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

第133章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第133章

小说: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尺,凸出几厘米,应该是用来瞄准的。
“好家伙,苏联的利剑便携式火箭筒。”片刻,杨开眼睛一亮,识货的说道。
“不错,猜对了。”邱老实笑道:“这是罗刹鬼(苏联人的别名)专门为了对付德国装甲师而研制的。有效射程两百米,穿透力也很强,是最强大的单兵武器,只要你瞄准了,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一辆全副武装的坦克变成废铁。”
“这么厚的装甲,直接打烂!”说着,他分出两个手指来,给杨开比划着火箭筒的攻击力。
“不过这东西,有利也有弊。第一就是重量问题,一直无法解决。第二就是射击完之后,装弹极为复杂繁琐,耗时长,在加上火箭筒需要特殊的榴弹,一个强壮的苏联红军,最多也只能带一枚火箭筒,四枚火箭弹而已。但我想,你们以后的路上肯定会需要它。”
“好了,现在这把‘利剑’就是你们的了。”邱老实一边说,一边将便携式火箭筒递给了杨开,杨开刚一接住,两条胳膊就沉了下去。他心道,乖乖,这东西还真不算轻,难道以彪悍著称的苏联人,都带不动太多。
但邱老实说得对,自从在大兴安岭的最后关头,为了轻装简出,以至于放弃了那把重机枪之后,小组就再也没用强大的重步兵武器作为后援了。眼下这枚火箭筒,正好比雪中送炭,解了杨开的燃眉之急。
而这个大家伙应该交给谁,杨开的心里也已经有最佳人选了。
“石头!”杨开喊了一声,然后亲自将火箭筒挂在了对方的背上。
“小心点保管,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杨开叮嘱道。
“嗯,我明白,指战员。”石头乐呵的点了点头,黝黑的脸上满是真诚的笑意。
看着这个昔日的手下,杨开也是满意的笑了。
要知道,石头的专属武器:重机枪,是因为自己的决策而强行丢弃的,他现在除了一把勃朗宁手枪防身之外,什么也没有。现在将小组中的最强武器再次交给他,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补偿吧!
“还有谁缺武器的,我这还有把苏联的pps冲锋枪,俗称波波沙。装的不是弹夹,而是弹鼓,一次能填塞71发子弹,包你们打过瘾。”邱老实拿起一把木质枪托,枪管上满是长方形散热孔的冲锋枪说道。
“波波沙,有所耳闻。苏联射速最快的枪,也是唯一批量生产的冲锋枪。”杨开想了想,回忆道。
“嗯,最近德国那边不稳定,在北方集结了大量装甲部队,很有可能下一个目标就是莫斯科,据说斯大林已经在红场阅兵,做起战前号召了。所以军火方面现在管的很严,一旦发现贩卖,轻则没收,重则枪毙。我这只有一把波波沙,跟那个火箭筒一样,也归你们了。”邱老实大方的说道。
“九筒,你的散弹枪威力大,弊端也大,正好用波波沙来弥补缺陷。”杨开将波波沙冲锋枪递给了九筒,说道。他和独眼龙,赵勇德三人,每把枪都有每把枪的用处,再带上一把波波沙,除了增加体力消耗外,实际用处并不明显。还不如丢给九筒,一方面顺应这小子的猎奇心理,一方面让他配合赵勇德,组成小组的交叉火力网。
“哎呦,指战员,我这回可真是爱死你了。”九筒抱着冲锋枪,美滋滋的抚摸着,仿佛得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喜欢就好,至于你说的这句话,免了吧!我可吃不消。”杨开耸了耸肩,随即转过身来,继续和邱老实商量着弹药的事情。
他平日里是个闷油瓶,难道开一次玩笑,好不容易幽默一次,顿时惹得刘雨薇脸红的笑出声来。而华伯涛和陈天顶这两个过来人,瞄了眼杨开,又瞄了眼刘雨薇,尽皆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意。
“邱先生,不知道我们目前急缺的弹药,能够得到多少补充?”杨开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北纬三十七度区的日本基地遥遥无期,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变故,在大兴安岭的这段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不得他不上心。
再说,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基地的方位是相当森严的,小组的弹药若是跟不上,别说捣毁日本人的阴谋了,便是能不能冲破他们的防御线,都是问题。
难如登天呀,杨开叹了口气。
“这是国家级的任务,也是我特工生涯的收尾之作,所以,我会尽全力让你们的弹药储备量达到百分之百,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邱老实自信的说道。
“真的?”杨开将信将疑的问道。
“是真是假,待会你就知道了。来,把你的枪给我,我看看口径,好给你选出最佳的子弹。”邱老实说着朝杨开摊开了手。
“好!”杨开解开枪带,将始终与自己形影不离的m1卡宾枪递给了邱老实。经历了这么多场大小规模战斗,他和这把枪已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有时沉默时的杨开甚至在想,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每把枪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自己熟悉和了解了枪的灵魂,才能更好的去驾驭它,让它与自己并肩战斗。
接过卡宾枪,邱老实端详了一下,随即取过一把游标卡尺,卡在了枪管上,眯着眼读起数来:“美国最新m1卡宾枪,目前只是试验品,并未完全投入实战,首先装备于101空降师和海军陆战队,拥有折叠枪托,是一种另类的连发性步枪。至于枪口的口径,嗯,7。62毫米,和我此前猜测的没错,沿用的还是上一代步枪的枪管,和加兰德步枪的口径是相同的。”
说完,邱老实弯下腰在木箱里搜索起来,眼睛在各种纸盒外的标签掠过,终于,他抽出一个黄色的纸盒,吹了下灰尘,沉甸甸的丢在了杨开的手里。
“你清点下数量,差不多有三百发子弹吧!弹夹没有,自己准备。”邱老实淡淡的说道。
“我看看!”杨开迫不及待的打开纸盒,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颗整齐排列的橙黄色子弹,杨开拔出空弹夹,试着取出一把子弹,小心翼翼的压进弹夹里,果然口径大小完全相同,分毫不差。
看到这一幕,他压子弹的手更为利索起来,片刻,就将自己存下来的五枚弹夹全部填满。
一枚弹夹的弹容量是三十发,五枚是一百五十发,这样一算,不但百分之百的补充了,还有将近一半的剩余。
“怎么样?我姓邱的没吹牛皮吧?”邱老实在一边斜着眼说道:“要知道,此前整个东北特工的武器装备,都是由我负责的。而且苏联的大军火商契科夫,赫尔晓夫都跟我有过交集,不学点东西,哪里敢出来混呀!”
“厉害!”杨开点点头:“反正邱先生你也要去俄罗斯了,剩下的子弹我就不客气的拿走了,争取多杀两个鬼子。”
“没问题,三百发子弹,你不给我解决掉三百个鬼子,就别说曾经认识我了。”邱老实开起了玩笑。
“三百个,有难度。”杨开自顾自的说道。
“这不是还有利息么,嘿嘿,没让你杀四百个就不错了。”邱老实说着又取出三个纸盒,其中两个递给了九筒,一个递给了独眼龙。
“小兄弟,这是波波沙和散弹枪的子弹,保管好。”
“还有你的,起先我就对你背上的枪杆子感兴趣了,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加装了光学瞄具的德国毛瑟98吧?看不出来,缺了个眼睛,也能做狙击手。”邱老实走到独眼龙身边说道。
“狙击,可不是单靠眼睛的。”听了邱老实的话,独眼龙并不生气,只是冷冰冰的回应道:“需要计算,思考,还有对周围环境的利用。我虽然只有一只眼睛,但五年来,死在我枪下长有两只眼睛的狙击手,也超过两位数了。”
“嗯,我能感觉到你说这句话时,从身体里散发出的浓烈杀气,我没有识人之明,可也知道,你们一个个都不简单呀!”邱老实叹了口气,放下了纸盒:“这是7。92毫米的毛瑟子弹,只有五十发,节约点用。德国的东西我这里很少用到,就这点还是库存,抱歉。”
“对于狙击步枪来说,足够了。”独眼龙拿起纸盒,一语不发的坐在地上清点起弹药来。
“还有什么枪?”邱老实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问道。虽然祥瑞镇靠近大兴安岭的寒带,气温很低,但接二连三的忙活,还是让他有点疲倦。
“还有我的。”赵勇德焦急的从华伯涛背后挤了出来,举着自己手里的m3冲锋枪说道。
他是一个急性子,此前一直在排队,眼见着一个个都弹药充足了,可还轮不到自己,顿时耐不住了。
“m3冲锋枪对吧?”邱老实抽了下嘴,说道。
“对,对,对,快给我弹药,我保证给你多杀鬼子。”赵勇德的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这是汤姆逊冲锋枪的改进版本,子弹有是有,不过是汤姆逊的,在口径上,比这个大了0。01毫米。”邱老实面现为难的说道。
“别婆婆妈妈的,你就跟我说,到底能用不能用。”赵勇德说道。
邱老实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能!”
“不过你要当心,口径略大的子弹,会在连续射击时卡壳,严重的还会发生炸膛事件。”邱老实提醒道。
第二三四章夜袭祥瑞镇(20)
“炸膛也没法子呀!有子弹就先用着吧,比没有强。”赵勇德说完就将手伸进了木箱里,漫无目的的翻找着。
“老头儿,你说的子弹,是哪个来着。”对于不识字的赵勇德来说,区分这些专业性的东西,的确很有难度,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是让我来吧!”邱老实摇摇头,把赵勇德这个莽汉请到了一边,然后从成堆的子弹中抽出了一个印有英语的盒子,塞到了他的怀里。
“五百发,只多不少,压箱底的东西。”邱老实说道:“另外,勃朗宁手枪的弹药,你们需要多少,我好有个底。”
对于小组来说,手枪的用处并不是很大,这从先前的几次战斗就可以看出来了,美国雷明顿公司生产的勃朗宁手枪,虽然工艺高超,轻便小巧,但也因为小巧的体型限制了它的火力,使之与步枪,乃至突击步枪相差甚远,根本不可能成为战斗中的主力武器,因此鉴于以上几点,杨开对勃朗宁手枪并不看重。
“每个人一个弹夹的弹量就行了。”想了想,杨开说道。
“可以!”勃朗宁手枪虽然高贵,但在苏联市场却是普及货,因此不消几分钟,邱老实就将一百发小口径子弹交到了杨开手里。
杨开又向他要了十六枚破片手榴弹,四枚烟雾弹和照明弹。众人的黑色作战服上都有搭扣,走的时候只要将手雷别在搭扣和腰间就行了。
“指战员,我们再次全副武装了。”看到屋子里琳琅满目的弹药,还有个人手中的武器,九筒拍了拍自己挂在脖子上的波波沙冲锋枪,说道。
“这次要注意了,祥瑞镇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个补给站,如果在后面的路上浪费了子弹,可别指望基地里的小鬼子帮你补充弹药。”杨开白了他一眼。
“去黑龙江的冰层深处探险,可别以为带了装备就有恃无恐了,少了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估计还没走上几百米,你们就会冻的找不着北。”邱老实掰着手指说道:“热量,食物,睡袋,营地,登山设施,指北针,一个都不能少。”
听了邱老实的话,杨开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邱先生,这些东西我们基本上都有,何况在大兴安岭的冰天雪地走了五天五夜,也算掌握点对付这类天气的诀窍了。”
“大兴安岭?”邱老实摇了摇头:“杨开啊,你要是抱着这种想法,那我保证,很快你就会栽上一个大跟头!”
“怎么说?”杨开皱了皱眉。
邱老实的表情动作,可是很严肃的,并不像危言耸听。
“大兴安岭和黑龙江腹地,属于两种气候环境,就像隔着一条河,江南的冬季和江北的冬季大相径庭那样。”这时,华伯涛走到杨开身边,说道。
“看来你们小组里,还有明白人。”邱老实对华波涛投来了一丝赞赏:“大兴安岭的凶险在于厚厚的积雪,还有潜藏在密林里的野兽。而黑龙江腹地却是一年四季封冻的冰川带,冰川带你们懂吗?就是整个脚下,没有积雪,全部是坚硬的冰块。你们见识过,我这么说你可能不明白,打个比方,数年前,日本两个装甲兵团就是直接开着坦克通过黑龙江腹地的。”
“装甲兵团?”听到邱老实的最后一句话,杨开本能的感觉到事有蹊跷。据杨开所知,二战期间,日本没有象德国一样,具有装甲兵兵团。日本的装甲武器,一般都是配属到各师团或旅团,但并不成建制。比如在日本的师团编制中,有步兵联队、机枪中队、炮兵联队、辎重联队、工兵联队、骑兵联队等,整个日本关东军,唯一的成建制装甲师团总共只有三支,第一支为猛虎团,第二支为九州团,第三支为樱花团。这三支装甲兵团,全部驻扎在东北边境,用来抵御苏联的进攻。令他想不明白的是,日本人为何会将防御苏联红军的中坚力量撤到祥瑞镇来,而且还是径直开往黑龙江腹地,难道潜藏在北纬三十七度区里的东西,要比苏维埃政权更为可怕?
“是的,装甲兵团,而且是前前后后连续两批,第一批行驶的很缓慢,还在祥瑞镇驻扎了一天,惹得鸡飞狗跳。第二批则形色匆忙了许多,就像就像”邱老实转着眼珠,寻找着适合的词汇来表达。
“就像是什么?”杨开追问。
“就像是去增援!”邱老实终于完整的说完了这句蹩脚的话。
“是增援吗?”一滴冰冷的汗珠顺着杨开的额头流了下来,日本人的战斗力和武士道精神是十分顽强的,除非减员超过百分之五十,不然绝不会请求增援。而看邱老实所说,第二支增援部队似乎表现极为焦虑,很可能先前开进去的装甲兵团减员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一支装甲兵团拥有二十辆坦克,五辆运兵车,还有大批协同步兵,这只部队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不容小窥的。但却真有某种未知的力量,瞬息之间就将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全部瓦解。
这简直太可怕了
不知为何,杨开忽然想起了纪录片里播放的那双红宝石般的眼睛,还有戴笠严明,美国侦察机曾发现在北纬三十七度区有大规模的交战痕迹,甚至还遗留下了不少装甲残骸。
难道真是那群未知生物干的?

脑海中那张黑白骨架照片,犹如立体拼接般,在杨开的眼中慢慢散成无数小零件,然后重新汇聚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
强健的四肢,镰刀般锋利的趾爪,布满黑色鳞片的身躯。
还有,还有那双隐藏在纪录片片尾的红色眼睛
“杨开,杨开”就在杨开沉思之际,华伯涛拍了拍他的肩膀,呼唤道。他没想到杨开会在这个时候思考问题,而且一思考,就思考了一刻多钟。
“哦!”被华波涛唤醒的杨开用手摸了摸剧痛的头颅,然后将目光转向了邱老实:“邱先生,我们刚才说到哪里了。”
“你们还需要一些登山设施,才可以在坚硬的冰层上行走。”邱老实蹙了蹙眉,说道。
“什么设施?”杨开对于这种职业名词,不是很了解,或者说是一窍不通。
“登山索,破冰镐,机械弩。”邱老实一口气报出了三件东西。
“这些都需要?”听到这,杨开隐约想起,纪录片里那个美国教授,手中也拿着类似于破冰镐的东西,但那东西的实际用处,他并不知晓。
“登山索用来固定和配合机械弩搭建临时索道,方便人员行走。破冰镐相当于拐杖,在冰川上凿出小洞,一步一下,防滑的。机械弩一方面可以投掷绳索,一方面可以射杀猎物,无声无息,一百米的距离内,单发穿刺力比枪还强。”
邱老实一边说,一边打开了床边的衣橱,将衣橱里的几件衣裤分开,露出了里面的一个黑色塑胶袋,还有一排红色的金属物。
“这些东西不属于违禁品,所以我藏在衣橱里,查到了也没什么。”邱老实笑了笑,用小刀割开了结实的塑胶袋,从里面取出两捆绳索放在了自己脚边。
“这是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