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所有的捐赠数据都是由户部派下去的人亲手记载,且不经过别人的手,直接交给皇帝的,所以也没有人敢从中抽取油水,因为到了通州,云长青还会盘点一遍,到时候要跟皇帝那边的数据对的上才行,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要问责哪个地方的官员,他们生怕自己乌纱帽不保,自然就不敢乱来。
通州百姓的困难得到缓解,值得高兴的是,不仅仅是解决了他们的困难,那些捐赠还多出不少,皇帝决定统统收入国库,记载在案,等明年哪里需要就送往哪里。
这主意一开始是云揽月想出来的,宫里宫外都已经传遍了,太子妃的名号也因为这件事情让百姓议论纷纷,都认为大燕的未来有这样一位心系百姓又聪慧过人的皇后娘娘,实在是大燕的福气。
皇后也是满意的不得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被皇上夸奖了,她脸上也有光啊。
云揽月却认为,现在最该要想的是,为什么通州总是会有那么多的灾情。
通州地处大燕的西部,常年干旱,可是根据燕北秦说的,通州各地都有很多的山脉,山上也多的是天然琥珀山水,甚至还有一处四季不绝的瀑布,足以通州三座城池一年到头的用水量了。
通州之所以有灾情,就是因为干旱太多,导致百姓颗粒无收,那么若是把那些山上的水引到山下呢?
燕北秦听了她的话,只觉得有些不可能,别说这是一项大工程,能不能成功还是一个问题,要怎么引,如何保障不会有任何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若是通州的水源问题解决了,通州的灾情自然也就解决了。
云揽月的意思是,可以找一些有这方面才能的人一起商量研究,总归会想到办法的,燕北秦点头应下,将这个想法告诉皇帝,却隐瞒了此事是云揽月想出来的事实。
云揽月毕竟是女子,向来女子不得干政,之前是为百姓谋福,可如今这想法的性质又有所不同,他是担心被传出去的话,会让有心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到时候平白遭受委屈。
这也是云揽月的意思,所以当皇帝问起,这又是太子妃的主意的时候,燕北秦摇头,说是太子妃只是问他为什么通州每年都有那么多的灾情,他才恍然想到,若是能够解决通州本质上的问题,就可以解决通州的灾情了,就算大燕其他地方收入再好,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粮食和银两每年都给通州送去,若是哪一天国库再也拿不出什么东西来了,那可如何是好。
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明白此事的严重性,便和燕北秦好好商量了一番,虽说最终也没能有一个合适的方法,但皇帝还是听了燕北秦的想法,招募一些有这方面才能的能人巧匠,一同研究商量,等有了完美的对策再实施也不迟。
帝王号令一出,很多能人异士都来到都城,可是这也不是谁都能胜任的,要想为皇家做事,得有真本事才行,只有通过考验的人,才能从此吃上皇家饭,前程无忧啊。
为此,皇帝还特意腾出宫外一座常年没用处的行宫,让那些人在里面工作研究,当然,也不是说要解决就能解决的,皇帝给足他们时间,让他们慢慢研究,当然,他也必须能看到成果,要不然的话岂不是让那些人戏耍了他!
通州百姓对皇帝为他们做的一切感恩不已,明君的名声也一下子传到关外,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大燕内部团结互助,皇帝更是深受百姓爱戴,那些对大燕虎视眈眈的边境小国,也因此有些退怯。
那样一个内部坚固的大国,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攻克的,看看东郢国就知道了,跟大燕作对,终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正文 875。第875章 东郢投降
皇帝最近是高兴的不得了,不仅通州的问题解决了,就连东部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之前派出去的那两千精兵一到东部就重创东郢国,打的他们毫无招架之力,东郢原本有六万大军,时至今日,只剩下三万不到,且都是一些残兵败将。
值得一提的是,东郢国派出主将巫坤坐镇试图拉高将士的士气,可是云少阳不给他们任何机会,接到消息,伤势未好的他再次上了战场,大燕将士们士气高涨,愣是将东郢国的人给围困住了,云少阳更是亲手斩杀巫坤,取了对方主将的项上人头,东郢不战而败!
眼看大燕的将士们就要踏入东郢境内,东郢国的大王立即书写投降状,派人送往云少阳的军营,云少阳因此迟疑,暂时休战,将投降状送回都城。
皇帝见了怎能不喜,朝堂之上更是意气风发:“东郢终究还是投降了,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吏部尚书郑云生上前:“皇上,微臣以为,东郢欺人太甚,趁着过年的时候还行刺太子和太子妃,实在可恶,所以,微臣不同意退兵。”
“皇上,微臣也不同意退兵。”
“臣附议!”
郑云生一说话,诸多大臣纷纷上前表示不同意退兵,没错,现在是大燕手中握着生杀大权,就算他们不退兵也是正常,毕竟这次战争是东郢先挑起的,大燕也是受害者。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如今这东郢已经投降,并且在投降状上些的清清楚楚,若是大燕同意退兵,东郢愿每年进贡财物与粮食,以表诚意,虽说这些粮食还有金银财宝大燕也不缺,可是东郢都已经这么说了,若是大燕还是举兵进犯,难免会让人闲话,说大燕以强欺弱,以多欺少,这便是皇帝的为难之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不退兵这个说法,云长青就主张以和为贵。
“皇上,微臣以为,东郢既然投降,也写明了会每年进贡,作为大燕的附属国,那我们何不趁机树立威信,不仅要让东郢得到教训,也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燕会赢,只是因为我们兵力强大,为非是因为大燕以大欺小,东郢先进犯大燕,大燕击退东郢是合情合理,可若是继续进犯,那就成了主动攻击,世人又将如何看到大燕?弄不好也会引起边城警戒,若合起而攻之,大燕又该如何?”
皇帝微微点头,完全认同云长青的想法,这也是难得二人会有一样的想法。
郑云生不以为然:“皇上,微臣以为,东郢国有错在先,进犯大燕是他们说了算,现在投降也是他们说了算,那我们大燕被看成什么了?若是就此罢休,难免边境其他小国不会认为大燕就是好欺负,若是以后谁都无缘无故来进犯大燕又该如何?反正打不过了投降大燕就会宽宏大量的原谅,皇上,您要三思啊!”
皇帝拧眉,又是点头,郑云生说的也有道理,若是就这么同意东郢投降,那会不会被外人看不起呢?
皇帝看向丞相,问道:“丞相,你认为应当如何?”
丞相上前,拱手回应:“启禀皇上,老臣以为,郑大人的观点和云侯爷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是到底是以和为贵还是继续打压,那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兴许是老臣年岁大了,不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了,若是继续进攻的话,伤亡的绝对不仅仅是东郢的将士,咱们大燕的将士也将继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臣不愿看到咱们大燕的将士们为了一口气而去出生入死,大燕从来没有要吞并东郢的意思,又何必故作凶狠给别人看呢?”
皇帝沉声道:“丞相的意思是接受东郢投降?”
“是的,皇上。”
“那太子的意思呢?”
所以人都把视线放在燕北秦身上,毕竟他是大燕未来的皇帝,他的想法也是至关重要。
燕北秦一直在思虑此事,早就有了想法,说道:“父皇,儿臣刚才在想,若是继续进攻,大燕会得到什么,若是就此收兵,大燕又会得到什么,不如父皇先听儿臣讲讲两个方面将迎来的局面会是什么,再做决定吧。”
皇帝点头:“你且说来听听。”
“是,父皇。”燕北秦扫视一圈,说道:“先来说说继续进攻,今日这封投降状大燕可以当做没有收到,继续进攻东郢,那么大燕残暴不仁便会传遍天下。”
“太子殿下,微臣不敢苟同,明明是东郢国先进犯大燕,为何等到大燕进犯东郢的时候,就成了残暴不仁了?”郑云生据理力争,坚定自己的想法。
燕北秦不紧不慢,说道:“因为东郢的国土和大燕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偌大一个大燕,竟然攻占小小的东郢,大燕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余边境小国自然会人心惶惶,想着对策,也不排除边境小国会联手起来,一起攻打大燕。”
“太子殿下就这么肯定?那些小国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
“若是二十年前,或许没有这个胆子,因为当时各国都还为稳定下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诸位都知道,近年来,边境小国都是蠢蠢欲动,试问,谁想到了,小小一个东郢,竟然也会进犯大燕?”
群臣纷纷点头,窃窃私语起来,郑云生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好不甘心的抿唇闭上了嘴巴。
燕北秦继续说:“相反,若是我们接受东郢国的投降状,那在世人看来,大燕并非是没有能力才答应退兵,而是大燕宽宏大量,放过东郢,也是在向世人宣告,边境小国进犯大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大燕可以镇守,也可以攻击,若是贸然行动,后果便是像东郢国一样。”
“太子的意思大家都很清楚了,朕认为可行,诸位还有别的意见吗?”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皇帝满意点头,起身道:“大燕向来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次东郢进犯大燕,朕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朕会书信一封,让东郢拿出真正的诚意来,如何讲和,每年的进贡是多少,朕要东郢亲自派使臣来商议过后再决定,光是书信一封就想休战,没那么容易!”
“皇上英明,太子英明。”
正文 876。第876章 砒霜都没毒死她
东郢国投降一事,算是决定下来了,东郢国也很快有了回信,将派王子冀亲自来访大燕,不日便会启程。
听说这位王子冀是东郢大王最信任的王子,很有可能继位东郢王位,也就是说,东郢这次投降,是很有诚意的。
不管有没有诚意,总归这次是东郢先进犯大燕,这位王子冀来大燕和谈,怕是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待遇。
前朝那么热闹,云揽月还想着应该没人会在这个时候闹出什么事情来让皇上烦心,偏偏出乎意料的,还真有个没眼力劲儿的,或者说,不是没眼力劲儿,而是这个人等了太久,已经再也等不及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沈清敏,倒也不是她做了什么,而是有人对她做了什么,就在大家都在讨论东郢国投降的事情时,轩华宫突然有人到皇后那里通报说清昭仪中毒了。
皇后一听,立即命人去找太医,自己也急忙赶了过去,到轩华宫的时候,清昭仪人已经昏迷了,面色惨白如纸,跟死人没有任何区别,不过她尚且还有一口气在。
顾嫔也在,柳妃等人也都赶来了,皇后气极,厉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就中毒了,可查出什么是什么人做的吗?”
清昭仪的贴身宫女素萍跪在地上,哽咽说道:“皇后娘娘,您一定要为昭仪娘娘做主啊,这一次若不是昭仪娘娘及时发现这茶水里有毒,催吐呕出了不少毒水,怕是这会儿早就没命了啊,究竟是谁人这般狠毒,竟要置昭仪娘娘于死地啊。”
“可抓住是谁给昭仪的茶水里下毒的了?”
“回娘娘的话,奴婢知晓昭仪娘娘中毒之后,立即派人去通知娘娘,也去找来了顾嫔娘娘,顾嫔娘娘已经吩咐了,轩华宫的人谁也不许随意出入。”
皇后点头,看向顾嫔:“顾嫔,这几日可有别的妃子来过轩华宫?”
“回娘娘的话,并没有其他人来过。”顾嫔也是纳闷的好,最近也没有任何征兆,怎么清昭仪就突然中毒了呢?到底是谁的手伸的那么长,竟然这般无声无息的,根本就无迹可寻。
皇后眉头紧皱:“如此说来,此事定然是预谋已久,顾嫔可知晓清昭仪平日里和谁有个过节?”
这话顾嫔可不敢乱说:“娘娘,清昭仪这段日子一直都没有出去,臣妾也不知道她和谁有过过节。”
“若是本宫没有记错的话,顾嫔和清昭仪的关系还算不错吧。”
顾嫔心里咯噔一下,她和清昭仪一开始的关系的确是好,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可是自从那次御花园里被娇美人和齐美人设计陷害之后,虽说她也没有怪过清昭仪,但是清昭仪却和她保持了一段距离,一直到现在,两人的关系都是淡淡的,如今清昭仪出了这样的事情,她们之间的感情又淡了一些,难免不会有人怀疑此事和她有关。
顾嫔赔笑道:“娘娘有所不知,清昭仪最近也变了许多,之前还和臣妾有很多话要说,后来也不知怎么了,就算是住在一个宫殿里,臣妾能和她说话的机会也不多了。”
“哦?顾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臣妾不知。”
皇后又问素萍:“你一直跟在清昭仪身边,清昭仪为何如此,你可知道?”
素萍看了看顾嫔,似乎有些惧意,小心翼翼的说道:“回娘娘的话,奴婢之前也听昭仪娘娘说过,自从上次在御花园,昭仪娘娘害的顾嫔娘娘受了伤,虽说顾嫔娘娘没有言语上的指责,可是昭仪娘娘无意中说了一句,娘娘说……”素萍咬唇,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顾嫔心中不安,但是这个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来,省的无端端被人怀疑。
皇后质问:“清昭仪都说什么?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瞒着吗?不想找出谋害你主子的凶手了?”
素萍身子一颤,连忙说道:“奴婢听娘娘无意中说,有些东西终究是变了,还让奴婢以后见了顾嫔娘娘要更加尊敬小心一点,别惹了娘娘生气。”
“是吗?”皇后眯着眼睛看向顾嫔,问道:“顾嫔,上次在御花园,清昭仪被人陷害伤了你,本宫听说你的手臂上也因此留下了伤疤?”
顾嫔点头:“是的皇后娘娘,臣妾的手臂上是有了伤疤,不过看起来也不是很清楚,臣妾一直在用除疤膏,如今这伤疤也是越来越淡了,更何况臣妾知道清昭仪是被人陷害的,臣妾又怎么会怪罪清昭仪呢?”
良妃附和着说道:“皇后娘娘,顾嫔在宫中多年,一直都是本本分分,从未与谁交恶,定然也不会跟无辜的清昭仪计较,这里面应该只是误会而已,是清昭仪自己反应过度了。”
皇后点头,将视线转移,没再放到顾嫔身上,顾嫔朝良妃微微点头,感谢她的帮忙,良妃回以微笑。
到底是谁动的手,现在什么证据都没有找到,自然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正好太医到了,皇后便让太医先行医治。
太医诊治一番,说道:“皇后娘娘,昭仪娘娘是中了砒霜之毒,不过好在入腹的好像并不多,所以才留有一口气在。”
皇后点头:“清昭仪反应及时,自知喝了毒药,立刻催吐,所以才没有喝下多少。”
“真是万幸,若是再多上一口,昭仪娘娘恐怕就无力回天了,娘娘放心,微臣先行给昭仪娘娘针灸解毒,再给娘娘开几幅解毒药,便可痊愈。”
“如此甚好,一定要让清昭仪没事,要不然皇上怪罪起来,你知道后果的。”
“皇后娘娘放心,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不会让昭仪娘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