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锦医玉食 >

第19章

锦医玉食-第19章

小说: 锦医玉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沉重的棺椁里,了无声息一身铠甲的人,浑身冰凉,就那么静静地躺着,等着她进去……
一想到那一幕,她就觉得暗无天日。
今生,她只想保佑他长命百岁,不想和他有任何的瓜葛。
紫玉戳到了她的痛处,可这痛处还不能为外人道。
……
翻来覆去到了四更天,才勉强睡了过去。
不到五更天时,锦罗阁外就有人来拍门。
紫玉忙出去开了门,却是老太太身边的榴花。
“榴花姐姐,你怎么来了?”一夜没睡好盯着两个乌青眼圈的紫玉赶紧把榴花让进来。
榴花也没留意,只是一路兴奋地跟她说着,“……老太太一大早就醒了,让我来跟姑娘说一声,叫她好生梳洗了,穿一件鲜艳的衣裳,好跟着老太太到东宫谢恩去!”
昨儿夜里去东宫给小世子治病的事儿,紫玉也早就知道了。后来太子赏赐了锦心那么多好东西,也都是她收起来的。
只是她觉得那是自家姑娘应得的,姑娘昨儿睡得迟,何必再去跑一趟?
家里去个长辈也就行了,姑娘毕竟还未及笄。
前些日子崔老太君和二太太卢氏还埋怨姑娘抛头露面的,这会子巴巴地带着姑娘去东宫,又是个什么事儿!
“姑娘昨儿睡得迟,到现在还未醒,榴花姐姐先请回吧。我等会儿把老太太的话告诉姑娘。”
紫玉不想让榴花惊了锦心的睡梦,就推辞着。
榴花乃是老太太身边的一等大丫头,自然不买紫玉的账,“那怎么成?老太太吩咐下来的,我自是要亲自和姑娘说。”
一边说着一边就自己挑了帘子进了锦心的闺房。
“罗姑娘,罗姑娘……”她站在门外,扯开了嗓门喊起来,急得紫玉说也不是骂也不是的。
“是谁在外头?”早就听见外边动静的锦心,已经披了衣裳坐起来。
知道是榴花,但锦心很是看不惯她这个样子。
她好歹也是个主子,哪有下人这般猖狂的?难道是老太太跟前的丫头,就敢肆意妄为吗?
“罗姑娘,您醒了,我是榴花啊。”榴花在外边高声答应着,就要往里闯。
“老太太身边的丫头什么时候这么没规矩了?”不料里屋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低喝,吓得榴花正要往外迈开的脚步一下子缩回去了。
“姑……姑娘,我是奉老太太之命来传话的。”榴花规规矩矩站在帘子外,虽然小心翼翼回着话,但话里有话,声音里并没有多大的恐慌。
锦心怎能听不出来?榴花无非在告诉她,自己是老太太屋里的人。
这“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榴花是伺候老太太的,锦心要训斥,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吧?
榴花低垂着头,一点儿都不害怕,心里暗暗想着。
可是事情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屋内的那位姑娘并没有露面,依然是冷冰冰的语气,“那你传完了没?”
不冷不热地问了这么一句,倒是把她给问愣了。
“传完了。”榴花怔了一瞬,方嘀咕了一句。
“既然传完了还愣在那儿做什么?等着我出去迎你吗?”锦心的声音冷若寒冰,带着彻骨的寒意。
榴花眨巴了下眼睛,不知该怎么说了。
想了一会儿,终是狠狠一跺脚,绷紧了满是脂粉的脸,“奴婢不敢,这就回去!”
说罢,转身就走。
先看着,明天再改错别字。


 四十五章 东宫

紫芝赶紧追上她,把她送出大门外。这才折回去进了锦心的里屋,服侍她穿戴。
“姑娘,榴花这一回去,定要在老太太跟前学舌的……”她一边给锦心扣着脖子底下的盘口,一边小心翼翼地说着。
“怕什么,她想学尽管学去。”锦心穿上鞋,冷笑着说道。
“那……老太太要是对姑娘生了罅隙怎么办?”紫芝不无担忧地皱着眉,不知自家姑娘怎么什么都不怕了。
“生了罅隙又如何?难道你以为没有榴花多嘴多舌,老太太就不会对我生罅隙了?”
雪翎捧着洗漱用具进来,锦心就着她的手净了脸,擦过牙,漫不经心地问着。
这话问的紫芝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作答。她隐隐地觉得,姑娘自打那场病好了之后,性子就变了,变得和以前一点儿都不一样了。
不过她还是觉得姑娘如今这性子挺好,这安府里,都是些逢高踩低的货色,不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还真不把她们主仆当回事儿。
但这些,她只能存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紫芝脸色变了变,惊讶和敬佩的神色交替。
锦心见她这样,只得细细地跟她解释,“不管我冲不冲撞榴花,老太太迟早都得对我生罅隙。与其被一个下人踩到脚底过活,不如自由自在地过日子……”
紫芝虽然听不太懂,但也宽心了。看来姑娘心里有数。
洗漱完,紫芝就去翻箱倒柜,想把锦心身上那件月白的褙子给换下来。老太太让她穿得鲜艳些,姑娘那身衣裳也太素净了些。
见她忙活,锦心忙制止,“我还戴着孝,穿这样就行了。”
“那老太太会不会……?”紫芝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锦心给打断了,“看见了没?老太太这就要对我生罅隙了。”
紫芝只好由着她带着雪翎去了。
果然,到了崔老太君屋里,她一看见锦心穿成这样,立即就沉了脸。
“锦丫头,不是让你穿得艳丽些吗?今儿去东宫,你穿成这样,太不吉利。”
望一眼站在崔老太君身后垂着头的榴花,锦心慢声细语地答道,“外祖母,孙女儿的孝期还没过,怎能穿得艳丽?”
“这个时候自是讲究不得那么多了,只要太子高兴就好。快去换了……”崔老太君有些不耐烦起来,催着锦心回去换衣裳。
锦心站着没动,只是冷冷一笑,“孙女儿穿成这样,和太子有何干系?要是他不喜,那孙女儿就不去了。”
笑话,她去东宫去看看小世子好了没有的,又不是让太子相看的,为什么要穿得那般艳丽?难道太子还能管着她戴孝?
崔老太君被她堵得没了话,气得张口结舌,却没法把内心的想法告诉她。
太子已有正妃,身边的侧妃侍妾五六个,锦心就算是被太子看上,也顶多是个侧妃。依着安国公府的身份,这有些说不过去。
何况当年罗锦心的父亲罗佑天曾是探花郎,官至巡盐御史。
太子侧妃再好,那也是个妾。罗佑天就这么一个女儿,怎能让她去做妾?
所以,崔老太君说不出口。
想了会子,她只能颤巍巍地点了点龙头拐杖,十分不喜,“也罢,穿这样就这样吧。”
反正东宫之行那是势在必得,崔老太君不得不妥协。
祖孙两个吃了些点心,就坐了软轿到了二门,在那儿换了马车,有小厮抬到大门外架上马,朝东宫驶去。
听闻安国公府老夫人带着罗锦心来谢恩,林环很是不喜。
昨儿夜里那一出,她身为女人,已经看出来了,太子对那狐媚子上了心。
不然,当天夜里,太子也不会去了王侧妃屋里歇着,撇下她一个人独自守着小世子。
虽然罗锦心救了小世子,但林环并不感恩。不过是个抛头露面的狐媚子,让她给小世子治病,算是抬举了她。
她何必给她脸?
“就说本宫连日来因小世子的病累倒了,正养着,不能见客!”
林环没好气地吩咐宫人,宫人见她语气不善,赶紧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崔老太君在花厅里等了一会子,就有宫人进来了。
她连忙堆满了一脸的笑迎了上去,“不知小世子可好些了?昨儿太子殿下赏了好多东西,老身特意带着外孙女儿给太子和太子妃殿下请安!”
宫人也不急着打断她,面无表情地听她说完,才冷冷道,“太子殿下进宫了,太子妃殿下身子染恙,不能见客。请老太君先回去吧。”
崔老太君一下子就傻了,自己一个国公夫人的身份,再加上锦心救了小世子,太子妃竟连见自己一面都不肯?
她的老脸挂不住,本来笑得满脸皱纹都绽开了,这一惊之下,收都收不回去。
颊边的肉极速地哆嗦了几下,她极力压着内心里的不快,勉强陪笑道,“有劳这位姑娘了,老身这就带着外孙女儿告辞。”
说罢,带着锦心灰溜溜地就往外走。
谁知才转过一道回廊,正要往角门处走去,就见大门那边,一辆朱紫华盖的马车停了下来。
太子殿下萧裕正从车上下来,朝她们这边看过来。
崔老太君面上一喜,就住了脚步。
锦心却低了头只管往角门处匆匆行走,却被崔老太君给低声喊了回来,“急什么?等着给太子殿下请了安再回!”
锦心只得住了步子,心内暗笑:外祖母这也太乖觉了些,就算是给太子请了安又如何?送上门的,人家怕是理都不想理吧?
她无奈地垂了头,暗中念叨着最好太子看不到她们才好。
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太子忽然就朝她们这边走过来,还没到跟前,人就已经笑着问道,“可是罗姑娘来了?”


 四十六章 丢人

锦心不得不抬头,扯了扯嘴角,蹲身行了个礼,“小女见过太子殿下!”
今儿萧裕穿一件绛紫锦袍,腰间束着白玉腰带,挂着一块通体碧绿的玉佩。一头乌黑的头发用一个羊脂玉的头箍紧紧地束着,在晨间的朝阳里,满脸含笑地站在她面前。
说起来,太子萧裕也算是丰神俊秀了。
二十多岁的年纪,身材高大颀长,面如冠玉,眉若刀裁,鼻挺口方。再加上上位者浑然天成的贵气,瞧上去也是个很有魅力的美男子。
锦心微微垂了眸子,看着地面。
“罗姑娘怎么这么客套?本宫还没好好谢谢你救了小世子呢,你倒跟我闹起这些虚礼了?”
萧裕一边笑着,一边就去托锦心的手,“快起来吧。”
一边的崔老太君已经年高修炼成精了,见太子满面笑容,心情大好。
忙呵呵笑着恭维萧裕,“殿下不知,老身这外孙女儿昨儿晚上念叨了大半夜,说是殿下赏赐的东西太贵重了,不敢承受。这不,一大早就让我这老婆子陪着,来给殿下谢恩了。”
“罗姑娘真是有心了!”萧裕听得心花怒放,托着锦心的手用了几分力,就把锦心给扶了起来。
只是那两只手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碰触到了锦心的指尖。
温热的触感传来,锦心慌得赶紧缩回了手,不由幽怨地看了崔老太君一眼,外祖母这说瞎话的本事越来越高了,她什么时候要来给太子谢恩的?
还不是她非要来?
她不是那等情窦初开的闺阁少女,前世里死得那般凄惨,今生她早就封闭了一颗心。
太子的举动,她也看出了几分端倪。不过只要太子不提,她也装作不懂。
“既然来了,就别急着回去。走吧,本宫带你们在东宫转转。”
萧裕自打见了锦心,一直就念念不忘。
这姑娘那副冷冷清清偏又姿容绝丽的样子,昨儿夜里在他脑子里一直萦绕了一夜。就连跟王侧妃在一起的时候,满脑子也都是她。
这姑娘不同于寻常姑娘,不仅医术了得,说话更是有趣儿,这么个佳人,若不纳入东宫,他还真是心痒痒得放不下!
今儿见了真人,又听说她感恩戴德来谢恩,萧裕这颗心更是七上八下的,竟是舍不得让她走了。
崔老太君活了一辈子了,惯会察言观色,见这情形,心中暗喜。
听萧裕发话邀她们再转转,她暗地里就扯了扯锦心的袖子,满口答应下来,“即是太子好意,那老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萧裕呵呵一笑,别有深意的目光在锦心面上扫了扫,就笑着领路了,“这东宫颇大,景致也还看得。姑娘得了闲,常过来玩。小世子的病还有劳姑娘照看……”
锦心只得跟着崔老太君随在萧裕身后走着。
东宫确实很大,到底是皇家气派,那园林,秀丽多姿,假山曲径,颇有几分江南风光。
比起安国公府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崔老太君许是心情大好,已是古稀之年的人,跟着年轻人就那么走着,竟也不觉得累。
她兴致很高,看到一些景致,不管假山也好,还是小亭也罢,未免要说上几句。
萧裕有美人相伴,竟也不觉得崔老太君啰嗦。
锦心硬着头皮随他在花园子里转了半日,那花园很大,好半天都没有看完。
不过天儿临近晌午,日头就悬在头顶,蒸得人热腾腾的,浑身粘腻。
萧裕回头偷偷看了锦心一眼,就见她额头上微微地沁出了细汗。日头下,晶莹剔透。
那白皙幼滑的面颊,因为走路太多的缘故,白里泛红,像是初夏的桃儿,让人想要咬上一口。
粉盈盈的唇瓣,如同这花园子里盛开的玫瑰,艳丽妩媚。
许是累了,那双细长的柳叶眉竟微微地颦着,拢出一个好看的弧度。
萧裕真是越看越喜,东宫虽没有佳丽三千,但也不乏绝色。太子妃林环,可谓艳绝后宫,只是比起罗锦心来,好似还欠了些风韵。
锦心随意走两步,那身姿就如风摆杨柳,雨润夏荷,说不出的风情万种,妩媚娟秀。
比起东宫的那些美人儿,简直是出尘绝俗,媚而不艳。
萧禹下意识地吞咽了下,喉结急急地滑动着,恨不得上去一亲芳泽。
只是碍于崔老太君在跟前,他不得不拿捏着。
轻咳了下,他和崔老太君客套着,“老太太上了年纪的人,竟和我们这些年轻人转了大半日,这身子骨儿着实硬朗。”
崔老太君在一边儿早就瞧出了端倪,心里高兴地快要摸不着东南西北了。
见萧裕肯这般放下身段跟她说话,自是不敢怠慢,忙欠欠身子,回道,“让殿下见笑了,这把子年纪不过是老废物罢了。跟着你们年轻人,也是碍手碍脚的。殿下真好脾性,不嫌弃我这个老废物!”
萧裕听得哈哈大笑,目光又紧紧地锁着锦心,笑道,“罗姑娘乃闺阁弱女子,逛了这半日,也该累了。也罢,这处迎风临水,咱们就在这儿歇歇脚,摆了饭菜可好?”
这意思,太子要陪着她们祖孙进膳?
崔老太君瞄了一眼锦心,眸子里满是不敢置信。
太子是什么身份?那可是一国储君哪。
她们不过是没落国公府里的女眷,能得太子这样眷顾,着实脸面不小。
崔老太君明白,这是看着锦心的面子。
她不由捏了捏锦心纤细白嫩的手,乐呵呵地笑着,“殿下真是仁慈,锦丫头有福了。”
后半句话,意有所指。
锦心自然听得出来,不由冷了脸,垂下了头。
崔老太君还以为锦心害羞,心里越发高兴,看着这个外孙女儿,真是越看越顺眼。
“老太太怎么跟罗姑娘叫‘锦丫头’?可是她小字里有个‘锦’字?”
萧裕只觉得眼前这个老太太真是善解人意,他正想着什么,这老太太就给他送上什么。问话的语气也就和善得很。
崔老太君巴不得他问,这时候也顾不得自己还是个国公府的老夫人了,就跟那媒婆一样,赶紧回话,“正是呢,锦丫头闺名锦心,可不是有个‘锦’字?呵呵……”
锦心站在一边,又羞又恼。
外祖母好歹也是世家出身,怎么就这般眼皮子浅?就算国公府这几年没落了,那也不至于把她往太子跟前送啊?
这算什么?
真是丢人现眼!


 四十七章 走不掉

可让罗锦心更无语的还在后面呢。
萧裕一边跟崔老太君闲话着,一边不住眼地打量着锦心,让她觉得光天化日下,就像被扒光了衣裳一样。
崔老太君虽然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见萧裕那情形,心里越发跟吃了定心丸一样。
遂笑着建议,“殿下,我这老天拔地的,走了半日着实累得慌,人老了,就容易犯困,这会子上下眼皮子正打架,连饭也不想吃了。殿下,您看,能不能让锦丫头先陪着你,老身这会子真想找个地儿睡一觉!”
她腆着脸说完,也不脸红,直给锦心使眼色。
锦心垂着头装看不见,心里却急得跟打鼓一样。外祖母要是真的离开了,她和太子孤男寡女的,该怎么办?
正寻思着,前面忽然急匆匆地跑来一个宫女,在他她们不远处站住了,躬身回禀着,“殿下,太子妃说是身子不适,请您移步过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