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双双的种田悠闲生活 >

第51章

农女双双的种田悠闲生活-第51章

小说: 农女双双的种田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如果他给我作证人了?”穆双双手一指陆元丰,刘子安瞬间就蔫了。

    “我……我不知道。”书本上没有。

    得,她算是知道了,那件事还真是一个隐形的巨坑。

    回去她一定要让他爹去把那个按了手印的纸,拿回来。

    “对了,你手上的书里有没有关于本朝律法的书?”

    眼前的女娃说话越来越奇怪,刘子安一脸狐疑的看着穆双双。“你……到底想干啥?”

    “你管那么多做啥?有没有?”

    “没有……”刘子安老实的回答。“不过我家里有。”

    “那肯定来不及了,你那些书你之前准备咋卖出去?啥价格?”

正文 第122章 黑心肝的大房(一更)

    穆双双问刘子安书的原因是她觉得以后用的着。

    不管是拿回去教小寒和小吱识字,又或者她自己在那些书上,找几个她需要的字。

    “我带了十本书出来了,一本十文钱。”

    刘子安没有占穆双双的便宜。那些书当初买回来,一本花了十几文,有些甚至要二十文钱。

    “五文钱一本,你用了这么久了,有损耗。”穆双双讨价还价。

    刘子安犹豫了,五文钱一本,意味着他手里的书只能卖五十文钱,不算少,可也绝对算不上多。

    “这样,你有没有带毛笔和宣纸,如果有的话匀一支笔给我,宣纸给我两张,我给你八十文钱。”

    八十文钱,抵得上她娘一个多月的工钱了,这书生不算太亏。

    “行!”

    ——————

    老穆家的厢房。

    金氏换好衣裳,整个人还未从掉茅坑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她用了十桶水才将自己身上那些臭东西洗干净。

    这会儿她脑子一直出现的是老穆家那些人猥琐的嘴脸,还有穆家老五穆大年恶心的眼神……

    “娘,你那些衣裳我给扔了,太臭了……”穆丹丹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坐在炕上的金氏道。

    “娘,这奶也太过分了,明明是五叔他们的错,凭啥说您啊,我一点也不喜欢奶。”穆丹丹嘟嚷着嘴,抱怨道。

    金氏这会儿哪里还管这些,她觉得自己再也忍不下去了,老穆家她一天也不要待了,她必须尽快走,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男人中举。

    “丹丹,快去把你爹请过来,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他商量。”

    “哦!”

    那些恶心巴拉的人,最好一辈子都不要出现在她的面前。

    穆大德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还有些不自然。

    事实上,她娘方才也来过了,说了一堆话,都是告状的,甚至说金氏故意勾引家里男人,再不管管,这个家要翻天了。

    “我娘刚刚来过了。”穆大德面无表情的道。“她让你收敛些,别整天整那些幺蛾子。”

    金氏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错愕,“你信娘的话?丹丹她爹,你是不是嫌弃我了?我……”

    豆大的泪珠从金氏的眼珠子里滚出来,金氏人长得好看,哭起来也好看,穆大德一下子心软了。

    “银儿,你别哭,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知道你在这个家受苦了,等爹凑足了那五十两银子,咱就有好日子过了。”

    男人大多喜欢楚楚可怜又长得好看的女人,当初穆大德中了秀才,上门主动提亲的那些女人,他都没看上,就看上了长得好看的金氏。

    加上金氏家中也还尚可,这份感情才走了这么些年。

    “大德,我心里好苦,这些年我一直把娘当成亲娘,可是娘咋对我的,总在背地里说我坏话,说我光吃粮不下蛋……呜呜……”

    “还有咱爹,说是为了你好,可他为啥不愿意嫁了双双,要是嫁了双双,咱们就有银子了,你也可以去县城请老师了。”

    金氏心底是恨穆老爷子和穆老太的,这些人,迟早都会成为自己过好日子的绊脚石,还不如现在就让自家男人对他们印象差些。

    穆大德何尝不知道这些事儿,可他爹固执啊,决定了的事情谁能改变的了?

    “银儿,你说的我都懂,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我也不想放弃,可我也没有办法啊。”穆大德无奈的摇头。

    “有办法的,你去求娘,她耳根子软,你问问她想不想做官老爷的娘,想不想有人伺候,想不想村里人都看得起她。”

    穆老太贪财又好面子,只要去用足够的好处去和她说,她绝对会同意,而且她一直不喜欢双双。

    “就算娘最后不同意,我手里有张契约,大德你看看。”

    金氏将自己藏了好久的契约拿了出来,递给穆大德。

    穆大德看了一眼,就知道了金氏的想法。

    “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了?”

    穆大德其实是担心金氏这般的算计三房,到时候被老三说出去了,丢了他的面子。

    “你放心,老三老实,他一张嘴哪里说得赢我们两个,你先去求爹和娘,他们要是不答应,就用这个。”

    ——————

    穆大德去找穆老太的时候,穆老太正好出来倒潲水,一桶潲水冲着屋外一倒,满是嗖味的潲水差点溅到穆大德身上。

    穆大德嫌弃的提起脚,抬头就见着穿的一点也不讲究的穆老太。

    天气热的令人难受,穆老太受不了就只穿着一件汗湿了的汗衫子,湿衣裳紧贴在她身上,带着一股特有的嗖味。

    “哎哟,大德哟,你咋来了,赶紧去娘屋里坐坐,娘去给你整点好吃的,正好你杨叔上午来家里的时候,拿了两个菜瓜过来,他说可甜啦。”

    “娘,我就不进去了,我就想问问,你们给我整的盘缠好了没?离秋闱越来越近,到时候就算你们凑了银子,我也没时候去请老师了。”

    穆老太一听,急了。

    这些天,穆老爷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想着的就是老大那五十两银子。

    老穆家有钱的亲戚没几个,比他们家差的倒是一大堆。

    能借的亲戚几乎没有。

    “哎,大德啊,你爹都快急疯了,爹和娘真的拿不出这么些银子。”

    穆大德脸色愈发的难看。“那儿子就不考了,你和爹说,儿子不想再被人嘲笑一次,这些年,多少人在儿子背后戳儿子的脊梁骨,说我们老穆家一个人才都培养不出来。

    儿子心里苦啊,这些年就是想证明自己,就想出人头地,让爹娘过好日子。”

    穆大德说的自己苦凄凄的,穆老太觉得自己的心肝都被人剁了一刀一样,疼的厉害。

    她扔下手里的潲水桶,抱着穆大德一阵心肝肉啊的叫,最后她才道。

    “我老太婆明儿就去大妹那里借去,她手里肯定有五十两。”

    “娘,你干啥去打扰仙仙,香香在她家白吃白喝的,现在还去她手里拿钱,你让别人咋想我们老穆家。”

    “这……”穆老太想想也是,大闺女穆仙仙她虽然不是最喜欢的,可她毕竟她闺女。

    又是做买卖的,以后还指望着靠她帮衬大德了,可不能就这么得罪了。

    “那你说咋办?”

    “嫁了双双,嫁了她咱家就有钱了,娘,您也想看我中举,然后去京城做大官吧?”

    穿金戴银,有人伺候,穆老太哪里不想。

    “得,这件事我再和老头子去商量,你先吃个瓜,歇会儿。”

正文 第123章 撒泼(二更)

    “娘,我就不去了,菜瓜您留着自个儿吃,天儿热,没事您就在屋里歇着,有啥活儿给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做。”

    “还是我儿子孝顺,娘听着你的话,这人舒坦的很,我老太婆和你爹没看错你啊,家里就你有良心。”

    穆老太心里美滋滋的,自己大儿子就是好,连吃的都先紧着她,哪里像另外几个儿子,和猪差不多,一锅饭,都恨不得一个人吃了。

    穆大德匆匆回去,穆老太则拎着潲水桶回了灶房。

    晌午过后,吃过晌午饭的穆老爷子刚准备歇息,就被穆老太拉到了一边。

    “老头子,老大秋闱盘缠的事情,你准备咋办?”

    不说还好,一说穆老爷子就开始唉声叹气,他不停的拍着自己的大腿,心里忧愁的不行。

    “还能咋办,可这五十两银子,哪里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

    “老头子,要不按大德说的嫁了双丫头得了,这大德这现在还只是一个秋闱,到时候还要去京城赶考。

    就算咱有五十两,以后也不够啊,倒不如嫁了双丫头,咱们多向王三家拿些银两,一次性把大德赶考的费用都凑齐。”

    穆老太心底已经做好了打算,反正都是要嫁,那就干脆多要点。

    “你这婆娘,说的啥子混账话,嫁了双丫头,还是那个王三?你是想让大德的脸都丢光是吧。”

    穆老爷子生气的拍了拍屁股下面的炕,因为愤怒,他一对粗黑的眉毛,也拧成一团。

    “你说啥了,老头子,嫁了双丫头关咱大德啥事儿,双丫头是他侄女,又不是他闺女,他还能管的上家里所有人啊。

    再说了,嘴长在别人身上,咱能管的了?我不管我要做官太太,你要是不让我做官太太,我就撞死在你面前。”

    穆老太说着人就准备往旁边的墙去撞。

    “你要去就给我去外头死去,别想我同意这事儿。名声要是坏了,还做个啥子的官。”

    穆老爷子气呼呼的说完,翻身到了炕上,穆老太见这情况,大腿一拍,人就开始坐在地上,手脚并用的乱踢着地上的泥巴。

    “没天理哟,要死了,我刘桂香嫁到你们老穆家这么多年,给你生儿育女,一泡屎一泡尿的喂大你们老穆家的种,你就这么对我哟。”

    “啊……我不活啦……”

    “啊……活不下去啦,穆大彪你是不是人啊……”

    穆老太一阵鬼哭狼嚎,引得原本还在上房歇息的人都凑了过来。

    穆大山赶到穆老太和穆老爷子的屋子时,就见穆老爷子躺在炕上休息,穆老太一个人在地上又是打滚,又是拍地的,几下功夫,把老穆家的祖宗上下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穆家老四媳妇刘氏是唯一一个过来的媳妇,她走上前想去搀扶穆老太,却被穆老太一脚踢开。

    “滚开,你个臭婆娘,你也想来看我的笑话了是吧。”

    刘氏摔倒在地,整个人委屈的不行。

    “娘我不是这意思……”

    “不是这意思啥意思,给我滚!”

    刘氏听了这话,一个人到旁边哭去了。

    大伙儿都知道穆老太是为的啥发火,可是没有办法呀,家里的钱都在穆老太手里,他们也没钱啊。

    “二哥,我听说狗蛋他舅家里有钱,你就回去给借点呗,到时候大哥中了举人,你可是头号功臣。”穆大年忽然道。

    “放屁,五弟你可别胡说八道,我告诉你,狗蛋他舅现在生意不景气,好久都没来看狗蛋了。

    照我看,你这牛高马大的,你去码头搬货,一天十几文钱,半个月也有半两银子咧。”

    穆大忠又不蠢,林氏的娘家就那一个拿得出手的亲戚,要是在这里废了,以后可咋整?

    “二哥,我看你就是不想给大哥帮忙,我告诉你,你可别后悔,大哥要是做了官,铁定不带你走。”

    穆大年威胁的话,让穆大忠不开心了。“我说五弟,你这整天的跟吃了粪一样,喷谁了你,都是一家人我咋不愿意帮了?”

    “你就是……”

    穆大山叹了口气,对着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个人道。“你们别吵了,看看爹咋说吧,要是真的凑不齐,咱们都去镇上搬货去,咱四兄弟,一个月也是二两银子,能凑一点是一点。”

    “要去你去,我可不去,我这腰还痛着了。”

    “就是,就三哥你积极,家里最没钱的可是你们三房。”

    穆大忠和穆大年两个人一人一句,呛得穆大山脸色通红。

    他也不说话了。

    穆老太一个人还在地上撒泼,最后穆老爷子生气的爬了起来。

    “都别说了,我明儿去大妹家借,你们都给我消停点!”

    ————

    镇上,穆双双用八十文钱,得到了十本书,她随手翻了一下,都是科举用的上的书,想来那书生还是有点学问的。

    陆元丰站在旁边,见女娃盯着那几本书看得认真,便好奇的问。

    “双双你认识上面的字儿?”

    “哪能啊,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我就想看看,那些读书人,看得是啥东西。”穆双双笑了笑,解释道。

    书上的字儿她倒是都认识,毕竟文字,早就随着血脉,流传了下去,即便是从未学习过繁体字的她,也不存在阅读困难。

    “嘿嘿,那你继续看,我把碗洗了。”

    刘子安洗过的碗,都要重新洗上一遍,陆元丰主动揽下了这个活儿,等到他将碗洗完,穆双双已经翻完了一本书。

    他总觉得双双是认识字的,不然也不会盯着那些书看那么久。

    村里也有在念书的娃儿,不过他听那娃儿说,一看到书,头就疼的厉害。

    不过这也只是他的猜想罢了。

    这趟,他们卖了一百八十六个馍,一共是七百四十四文钱,汤,陆元丰数了也算过了,是一百二十碗,挣了一百二十文钱。

    除掉一百六的成本,等于他们这趟出来挣了七百零四文钱。

    陆元丰知道,如果没有双双,那二十多斤肉,不说别的,能卖出去挣一个成本价,已经很好了。

    “双双,我昨天买肉的银子我数过了,是三两外加五百五十四文。

    你待会儿去我家,我拿二两银子给你,今天的钱,你自个留着,给小寒做上学堂的束脩。”

正文 第124章 卖凉茶的老婆婆

    穆双双合上手里的《礼记》,疑惑的看着陆元丰。

    “不是都说了对半吗?属于你的那份,你就拿着,不然我以后可不敢和你一起挣钱。”

    按照陆元丰的说法,穆双双心底归整了一下这头野猪挣的银子,一共是四两银子外加二百五十八文钱。

    分摊下来,也就是她和陆元丰一人二两银子,外加一百二十九文钱。

    搁古代,确实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野菜是你的,野猪也是你说的法子才抓到的,就连来卖肉夹馍的主意,也是你想出来的,我啥都没做,没资格拿这么多钱。”陆元丰摇了摇头,拒绝道。

    “你说没资格就没资格了?你要没资格,咱的野猪咋从山上下来的?这些东西咋从村里来镇上的?还有你背上的小黑住的树屋谁做出来的?”

    一连串的反问,将陆元丰说的哑口无言。

    但是陆元丰这会儿心底又是高兴的,双双这般说辞,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双双,咱们先去把小黑背到集市上问问别人咋卖的,这件事,我们回去再商量。”

    “也行,反正不管咋样,当初说好了是咋分,就是咋分。”

    将租借来的东西都还回去,穆双双和陆元丰去了集市上。

    这会儿已经过了晌午,日 | 头的辣度却丝毫没有减下去,穆双双拎着一壶水,喝了好几口,转身发现陆元丰除了一个独轮车,几个桶,啥东西也没带。

    “你没带水?渴不渴?”

    “不……不渴!”陆元丰摇头。

    “你别骗我了,我给你去买碗茶吃去,顺便让小黑出来透透气。”

    “要不,就哪儿。”穆双双指了指不远处的棚子那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