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什么样的人能获得成功 >

第2章

什么样的人能获得成功-第2章

小说: 什么样的人能获得成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就更显重要。同时也因为你的能力倾向与其他人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外,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缺。养成合作习惯的一个人,才会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这也是成为未来十年成功者必备的条件之一。

    人的『性』格和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是长期养成的。不能说哪一种类型就一定好,哪一种就一定坏。正是这些不同,所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就不一样。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得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然后选定一个适合于你自己类型的工作目标。在与人合作时,也应注意分析别人的『性』格特点,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他能弥补你的短处,你能补救他的不足。

    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能利用他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人,才会在今天的社会中取得成就。

    其实,我们在埋怨社会,埋怨他人的同时,更应该客观地、公正地认识你自己,应该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为什么人家行而你却不行?

    当林肯是个年轻的律师时,因为有一个重要的案件来到芝加哥,但是无人理会。在芝加哥,那些年长有名的律师,都一致认为和一个外来的后生律师在一起合作会降低他们的身份。这些人自认为地位崇高,除他们以外看不起任何人。他们把林肯完全抛在一边……无论去什么地方都不请他一同前往,也不和他一同吃饭。

    林肯怎样面对这种情形呢?是否鼻子翘得比轻视他的人还高,想方设法报复呢?不,他并没有如此做。后来回到斯勃林菲尔德的时候,他说:〃我到芝加哥才晓得自己所懂得是多么的浅薄,而我要学习的又是多么的多。〃

    这种轻慢对他是一种刺激,促使他改进。后来他升到了很高的地位,而那些轻慢他的人还是一无长进。他做了美国的大总统,那些律师还是无名的律师。他们的轻慢不过是替林肯预备了一级梯子,使林肯爬到荣誉的顶峰。

    侮辱人的轻慢态度和朋友好意的开玩笑是不同的。但是,即使是开玩笑也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来。罗斯福晓得如何对付朋友们的玩笑。他借着朋友们的玩笑,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了,但是他并不幻想着自己的体力比当地的土人还要胜过一筹。他老老实实地承认他们比他要高超些。

    有一天他在培德兰同几个人砍树清理一块空地出来建造房子,到晚上工作完毕的时候,工头问他们一日工作的成绩如何。他听见一个工人答道:〃皮尔砍了53株,我砍了49株,罗斯福咬下了17株。〃罗斯福回想起他所砍的那些树真好像海狸咬下来的一样,便禁不住自笑起来。他老老实实地承认他砍的树实在是比不上他的同伴们。

    还有一次罗斯福在培德兰开牧场的时候,他想猎杀白山羊。他听说在科亚比伦有一个会打猎的,名叫维尔斯。罗斯福写信给他,请他做打猎的向导。

    信的最后几句这样说:〃如果我出来打猎,你相信我会打着一只山羊吗?〃

    那个打猎的回信,就写在他的信的背面:〃如果你放枪的技术不比你写信的技术要好些,我相信你很难打得着一只山羊。〃

    但是罗斯福回电仍旧请他做向导。

    罗斯福晓得从一个粗野而讲老实话的人那里,比从一个只知一味奉承的人那里所学的一定要多些。奉承罗斯福的人实在不知其数。即使是别人的批评很鲁莽,也还是可以利用来改进自己。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司退里的故事。

    司退里16岁的时候,在一个大五金商号里做店员,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一个职位。他的前途是光明远大的,他努力工作,各方面尽心学习,自己盼望着将来做一个成功的五金销售员。他以为自己是上进的,但是其上司却看法不同。

    〃我不要用你了,你是绝不会做生意的。你到塞强铸造厂去做一个工人罢。你那种蛮力,除了做这种工作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途。〃

    对于一个年轻人的侮辱,还有甚过于此的吗?被炒鱿鱼,这是何等的打击!然而他却始终以为自己工作得很好。那么,他是否预备到铸造厂去呢?他的头脑里是否充满了风和水等庞大的动力而不是思想呢?他受了很大的打击,他被打倒了。他的首次冲刺失败了,但是结果他重整旗鼓,决心要得到胜利。

    〃你可以辞退我,但是不能削弱我的志气,〃他对那残酷的经理反抗说,〃有一天如果我还活着的话,我也要开一个像这样大的五金店。〃

    他的话并不是一种气愤的发泄而已。这个青年因第一次的失败而驱使他不停地努力,一直到他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商品商之一。如果没有受这次打击,恐怕司退里永远是一个平庸的销售员而已。在受打击之前,他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很好的……这种自满足以消灭他那种求上进的刺激。他在那个粗鲁的经理之下所受的打击,正是促使他上进的必要原动力。有时要战胜一种不适当的自我满足,惟一的方法是受一次很重的打击。

    美国汽车铸造公司总经理威廉 伍定总以为自己是一个很伟大的演说家。他之所以会有这样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当过国会的议员,他的演说常常令全体听众拍手叫好。

    有一天晚上,他对一群煤矿工人演讲,这班工人有些是外国人,有些是完全不识字的文盲。全厅挤满了人,似乎都极想听他的演讲。他很细心地预备了一篇自以为很好的演说词,他在讲,听众在拍手。直到最后,拍手的声音愈来愈大,他以为这次演讲十分成功。最后,这种热烈的欢迎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喝采声长达15分钟之久。当他很高兴地坐下来时,他对旁边坐着的一个新闻记者说:〃他们似乎很喜欢我的演讲。〃

    那个新闻记者答道:〃你不晓得这群听众之中只有三四个人会讲英文的吗?〃

    〃那么,他们为何拍手呢?〃伍定问。

    〃咦!难道你没注意到他们当中那个会说英文的看见应当拍手的时候,便发出一个信号叫其余的人拍手吗?〃

    讲到这件事,伍定最后说:〃我后来注意了第二个上台演讲的人,才晓得实际情形的确如此。而且那个懂得英文的人似乎也不行,因为他往往在不当拍手时叫人拍手。如此我才晓得我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口才和演讲,而毫未想到我的听众。〃

    伍定晓的成功是不能靠自己满足来衡量的。我们往往很高兴地估量自己的成功,但是别人并不苟同我们的看法。

    纽约电话公司的总经理麦卡罗因小时候被人开过一次最大的玩笑,才醒悟过来。那时他是一个幼稚的野孩子,他那种非常易于受欺骗的情形几乎远近驰名。他只知靠别人而且绝对地依赖别人,所以他自己毫不费心思索。他那时在火车站的车道上做各种零碎的工作。

    一个7月大热天的下午,位于山岩与河流之间的西岸车站热得就好像锅炉一样。有一个名叫比尔哥林斯的工头,叫麦卡罗去拿一点〃红油〃以备点灯之用。他说〃红油〃是在离那儿一里远的圆房子里。麦卡罗很恭敬地听了工头的话,便一心朝着那个方向走去以便完成他的任务。到了圆房子里,他就向那里的人要〃红油〃。

    〃红油?〃那里的职员十分奇怪地问,〃做什么用的呢?〃

    〃点灯用的。〃麦卡罗解释说。

    〃啊,我晓得了。〃那个职员心中明白了,〃'红油'是在过去那个圆房子的油池里。〃他说道。

    于是麦卡罗又在那滚烫的焦煤小路上走了一里之远。那里的人告诉他〃红油〃并不在那里,而且不晓得究竟是在哪里,最好到站长办公室里去问问,于是,麦卡罗又提起脚走了。在火热的太阳下,他就这么走来走去走了一整个下午。最后他觉察不对了,便跑去问一个年老的工程师,这个慈样的老工程师很怜悯地望着他说:〃孩子呀!你不晓得那红光是玻璃映出来的吗!你现在回到工头那里去和他理论罢!〃

    那个工头不晓得他是和纽约电话公司将来的总经理开玩笑,也不晓得这孩子将来手下所用的职工有6万人之多。麦卡罗得到这次教训后,就发誓以后绝不像呆子般被人玩弄了还不知道。他决心将来做事要把眼睛耳朵打开些,而且脑袋瓜也不再只是用来放帽子的。

    麦卡罗得到了另一个很重要的教训……虽然不埋怨人,但绝不可太信任人。当然他也并不陷入另一个极端……对于人人都猜疑。

    批评我们的人无论其动机是怎样的恶劣,都不应对人产生猜忌心理,以为人人都是自己的仇敌,这是相当危险的。

    大人物难免也要受到不公平的批评、无理由的侮辱,以及恶意的诽谤。人人崇拜的民权主义的偶像杰弗逊曾经毫无防备地被人用泥团打过。一个为公家做事的人,如果不受当时人们的侮辱和嫉恨,便不是一个政界的大人物。

    人人都是有仇敌的。大人物所树立的仇敌恐怕要比一般人多。不过敌人的数目多少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伟人常能利用敌人的攻击来更好地看清楚自己。

    敌人的批评,多半是对的。可有些人就以为无论自己对不对,总要设法来替自己辩护,于是渐渐养成一种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观念。〃硬头皮的人总是那些思想简单智力有限的人。〃

    美国救生圈公司的副总经理兼美国航业救生公司的总经理查理 皮兹某次不得不开除一个很有希望的青年高级职员,因为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这个青年是由一个小徒弟升上来的,因为他的才干很好,而且受人欢迎,所以升得很快,一直升到该公司工程估价部的主任,负责该公司各项工程的估价。

    有一天,一个速记员查出了他的估算中算错了2000元,于是把详情呈报上司。后来这件事传到皮兹那儿去了。

    这位年轻主任听说之后,勃然大怒。〃这个速记员不应该检查我的核算。〃他气愤地说,〃他也不应提出来。〃

    〃但是你承认你的核算是错了,是不是?〃皮兹问他。

    〃是的。〃他说。

    〃然而你以为速记员还是不应该说出来,而公司应当接受损失以免有伤于你的威严吗?〃

    这个青年主任以为应当是如此。

    皮兹便规劝他。说他如果再这样做,就很难成为一个干大事的人。后来这件事渐渐在大家的脑海中消失。大约过了一年之后,这个青年主任报上去一个美国中西部某项工作的20000元估价方案。其上司仔细校对他的核算,觉得这数目应当再加一倍。这事又呈到皮兹面前来了,于是皮兹再度叫他前来。你想他对皮兹说的是什么话:〃我晓得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想用这项工程来陷害我。你上次恨我,于是这次特别请了工程师核算,故意扯我的后腿。我的计算是对的,你在蔑视我的能力。〃

    皮兹回答说:〃那么,好,你自己去请几个工程师来计算罢,看看结果如何。〃

    最后他承认自己的计算是错了,皮兹便对他说:〃现在我们只能各走各的路了。因为你不能接受公正的批评。〃

    像这个青年的这种态度,实在要不得。把自己的任何错处都归咎于别人,以为别人有意为难自己,并时时刻刻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我们已是完美无缺的,便不必再求什么上进了。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观念,他在世上将无任何地位可言。

    从别人的优点、批评中来提高自己,将别人的优点为己所用、为己所有,将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别人批评你的时候,要欣然接受并作为你前进的向导,不可作为你失败的遣词。记往:要想成为未来十年里的成功者,必须善于向他人学习,做一个〃贪得无厌〃、永无止境的人。

    4在学校读〃有字之书〃

    在实践中读〃无字之书〃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也是要人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阅历也是成大事者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道,也要注重生活、社会中的知识积累。

    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拼搏。知识已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财富、地位与能力的象征。

    中国的古人曾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读书与获取知识在人们心目中是何等重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与能力并不完全是相等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你都应使头脑保持清醒,你必须清晰明了地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他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

    因此,你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

    你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活化知识的能力,使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你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黄金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曾对旧式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他认为学生只会闭门读一些死书无异于闭门造车,是完全错误的。

    他主张学子们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从天下万物而学之〃。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除读〃有字之书〃外,还经常到农村、工厂进行社会调查。『毛』泽东利用一切机会对工农劳动群众进行了解和接触,对社会实际问题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

    所以,每个人不仅应该苦读与爱好、兴趣、职业有关的〃有字之书〃,用时还应该领悟生活中的〃无字之书〃。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你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经验,并从中取得借鉴,避免走弯路;通过读〃无字之书〃,你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如果你想能尽快、尽好地读通读透〃有字之书〃,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死书〃读成活书,就要善于读〃无字之书〃。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无字之书〃,是大文豪鲁迅的主张。

    鲁迅少年时代有很常一段时间在农村度过,而且也乐于与农村少年为友,喜欢到农村看社戏,所以他从农村少年、农村社戏中了解了很多农村生活,他也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