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动漫电子书 > 后武侠时代 >

第353章

后武侠时代-第353章

小说: 后武侠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徊煌�

田再镖听了这话。沉默不语,半晌才道:“其实说他们推脱也不尽然,如今李思齐守护晋中,王保保护卫大都,部下足有五十万大军,这两人均是能征善战,不好相与之辈,若我等准备不足,只怕他们两家联起手来,咱们西凉可就不妙,若是再加上南边那位,咱们一个不察,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齐御风听到这句话,陡然凛然一惊,心说差点把这茬给忘记了,朱元璋皮数年来除了起义之初,几乎从未与元兵接仗,他盘踞江南,相继灭了左邻右舍的陈友谅和张士诚,把整个淮河两岸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简直如同泉水大师阿巴瑟一样猥琐,让人无处下口。

这江南一地,钱粮支出几乎占了天下三分之一,资本不可谓不厚,实力不可谓不强,而且这老朱皮厚心黑,深藏不露,他当年攻打张士诚,就是与王保保和已经投降元朝的方国珍三方夹击,迫使张士诚无奈之下,被迫降元,但不久之后,便再度公开反元。

但天不假年,在齐御风远征波斯之际,张士诚已经在朱元璋攻打之下,飞灰湮灭,据殷野王说,当张士诚被押解到应天之时,怒骂朱元璋道:“视尔何为哉?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惹得朱元璋大怒,被其斩首。时年四十七岁。

这朱元璋既然有同元朝合作的前科,倒真是不可不防备一二。

田再镖看见齐御风脸色闪动,知道他猜到了其中厉害,当即不无嘲讽的说:“其实郡主娘娘与我们倒不是信不过朱元璋,只是更信不过杨教主罢了。”

齐御风疑惑道:“怎么信不过杨教主?”

田再镖面带激愤道:“杨逍教主屡次将我军中明教子弟,送往江南,投奔朱元璋,此事做得虽然隐秘,却怎么又能瞒得过我们?要不是看在五散人、两位法王的份上,咱们早就找他说道说道了。”

齐御风听到这里,摇头叹息道:“人家早就找到我说道过了。”

两人又闲谈一阵,日渐黄昏,临近了一座小城,齐御风心中,突然模模糊糊又想起一个倩影,不禁问道:“城里造反罢工的,就这几家吗?”

田再镖笑道:“他们如今日夜辛劳,连迎接你都来不及,怎么能说得上是造反?不过最大这一家,恕我不敢多嘴。”

齐御风笑骂道:“但说无妨。”

田再镖道:“五散人和达斯坦、韦一笑两位法王,要争的可是皇后这个位子。”

齐御风听到这一句,当即无语,那韩羽娘乃是殷离的徒弟,与先代教主张无忌,紫衫龙王,以及白眉鹰王都有关系,一向是明教众人的掌上明珠,可是就那个野丫头的脾气,也想当上皇后?

他想到这里不禁破口而出道:“就羽娘那性子……?”

田再镖正色道:“韩姑娘可是当年小明王韩林儿的遗孤,她是受明教前任教主张无忌的委托,交给殷法王照料的。一身武功,也是尽得明教几大高手的嫡传。”

齐御风听到这话。不禁低低“啊”了一声,韩羽娘这层关系。他却从未听闻,也从未有人主动告诉过她。

当年明教义军首领韩山童死后,军中奉韩林儿为主,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均成了他的下属。朱元璋假造了韩林儿通敌的亲笔书信,又以重利买通韩林儿的心腹向徐达、常遇春告密,导致韩林儿受冤而死。

当时朱元璋势力已成,张无忌若是惩处朱元璋,则明教不免因此分裂,于抗元大业异常不利。牵连太大,确又无力公道处理。

是以张无忌只能忍气吞声,重新定下了明教“圣火令三大令、五小令”,定下了明教教徒,不得为官做君;不得虐民害民;不得自相争斗的条款。

这韩林儿之死,张无忌仍不免心中郁郁,深觉如此定夺,颇有亏于仁侠的宗旨,总坛未能为他洗雪。终究良心难安,之后雄心壮志瓦解冰消,终于交出教主之位,归隐而去。

这韩羽娘的皇后之位。莫非是张无忌的安排?用以补偿他当年对韩林儿的惨死不加追查之恨?

齐御风想到这里,不禁觉得甚是烦恼,当即转头对着田再镖说道:“你说这……”

他心中此时感觉。这皇帝之位,万万不可让朱元璋夺取。此人手段阴毒狠辣,他若为皇。明教天下多少人,不知要惨遭多少血洗,况且此人只顾扫灭汉人武装,从不反抗元廷,自己也甚是看不起他。

可是自己若是立下这千秋功业,名正言顺的入主中原,难道就真的理所当然的当这个汉人皇帝,娶上三妻四妾,尽享荣华富贵?

他此时烦恼心起,回头一看田再镖,却见他面露十分同情之色,不禁微微一诧。

田再镖点了点头,望向远方,长长的叹了口气道:“我听彭莹玉大师说过,当年的张教主,到底喜欢那个姑娘,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齐御风听到他说出这话,不禁微微一怔,随后知道他会错了意,但想到他所言之时,不禁也是头绪繁多,心道莫非为了安慰这些门户,我就要一股脑儿的将这些姑娘都娶了?

这些女人,没一个省油的灯,若是那张嘴唱情歌,闭口骂人的韩羽娘当了皇后,这后宫岂不是鸡飞狗跳,日日无安宁之日?

那曹采萧机警、段蔷奴胆大、史香菱虽然安静乖巧,但她奶奶可不是善茬,而且这几位在当年草创之际,就斗得不亦乐乎,日后可如何调处?

据说当年周芷若和赵敏也斗得厉害,可张无忌“乾坤大挪移”调处之下,居然亲似姐妹,自己虽然知晓了这乾坤大挪移的关窍,可这等功夫,日后见到张教主,可要跟他好生请教请教。

他想到这里,不由得回头一看,看见行了一路,蕾拉神色疲乏,低着头跟小蘑菇一样在身后一声不响的跟着,心中不禁道:“若是那几位联起手来,这蕾拉可就要受苦啦。”

他正自在这里发梦,突然神色一惊,心道我真是入世越来越深了,莫非自己真当自己已经是皇帝,天下太平,可以莺歌燕舞了?

如今这四下狼烟四起,风云际会,正是豪杰之士拔剑出鞘,立下不世功业之时,焉能如此丧失了斗志,整日缠绵与这些倩女柔情之中。

他想到这里,不禁暗暗自责,到了小城之后,投了客店,吃过晚饭,始终郁郁寡欢,便走出房门,信步游走。

他听见那店中小二说过,此地叫做风陵老店,与当年郭襄遇见神雕侠杨过的地方相同,而这家老店,就连当年的灭绝师太,当年感念这个名字,也曾经住过。

他心中想着这事,想要寻找些遗址凭吊先人足迹,突然想到,那灭绝师太的师傅,也就是郭襄的徒儿,她名字却叫做风陵师太,与这里名字暗合。

他起初想来,不以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细针刺入心中,隐隐小痛,却移不走,抚不平。

他想起这百年前的往事,当年郭襄苦恋杨过,甚至当了尼姑,也要给自己的徒弟起一个能想起他的名字,不知不觉之中,一声叹息。

而后他又想起当年在珠穆朗玛峰下,遇见张三丰之时,他对张三丰说自己要追一个人。

张三丰却调笑他说,他这般年纪的时候,也曾经干过这样的傻事,不过却不干寻找仇人这种无聊之事,,而是去寻找一个姑娘。

那姑娘,想必就是为了自己徒儿起名风陵的郭襄女侠了。

齐御风想起当年自己嘲笑张三丰,说他当年肯定没找到那个姑娘,否则也不会出家当了老道,张三丰捋须点头,那目光之中,未尝也没有黯然之意。

他立在院中,如此凭吊先人,长吁短叹,未尝也不为自己的现状发愁,突然之间,只觉得四下里万籁无声,似乎只听到风吹在树叶和丛草之上,发出轻柔异常的声音。

他心中空明澄澈,突然心中想到:“非烟现在在做什么?六年过去,她还在想我么?”

第一百五十六章黄袍加身

次日,一行人再度上路,行及不远,便看见前面有大队人马前来相迎。

齐御风自从当了这个武威王,便一路西行,到如今已经两年有余,这两年多里,西凉军取得的战绩可说是辉煌的无以伦比,不但击溃了元廷的河南王部属,还痛击了陕西、山西一带的李思齐,如今西凉已经占领大半个陕西,剑指山西,打下大都,恢复燕云十六州旧地,已指日可待。

这些功劳虽然齐御风都未曾参与,但他临走之际,却一人一剑将吐蕃收服,得到如此强援之后,西凉如虎添翼,大批肉食,酥油不断运往西凉属地,可以说天下军阀之中,无一支队伍,比得上西凉军的伙食。

但见三千人的大军,打着明黄色的旗子,两边鼓乐齐鸣,明教两法王、五散人、段家、曹家、西域吐蕃众僧皆在前列,共同迎接。

齐御风眼见前面的这许多人,当即飞身下马,迎接上去,惶恐道:“小子何德何能,焉能劳动诸位大驾相迎。”

彭莹玉哈哈笑道:“西征大军已经过了昆仑山,消息早就传了回来,你这小子在西方的故事,当真精彩得很。”

一边说不得也道:“你既然将波斯总教都带了回来,怎么不干脆将波斯国平了,纳入我天朝领土,岂不是好。”

众人乱乱糟糟,脸上带着笑容,你一言我一语,齐御风手忙脚乱,不能一一作答,只能挨个拱手作揖。以表这思念之苦。

段思邪与齐御风相知最久,如今也成了统领一方的大将。他上得前来,搂住齐御风的肩头。端详了好大一会儿功夫,才嘿嘿笑道:“壮实了,壮实了。”他心情激动,拙嘴笨舌,却也说不出其他,当即只是一个劲的拍着齐御风的肩头。

齐御风心中感动,不能言表。

齐御风又见过当年起家盘蛇寨的老寨主以及杜百八等人,当年满脸焦黄营养不良的茅老八老寨主,此时满面红光。早已今非昔比,而杜百八也成为杨渊海麾下一员战将,昔日白胖高大的身子,此时已变得黝黑锃亮,如同一座黑铁塔一般。

众人各道完离愁别绪之后,杨渊海上前,正色拱手道:“启禀西凉王,眼下扩部帖木尔已败,北方草原平定。周边之敌,只剩下李思齐部顷刻苟延残喘,不足为虑。我军顷刻便可兵进大都,我军有三十万兵马齐聚大都。想城破已不远矣。”

齐御风点了点头。说道:“做得好。”他看见杨渊海以臣子之礼见之,也就不故作惺惺之态,正面回答问题。

杨渊海又道:“如今攻克大都的第一道难关。便是王保保辅佐元朝太子爱猷识里达腊,与元朝皇帝不合。但大都倘若有失,必然天下震动。也不知他等是否能否来援;第二道难关便是南方现在日渐平定,朱元璋部野心勃勃,积蓄粮草兵马,不知是否会与元廷联手,共同攻打我西凉。”

原来此时汝阳王已死,王保保继袭父职,拜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受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先是驻军太原,与中书平章孛罗帖木儿为争夺地盘不断发生冲突。

此时,元朝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欲夺帝位,勾结丞相搠思监,以王保保为外援;御史大夫老的沙则支持顺帝,依靠孛罗帖木儿与之相抗。

二十四年,孛罗进驻大都,皇太子逃往太原。二十五年,王保保讨伐孛罗,进逼大都,顺帝即杀孛罗。

王保保随皇太子入京,进为左丞相。皇太子屡欲自立为帝,王保保却畏惧皇太子兔死狐烹,不从,请求外出带兵,于是被封河南王,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河南,他一面威慑朱元璋等义军,一面与军阀李思齐等发生冲突,互相攻伐,可谓现在天下最有威势的人之一。

齐御风点头正色道:“如今元室将倾,此乃天下汉人的大事,不能瞻头顾尾,游移不定,我等应做好王保保部驰援大都的打算,至于朱元璋若是趁此时机,插上我肋骨一刀,必将遗臭万年,日日遭天下汉民唾骂,我管教他全家挫骨扬灰,永世不得超生。”

他知道今日他说下这话,日后必定能传扬到朱元璋的耳中,是以便给了他一个警告。

当即众人欢欢喜喜,迎接齐御风入了长安,这长安城乃是十三朝古都,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汉高祖年间,在秦朝阿房宫遗址北侧,重建了长乐宫,,日益扩展,乃是东方文明的中心,在盛唐之时,长安更是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此时长安虽然历经战火,但作为汉唐国都,依然气派非凡,王者气派天下独步、无可匹敌,齐御风眼见这雄壮的都城,想象着盛唐之际,“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景象,不由得心驰神往。

进城之后,一边施耐庵不知从那里冒了出来,两年多不见,齐御风但见这个施耐庵比之先前更胖了许多,腆着个大肚子,如此高高壮壮之人,那里还像是个读书之人,倒更像是个武将。

施耐庵先是与齐御风寒暄一番,接着便从长袖里抖落出一把折扇来,扇了两下,指着长安城道:“这长安一地,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武威王若想开国,立万代之世,此地定位一国之都,当属不二之选。”

齐御风点了点头,心中颇为同意,但却道:“这长安好是好,可是哪有什么万代之世,此地已经当了十三朝的国都,前后有二十一个政权建都于此,可他们现在都那里去了呢?”

施耐庵哈哈笑道:“武威王有此心力,当真非同俗类,想多少帝王将相。都被自己眼前形势所迷,不知兴废有数。自有天定。以为自己的江山将千年万年传播下去,最后还不是化作荒冢的一把孤骨。我王能有此安定之心,当为我新朝福祉。”

说罢,他突然转头走开两步,郑重掸了掸长袖,对着齐御风拜了一拜。

齐御风抬手扶起他,说道:“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祖先豪迈,在此创下不世伟业。固我华夏之土,守我华夏之民,我们也应该不输给他们。”

施耐庵双手一拍,笑道:“好,即使不能千代万代,我等也应力创一个大好的江山,远迈汉唐的威风。”

一行人说到这里,眼看经过一座宫殿,齐御风刚抬起头开观看。却见众人一股脑的簇拥上来,叫道:“进去看看,进去看看。”

“走,走。走,咱们且去。”

齐御风被五散人拉住,前面由青翼蝠王韦一笑引路。身后有金毛狮王达斯坦殿后,周围武将林立。施宗、施秀,段思邪。田再镖俨然就是将他劫持了一般。

齐御风看到这般情景,又哪里能不知道这些人要做什么事情,当即不由得哭笑不得,任凭这一群老小孩胡闹,忙乱中惊鸿一瞥,抬眼看到额头上的匾额,却原来是到了昔日盛唐时期大明宫的故地。

此时唐朝早已灭了近千年,昔日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早已在战乱之中毁于一旦。

眼下的大明宫,却是宋元两朝在此食邑的王爷补建而成,虽然比之前朝大为不如,但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却也是齐御风从所未见。

众人经过数座殿阁、回廊,将齐御风推入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只见殿前牌匾上刻写着三个大字:含元殿。

众人将齐御风扶上一把雕龙刻凤,金碧辉煌的龙椅,布袋和尚说不得从身后阿盖手上接过一袭金黄色的龙袍,笑嘻嘻的对齐御风说道:“来,穿上。”

他语气之中,与其说是劝说齐御风当这个皇帝,倒不如是哄一个孩子接受自己的礼物一般。

齐御风呵呵一笑,随手接过龙袍,放在手里。

众人眼看齐御风接过龙袍,当即心中大定,只有杜百八还有些闹不清楚,问道:“这不搞三辞三让那一套了?不是他要推辞三次,咱们再劝说他三次,才算是合礼法么?”

施耐庵手臂摆动,示意众人分立大殿两旁,嘴里偷偷对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