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卿以为如何?”
丞相说道:“皇上,云家几个兄弟都是跟着云老将军教出来的,云少司将军的实力皇上也是知晓的,老臣以为,再合适不过。”
皇帝拧眉:“虽是合适,但是云少司将军回都城也没多长时间,平青侯父子好不容易相聚朕就要派他去上阵杀敌,朕于心不忍啊。”
云长青跪地,急声道:“皇上,云少阳乃是微臣五子,如今深陷前线不知生死,微臣唯有派去最亲近的人才能相信他能将犬子平安带回,皇上顾念微臣明白,微臣更是感怀在心,但是皇上,将士理应上阵杀敌,此时哪有家人亲情之说,有国才有家,边境安然无恙,国才安定,届时再说相聚不迟。”
皇帝沉声点头:“平青侯此等胸怀朕自愧不如,快快请起。”
“谢皇上。”
“来啊,去屯兵营将云少司将军请到大殿之上。”
“是,皇上。”
等待的时间是如此的漫长,云长青身上冒着虚汗,心里有些没底,东部到底什么情况他们还不知晓,两万大军能否对抗东郢国也不知晓,自己的亲儿子在外打仗,此时此刻生死不知,叫他如何放心的下啊。
燕北秦看向田蔚:“田将军,东郢国这一次出兵多少?”
“启禀殿下,东郢国此处出兵足有六万之多,两万两万的轮番上阵,怕是云少阳将军坚持不了多久啊,末将从东部赶到都城日夜不歇,也已经过去三天。”燕北秦心中一紧,正要询问,田蔚紧接着又说:“云少阳将军知道两万大军不可能对抗东郢国的六万大军,所以还派了另外一名副将,与末将兵分两路,去往最近的屯兵营借兵,来不来得及,末将也不知晓。”
皇帝大声道:“来得及,定然来得及。”皇帝冷声道:“东郢国毫无征兆进犯大燕,其中定然没有那么简单,太子以为呢?”
燕北秦拱手回应:“父皇所想也是儿臣所想,儿臣以为,东郢国定然是受人挑唆才会如此突然。”
皇帝嗯了一声,看向田蔚:“在这之前,你们就没有一点发现吗?”
“这……”田蔚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稍有停顿。
“田将军,回答朕的问题,东部三万大军,竟然没有一人发现东郢国的异动?”
田蔚叩首道:“启禀皇上,末将不敢有所隐瞒,事实上,早在半个月前云少阳将军就发现了异样,告知吕义明将军东郢国似有大量将士正在聚集,可是吕义明将军派人查探之后并未发现异常,便说是云少阳将军拿军事当儿戏,不仅不做戒备也不上报,还下令责打云少阳将军五十军棍。”
皇帝眉头皱的更深:“还有这种事?”
“末将不敢胡言,此事军中将士都可作证。”
皇帝摇头叹息,咬牙说道:“真是糊涂,真是糊涂啊!”
燕北秦沉声道:“这么说来,云少阳将军还是带伤上阵?”
田蔚点头:“是的,太子殿下。”
皇帝眉头紧锁:“真是难为云少阳将军了,待他此次胜仗归来,朕必有大赏。”
说话间,云少司也到了,他一身银色铠甲上身,俨然是准备好了。
“末将叩见皇上。”
“平身。”皇帝抬手,说道:“云将军想来也听说了叫你过来的目的。”
“是的,皇上。”云少司目光如炬:“末将愿带兵前往东部,助云少阳将军一臂之力,还请皇上准许,让末将即刻启程。”
皇帝上前两步,高声下令:“好,既然云少司将军开口了,朕便准了,诸位爱卿听令,东郢国毫无征兆进犯大燕边境,已然触犯大燕国威,朕断不能容忍,今日派云少司将军带领五万大军前往东部,定要取他东郢国敌军主将的首级,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云少司拱手昂头,慷锵有力的高声回应:“末将领旨!”
正文 784。第784章 最坏的答案
东郢国和大燕虽算不上是世代交好,但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东部那边,是皇帝最放心的地方,叫他如何想得到,小小的东郢国竟敢来犯大燕。
东郢国只有三个都城那么多,和大燕比起来,简直就是雄鸡和毛毛虫的概念,按理来说,就算是借东郢国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起兵进犯大燕,除非……有人撑腰!
就如同燕北秦说的,必定是有人在旁指使,东郢国才有这个胆子和大燕叫嚣,至于是谁在挑拨,那就需要好好调查了。
宫墙楼台之上,皇帝和燕北秦携同朝中大臣,在楼台上看着宫门外密密麻麻的将士们,他们披上战甲,个个昂首挺胸,不畏生死。
“将士们!”
“在!”
“东郢来犯,势要与大燕争个输赢,应当如何!”
“杀!杀!杀!”
“好,朕就在这儿,等着将士们凯旋归来,好酒好菜,朕给你们备好,将士们,去吧!”
五万人马单膝跪地,高声呼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将士们走远,皇帝和诸位军机大臣也在御书房聚集,原先刘卫祥的兵部尚书一职,如今由顾嫔的父亲顾远崇担任,包括太子和德安在内,御书房八九个人,面色都异常凝重。
皇帝沉声道:“诸位爱卿可想得到,东郢国竟然敢进犯大燕?”
众人皆是摇头,就连丞相也是不淡定了:“皇上,此事不得不防,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东郢与大燕之间的较量,但实际上却是大燕所有边境的危险信号,东郢哪里来的胆子,敢跟大燕叫板,这么多年了,别说是大燕,就是在前朝,他们也不敢踏进我大燕一步,这其中必定蹊跷,兴许东郢只是投路石罢了。”
皇帝嗯了一声:“丞相所言极是,朕心中也甚是忧虑,近年来,边境频繁出事,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丞相点头:“北源流寇与大燕争斗多年,如今已经平息,胡力的女儿胡雪凝是北源的新首领,虽还未成国,但也算是一支,不过北源与大燕通商以来,一直都表现的很友好,边境兵力都撤退了大半,诚意可见。”
“丞相的意思是,这次事件,和北源没有关系?”
“老臣也不敢断言,但是胡雪凝此人,皇上与诸位同僚都是见过的,虽说女人家不懂礼数且傲慢嚣张,但情义还在,她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今这局面才是最好的,老臣只是猜测,北源不太可能。”
皇帝点头:“胡雪凝是个直来直去的人,若真是和她有关,怕是早就露出了马脚,虽说联姻一事与大燕闹了不愉快,但事后朕也给出了诚意,将黎城的主将云少洛还有云少司两位将军都调回来了,北源该是明白此意,所以才会收回大半兵力。”
“皇上英明。”
皇帝看向燕北秦:“太子,你以为呢?”
燕北秦眉头紧蹙:“启禀父皇,据儿臣所知,东郢一直都和大燕井水不犯河水,也不曾有过觊觎之心,六万兵力,实在是超出了东郢的承受范围。”
皇帝与群臣幡然醒悟,皇帝惊道:“太子所言是指东郢有人相助?”
“父皇,极有可能是如此。”
皇帝点了点头:“看来,此事还是得深入调查才是。”
吏部尚书郑云生说道:“皇上,当务之急,还是该派人前往东部调查,弄明白东郢近期和哪些人来往亲密,就能追查究竟。”
云长青微微摇头:“此事怕是没那么容易。”
燕北秦附和道:“平青侯说的没错,如果真的只是派人过去调查就能知道东郢国和谁来往亲密,那么吕义明将军派出去的人又怎么会什么都没查到,父皇,儿臣想来,倘若东郢真的有贵人相助,定是有所隐藏,贸然派人过去,只会打草惊蛇。”
皇帝拧眉问道:“那依太子之意,应当如何?”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还是得从长计议,若是此次派出去的五万兵马能够及时赶到,东郢自然不是大燕的对手,届时东郢必定手忙脚乱,乱了就容易露出马脚,东郢背后那人自然也就坐不住了,到那个时候,不用咱们派人去查,也能知道对方是谁了。”
丞相笑着点头:“到底是年轻人的脑子,想法就是不一样,皇上,老臣佩服。”
皇帝朗声笑道:“太子此理甚妙,那就按太子说的,先按兵不动,等对方自乱阵脚,一切就明朗了。”
燕北秦眉头紧皱,半点笑意都没有。
皇帝询问道:“太子怎的这般脸色,还有别的疑惑吗?”
燕北秦微微摇头:“回父皇的话,儿臣只是担心,未来将会得到最坏的答案。”
“何为最坏的答案?”
“父皇,皇长姐嫁往南孟也有一年了,这一年音讯全无,如今也不知道是否安好,南孟本就对大燕虎视眈眈,儿臣担忧此事与南孟脱不了干系,那么皇长姐的情况岂不危险?”
皇帝听了这话,眉头也皱了起来:“南孟这一年都没什么动作,想来此事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大燕的长公主都嫁给他们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太子就不要多想了。”
燕北秦还想说什么,云长青适时开口:“皇上,不管和谁有关,微臣以为还是得防着些,敢问皇上,大燕上下待命的将士还有多少?”
皇帝点头认同,喝道:“顾远崇,你来说说,待命的将士还有多少可调派?”
顾远崇上前一步,拱手回话:“皇上,各州分部均匀,统共六十万大军,都城的几个屯兵营合计三十万大军。”
“也就是说,可调派的还有九十万大军?”
“是的,皇上。”
皇帝兀自说道:“九十万大军加上镇守在外的将士,大燕上下竟不到两百万大军,朕记得先皇在世的时候,鼎盛时期是将近三百万大军,是不是?”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站出来说话,云长青微微点头:“回皇上,是的。”
皇帝对云长青颇为赞赏,在这个时候敢站出来说话的,也就他一人了:“平青侯可有应对之法?”
正文 785。第785章 谁为她伤怀
皇帝询问云长青,也是想看看这位将门出身的侯爷是不是对行兵打仗也有见解,事实证明,在云家长大的人,又怎么可能不懂行兵之法。
云景天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都是战死沙场的,云长青被保护的最好,不仅活了下来,还成了平青侯,这辈子都不必上战场。
但是不必上战场不等于他不会上战场,云长青从小耳濡目染,对于行兵打仗,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皇上,微臣以为,改朝换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边城小国联合起来对付大燕,大燕也不是弱小到不堪一击,且不说他们能不能攻破咱们大燕的边城,微臣就假设,就算他们攻破了又如何?大燕千千万万的子民,难不成还眼睁睁看着国破家亡吗?”
皇帝一口否决:“当然不会,大燕子民没有一个是懦夫。”
“皇上英明。”云长青说道:“既然皇上和微臣所想是一样的,那么微臣恳请皇上,即刻开始招兵,壮大燕兵力。”
皇帝微微蹙眉,征兵是大事,一旦开始大范围征兵,百姓就会人心惶惶,还以为要有什么大战开始了,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先帝在世的时候大燕有将近三百万的兵力,如今只有两百万不到,这也不能说明他无能,毕竟先帝那会儿是刚刚平定战乱,兵力自然强壮,而他登基的时候已经是太平盛世,兵力没有那么强也是正常,招兵买马?真的有必要吗?
丞相左右思量,拱手道:“皇上,老臣附议。”
“微臣附议。”
皇帝略微沉思,说道:“此事朕还要考虑考虑,待明日早朝,与诸位爱卿再商议一番,再做决定吧。”说着,皇帝起身道:“今日也说不出个结果来了,诸位爱卿都回去吧。”言罢,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退下。
“微臣告退。”众人依言退下,因为他们也都听明白了,皇帝对于此事还是有些迟疑,只能等明天看结果了。
燕北秦和云长青并行走着,沉吟片刻,他终究问出口:“岳丈是故意在父皇面前转移话题,不让小婿提起皇长姐的事情?”
云长青微微顿了顿,点头说道:“没错,微臣是故意的。”
“为何?”
“太子素来聪明,怎么今儿却犯了糊涂?”云长青叹息一声:“皇上当初将长公主嫁出去的时候就知道长公主是回不来的,如今您在皇上面前刻意提起长公主,不就等于在说皇上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给放弃了吗?皇上又怎会高兴?”
燕北秦深呼吸一口气:“其实这点小婿明白,只是小婿实在为皇长姐不值,皇长姐虽然生在皇家,却是连一天好日子都没享受过,自小没了母妃,在宫中举步维艰,好不容易跟父皇要了一座府邸,安安静静的在宫外生活,却被这一纸婚约给束缚住了,父皇该承认,是他对不住皇长姐。”
云长青连忙将燕北秦的嘴巴堵住,四下环顾小声说:“太子殿下切不可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长公主是命苦,那咱们是无可奈何,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能左右什么呢?现在只求南孟并没有进犯大燕的意思,要不然的话……”说到这里,云长青突然噤声,显然,他很清楚否则的话嫁过去的长公主会有什么下场。
燕北秦岂能不知,正是因为知道,他才于心不安,所有人都在这宫中好吃好喝的享受着,唯独皇长姐一个人在南孟,不知道过着怎样的生活。
说实话,他心中有很不好的预感,这一次东郢进犯大燕,十有八九个南孟有关,虽说他没有见过南孟的大王,但是光看周子琰就知道,他的哥哥也不是什么善茬。
民间传闻,南孟大王周子承是个薄情寡义的男子,除忠良,杀贤德,这些暴君所谓他统统都做过,尤其是他后宫的那些女子,哪怕貌美如花也被他视之玩物,皇长姐过的又怎么会好?
云长青大概猜到他心中所想,好言安慰道:“太子殿下也不必太过悲观,微臣听闻长公主刚嫁过去没多久,就传信回来,说是公主殿下甚得南孟大王宠爱,在南孟王宫更是说一不二啊。”
对此,燕北秦嗤笑一声:“岳丈,若是别国送来一名公主,难道咱们就不会猜想到他们会派人过来暗中打探,咱们就不会放出一些让探子高兴的假消息给他们吗?”
云长青无言以对,叹息道:“微臣知道,太子殿下和长公主从小一起长大,长公主对您又照顾有加,你们姐弟二人感情深厚这是好事,可是关心要分场合,今天这样的场合就不太适合。”说完,他低声补充道:“还请殿下见谅,微臣只注重大局,纵然也为长公主不值,但那又能改变什么呢?长公主人已经在南孟,是好是坏,都只能靠她自己的造化了。”
燕北秦并不觉得云长青这话说的过分,他说的没错,他只能顾全大局,而帮助他登上皇位就是他的大局,皇长姐是生是死,和他又有什么干系?就连父皇都对皇长姐的生死毫不关心,又何况云长青?
他只是心疼,心疼皇长姐无奈下嫁南孟,心疼皇长姐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心疼她为国为民,却不一定能讨到半点好处,来日就算她因国仇家恨死于非命,又有谁会记得她曾经的牺牲?
转眼,一年过去了,燕北秦记得,皇长姐下嫁南孟的时候也是深冬,也是将近年关,当天艳阳高照,是个婚嫁的好日子,可是又有谁知道,皇长姐是不是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