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颜氏生香 >

第13章

颜氏生香-第13章

小说: 颜氏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知那个姑娘是个痴儿?不理你的都是痴儿?“王琅琊嘴角拉了一丝的笑容,说。
  “少爷,别打气我。看那个姑娘呆呆的模样要不是痴儿,就是为情所伤。“
  “哈哈哈,你又知道这个姑娘是为情所伤?“王琅琊放下了杯子,一脸有趣的看着面前的王良。
  “戏折子不都是这样说的吗?什么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姑娘家都是这般模样的。“王良嘟着脸颊,不懂装懂的强撑着。王良自然知道自己在跟着曾经四国最有名的学者王氏琅琊面前班门弄斧了。所幸自己的公子也没有想要多说什么。微笑的看着下面的少女,喃喃的说道:“要是痴儿,也到好了。“
  “公子你说什么?莫不是又小声的笑话我了吧。“王良一个十三十四的意气少年倒是很在意自己的少爷。
  “怎么会呢,你说的都对。茶也喝完了,我们就回去了吧。“王琅琊起身,拍去了衣摆上的细小尘灰。
  “这就走拉,我还没有喝几口呢。“王良看着少爷的身影逐渐的远去,顾不得什么形象,赶紧追了进去。
  楼下发着呆的少女过了许久,才缓缓的收起了怀中的包裹,牵起了身旁温顺的驴子,随着铃铛声,叮,叮的走了开去。很快,便消失在了街道的人群中去。

  ☆、第二十八章

  祭坛的周围围满了人群,刚开始只是重兵围着中间足足有两层楼的祭坛,之后,在重兵之外便是百姓了,瞧这里三层外三层的模样,应该是太平皇城的百姓都过来了吧。
  太平的祭坛坐落在跟皇宫完全相反的地方,却每日都有士兵巡逻。祭坛早在太平之前就已经建立,作为帝王登基,或者皇家祭祀,用来拜祭天地之用。但是,如今自从颜氏被满门封禁了之后,这个祭坛就只是个摆设。虽然士兵仍在时不时的巡逻,却再也没有人来过。
  如今帝上却下了旨意,将在太平王朝内重新选择新一轮的巫使,这个消息一出,引起了全城的热议,百姓却没有感到震惊,反倒觉得安心了许多。
  “之前我还跟我家的那位打赌,帝上肯定是要重新选巫使的,但是他不信,说什么帝上已经下了旨意,不可能再有巫使了。”一位老妇人嘀咕着跟三两个老伙伴在外圈的角落嘀嘀咕咕着。“现在有了新的旨意,嘴上不说,指不定就在哪个角落看着呢。”
  “可不是嘛,我家的儿子也说,别的国家都没有巫使,不也好好的。太平没有巫使,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他们不知道,太平跟别的国家可不一样。”另外一位老妇人也叹息的说。
  “那倒是,听孩子奶奶说,以前的北康一直都有巫使的习惯。现在我们也都习惯了有巫使,什么时候家族祭祀,什么时候下子,什么时候收割,有了巫使,生活也就规矩。没有了巫使,可当真不太习惯呢,听我郊区的一个亲戚因为天气,这个年头,收成少了一大半,刚好够一家人糊口。”
  “那倒是,我都养成了每几天去看一次榜文。没了一下子我都不知道怎么生活了呢。”
  “是啊,现在可好了,又有巫使了。”
  不仅仅是围观的百姓是如此想法,就连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吏也都长长的舒了口气。尤其是司辰抚的抚司。这不,正坐在马车中,行驶在通往祭祀台的路上。
  坐在马车中的,不仅有司辰抚的抚司,还有级别只比抚司低上一等的司辰抚的侍郎。两个人的脸上,同样是神清气爽。
  “抚司大人,看来你两天一个请三天一帖的效果还是有的,让帝上早早的重新筛选了新任的巫使,入住神宫。这可让我们之后的工作,好办了不少呢。”侍郎是穿着比抚司少了一朵祥云的绣月朝服,一副书生模样,约莫三十来岁左右的男人,对着对面留着短小胡子,看起来一脸正气,约莫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说。
  抚司叹了口气,虽然戴着帽子,却依然能看见两鬓微微发白的发丝。抚司舒了一口气,笑呵呵的说:“的确,我也没想到帝上会如此快的就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不过巫使这事儿,对太平也是极其关键的。从北康开始,这片土地,虽然没有像南临一样,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对于天却有着极大的尊重。况且,如今太平的这片土地的地理位置也着实尴尬,东接东疆,南接西玄,东疆干燥,西玄虽没有南临多雨,却也是湿润的,太平处于中间,气候常年不稳定,有了巫使能够勘测天象,预知气候,确实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更何况,也可以传达上天的旨意。如此看来,巫使的作用是无人能替代的。帝上封禁了颜氏,我们不好说什么,但是巫使却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帝上却偏偏颁布了那个密令,确实可以省去了很多想要投机取巧的人,但是却也错失很多有能力的人啊。”
  “抚司说的对,巫使的确是要的,只希望,这次从民间选出的巫使,能够担得上巫使一职责。”司辰抚的侍郎点了点头,感叹道。
  马蹄声滴答滴答有节奏的在路上跑动着。现在距离祭坛也已经不远了。
  “诶?那不是王氏琅琊吗?“侍郎撩起了马车的窗帘,向外看了看到了哪里?却无意中看见了一个背影熟悉的身影从马车旁经过,比起记忆中,却是单薄了点。
  “王氏琅琊?位及丞相的王氏琅琊?唉,可惜生错了地方。哼。“抚司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是啊,记得初见之时,意气风发,满腹经纶,名声可谓是传遍四国啊。“侍郎也摇了摇头,朝堂之上,的确并不是只靠才华横溢如此简单。
  “还有多久“抚司抬首问了问对面的侍郎。
  “快了,快了。“
  等到龙贤的辇车到达了祭坛之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早已恭候在祭坛之下。按着阶品排列着,待到帝上走出辇车的那刻,齐身蹲下,等待着帝上的发话。
  下了辇车的龙贤,静静地站着,看着面前熟悉的祭坛。记得当年,这里便是第一次,身边伴着颜香仰望天地。那个时候的自己无比开心,满足,觉得这个便是自己一生所求。若是仍旧是当初的自己,现在颜香也许还站在自己的身边,只可惜,自己变了。龙贤现在想要的,不再如此简单,他不再想要颜香站在自己的身边,自己想要颜香,整个人,整个心。而此刻,龙贤仍是这样想的。
  龙贤微微一下,修长的睫毛动了动,抬脚大步的朝前走去。他知道,这天,已经不远了。
  “皇后娘娘,祭祀仪式已经开始了。“小宦官在宫中女眷车子的布帘外,低着头,朝着车内禀告了一句,便退着身子向外走去。
  “皇后娘娘,祭祀仪式已经开始了,您就歇歇吧,恐怕一时三刻也完不成。“玉音轻轻的皇后娘娘的身旁说。
  这个驾驶着宫中女眷的辇车很大,前面有十二匹马车拉动着,里面可以装下约莫十来名嫔妃宫女。当然,并不是宫中所有的女眷都能来,能来的要不是后宫中尊贵的身份,如皇后一般,或者是近年来最受宠的香妃及身旁随伺的几名贴身宫女。辇车停在祭坛的外围,在大臣以外,安静的等待着最终的巫使诞生,并且参与祭天仪式,这个就算是结束了。
  香妃正揣着柔若无骨的小蛮腰,喝着宫女泡上的花茶,看着正闭眼修养的皇后娘娘。明媚眼睛转悠了一圈,朝着皇后娘娘的方向说:“皇后娘娘,您也别急,我昨日去看过那个被帝上带回来的那个叫什么?什么香的那个,就是个粗鲁的乡下丫头,皇后娘娘你也不要太担心了。“
  皇后听到此话,悠悠然的睁开眼睛,看向香妃,那眼睛,也不怪帝上,自己看了都会想起颜香。皇后娘娘仅仅撇了一眼,就转过视线,淡淡地说:“香妃怕是比我还急,这么快就去会了那个乡野丫头。“
  “这不是替皇后娘娘分忧吗?“香妃站起来,朝着皇后娘娘的位子又近了几分。看着皇后娘娘身边的位置,思考了下,还是没有坐下去。站着福了福身子说:“你知道吗?昨日我见到她的时候,一口一个咋的,这不是抚州附近乡村的口音吗?长的也不算好看,举手投足简直就是个乡下人。我晚上回去,就思考了,为什么帝上会从那个边城带回这么一个乡村小丫头。“
  “那,香妃觉得是为何呢?“皇后王矣脸上仍旧淡淡的,没有一丝的笑容,只是在嘴角浮现了点弧度。的确,那个唤作严阿香的乡村丫头不入自己的眼睛,但是这个旧臣之后的香妃,也是给自己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她说起她来,给王矣的感觉倒也觉得有趣。
  “怕是,帝上想从哪儿带回个卜女作为巫使吧。毕竟,少了颜氏,祀天殿空了,这太平百姓的生活也就不规律了。这不,就从民间找了些卜女回来。虽然卜女不如颜氏,只能预测天辰,这也就够了。况且,严姓人本来就托了颜氏的福。帝上去哪儿找,自然也就是合理的。帝上的性格本来就不喜欢被人左右。“香妃自认为聪明的说了这么一大段话。
  皇后转头,看着香妃,惹得香妃内心咯噔一下,只听皇后开口:“看来,香妃倒是挺了解地上的,连帝上的想法都了如指掌啊。“
  “香妃不敢。“香妃自然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急忙低下了头,膝盖一软,差点跪在了地上,幸好自己及时发了力,看起来只是福了福身子。
  噔,噔,噔。外面响彻天际的鼓声在嘈杂的人群中划破了人群。所有的人都瞬间收起了声音,凝听着。这庄严而又浓重的鼓声,意味着,这场活动,已经开始了。
  只见祭坛上面,列着十来名女子。
  对于祀天殿的巫使来说,必须为纯洁的女子才可担任与上天沟通的职责。历来的太平巫使,从太平开始起,便是颜氏世袭,如今第一次换做了她姓,这可算是太平的一件大事。
  如何选择合适的巫使,这个,便是让所有百姓和内臣们感到好奇之事。
  巫使之职责,首先便是时辰天气的预测。每日,巫使都必须将隔天的气辰递给司辰抚,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时候宜嫁娶,什么时候宜动土,什么时候能祭祀,这些关乎着百姓,甚至是太平基业几乎都是由巫使掌控。对于百姓来说,巫使就是自己与上天沟通的纽带,自然是要慎重。大多的百姓都打赌着,帝上必定出些常人难以达到,十分困难的测试方法选出下一任的巫使。
  到底如何选择?不要说内臣不懂,就连有着直接关系的司辰抚的抚司自己,都不懂。他也只能在底下,抬头,遥看着帝上的旨意。

  ☆、第二十九章

  祭坛四周一片寂静,都在等着祭坛之上,至尊的帝上开口。
  待到象征着五洲的巨鼎之上的香火都燃得只剩下半柱的时候,穿着金龙袄衣的帝上才缓缓开口。
  “既然是祀天殿的巫使,那便出一题和天气有关的考题吧。下个时辰的天气将会如何,每个人写在纸张上,待到一个时辰后,谁说的准谁便是谁。“帝上朝着身旁的延子看了一眼,身后的小公公急匆匆的捧上了一叠纸和笔,那些纸和笔叠着并不整齐,一看就知道是匆忙准备的。是呀,没有谁知道帝上事先要出什么样的题目,恐怕连帝上自己都没有想好吧。
  小公公仔细的将每份纸笔放在桌面上。并在延子的示意下,在前面放上了个精美的香炉,然上了一支细细长长的香,尖声的说:“一炷香的时间,开始。“说完便退下了祭坛,独留下了五名女子以及帝上。
  “真的假的,这么简单。“底下的内臣们都在窃窃私语。任谁也没有想到帝上会出一个如此简单的考题。上面的五名女子,除去帝上带回来的严阿香之外,有几个也是出自名门,学富五车。这个考题说不出多难,若是真的懂得看星辰天气的,多几个时辰,推演测算下,还是能够算得出来的,也只能是个大概。若是换了不懂得,却会咬文嚼字之人。那这个答案。不光光是祭坛下面的内臣们,连同外围的百姓也在议论着。
  “不会吧,这么简单。“百姓们纷纷议论。
  “是啊,一个时辰后的天气,我看这天怎么看应该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可不是吗!况且现在也过了冬天,冬天应该也不会有什么。“
  “唉,我们也不懂,就再等个时辰看看吧。“
  “是啊,等等看。“
  “大人,你怎么看?“司辰抚的侍郎低声对着身旁的抚司问道。
  抚司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而是看向祭坛的顶端,侍郎见到如此情景,也只能叹了口气,不再开口。这个考题的确太过于简单,太平开朝以来,的确也没有选择祀天殿巫使的经历,帝上如此做法,也是无从反驳的。对于考题如此简单,随便,有些人担忧,自然也有些人是开心的。比如送出其中一位巫使候选人的,王氏一族。
  “王阁老。“王岑在王老丞相身后低低的喊了一声。
  王阁老坐在椅子上,他是唯一一个两代丞相,自然会有点特别的待遇。他抬了抬手,没有说话,从他传给王岑的眼神,却是让王岑放心,静静等待。王岑便也后退了,随着王阁老一起,静静地等待着一炷香的时间过去。
  台上的五名女子,听过考题之后,皆是抬头看着天空,有的将双手合一,似乎祷告着什么。有的时而看看天空,时而低头奋笔疾书。有的则如同算命先生一般,左手右手来回着计算着什么。有的,在纸上绘着复杂的图形,似乎在推算着什么。严阿香一脸平静的看着前方,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动,天不看,面前的笔也没有动。
  她似乎在专注着思考着什么,身旁帝上一动不动的视线,也未曾让她动容。
  “一炷香时间到。“小太监将香炉举起,环绕着祭坛一周,最后对着面前坐在椅子上的帝上鞠躬示意,弓着腰退下了祭坛。
  严阿香全程看着小太监的一举一动,想来登上祭坛,早已习惯了,今日却是第一次看着面前这个小太监,才发现,他竟然能退着下台阶,还是祭坛这种三十多个台阶,想来,这个算事一个本领了。
  香在寒冷中坚持着烧完了大半,在最后一点烟灰掉落之前,严阿香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好了,一炷香时间到,每位候选人说出自己的答案吧。“延子微微敛首,向前踏了一步,踩着小太监举着香炉退了最后一个台阶的拍子开了口。
  帝上歪着脑袋,手立在椅子的扶手上,稳着脑袋。冬日的微风刮得比平时要利了多,就算是身旁有着随从将帝上椅子周围手举着围着挡风的锦帛,帝上身边的延子仍感觉到脸刮得生疼。也许是因为祭坛比地面上来的更高了点。不过帝上似乎一点都没有在意,视线专注的看着前方。
  龙贤的心中总觉得恍惚,就算自己做了那么多,自己的理智也告诉自己,这个严阿香不可能是颜香。但是那额间被冬风吹起的那一点红色朱砂,总让龙贤觉得缠结,那种感觉不是难受,更不是在意,而是处于两者之间,那种明知道不可能,却总忍不住将视线投放在那点朱砂上的奇特感觉。
  “答案是,与现在别无二一。“第一名女子拿起自己手中的纸,另外一名小太监走过去,取了那张纸,洪亮却略显的尖细的大喊道。
  站在底下的司辰抚的抚司摇了摇头,这个答案一般,却不好。
  身旁的侍郎道是尽职的说道:“这位是地方镇府推荐上来的人选,说是这名女子算是他们州上聪慧的女子,对天气有些小得。况且“侍郎有些停顿,帝上给自己的密令倒是也是限制了人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不行,气辰这个东西本就是瞬息万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