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剑山庄 >

第34章

仙剑山庄-第34章

小说: 仙剑山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你舍得抛下这新成的家吗?”
  卓和脸上不由有点讪讪的道:“小师父不要取笑,我决不是恋着妻女便敢违老师父之命忘却恩仇,实因了尘师太和何仙子留我在此,少师父又说飞行长途不便携带,这才留下来。现在小师父既传柳老太公之命,我和妻女即日就去便了,不过这里的守洞之责,又交给谁呢?”
  心印道:“这里的事,柳师伯已经说过,他自有处置,你们今天能动身吗?诸葛老弟已经和妖人约了五天期,务必要在期前赶到才好。”
  山茶笑道:“说了半天,原来是小师父吓唬我们的,今天动身并不太难,不过他是不会飞行的,五天怎能赶到川东呢?”
  心印笑道:“只你夫妻舍得今天动身,我自有法今天便把你们送到黄桷坝柘家去。”
  山茶脸上一红道:“只要小师父能送我们前去,不怕立刻动身都行!且请先到寒舍小坐略进饮食,再作商量好吗?”
  心印笑道:“反正天才拂晓,少停无妨,不过我是吃素的,你们两个的饮食未必便能奉扰呢!”
  小珠笑道:“师伯,你老人家偏没有说对,妈和我做莱都是麻姑姑的传授,荤素无不咸宜,她老人家是有名的女易牙,不信少停一试便知道了。”
  说着扯着心印便向崖上走去。
  卓和夫妇一面笑喝着,一面也一同肃客上崖一看,原来一带竹林丛中,另有一道黄竹编就的短篱,当中两扇白板扉。
  进门穿过一重小小院落,倚崖建着三楹小楼,朱红漆就的栏杆,一半遮在晓露未干的竹梢上面,竹外一株杏花,已有七八朵吐出猩红颜色,那楼下的房子两明一暗,一切家具竟应有尽有,虽非富丽堂皇,却也绝异一般番民所居,不觉十分诧异。
  卓和笑道:“小师父你对这房子和陈设,有些奇怪吗?这并不是我们的东西,实出何仙子所赐。”
  说着又把何天香赠屋情形说了。心印笑道:“我说呢,凭你们仓猝之间,那里能有这样的经营布置,原来是她弄的鬼,那就难怪了。”
  入屋以后,小珠忙着献上茶来,心印一尝竟是新汲泉水泡的早春芽茶,不由夸好。少停山茶母女又送上两色素点心,一碗冬笋油菌素面,吃得心印连声道:“果然不枉女易牙所传,真想不到此行我又叨这一回口福,这样享受.真连我也不想就走呢!”
  小珠仰着小脸笑道:“师伯,这是我们番人的饮食,你老人家能不嫌弃就够了。”
  心印看着卓和把舌头一伸笑道:“你忠厚了半辈子,想不到竟生了这么一个尖刁淘气的厉害女儿,她母女全是何天香的徒弟吗?”
  卓和笑道:“你猜错了,她俩人一个也不是何仙子的正式徒弟,不过两人的剑法全是她教出来的。小珠是了尘师太的弟子也还算是她的记名弟子,她母亲却到现在还是姐妹相称,据她说将来各有遇合,如果由她收归门下,有害无益,所以一再请求都不肯收。”
  说着,各人都用过早点,山茶母女略为收拾了一点应用剑宝衣物,正待行法将那座宅子封锁,忽然板扉外面,有人敲门道:“请问,这里有个惫赖小和尚吗?”
  众人全是一愕,卓和赶去开门一看,却是柳老太公的孙子柳春儿,忙道:“孙少爷,你是从哪里来的,是奉老太公之命来此守潭的吗?”
  春儿看着卓和笑道:“听说你已讨了老婆,又生了一个姿质不凡的女孩子,有这话么,这里的事,你一切全交给我,爷爷叫心印师兄立刻就送你们去呢!”
  心印听罢从明间里探出头来道:“原来却是你这小淘气鬼,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柳师伯的?”
  春儿跟着进来也笑道:“我是小淘气鬼,你呢?这些时不见,爷爷总说你功行精进得快,我真有些不相信,现在一看,可不还是这个惫赖的样儿。”
  说着进得明间一看,指着山茶、小珠向卓和道:“卓和大哥,这就是大嫂、侄女吗?”
  卓和咧着嘴笑道:“孙少爷,你为什么也对我客气起来,什么大嫂、侄女的,这个称呼她们敢当吗?”
  说着看着山茶和小珠两人道:“你们还不赶快来给孙少爷叩头吗?”
  山茶听了携着小珠过来,叫了一声孙少爷,真的要叩头下去,柳春儿不由着急道:“卓和大哥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怎么你们母女二位便真的听他的话胡闹起来。我爷爷和万太师叔都曾说过,卓和大哥将来另有遇合,所以才未曾正式收为弟子,只命我权且叫他大哥,如果真的以辈份来说,他还比我要长一辈,这样一来,不但传出去是天大的笑话,爷爷知道也非责我不可,那只有我先给你们叩头了。”
  山茶见柳春儿真的着了急,才只福了一福,春儿也忙还礼不迭。大家详细一问,才知柳春儿果奉乃祖之命暂代守潭,不日还有武当派较高人物前来坐镇。兼为筹备各派仙侠的祛魔卫道弭劫大会,并传命卓和一家三口随同心印即时前往巴州黄桷坝杨宅,不得稍廷。
  心印听了之后,随命卓和夫妇和小珠将随身法宝飞剑准备好了,站在一处,各人都将眼睛闭上,用僧袍大袖一拂,低喝一声:“起。”
  金光一闪,三人但觉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足下好似一叶轻舟托着,在水上飘行一样。一连经了好几个时辰,又猛听心印低喝一声“停”,足下便屹立不动,睁眼一看,已经到了一座草堂的院落里面。
  卓和方道:“小师父!这是什么所在,已经到了吗?”
  再回头一看心印已不知去向,狗皮道土却正从草堂里面走出来,一见三人,不胜惊讶道:“你们怎么全家都搬来,是玉龙潭有什么事故吗?”
  卓和道:“难道少师父还不知道吗?”
  说着把心印传柳太公之命即刻赶来的话说了。狗皮道士忙将三人邀进草堂,各自见礼。铜袍道人一见卓和彼此分外亲切,只不解心印如何将三人送来又不见面。
  一会儿杨老者闻得草堂又来了仙宾,也赶来相见,并将卓和一家安顿在继春所居后进。当晚心印仍未回来。
  第二天傍晚众人正在草堂计议破观之策,忽然庭院中一点绿光仿佛流星陨堕,随即现出一个青衣女子来。
  她立在门外躬身道:“番女大桃特来拜见各位仙师。”
  狗皮道士笑道:“大桃姑娘不必客气且请进来,是观中有什么消息吗?”
  大桃走进草堂,方说:“那王必武自与心印禅师出观较量之后,便不见回来,现在西方魔教又派来一位新监院,名叫冷焰天王桑克那,是一个道地的色目人,邪法更较王必武为高。”
  忽然看见山茶、卓和,不由道:“你两位是山茶姐姐和麦勒沁卓和大哥吗?”
  山茶、卓和一闻大桃前来,早想招呼,只因正在叙述观中情况,所以无暇寒喧,一听大桃来问,连忙上前互道阔别,并谢前此相救卓和出险之德,又命小珠拜见。
  详细一谈,才知道,那天观中自被三人闹得人仰马翻之后,再一清查,除冯五和另一值殿教徒伤重毙命而外,郑国柱右手已成残废,金冶儿虽然经邬元成将一只右臂行法接上,一时尚未复原,王必武又一去不返,邓演也因伤重去青磷谷医治,观中人力大减。
  邬元成立向鬼母潘涛告急,白骨教徒众伤损无妨,但那王必武乃是西方魔教特派监院,忽然失踪,生死不明,鬼母潘涛虽系教主,也不由慌急万分,除对邬元成切责之外,立将情形飞报阿修罗教王。
  一查王必武不但并未回到罗剃国去,连出事情也未用魔教信火传报,料知非在中土正教飞剑之下形神俱灭,即系叛教他去。
  阿修罗王不由异常震怒,一面对潘涛下令限期查明下落,一面又派了四大天王当中最厉害的冷焰天王,继任川东道院监院。
  那冷焰天王桑克那,原是北地夷人,生得身高九尺,赤面隆鼻,碧跟虬髯,一头红发,平日专以生人骨血为粮,一经行法遍体惨碧冷焰,所过之处,金铁销融,木石皆成灰土,人兽当之,无不死活由心。
  更擅冷焰搜神之法,如被查悉敌人下落,冷焰随之而至,一近人身,立刻侵入,奇寒澈骨,阴火自内向外燃烧,除向他自行投倒,听候杀戳而外,再无别法。
  据他自己说,那冷焰系从本身骨髓发出,全身三百六十五朵冷焰,朵朵皆是化身,头顶骨中,一朵最大冷焰,威力更大,已练与本命神魔合为一体,便阿修罗王也得让他三分等语。
  众人闻言无不惊骇异常,大桃说罢之后,又告辞回去。
  各人都亟盼心印回来共商大计,无奈心印消息仍是杳然,因恐妖人查出迹象,累及杨老者和村众,大家一商量,决定铜袍、狗皮两道人暂迁对山一座无人废庙居住,只留卓和一家三口,完全改成汉装,作为杨家远处亲戚来探,以掩耳目。
  一面由杨老者通知村人,严守秘密,并且教了一套话,以防妖人查访。
  那座废寺离黄桷坝只有一里多路,就在对面山巅上,原名法雨寺,相传为蜀主孟昶所建,规模相当宏大,后来迭经兵燹,逐渐废圯,仅存一楼一塔,也荒芜不治已久。
  狗皮、铜袍两人一纵剑光瞬息即至,只见那楼一共五楹,昔日原为藏经之所,窗户门梯已经全毁,只有三面高墙仍在。
  西边两间略有楼板,屋瓦亦较完整,其除已成一个透风漏月的空架,眼见得难以憩身。再向楼侧一看,那座宝塔便在五六十步以外,一共七级,形势异常高耸。
  两人飞去再看时,除量下两层梯板已毁,常人无法上去而外,三层以上,竟然完好可居。
  再推开最上一层的窗子向下一看,不但黄桷坝如在足下,就是白鹤观也隐约在望,正是一个监视敌人飞援村中的绝好地方。
  两人不假思索,立回杨宅,取来洒扫之具,将最上一层收拾干净,作为临时憩息之所。并与卓和夫妇约定,只一有警便以小珠偃月钩剑光为号,只那道银色剑光一起,立刻飞来援助。有事可直接到塔上相告,心印回来也到塔上相见。
  布置好了之后,第二天心印仍未回来,白鹤观方面也不见动静,小珠初与人世接触,又见黄桷坝人物衣冠皆与番人不同,衣食住行,几乎每一件都是新鲜的,不由好奇之心大起。
  又听人说,丹凤场和城里更为热闹,恨不能立刻去游玩一番才好。虽然父母一再呵止,终禁不住童心太甚,竟在傍晚,乘着卓和夫妇谈话的时候,一漓烟出了杨宅,径向丹凤场走去。
  她在玉龙潭出生以后,便由铁掌麻姑用各种灵药不时调理熏洗,一切功夫皆是从小教练出来的,便不用剑术,也一样矫健异常。
  第四章佛光仙法,荡魔诛邪破妖窟
  近年又在玉龙潭附近山中奔驰得惯了,所以虽然未驭剑光,只一会功夫,已离镇门不远,遥望市上,灯火高低明灭,灿如繁星,格外高兴,不由一路跳跃着向前奔去。
  正走着,忽然脚下似乎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起初还以为石子树根之类,也未留意,谁知走不到两步,脚下又绊了一下,这一下绊得更重,如非立刻收势,几乎跌出去老远.而且脚面上好似着了一下重的,非常疼痛,再仔细向地下一看,又平坦异常,竟毫无障碍。
  正在奇怪,猛听身侧大树旁有人喝道:“你这野妮子,打算到哪里去,但这等忙法,你碰坏了我这个拂子赔得起吗?”
  小珠连忙掉头一看,只见大树下正立着一位道姑,头上一头白发,那张脸却娇艳得如雨后桃花一样,一身合水色道服,右手提着一柄云帚,正在看着自己点头微笑。
  心知两次被绊着皆系道姑弄鬼,不由小眼一瞪,也娇喝道:“我走我的路,关你什么事,为何两次绊我,是何道理?”
  那道姑也把眼一瞪道:“你这野妮子不听大人管教,已是该打,还敢胡说。你既好好的走路如何走到我的拂子上来,你不说你一再的碰了我的拂子,倒说我老人家两次绊你,岂非笑话。”
  小珠一见那道姑说话太不讲理,而且态度傲慢已极,不由气得鼓起一对小腮帮子,一捻拳头便向道姑腰下捣去。
  那道姑一笑,一侧身子,让过了一拳,手中云帚略拂,早缠住了她一只右腿,稍为一带,小珠腿腕上好似被一条铁索箍着,再一抖,不由仆地便倒。
  那道姑右脚一抬,又将她托住笑道:“如何?这不是你又碰到我的拂子上来了吗?”
  小珠腿上又着了一下重的,勒得其疼异常,不由大怒,退了一步,右手一拍腰藏剑囊,偃月钩脱手飞出,直向道姑头上射去。
  那道姑一见偃月钩飞出,笑了一笑:“前古仙兵果然与众不同。”
  说罢一伸手,凭空捞着,那钩仿佛灵蛇一样,在手中跳动不已,小珠收钩不回,不由着急,再看道姑,眼泛神光,不怒而威,一脸道气,绝非所见妖邪可比。
  她心中不禁一动,再忆道姑前言,有“不听大人管教已是该打”,出语分明是师长口气,连忙躬身道:“你老人家这大年纪,好意思跟我一般见识吗?快把那剑偿还给我吧!”
  那道姑哈哈一笑道:“这次还你,下次可没有这样便宜。”
  说罢把手一松,那剑飞回,小珠收了偃月钩笑嘻嘻的又拜了两拜道:“适才冒犯,还请恕罪,你老人家法号上下,能告诉弟子吗?”
  道姑走近前来,一手摸着她头上的丫角,笑道:“好孩子,真聪明,得风便转,不过你自称弟子未免错了辈份,你师父曾告诉你有个不老婆婆吗?”
  小珠一听,那道姑竟是武夷山上天梯的不老婆婆,不但好几位师伯叔都是她的记名弟子,而且和师祖是极要好朋友,不由又躬身下拜,恭恭敬敬的道:“太师伯请恕罪,孙儿实在不知道是你老人家,不然再也不敢冒犯。”
  不老婆婆一手扶起道:“适才本我有意试你功力,不算冒犯。不过,这里是妖人出没之所,白鹤观又来了几个有名的魔崽子,你这样盲目动手,实在危险得很,如若一旦有失,岂非替你师父丢人。也罢,你既然遇着我,总算有缘,且随我来吧。”
  说着,手中云帚一拂,小珠自竟腾身而起,半晌之后倏然在一座山谷中落下来,但见满眼都是碗口粗细的竹子,一片浓绿,在暮色苍茫中,分外幽暗。
  不老婆婆道:“此乃岷山映碧山庄,是我一个故人的潜修之所,他在此地杜门不出已有三甲子,但素来极喜男女幼童,只一对心思,必有所赐。可自行前去,作为迷路误入仙境,只见眼生情,嘴放乖觉些,包你会有好处,但不可说我带来,此点须要记牢不可有误。”
  说罢手向竹林中小径一指,小珠自恃一双夜眼,仔细一看,果然竹林深处,似有一点灯火。
  便循着那条小径向里走去,不一会出了竹林,却是一片小湖,湖心沙洲上,若干垂杨环绕着一带房屋,灯光全由里面射出来,却无路可通,又无舟艇之属,欲持纵剑过去,又恐冒昧开罪仙人。
  正在踌躇,忽见眼前一亮,一道朱红色光华从沙洲上直飞过来,落在地上,跟着一个孩子声音大喝道:“哪里来的鬼丫头,敢到我映碧山庄来寻事。”
  说着随声出现一个十四五岁的幼童来,头戴束发金冠,身穿杏黄道服,面色微红,虽然一脸稚气,却带精悍之色,正戟指当前而立,便也不甘示弱的说:“我乃了尘大师门下,适才迷路到此,只因看见这边现有灯光,才欲动问这里是什么地方,要去巴州如何走法,你为何出口伤人?”
  那幼童把小珠上下一看,笑道:“原来姐姐是了尘大师门下,我还道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