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名门嫡妃-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殿下画的很有风骨,”他随口敷衍道,将自个儿随身带的几本账册拿了出来,“殿下精神这般好,臣也就放心了,臣有件事还要与殿下商议。”
他翻开那些账册,将近些年来的福建水患上头用的银钱,大大小小都摊开来给四皇子看:“这些是福建这些年累积下来的老账,福建的官吏穷啊,又常年有倭人作乱,早就入不敷出,这些年都是烂账一堆,有些灾年,还是臣用自己的俸禄来救济百姓,才能换得福建的安宁……”
四皇子昵了他一眼,秦伯候还真是个唱念做打的好戏子,做戏都要做足了,无论唱的是红脸还是黑脸,都这般有趣。
他耳边听着秦伯候的诉苦,懒洋洋的往梨花木椅上一靠,伸手端了茶盏轻呷了一口,吐出一句:“是么,怎么我手里却有一本秦伯候的私账?记着你与福建大小官员的‘礼尚往来’呢?”
秦伯候一滞,抬眼看向四皇子,语气诚挚:“殿下若不嫌弃,臣以后愿以殿下为首是瞻,这账册便是臣第一件为殿下做的事。”
这样明目张胆的投诚,是四皇子没有料想到的,他饶有兴致的看着秦伯候,“若我不肯呢?”
秦伯候额角一抽,难不成四皇子真的要将东西呈给皇上?这样一来皇上必不会容忍他,卫家的前车之鉴还在,他不能做第二个卫家!
☆、交易
交易
秦伯候忍不住皱起眉头,让他跟这个还未曾及冠的毛头小子服软,他真的是心有不甘。
他目光一凝,顿了几顿才状似不经意道:“臣初认识皇上的时候,也恰好是四殿下这个年纪。”
四皇子愣了愣,看向秦伯候,他说起父王,难道还指望着自己看在父王的脸面上饶过他么?他可知道就连父王都对他在福建敛财颇为不满,否则怎么会他弹劾的折子递了上去,父王转头就派了人过来查他。
秦伯候像是没察觉到四皇子眼的轻视,犹自说着:“那个时候皇上刚被废黜,宫里宫外到处都是泰王爷的耳目,臣跟在皇上身边,所见所闻都是皇上的失意,与泰王爷的得势,臣原本以为皇上会这么沉寂下去,没想到几年之后会有这样大的反转,先皇重新立了皇上为皇储的时候,臣就下定决心,往后会一直追随在皇上的身边……”
四皇子听他这番老生常谈,像是没个尽头,七绕八绕的不知要将自己绕进什么地方去,遂不耐烦道:“秦伯候要回忆往事的话,还是与旁人说吧,本皇子不像你这么空闲,有时间追溯这些陈年旧事。”
秦伯候笑了,“成大事者如何能这样没有耐心?四殿下可知,你如今所处的局势可比当时的皇上还要糟,皇上可是太后娘娘所出的嫡子,所谓立长立嫡,就在这句话了,而臣这些天看四殿下在福建的所作所为,大略猜到四殿下所求为何,若是四殿下能看得上臣,臣必定义不容辞……”
四皇子心冷笑,秦伯候倒是打的好算盘,先是拿父王未曾登基的事情说嘴,想要突显出他在父王心的地位,接着又提自己的处境,好像他能力挽狂澜似得,他却不知道,父王早不耐烦他,否则怎么会一登基就将他放到福建这样偏远的地方!
只怕父王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发落秦伯候,才会一直容忍他的所作所为,这个时候若是自己放过了他,往后必定会有更大的乱子,福建这种不毛之地,他想要多少都有,可父王的心思不好猜,他既然猜了,怎么可能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放过去?
他眼睛一眯,眸子冷厉的看过去,语带愠怒:“秦伯候,你这话说的未免太满了些!且不说父王还健在,即便哪一天父王当真去了,也轮不到你这做臣子的说话!”
秦伯候没想到四皇子油盐不进,浓眉立刻就竖了起来,话都已经说的这样明白了,难道真的要他跟眼前这个人求饶不成?这种没脸面的事儿他可做不来!
他梗了一下,沉吟道:“臣只是想为殿下分忧解劳,殿下想想看,皇上未曾登基的时候,对于什么最看重?”
四皇子有些恼怒,都已经这样直接拒绝秦伯候了,可他还能这样不管不顾的说下去,脸皮之厚是他未曾想到的,虽说这样垂死挣扎倒也让人觉得有趣,但他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说他贪墨之事,实在是可恶至极!
秦伯候见四皇子脸色不佳,知道他是不耐烦到了极点,索性也不兜圈子了,直截了当道:“是兵权!只有手有足够的兵权,足够多的声势,能够登高一呼,那天下间任何事都不在话下,臣虽不济,但大同总兵赵信以及宣府总兵韦思勉与臣是生死之交,臣若是有事求助他们,他们必然会两肋插刀。”
既然不肯将脸面拿出来让人踩,就只有以物易物的法子最妥当了,这样既保证了自己的安危,又将四皇子跟他拿一根绳绑到了一起,往后再有什么事,四皇子也不会真的弃了他这条臂膀。
四皇子听了这句话,才有些被挠到痒处的感觉,他淡淡的看了秦伯候一眼,想活命,为了自保,什么都能拿出来做交易,不知他口的几个生死之交见到他这般模样,会不会后悔当初与他认识。
他脸上露出一个笑容,语气也缓和了下来:“怎么一直站着说话?快坐下…”说着又扬声喊了个下人过来沏茶,“这是上好的庐山云雾茶,秦伯候尝尝正不正宗。”
四皇子的态度忽然从冷厉变得温和起来,秦伯候悬着的一颗心才将放进肚。
……
过了几日,福建的瘟疫总算是在太医院的努力之下控制住了,而朝堂上关于福建的弹劾折子却一下子静默了起来,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弹劾之事似得,就连四皇子原本弹劾秦伯候贪墨的折子也都没了后续,让金銮殿之上的九五之尊不禁皱了皱眉。
回了乾元殿,帝看着手的密函,清冷的眸子止不住的往下沉,像是幽深的海水当蕴含着风暴似得,让人忍不住心惊肉跳。
半晌,他冷哼一声:“老四今年才十四岁,也懂得这些手段了,好,好的很!”
赵元德静立在一旁不敢出声,心道,皇家人,哪个不是从小就一肚子弯弯绕绕,否则这深宫大院的如何能够顺利长大!
这些年见多了会咬人的狗,就没见过哪只是喜欢叫的,都是静默无声的绕到人身后,冷不防的就扑了上来,连一点点防备都没有,就被咬的血肉模糊,而那些叫声越大的,反倒越安全,虚张声势嘛。
皇帝将密函放置到一边,拿起朱砂笔批阅奏折,日头一点点的升了上来。
正午时分,堆满了奏折的书桌上,总算是下去了一大半,皇帝疲惫的揉了揉眉心,唤了赵元德一声:“传旨,把老四给朕从福建拎回来,瘟疫才好些,他又一向身子不好,别在外头磕了碰了,淑妃先前还跟朕抱怨,说老四离的太远,生了病也没个亲近的人照料。”
赵元德连忙应是,回头就去吩咐自个儿徒弟唤了内阁大学士王正恩过来拟旨。
……
楚少渊翻了翻这几日看过的密函,整理出一个大致的内容,提笔在澄心堂纸上简略的写了几句,装在信封里用火漆封好,交给一旁的沈朔风。
“你去一趟福建,对夏二公子说,他的病已经病了这么多天,也该痊愈了,你赶在老四回来之前将信交给他,让他透个风给老四知道。”
沈朔风点点头,将信收好,恭敬的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身在福建的四皇子挑眉看着眼前回禀的侍卫,诧异的又问了一遍:“你是说,夏瑾瑜的病还没好全?”
侍卫点头道:“是,奴才去请夏大人的时候正瞧见萧小姐端了药进去给夏大人喝,夏大人一张脸都发白,看上去确实是没有痊愈的样子。”
四皇子皱了皱眉头,“难道真的这样严重?”夏瑾瑜一向聪明,主意多,怕就怕他隐瞒病情,背着他做什么动作,他站了起来,“我得去看看。”
……
ps:小意卡卡的太厉害了,坐了好久才码一章出来,也是难。
☆、何辜
何辜
这是得了疫病以来第一次见四皇子。
夏明彻轻轻握拳抵着鼻尖,微微咳嗽了几声,俊美的脸上带着几分苍白,确实像是大病初愈,却又没有全部好转的模样,“殿下怎么过来了,您的病才刚好,还是不要经常出来走动,万一再染上疫症可就危险了。”
四皇子见他说话都带着喘气声,心的猜测微微放下,随口道:“也不能一直在屋里闷着,听说你的情况转好了,便过来瞧瞧,先前多亏了你,我才免于被灾民冲撞。”
夏明彻忙道:“不敢,只是没想到殿下还是染上了疫病,这些日子听说坝上已经淹死了许多人,我大舅舅跟张青圭二人每日忙的不可开交,可恨我这副身子一直拖拖拉拉,什么忙也帮不上……”
张瑞卿的表字就是青圭,四皇子边听,边淡淡的一笑,张青圭是自己的人,账册也是他第一个发现,之后转交到自己手上的,否则这一回也不会这样顺利的就拿下了秦伯候。
夏明彻一壁说一壁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四皇子脸上的神色,往常说到政事,四皇子总是会说说他自己的意见,可这一次他却默不作声,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样子,夏明彻的心猛地一沉。
前些日子从总兵府连发了两道加急书出去,去的方向却是天南地北各不相同,不得不让人猜测,秦伯候究竟是跟四皇子之间有着些什么内幕,才会这样相安无事,风平浪静。
他接着道:“近几日大舅舅已经查到了关于秦伯候贪墨的一些线索,也不知能不能有什么结果,殿下先前不是递了弹劾秦伯候的折子么,可有什么进展?。”
四皇子似乎察觉到了夏明彻的目光,轻轻的蹙了蹙眉头,“我虽弹劾了秦伯候,但手却没有掌握确实的证据,谢大人送来的那些账册都是写表面的流水账,没什么大的用处,想要治秦伯候的罪,需要找到他与福建官员往来的账册才行,”他说着,看了看夏明彻,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来,“这些事情瑾瑜就不用担心了,左右父王已经派了官吏过来调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找到,你现在养好身子最要紧。”
明明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四皇子还这样顾左右而言他,让夏明彻不由的更加怀疑起来。
四皇子坐了一会儿便走了。
萧清从侧厅走出来,见夏明彻一脸的疑惑,忍不住道:“四皇子今日有些古怪,像是没有之前那么热络了。”
夏明彻忽然听她说这么一句,抬起头来,“你也看出来了。”
萧清点头:“二哥曾经给太子做过伴读,说起过四皇子,说他的性子并不是外头传言的那般不济,至少能够活下来,还被皇上看重的人,不应该会是漫不经心的性子,尤其是对待政事上,可今天他绝口不提他弹劾秦伯候的事,还是你说他才顺势说起,这里头绝对有问题。”
听她这么一说,夏明彻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唤了魏青进来,道:“你去一趟河道上,见着谢砇宁大人将话告诉他,就说他一直在找的东西,或许不在秦伯候府,或许是到了四皇子的手里。”
只有手里握着重要的东西,才能有条件跟人谈价钱,尤其是四皇子这样无利不起早的人,若是手上没有捏着别人的命脉,只怕不可能会像现在这样悠哉。
……
沿河走过来,河岸边原本建的密集的房屋,如今被大水一淹,倒的倒散的散,一大片一大片断壁颓垣破破烂烂的摊在岸边,河沿处的积水还未曾全部退下去,到处是一洼一洼的水沟。
谢砇宁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脚底下的厚底靴子早被浸透,天气炎热,深色官服裹在身上像是裹了一块不透气的毡毯,汗湿衣襟,更让人难以忍受。
可他却顾不得身上的不舒坦,看着眼前废墟似得沿岸,眼睛止不住的发深。
就连主要的河道都被水患冲成了这样,更别说那些不紧要的河沿了,想必是更加凄惨。
他在福建上任三年,虽每年都会有水患,但却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般,整条河道的堤坝口就像是纸糊的一般,天上的雨水下得多一些,便会时不常的没办法排流,结果就是岸边的百姓遭灾。
而百姓看到他们这些官吏,不像先前那般围上来问东问西,只是用默然的表情看他们几眼,又转过头去看着自家已经破败的房屋,有些抱着幼童的妇人更是一脸麻木的拍抚着孩子的背,眼睛里头没有光亮,好似整个世界的希望都被毁了,木木呆呆的样子,让人看了心止不住的泛起酸涩来。
他沉沉的叹了口气,痛惜道:“百姓何辜,百姓何辜啊!”
张瑞卿听他这声沉重的叹息,也不禁感叹起来,谢砇宁确实是个好官,单从自己来了福建之后所见所闻就能知道,否则以自己作为长公主之子的尊贵,也不会冒着生命安危留在这个瘟疫跟水患泛滥的地方了。
可惜的是即便谢砇宁一心想做个好官,也要看天时地利与人和,福建早就成了一滩泥潭,除非大整顿,否则只是小地方的小打小闹,实在是成不了什么气候。
他轻声道:“谢大人一心为民是令人敬佩,只是受灾的百姓实在太多,朝廷物资有限,难免会……”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见远处有个人骑着马过来,马蹄声哒哒响彻耳际。
“谢大人!”来人还未到面前,俊朗声音就传了过来,“朝有公下来了!”
谢砇宁远远的听见这句话,愣了一愣,连忙看向张瑞卿,一边掉转头往回走一边说:“快,我们回去看看是不是这回申报的赈灾物资派发下来了。”
因水患虽止住了,但受灾的人实在是太多,物资十分有限,所以谢砇宁连着上书好几回请求皇帝派发赈灾的物资。
回到衙门,没有像上回那般来官吏,只有一个面目白净穿着一身锦衣的男子坐在堂椅上,见着谢砇宁,呵呵一笑,“谢大人,咱家奉旨接四殿下回宫。”
谢砇宁愣住,竟然来的会是个内侍,不是什么赈灾的物资,他眸子里的热切渐渐熄灭,点了点头,“公公稍候,我派人去请四殿下。”
☆、441。拒绝
441。拒绝
四皇子拿着手中的信笺,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芝兰玉树般的脸上漾出一抹笑意。
“秦伯候别的不顶事,这些上头倒是还能勉强一看。”亲卫见主子面上带了笑,也止不住高兴起来,这样一来主子往后的路就要容易的多了。
四皇子道:“他的命握在我手里,若再跟先前那般不济,我留他下来也是白费功夫。”
亲卫连连道是,想了几想又道:“账册可要还了秦伯候?他差人过来的时候,那下属拉着奴才苦苦哀求了许久,说秦伯候这些日子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香……要我说,他这样的贪官污吏,用千千万的百姓性命敛财实在该死,这样轻易的饶过他,未免太便宜他了。”
四皇子看了自己的亲卫一眼,连他身边的下人都知道秦伯候的做法欠妥当,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但先前答应出去的事情,难道还出尔反尔?他堂堂的一个皇子,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
“账册是要还的,你带个话给他,说即便我不理他的案子了,旁人也未必会放过他,尤其是父王派来的王御史,在朝中向来硬气,是个难啃的骨头,他不要以为账册到了手里他就能高枕无忧。”
亲卫点头,从四皇子手中接过账册便要出去,忽然从外头传进来脚步声,让他顿了顿。
不一会便有下人进来禀告道:“殿下,宫中来人了,说是要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