恼怒不已,一把拉住舟尾,猛地发力,竟直接连人带舟将轻舟掀翻。
  “跟你拼了!”舟上之人落水之后,迅速从身上掏出一把短刀,潜水后奋力向周泰刺去。
  “哼~!”周泰闷哼一声,毫不费力闪过刺向自己的短刀,急探手握住对手持刀的右臂后,大手劲力全发,“嘎瘩”一声竟将对方臂骨握碎。随即顺势将对方整个人拉向自己,左手在其颈部“轻轻”一斩……
  “都督,人带回来了!”周泰将已然昏迷地人扔在地上,抹了一把脸上的河水后,沉声向周瑜禀报道。
  “辛苦幼平了!”周瑜轻轻点头,面上却无一丝喜色。
  “都督,这家伙是甘宁的人!”周泰恭敬地补了一句。
  “果然如此……!”从刚才那支响箭,周瑜就已推测出这人必然是刘备军的细作。轻叹了口气后,周瑜沉声说道,“想不到,刘备军居然会将细作一直派到这里来……看来,张飞对我军进击丹阳是早有防备啊!”
  “都督,此人适才已将什么信号传了出去,想必在附近数里之内还有其他细作,如此一来,我军回师丹阳的消息将为丹阳敌军所知。敌军得信,必然会加强戒备,我们该当如何是好?潘璋面现忧虑之色,急切地说道。
  “子明,你将此人拿去拷问一番,看是否能问出些情报。事后不论有无成果,都把他处理掉!”没有回答潘璋,周瑜反而对吕蒙吩咐道。
  “是,末将领命!”吕蒙应声提起那名细作离开。
  “消息为敌军所知,也未必便是件坏事……”沉吟了片刻后,周瑜忽地说道。
  “都督的意思是……”潘璋不解地说道。
  “敌人知我大军回师,必会有所防备。但我军却也可将计就计,从中取事,说不定还能收取奇效!”周瑜眼中逐渐显露出睿智的光芒,自信地笑容浮现在楞角分明的俊颜之上。
  “请周都督明言!”孙瑜也被吊起了兴趣,急切地问道。
  “既然消息已无法守住,索性也不必再守!我有一计,或可一举击破丹阳敌军,继而尽复丹阳之地。”顾望着周遭众人期冀的目光,周瑜从容说道,“此细作所发信号,至多是言明已发现我军,但我军究竟有多少兵马,却并非他所能知晓。故而,我意将大军一分为二,由我领内中7000人,再联合蒋钦水军进击太平,以吸引敌军注意力。仲异与幼平领其余4000人经由泾县穿插至秣陵,乘丹阳敌军皆被吸引至太平的良机一举夺城。如此,我在西、仲异在西,蒋钦水军从旁策应,以夹击之势当有七层希望,一举击破丹阳敌军。敌军若破,复城收地便只在返掌之间。”
  第七十八章
  建安六年八月十四日晚,庐江城南,孙翊军大营,中军帅帐
  韩当面色苍白,不时剧烈咳嗽着对孙翊说道:“叔弼将军,刘备已派遣3000骑军增援庐江,其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兵马会陆续赶来……咳咳咳……以目下的情况而言,形势将对我军愈发不利。故而,以末将之见……咳咳咳……我军还是暂且放弃攻略庐江的计划,先撤回江东,日后再徐徐图之,方是上上之策!”
  “不行,无论如何我也要将庐江攻下,否则誓不回江东!”听了韩当的建议,孙翊眉头大皱,想也不想地拒绝道。
  “叔弼将军,我军与敌骑军之战您也看到了——即便只是这3000骑军,也绝非我军所能战胜的……咳咳咳……今日那赵云所以会答应放我军归营,恐怕并不完全是看在他与子义往日的情面上,更大的原因应该是其麾下骑军连续赶路之后,人与马皆已疲劳,一时间无法恢复战力,才不得已而为之。”韩当冷静地分析出了赵云的真实用意,随即不乐观地说道:“待其麾下骑军经过休整、战力尽复之后,必会全力袭扰我军。尤其是今日刚刚赶到的那2000骑军,居然会使用乌桓族的骑射战法,一旦袭扰起来,必是令人防不胜防。”
  “孙将军,韩郎将所言甚是,继续攻城实非良策!”太史慈亦出声向孙翊劝谏道,“今日一战,我军折损1400人有余,现余兵马已不足8000人。以如今形势,即便不顾一切强行攻下庐江,恐怕至少得耗损3000人以上。届时以战后疲伤之军,加上残破的城池,恐怕也无法应付刘备军的反扑!”
  “末将亦赞同韩郎将和太史校尉之议!”徐盛也不看好继续攻城的前景,出声附和道。
  孙翊面色铁青。眉头深深蹙起,沉吟了良久后,无奈地说道:“撤便撤吧……”三名副将一致反对继续攻城,尤其是身为军中元老的韩当的反对,让孙翊不能不有所顾忌。思量再三后,孙翊最终只能选择妥协。
  “叔弼将军明断!”韩当苍白的面庞上现出一丝血色,欣喜地说道,“既决定撤军。便事不宜迟——就在今晚拔营,乘敌骑军休整尚未完毕之机,连夜悄悄撤离。”
  “由你们吧……”孙翊漠然起身,面无表情地轻应了一声,随即举步离开了帅帐……
  “孙将军他……”望着孙翊消失的背影,徐盛有些不放心地说道。
  “叔弼将军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与周督一较长短,但如今……哎!”韩当轻叹了一口气,随即沉声对太史慈、徐盛说道,“子义。文乡。你二人速去整肃军马,半个时辰后我等即刻撤离。但切记不能弄出太大动静,以免引起刘备军的注意。另外。大营就不要动了,留下来吧!”
  “是!”太史慈、徐盛二人齐声领命离帐。
  望着空荡荡地帅帐,韩当无奈地再叹一口气,“虎头而来,蛇尾而终!这一仗打得…………希望周督那一路能够顺利些!”
  ※※※※※※※※
  半个时辰后,不足8000人的孙翊军,马去铃、人衔标,轻手轻脚地出军营南门,借着清凉如水的月光开始朝南面撤退起来。
  行进了约3里路时,当先开路的太史慈忽地地心生警兆。迅速地四面张望起来: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各有一片奇怪的阴影朝自己这边迅速地接近过来。看那速度,应该是两支骑军,但很奇怪——奔驰的骑军原本应该发出的振聋发聩的马蹄声,此刻竟然全然不闻。
  敌人必然是在马蹄上裹了什么东西,借以消除蹄声!太史慈全身发冷,身体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了起来,立刻放声怒吼道:“敌袭!准备接战!”
  “什么?”与孙翊一起行进在中军的韩当,听得前方太史慈的示警怒吼。不由得惊愕地喊了出来。但随即,经验丰富的他便恢复了过来,不住厉声大喝、意欲让麾下兵卒结阵迎敌。
  “密集结阵!”
  “结圆阵,结圆阵……咳咳……”
  “盾牌兵在外……”
  就在韩当努力招呼麾下士卒结阵之时,赵云和林豹已经从两面掩袭而至。
  赵云亲自率领风骑第一曲自东南面径袭孙翊军的前队,在距敌不足百步时,开始了攻击。
  “奔射!”伴随着赵云的一声断喝,1001支雕翎长箭几乎在同时脱弦而出,迅速在天空中形成一片死亡乌云,呼啸着朝慌乱的江东兵覆盖下去。
  “啊~!”呃~!”凄惨的哀号声迅速响起,刹那间数百名江东兵倒在了“死亡乌云”之下。
  “铛铛铛……”太史慈将手中长枪挥舞得如同风车一般,将十数支射向他的羽箭击飞。还不待他展开反击,第二波箭雨转瞬又至。
  “结密集盾阵,后撤!”知道南撤已经不可能,太史慈急大声喝令前队士卒举盾后撤,向中军集结。
  “杀!”林豹领风骑二、三曲绕过了孙翊军的前队和中军,直接奔袭向防守最为薄弱地后队。2000骑兵疯狂地挥舞着战刀,从孙翊军后队一遍遍“犁”过……
  “撤回大营,撤回大营!”情知今夜的撤退行动已完全失败,再继续在这样的平原地带跟敌骑军纠缠下去,势必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韩当顾不得自己胸口地伤势,声嘶力竭地纵声狂吼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