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慧儿-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善财童子参拜53位菩萨的塑像。
这里很是威严肃穆,就连晓雪这个不信佛的人也不由被气氛感染,继而认真地陪着康熙一块儿诚心地参拜起来。
接着他们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内有四宝室,陈列着金山的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而观音阁南与妙高台、楞伽台,北与慈寿塔、法海洞椽接栋连,碧映丹辉。由楞伽台循级北登,可至金山的顶峰,此处有一石柱凉亭,名留云亭。这是欣赏金山胜景、俯瞰全城风景最佳处之一。
康熙登高远眺,见大江东去,水天一色,极为壮观。遂奋笔手书“江天一览”四字刻在石碑上。
该“御碑”晓雪是晓得的,在现代,这块碑还始终毅然地竖立在亭内呢,让游人参观。而且在康熙题词之后,从此此亭又名“江天一览亭”!所以,在康熙提字的全过程里,晓雪情不自禁地一直含着笑望着,想着自己能一路见证着这个亭子的另一名字的由来,心里不免带着几分兴奋和雀跃。
而在留云亭西北又有七峰亭,也名七峰阁。位于金山西侧的金鳌岭上。相传本山方丈道月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祥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故事是这样的:南宋名将岳飞被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临安时,岳飞路过镇江,拜访金山寺道月禅师云:“昨夜营宿瓜洲时,梦见两条狗讲话之事,未知此行吉凶如何?”道月回答:“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此去恐怕有牢狱之灾,务必谨慎。”临别时,道月赠诗曰:“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备同舟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波涛。”岳飞到了临安后,果然被秦桧害死在杭州风波亭下。岳飞在被害前叹息:“悔不听道月之言。”秦桧得知,即令何立拘捕道月。何立到了金山,道月正在堂上说法,口中念念有词:“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不为自己身,只为多开口。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说罢,就地坐化而逝。秦桧未拿到道月,又听说金山有七峰岭,是一风水宝地,每代出高僧。盛怒之下,遂派人将七峰岭削平。
后人为了纪念爱国忠臣岳飞和爱国僧人道月而在此建阁,名曰七峰阁。之后屡经兴废,改建为七峰亭。
方丈给大家说着这个故事,眼里流露的是一缕惆怅以及淡淡的悲伤。而众人听着也颇多感概。
岳飞是一个人人钦佩的英雄,不论何时何地,他的故事和传说总是带着让人信服的魅力。他的愚忠被历代君王用来教化世人,但同时所有人在教化与被教化中又在为岳飞的作为感叹和不值,这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却无人去深究,这也只能说,这种矛盾也是一件在这个特有的封建体制下不可以说清道明的事情……所以才有“难得糊涂”一说,晓雪带着淡淡的嘲讽想着。
而由观音阁往北,可登慈寿塔,此塔初建于齐梁,为双塔,塔身为木结构,七级,有梯可上下,每层均围以走廊和护栏。从慈寿塔往北至法海洞,这是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法海禅师的苦修之处,洞中供有法海塑像。在法海洞北、玉带桥旁有一白龙洞,根据神话传说,洞中塑有白娘娘和小青的石像。
这又是一个让人感伤的传说!这个金山寺含着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了!
在这短短的一个参观拜访过程中,对每一件古迹晓雪都会有诸多感概。晓雪想,这或许就是历史带来的价值吧!
历史的价值或许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它可以带给人或喜或悲,或扼腕或豪迈的感叹价值!
以史鉴人乃智者所为。但又有多少人会不重复过去人们犯过的错误呢?人们总是不断重复着历史!或许不是因为没有借鉴,只是因为每个人眼中所折射出要借鉴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收回感叹,晓雪随着众人沿白龙洞向右上行不远至朝阳洞,此洞又名日照岩,因洞顶的悬岩上镌有“日照岩”三字。每当日出之际,这一带石壁迎着朝阳金光四射,水天尽赤,蔚为奇观,是金山观日出的最佳去处。岩壁上所刻“朝阳洞”三个大字系明代滕谧所书。
只可惜他们到此已是午时已过,无法看日出!想起泰山那个静谧温馨的早上以及自己和胤禛的对话,晓雪又是百感交集。他说她要和他看遍所有地方的日出是傻话!是傻话,确实是傻话……
最后,他们来到了离金山寺西500 米处的泠泉,曾被唐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据记载:用此泉水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不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铜钱,也不见沉底。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其醇可知。所以,这泠泉的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这里,也有不少文人墨客为此题字写诗。
陪着康熙看着金山寺的种种古迹,晓雪心里悲喜感伤不断。就是胤禛这个内敛的人也忍不住了,晚上不由诗性大发,作诗云:“宿暮金山寺,今方识化城。雨昏春嶂合,石激晚渐鸣。不辨江天色,惟闻钟磬声。因知羁旅境,触景易生情”。
“化城”谓变化出来的城邑。来到金山寺,“触景易生情”,胤禛的“化城”之说也倒贴切。
“化城”出自《法华经》所举的重要譬喻,为“法华七喻”之一。在《法华经》中,指某一群人在取宝途中的暂时休憩之所,是由领队的导师所化现出来的,因此谓为“化城”。
做诗都不忘佛经,可见,这个家伙中毒之深啊!晓雪借着烛光打量他刚毅的脸部曲线,不由暗笑起来。
胤禛手里还提着笔,神色飘渺,丝毫未觉晓雪就站在她身边正看着他的大作,打量着他的神色,对着他诡异地偷笑。
等他发现时,晓雪早已乐得不行了,直接扑到他怀里继续乐。
胤禛将她搂抱在自己的腿上,有些好笑又有些不解地看着她,晓雪指指诗,再看看他,在他脸颊啵两下,然后明亮的大眼睛望着他继续发笑。
胤禛对她那么清晰坦白的爱慕有些不自在的脸红起来,掩饰着问她,“这诗又有什么好笑的?”
“觉得我的夫君好有才,诗做得深得我心呗。”晓雪毫不掩饰自己的崇拜之情,搂着他的脖子看着他的眼睛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胤禛对上她清澈明亮的眼眸,看到里面的深深笑意也不由笑了起来。用鼻子顶顶她的鼻头,“你呀……”
“我什么呀?你是不是想要写首情诗送我呢?”晓雪故作天真地对他眨眨眼,想要逗弄他一番。
胤禛见她狡诘的辉眸里暗藏着调皮,知她在和他玩笑,遂横她一眼,接着轻斥一声,“美得你。”
晓雪抱着他的脖子不遗余力地撒娇,“禛,不要那么小气嘛。”
胤禛收起和她玩闹的心态,突然轻叹了口气,“今日……收到戴铎的信,信里说……”
第39章 太子失臂
戴铎的信,就是提前告诉了胤禛朝里最近发生的事儿。索额图的门人舞弊犯案,事牵几十条人命,此事已引起当地群众的愤满,差点暴动。
如此大的案件,自然是监察院报送,刑部复查。而在这报送的过程中,索额图也有过试图要压下奏章,但朝中派系错综复杂,有人助他自然也有人阻他。
现此事已弹压不住,康熙已然知道。皇帝震怒万分,最终决定由三司会审。
从胤禛收到戴铎的信后,晓雪就没见胤禛的眉头舒展过。她晓得他心烦。现在正值多事之秋,既然胤禛有消息来源,那么此事在事发前各位阿哥也必然已经心知肚明。至于此事,是谁挑的头?他们各自在这个事件中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康熙心里又是怎么想这件事?又是怎么想他们的?而他又该站什么立场?如何应对?这些都是胤禛需要去揣摩,去深思的。
除却这些朝中官员都会深思的问题外,晓雪明白胤禛心里还在思索另外的问题——那就是这件事为何会发生?这和清朝的官吏选拔和管理的疏漏又有什么联系?
这些日子,晓雪看到了胤禛对这些朝廷败类,腐坏官员强烈的忿恨以及不满。
晓雪会适当地劝慰他几句,可她,却无法真的做什么。因为这些,不是她可以轻易品评的。而且即使她知道大事如何发展,却不知其中的细枝末节,可胤禛身在其中,任何点滴都不容他放过。而这些细节就绝不是晓雪可以帮的上的了。因为每个时代每个地域都有做事的套路,也可叫做事情进行的程序,作为一个非古代人,作为一个女人,她无法完全去了解朝堂上那些事情的进行程序。
虽然这件事情让胤禛从此变得烦恼,但在这件事情东窗事发前,老康还不知道时,康熙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前面那件发生在大明湖畔的意外而心情阴郁太久,反而从外表看来还有过很大的回升。因为他们南巡其间还发生了一个与历史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在他们继续南行,乘船至苏州后,老康遇到一位江南秀丽的女子,一时便堕入了爱河。
看着老康与这位美女的柔情蜜意,晓雪不由觉得好笑。她实在是不知老康这一生对女人算是多情还是薄情?
有人说他最爱孝诚仁皇后,因为胤礽不满两岁起就被他立为太子是因为康熙对其母的爱;
也有人说他最爱孝懿仁皇后,因为康熙为她写了那所谓深情的悼亡诗;
更有人说他最爱的是……
网上还曾有不少人为此而争论不休。
其实康熙最爱的是谁,有没有爱过她们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这些争论,或许只是说明,作为女人,她们曾对这个伟大的帝王存有的一丝瑰丽的梦,她们从内心深处渴望他会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她们真心希望他只是基于所谓的君王无奈,才不可专情于一人……
可在晓雪看来,康熙恐怕谁都不爱。或许他曾热烈的喜欢过她们每一个,或许他会说那是爱,但他心目中的爱与晓雪所认可的爱情差得太遥远了……
这位江南女子的命运并没有如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密嫔一般,因为康熙没有将她带回宫。晓雪好奇的揣想,不知是康熙不够爱她还是因为太爱她的缘故,所以才不带她入宫?而这个小女子,又会如何呢?是用一生来思念他?还是从此忘却,仍可自在度日呢?
晓雪不知。
她没有问胤禛,因为男人的思维与女人完全不同。
他的心里现在装的满满的都是朝事,根本没有心思去管他皇阿玛对女人的喜好。或许该这么说,在这个女人或这个女人的子嗣能对他构成威胁前,老康的任何风花雪月在胤禛看来都是无足轻重的。
想到此,晓雪不由莫名地涌起一股悲伤,她不知,胤禛是否也会和他父皇有一样的爱情观呢?胤禛这一生中,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风花雪月?如果他有,她该为那个女子悲伤,还是该为她自己悲伤呢?
这些问题确实挺无趣的。现在随自己怎么想都不会有答案,所以她也无所谓去多想深想了。
从自己的思绪中游走回来,晓雪见胤禛仍然困在他自己的烦恼思绪里,晓雪不由笑了起来。也许,是她,想多了……
寻经嘉兴,到杭州,至此回还,道过江宁,康熙命从行大学士祭明太祖孝陵。后经由江苏沛县、山东东平州、东昌府等地,于三月间回到北京。这一次,康熙携同胤禛兄弟察阅了徐家湾、高家堰、翟家霸堤、祥符闸、新河口等处。因黄淮工程,颁诏天下,赐复条款三十八项。
他们三月回到京城,康熙就下令三司会审,限时奏报。
五月,皇帝便向朝野内外道:“内大臣索额图挑唆皇太子,对君父不敬。且其多有不臣之举。实在是可恶可恨,称其为‘天下第一罪人’亦不过分!”
接着,康熙又用“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将其拘禁于宗人府。
而在这到旨意下达不久后,索额图便死于禁所。
此事如此收尾,不免令人感叹。但对于康熙的儿子们而言,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
对太子而言,无疑是痛失臂膀。但对于那些心里充满欢喜的人而言,却并未见到兔死狐悲的凄凉,他们还沉醉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之中,欢欣鼓舞了好一番。
晓雪只是漠然看着一切的发生。而胤禛表面虽比她更要冷静,但他夜夜在书房与戴铎议事时间却越发的长了,笑容却越发的淡了。他,终归是在意的,又怎么会不在意呢?
第40章 福全去世
对比太子近来的失意,胤禩风头日健。
近来,裕亲王福全身体越发衰弱,康熙对这个哥哥情谊笃厚,连日视之。还命众子前去探望。
众人皆领命而去,而福全只向康熙唯夸一人——乃胤禩,说他自小刻苦,懂事孝顺,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云云。
康熙听后,也颇多感概,遂对胤禩嘉奖了一番。
这独一无二的奖赏对胤禩是喜庆,对其余诸子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贬责了,众人心里都十分不舒服。
而晓雪亦不知康熙所为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只为了安抚老哥哥的心。
对此事最过气恼的就是太子,但太子却无法发一言,他现在唯有用最虔诚的低调做派才能让刚刚过去的阴霾不再扫到他自身。
其实他又何尝不晓得索额图此事一定另有解决之道,皇阿玛如此就是为了给他一个警惕,让他约束下面的人。近日皇阿玛对他总是不假辞色的,他亦有说不清的委屈。
这一切就这么顺利捅到皇阿玛那里一定是有人下了套,他心里都明白。老八啊老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六月二十六日裕亲王福全逝世,享年51岁,谥曰宪。康熙命诸皇子俱穿孝。胤禩大哭,伤心不已。众官舆论皆道他孝顺可表。
康熙听闻奏报,不日予以嘉奖。之后,八贝勒府邸人群涌动。
而相较于八贝勒府的车马繁忙,人潮涌动,四贝勒府显得比往常更冷清。因为这家的主人以举哀为由而闭门谢客。
别人或道胤禛冷,但晓雪却是他最亲近的人,她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那一面。他抱着她思绪飘远,轻轻低喃着裕亲王的种种,他说:“小时候,他总是待我们最亲厚的,二伯的孩子不多,他最爱把着我们的手教我们射箭……”
他说:“那时,他的手总是很有力,他的箭也似乎长了眼睛总是很有准头,我们心里都很崇敬他……”
他还说:“皇阿玛亲政葛尔丹,每次二伯都会陪同,我每次见到二伯和阿玛之间的相处我都很羡慕。他们是君臣但更是亲人,每次他出征,皇阿玛必亲送,每次他回来,皇阿玛必亲迎,第一句不是问胜负,只查看他有没有伤……我总在想,他们小时候是怎么一起长大的?为什么他们会那么好?皇阿玛那么小就登基了,他们那时本该离得更远,可不知为何,他们却靠得更近?”
接着是他轻微的叹息,那么轻,那么弱,叹完便被一丝微风打散了,没有了痕迹,但那声叹息却牢牢得印在了晓雪的心里。他是在怀念那个对他们亲和慈爱,对康熙忠诚不二的长者;他更是在羡慕福全和康熙之间那难舍的情谊,那份笃厚的手足之情!
晓雪紧紧抱着他,想用自己的心温暖他。禛,我是懂你的!
你是因为没有得到这样的感情所以才这样感叹吧!你是因为太羡慕了所以才会这么叹息!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你太过伤感了!
禛,你的心里其实一直渴望着那种深厚的感情,或许太过渴望而不得才会变得更加冷漠,因为只有冷漠才能处之泰然,才能骗倒别人,也骗倒自己,告诉所有人——我不在乎!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在乎,你一直在乎,深深的在乎,比任何人都在乎!
泪一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