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未来接收器 >

第578章

未来接收器-第578章

小说: 未来接收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把生产线搬迁到太空,只有地方够大,才能够往太空之中安置更多的人。

一转眼到了七月底,国家地质局经过一个多月的测绘,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分为二,用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分成了南北两半,北面那半的使用权和开发权,以后就是银河实业的。

不过此时刘士卿顾不得亲自赶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行一番实地考察,他只是让总公司从银河农业、银河水务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联合考察队,前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行考察。他则飞往东南省,准备出席围海造田工程的开工仪式。

从银河互助共促会成立,银河实业在内部招募合作伙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准备,银河海洋、银河建筑以及参与该工程的合作公司集中了人力物力,已经成功的在勘测好的地方,打下了几根桩,搭建了一个平台。

开工仪式拖到现在举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出资参与了该工程的所有合作企业一个信心,让他们放下心来,明白钱没有白花。

开工仪式的地点选在了东海省的鹭岛市。鹭岛市是副省级城市,是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最早选定的五个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选中在这里举行开工仪式,主要是因为鹭岛市地理位置的关系,这里是距离第一个围海造田工程最近的大陆城市,在开工仪式结束之后,与会的贵宾们,包括刘士卿在内,还要乘船,赶往打桩的地点,亲眼看看打桩的实际成果。如果选在别的地方,会徒然的增加往返的路程。其实如果不是去台湾太过麻烦的话,从台湾出发才更加的节省路程。

第一个围海造田工程,选择在东海进行,这对濒临东海的各省市绝对是个好消息,别的不说,围海造田工程在建设期间,所需的工程原料,十有八九都会在濒临东海的各省市采购,作为距离施工地点最近的东南省,就更是其中的受益者了。

围海造田工程建设指挥部就设在了鹭岛市,目前,该指挥部已经陆陆续续的在鹭岛市以及周边城市,采购了数亿元的工程原料,而整个围海造田工程下来,总采购额在两三千亿华夏币左右,这可是一块诱人的大肥肉呀。

为了能够在这块大肥肉上多咬一口,银河实业主办的开工仪式,沪上市、东海省、东南省和南方省的有关负责人全都来了,就连跟东海沾不上边的齐鲁省、江南省也都派人过来参加,力争要在围海造田工程中分上一杯羹。

除了这些各省市的领导之外,国务院来了一个副总理、发改委、华夏科学院、国家海洋局、银河互助共促会的各会员单位等等,数以百计的人,全都凑到了一起,出席这个开工仪式。

围海造田工程举世瞩目,不但华夏人关心,其他国家也关心,特别是主要由岛屿组成的国家,像马尔代夫,就专门向银河实业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出席开工仪式,亲自见识一下围海造田工程的实际施工成果。

另外,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日本等等国家,也都通过各种渠道,向银河实业提出要求,希望派员参与这次的活动。他们的要求,有的被批准,有的则被婉言谢绝了。

2017年7月28日,上千人聚集在了围海造田工程设在鹭岛市的总指挥部,准备共同庆祝围海造田工程正式开工。华夏央视、银河传媒、拱天省电视台等等新闻媒体也都派→¤炫··书·¤·网←出了精兵强将,对开工仪式进行现场直播或者录播。

九点钟的时候,摆放在会场的一个全息投影机放出了一束光芒,一个宏伟的水下城市跃然纸上,呈现在与会贵宾的眼前。这个水下城市是刘士卿制作出来的,是第一个围海造田工程的设计蓝图和样本。

与会嘉宾们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个设计蓝图,他们既惊讶于水下都市的恢弘,也惊讶于全息投影那惟妙惟肖,比高清晰度电影还要清晰的画面。

全息投影持续了二十几分钟,除了展示水下都市和海上农田建设好之后是什么模样之外,同时也展示了其如何运营的一个状态,还展示了这个围海造田工程是如何和陆地实现互动的,又是如何在旅游、科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

这不到二十五分钟的一段影像,说句不夸张的话,完全可以当成是科幻电影来看了,与会的不少贵宾都有些恍惚,不知道是否置身在现实之中。

第944章 市场化运作的国家工程

这段影像所展现的景象是如此的朝前,近乎似是美国人拍得好莱坞科幻大片一般,如果不是一直以来银河实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不是刘士卿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人气,使得与会诸人对刘士卿和银河实业多少都有些盲目的信心,说不定这段全息影像还没有播放完毕,说不定早就有受邀而来的客人拂袖而去了。

不过即便是人们对刘士卿多少都有些信心,可是在这段全息影像播放完毕之后,会场之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声,人们都在议论着围海造田以及水下都市工程,其是否就真的想全息影像描述的这样,前途一片光明,即便是退一步讲,整个工程的前途真的是一片光明,那么从现在出发,究竟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抵达这个所谓的光明彼岸。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刘士卿走到了主席台上,站在话筒旁,面带微笑,“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出席全球第一个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开工仪式,今天来的各位都是我刘士卿的朋友,场面话我就不说了。我先请我二爷爷上台,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整个工程的构想。请大家鼓掌欢迎。”

众所周知,刘士卿只有一个亲爷爷,刘丰乐老人,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众人都很奇怪,刘士卿什么时候又冒出个二爷爷来?

当众人一起四下里张望的时候,郭仕达站了起来,朝着四方挥了挥手,随后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讲台。众人一看是郭仕达,顿时恍然。郭仕达是郭倩蓉的二爷爷,不就是刘士卿的二爷爷吗?

自从刘士卿提出要搞海水淡化西输工程,老郭家以郭仕达为首的多名家庭成员,辞掉了原来的工作,跑到银河实业上班去了。

郭仕达可是工程院院士,国内知名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再加上郭家在国内科技界所拥有的影响力,陆陆续续又有几名院士跳槽到了银河实业。

国内相关体制不健全,另外地方各级政府、教学科研机构等等为了能够吸引到院士,往往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好处,一股脑的塞给院士,以至于只要被评选为院士,只要愿意逐利,那么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马上就可以变成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不过很多院士还是愿意搞研究的,经济利益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才是他们追逐的目标。

银河实业资金雄厚,别说是在国内了,就算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银河实业是全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多项科技雄踞世界之巅,这一点,更是国内的企业乃至学术科研机构没有办法比拟的。再加上银河实业的董事长刘士卿对科研队伍历来重视,为公司内各个科研人员提供的待遇历来都非常丰厚,是国内最善待科研人员的企业之一……。

诸多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银河实业成为最吸引科研人员的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在社会上忙碌了很多年,饱尝科研辛酸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把银河实业视为科研圣地。在口口相传下,纷纷丢掉原来的工作,跳槽到银河实业。

目前,刘士卿构想中的银河科学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雏形,其中有四五位具有两院院士头衔,另外还有大量的具有高级研究员、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的科研人员,他们共同构成了银河实业一个比较雄厚的科研队伍。刘士卿交给各个子公司的资料,之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员功不可没。

刘士卿已经责成丁崇祥挂帅,负责筹建银河科学院,其他的问题都好办,唯独院长一职由谁来负责,至今还没有决断。

国内科研机构向来有科研人员做领导的先例,就像华夏科学院的院长卢永祥,他是国内有名的液压气动方面的专家,不过他早在从德国进修,获得博士头衔之后,就被委任为某高校下属的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没有跟行政工作脱离过关系。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外行人领导内行人局面的产生,但是让内行人领导内行人,特别是像卢永祥这样的专家,来做行政工作,必将导致另外一个局面,其主要精力被行政工作牵制,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相关领域作出深入的研究。

这个问题在银河实业内部讨论了很久,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刘士卿现在也没有一个准主意,始终在是否选用内行人这个问题上,左右摇摆。

为了能够配合总公司的工作,尽快地把银河科学院建立起来,刘士卿暂时把郭仕达任命为了筹建中的银河科学院的代院长,至于银河科学院建立起来后,是否让郭仕达继续做院长,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郭仕达倒是想的很开,他跟老伴儿宣桂芳从一开始,就非常的欣赏刘士卿这个侄孙女婿,当初也是他主动提出来到银河实业工作的。而且自从到了银河实业之后,他又主动介绍或者引荐了不少很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到银河实业工作,为壮大银河实业的科研力量,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郭仕达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刘士卿充分的尊敬,刘士卿对他、对宣桂芳,比对郭仕锴、钱静琪夫妻俩还要好。这一点,从刘士卿喊“二爷爷、二奶奶”的时候,语气中所饱含的真诚度的多少,就能够看出来。

在国内外上千嘉宾的面前,介绍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绝对是一件非常露脸的事情,刘士卿有感于二爷爷为银河实业做的一切,特地把这个机会让给了二爷爷。

郭仕达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做科学研究,大学毕业之后,就进了华夏科学院旗下的某科研院所,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做了一辈子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全部叠加在一起,其对华夏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都是没有办法跟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相比的,这可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计划有目的,在海洋深处修建定居点的行动。其意义不下于几十年前,美国人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能够在这样一个工程的开工仪式上,做工程介绍人,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面子的事情。

郭仕达为了做好这次的演讲,事先做了大量的功课,他要非常圆满的完成侄孙女婿交给他的这件任务,要让后人一提到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多少都要提他两句。

郭仕达站在演讲桌后面,强行按捺着自己略有些激动的心,“各位来宾,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大概为三亿六千一百七十四万平方公里,如果这其中能够有百分之一能够被我们人类开发利用,那就相当于我们人类多了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活动空间,这个面积比我们华夏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还要多不少……”

郭仕达演讲的时候,刘士卿也没有闲着,国务院副总理单良坤就坐在他身边,单良坤手中拿着一份文件,是刘士卿整理出来的关于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说明,这个说明要比郭仕达的演讲详细多了。

这份文件是总理主动索要的,之后,毕泉水将总理的这个要求转告给了刘士卿。文件出炉之后,刘士卿将这个文件交给了毕泉水,之后很快,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国内的省部级领导几乎是人手一份,这些主导国内政坛的高官们,都被这份文件所吸引,特别是沿海的省市,都希望第一个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成功之后,能够在其所辖海域,也造那么一两个水下都市。

单良坤得到这份说明文件后,前前后后翻阅了四五遍,纸张上面被他用铅笔做出了不少的记号,也有很多是他看不懂,或者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今天好不容易逮住刘士卿,单良坤焉有不好好请教一番的道理。

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施工方以及产权所有人是以银河实业为首的多家企业,但是其本身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决定了它是一个没有国家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国家工程。为了保证整个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中间不出现什么意外,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负责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监管。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已经把这个办公室的主任职务,划拨到了单良坤的头上,他要是什么都马马虎虎的,将来要是有一天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出问题了,他这个副总理可不好向全国人民交代。

单良坤拉着刘士卿,小声的向刘士卿请教着,跟他们坐在一桌的,还有多名国务院各部委的高官,在刘士卿向单良坤进行讲解的时候,都纷纷的竖起了耳朵聆听着。

第945章 你自己就是龙王爷呀

与会的代表都没有单良坤这么好的待遇,可以由刘士卿亲自为他们释疑,他们能够获得有关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信息的途径,还是得从郭仕达的演讲中获得。

郭仕达毕竟不是专业搞建筑的,他的演讲总体来讲,比较浅显,一涉及到极为专业的领域,或是限于个人专业的原因,或是出于技术保密的需要,讲的就比较含糊。不过也正是因为浅显,几乎所有与会的代表,不管是否理工科出身,都可以听懂郭仕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随着郭仕达演讲趋近结束,与会的多位贵宾,特别是以前对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外国客人,全都有了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了解。他们很快就认识到了一点,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在科研、旅游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不用说了,其在抢占海洋资源方面的价值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如果能够在公海之中兴建水下都市,那么就可以以水下都市为据点,向周边海域开拓海洋深处丰富的资源。这方面的意义甚至超过了水下都市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当然,公海不比领海,《联合国海洋公约》已经将公海中的海洋资源定义为全人类共有,任何国家或者组织都不能够将公海中的资源,特别是海底的资源据为己有。不过不管《联合国海洋公约》如何界定,公海中所富含的各种资源,早晚有一天都是要开发的,如果抢先兴建水下都市,无疑就可以在这个方面谋取一定的主动权。

还有一点,公海一般情况下,海水的深度都要远远的超过各国的内海、领海,在公海兴建水下都市,其技术难度是在内海、领海兴建水下都市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在人类第一个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还没有建设成功之前,就谈论在公海兴建水下都市,未免有些过于超前了。

开工仪式持续的时间不长,在郭仕达说明性演讲结束之后,单良坤又代表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向以银河实业为首的企业联盟表示祝贺,同时也督促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总指挥部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认真负责,围海造田工程,特别是水下都市部分,兴建成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屹立百年风雨而不倒的现代化都市。

开工仪式结束后,刘士卿和与会的所有客人离开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总指挥部,赶往鹭岛市码头,乘坐停放在这里的游轮,赶赴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施工点。为了保证游轮上乘客的安全,军方不但往游轮上安插了不少的便衣保镖,另外还派遣了由导弹驱逐舰、潜艇等多艘舰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