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天涯之谜 >

第69章

天涯之谜-第69章

小说: 天涯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二,以后必然还需要你炼制更高阶更难的丹药,你修为越深,对我老人家的作用就越大。所以,这其实是自己帮自己。”
  “其三,以我老人家看来,你的状况并不好。你要是突然炼得死翘翘,让我老人家再到哪里去捡一个炼丹六品、还带着储灵玉符这种东西的活宝?难道让我老人家去天灵境抢?这不可能,况且我老人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莫天问听得很专注。老头罕见的说话有条有理,到最后还是不免露出了胡说八道的马脚。他只管领会跟自己有关的,既不关心对方口中的“大问题”,至于“天灵境”一类闻所未闻的梦话更是只作没听见。
  莫天问重新结丹以后的进境虽说慢了些,倒也没感觉到哪里不好。可见识广博的大高手都很严肃的说“不好”,心中还是咯噔一跳。
  老头说得很清楚,自己也就用不着虚伪推辞,“多谢老祖提携指点之恩。晚辈必会竭尽所能,完成老祖的诸般指令。”
  “嗯。好。”天龙很满意莫天问的表现,重新坐回椅中。小腿太短着不了地,也就这么悠然晃荡起来,“你练的什么功?”
  莫天问想都没想,立即取出泰阳功谱双手呈上。一天之内,发誓打死也不说的两大秘密,就这么轻而易举摆上了桌面。
  谈不上深思熟虑,也绝非轻率之举,更不至于是信任之类的幼稚理由。自己生死都在对方一念之间就不说了。天龙是蛟龙化形,不是一般人族的元婴。需不需要这种顶阶功法都不一定,以天龙收藏之丰,也还不至于觊觎这么一部属性全然不合的功法。
  “咦?居然还是完整的远古顶阶功法,倒也少见。”天龙微有些惊讶,拿起功谱翻看起来。几乎是一目十行,不足一盏茶功夫就通看一遍,然后随手递回。
  “怪不得了。以你的资质和这里的丹药、灵气,我说怎么修炼这么慢。结个丹花了十几年。进入初期又是二十几年,乌龟一样还趴在原地不动窝。原来全是这功法的缘故。”天龙随口就把莫天问连带功法一块批驳一番。
  莫天问听得想翻白眼。这老头难不成是在用远古的标准考量?我这种速度,放在如今的修仙界堪比火箭,居然是“乌龟爬”?
  泰阳功正如莫天问所料,放在远古也是稀罕东西。天龙习惯性批评之后,还是忍不住赞扬了一小下,“这功法还是很有名堂的,是稍微难练一些,可越到后面威力越大。你小子的运气也真是好得出奇,顶阶功法,还匹配得如此之好,啧啧……”
  老头的标准太离谱。这还是“稍微难练”?!莫天问忍无可忍,终于还是翻起了白眼。当然,时间极短,一息而已。
  天龙看没看到这讨打的一幕不好说。此时已经沉浸于功法当中,继续说道,“童儿啊,你的练法不对。我老人家要是不详加指点一番,怕是练到中期顶峰,你就要一命呜呼了。”
  莫天问悚然心惊。性命攸关,听得更加仔细。
  老头还真是“详加指点”,把问题和办法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家伙必是有研究癖无疑,否则断不会说得如此条理清晰。
  一番讲解,莫天问【炫】恍【书】然【网】大悟,不自禁大生感慨:原来真正的见识还都是这么长出来的!
  天龙对修炼问题说得一针见血。泰阳功很高明,却绝不适应如今的修仙环境。这功法天龙虽没有见过,类似的还是了解不少,结合手中典籍的一些记载,他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是在远古时期,这种难度的顶阶功法也必然是在师长指点下,内外不断调和来修炼。仅仅依靠强力的丹药独自修炼,阴阳气息极容易走岔,功力越到深处走火入魔的风险越大!
  办法都给他找好了。天龙随口说出几种丹药名称及其功效,全都是没听说过的。然后把一块寸许大的玉佩往桌上一摆,说是内洞丹道书房和旁边某个秘洞的禁制开启令牌,让莫天问明天就直接搬到那书房去,自己一边研究一边看着办。
  交待完,踮着脚往莫天问肩头一拍,施施然回内洞去了。
  之后的年余,莫天问稍微缩短了日常运功的时间,大量进行针对性研究和修炼,“长见识”的感慨越来越强烈,更对天龙感激不已。
  丹道书房仅有数丈大小,除了一张供打坐修炼和休息用的普通玉榻,其他全部都是丹道方面的书籍和玉简。层层叠叠堆得小山一般,光是看一眼都头大。粗粗一估计,不下千种的样子,快赶上丹阳门的全部收藏了。论及价值则远远高出,除极少数来源于当今修仙界以外,多数都是珍贵的古物。往往两三种丹药,就有极详尽的阐述,从药理用途到各类可入药配方,图文并茂的就是厚厚一大本。
  这种规模想要通解,那就是水磨功夫了。稍稍了解,莫天问就按照天龙的指点,首先研究与自己修炼密切相关的内容。说是醍醐灌顶、眼界大开并不为过。
  例如“水源丹”。这是一种有显著锻体作用,可加强水属性功法修炼适应度的四品丹。听起来普通,炼制却与莫天问所知截然不同——这水源丹不是用来吃,是用来泡的!
  丹药原来还可以这么炼。据丹方上的详细讲解,直接炼制为丹液,以一定比例配兑寒泉,早晚浸泡长期坚持即可。
  再例如“聚形丹”。这也不是拿来吃的,居然是用来搽的!
  据介绍,是先将丹炼至半成品,与最后两味药的汁液直接调和。当修士修炼双属性功法到达阴阳调和、龙虎交会的阶段,行功之前均匀涂摸在泥丸、紫府、丹田三处体表相应穴位,都有降低风险、增大成功概率的奇效。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听起来很玄,原理却分析透彻,真亏得远古炼丹师们想得出来。
  除了这类特殊的辅助丹药,何种属性,何种阶段,何种状况,与之配合的各类丹药一大堆。当年初入吴地,叶如眉不过提及丹药与属性匹配,已经让莫天问惊叹好久。眼前一番钻研,光是自己从结丹初期晋阶到中期,居然细致入微到足有十余种之多!
  这就是学无止境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莫天问不是单纯的修仙者,还是六品的炼丹师。从中获取的收益,又岂是简单的修为增长这么一点?
  之后的三年,各种丹药都炼制齐全。从小习练的金刚功之外,新的锻体项目也增加了。
  水源丹配合寒泉水锻体。这个简单。天龙自己就是冰属性,洞府深处就有寒潭。
  火源丹配合岩浆锻体。这个听起来有点出格,路程也不短。山峰在中央偏西,唯一的岩浆湖在东首边缘,往返一趟就是一千五百里左右。也得练。莫天问每日抽出时间,风雨无阻的往返。
  体质与修炼的融合加成作用很快立竿见影。以往运功时常有的生涩和迟滞感大大减轻,周天的运行相应也快了不少。想必持之以恒,自会象修炼单属性功法一样如行云流水。
  火候已经到了。
  这一日,莫天问按照天龙的指点,终于走入了书房旁神秘的洞窟。纵是早有各种猜想,眼有的场景还是大大出乎预料。
 


第113章 伏魔图解
更新时间:2010…11…5 19:19:12 字数:2909


  莫天问推门而入的一瞬,突觉眼前一花,双目刺痛得几乎流下泪来!
  他倒也没有慌张。这种反应是长期处于黑暗,突然遭遇强光才会有的正常现象。修仙者的目力本就比凡人强大,还能如此强烈的感应到光线的反差,说明洞中的光线要么极强,要么就是有什么玄妙。
  答案是后者。站在秘洞入口处,莫天问先是仔细观察了一顿饭的光景,首先把洞中的事物看了个大概。
  这秘洞表面来看没有经过任何修整装饰,到处怪石嶙峋凹凸不平,散发出悠远苍凉的气息,似乎是一个生成了上百万年的天然洞穴。稍稍留意,这秘洞匠心独运的人工痕迹便显现出来。
  光线源于洞顶。置身其中一段时间,眼睛刺痛感旋即消失。整个穹顶布满平整而大块的发光矿石,被某种玄妙的阵法布列成日月形态,分别为日光石和月光石,都是经过加工祭炼的极上品。显然,绝不仅仅是照明所用。
  洞穴不大,长宽各三十丈左右,呈方形。很快的莫天问通过对洞穴高度的目测比对,以及边缘轮廓的神识观察,发现了玄奥之处。从地面到光石穹顶正好也是三十丈左右。如果仅探查人工布局的范围,这看似正方的洞穴,蕴含着“浑圆”之意,赫然是圆球型!
  洞中的主体布置则一目了然。正中地面黑白分明,由不知名的玉石镶嵌成八卦双鱼。两侧共有八根表面看去自然天成的石柱,高不过三尺,说是很高的石凳也可以。西五东三排列。石柱虽然天生,后天的禁制设计却更为奇妙,分别自然凝聚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冰雷风三大变异的气息,望之可辩。
  莫天问对洞穴作了小结。天然造就与后天禁制融合,日月相映,阴阳相向,五行俱全,暗蕴“天地方圆”的意境。
  据天龙所说,这处秘洞是洞府的原主人设计改建的,将阵法之道融入其本人对天地道法的诸多理解,并刻录了一套“伏魔图解”供门人子弟参研之用。天龙语焉不详,只说与各人资质、功法和领悟等能力有关,例如他自己,主修冰属性,辅修风属性,于水火属性一知半解,别的更是基本学不了。
  莫天问稍微回想天龙的讲述,然后毫不犹豫,首先跃上东首代表雷属性的石柱盘膝而坐。没有掐出任何打坐的法诀,而是闭目少顷,待气息宁静,随即两手食指分指天地。一指正对穹顶光石中央,一指指向地面阴阳双鱼。体内泰阳功迅速有力的流转起来,半个时辰后完成了一个周天。
  洞中禁制的感应效果玄妙而精确,准确的感应到功法的属性气息,以及周天运行结束的时刻。神识中可见,穹顶日月光石光辉大放,地面双鱼缓缓流转。毫无征兆的,一副图象清晰的浮现在识海正中。
  ——一个道袍竹冠的老者正在打坐。容颜清瘦,三绺黑须,身形飘逸。身周是弥漫的云海。
  起手的坐姿是盘膝而坐五心向天,双手虎口相对,在丹田处成圆。这是道家最普通的打坐坐势。道袍老者微微一动,下一个姿势立刻诡异到了极点!一手轻抚丹田,另一手自上而下按住脊梁。同时一脚依然保持盘坐,另一脚自下而上,脚尖同样点向脊梁,与手相合!
  莫天问闭目皱眉继续凝视。老者虚影的动作始终保持着。莫天问很快就明白了,这与许多传承认功法一样,为免后人贪功冒进,往往都设有禁制,只有一幅图、一幅图的参详下去,待功力小成才能继续观看。
  这个动作看上去已经够诡异了,做起来更是难得惨绝人寰!
  经过了两次筑基、两次结丹,莫天问的易经洗髓已相当彻底。再加上不断的内外锻体,筋骨体质的强韧远胜同阶修士。要做好这么一个动作,还真是难得可以。
  这个姿势怎么看怎么别扭,他还能勉强做到,巨痛的承受对修士而言,属于份内功课。可好不容易摆好姿势,剩下的一脚却如何才能安稳的盘坐?不免立时倾斜,刚形成的坐姿根本无法保持。
  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揣摩、领悟和不断的尝试。一个月后,莫天问总是有了小成,这个诡异的姿势已能轻松做出。
  所谓的“窍门”,其实就是领悟的融汇和尝试的熟练化。手脚于脊梁处的会合其实有两个作用。一是继续锻体,二是加速功法在转折处的运行速度和连贯性。除却一手一脚依然保持平衡,则是促使修炼者有效的使用法力与神识,调整身体融入阴阳,感知天地。
  莫天问练得很起劲,虽然对于一些原理还似懂非懂。例如这“融入阴阳,感知天地”,这是二位芝仙说的,他的认识很模糊,说是在听天书都行。
  原理都一样,效用各自不同。
  道袍老者虚影摆出的姿势千奇百怪,雷属性五种,火属性九种,水属性十一种。仅仅是掌握小成,以上已经耗费了莫天问七年多时间!可见难度之大。其他属性的石柱,莫天问后来都作过尝试,风和冰两种异属性与雷属性关联性强一些,他各自还掌握了两种,其他的他的功法没有涉及,神识中感悟奇缺,因此什么都没学到。
  这间秘洞带给莫天问的好处实在是不少。锻体是一方面。掌握多了,他的感悟和分析也就多了。这类诡异的姿势似乎并不见于道家一流,倒很有一些妖兽翻腾滚动的影子在内。妖兽身体极其强横,天赋给予的属性相合神通往往威力也是极大。
  借鉴妖兽的天赋,融合于道法修炼之中,这位发明者的智慧和境界还真是令人景仰。世俗凡人界的很多武功同样得益于野兽的启发,这二者异曲同工,而后者的难度更不知大了多少。
  各种锻体项目和丹药的叠加,也使得修炼速度和效果大为提升。莫天问最普通的修炼是早晚各三个周天,以前每个周天须运行两刻钟,早晚就需三个时辰。如今每个周天一刻钟即可完成,依然是早晚三个时辰修炼,却可以运功十二个周天,效率增加一倍,一天当两天。身体内外的调和做得也很好,吸纳灵气质量更高,身体承受是绰绰有余。
  意外收获中有一项也很重要。那就是秘洞中用于打坐的石柱。
  这石柱看似不起眼,其中却有分离吸纳精纯灵气的作用。因此他此时的丹火中雷灵力已经极为突出,从乳白色变成了天蓝色。即使施放其他属性的高阶法术,其中隐含的雷光闪电都大为不同,出手声势颇大,威力也有极大的加成。
  洞中无日月,倏忽又是四十余年。不断的苦练和五花八门的反复叠加,二度晋阶一个甲子之后,莫天问终于在几天前晋入结丹后期境界。
  他不免把自己与外界其他的同阶修士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论及法力深厚和法术威力,他大概至少相当于两个普通的结丹后期。先别忙着得意,因为他如今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结丹后期高手。
  打架?堂堂后期修士手无寸铁,本命法宝没有,普通法宝也没有,最后剩下的几件古宝全当符录炸掉了。
  用大威力法术打架?别玩儿了!法术对灵力的消耗很大,且与威能成正比。法术施展再纯熟,那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掐几个诀、念几句咒的时间总是要的吧?这些时间已经够其他同阶祭出法宝砸你七八回了,还没费多大力气。
  更糟糕的是,“打不赢就跑”这招也不大灵。跑得最快的风遁一系法术,他如今的领悟有限,加上他本身的灵力深厚,比其他同阶修士正常遁走快那么两三成是肯定的。这怎么够?别人随便弄个飞行类的法宝就超过了。总不成但凡遇见一个同阶,立时施展“血遁”,精元巨亏逃之夭夭?
  这些其实都不算大问题,至少眼下不算。就在这洞府里呆着,谁也碰不上,安全系数高得很。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是莫天问开始思念一些人了。
  妻子肯定是不在了,如果儿子侥幸筑基,那么寿元也不多了。作为父亲,一百多年不和儿子见一面,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叶如眉、许思诚他们怎么样了?年龄都差不多,如果还是筑基,也没几年活头了。
  莫天问很想去看看他们。哪怕就一眼,多少了解些近况也好。
  这不是跑路,只是请假。莫天问考虑了很多天,找了这么一条勉强而苍白的理由,准备和天龙好好谈一谈。
 


第114章 天劫之说
更新时间:2010…11…6 11:46:32 字数:3263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