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弃妇扶摇录 >

第26章

弃妇扶摇录-第26章

小说: 弃妇扶摇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清月紧锁眉头,林妈妈疯了这个没法追究了,毕竟她昏迷的时候就神神叨叨不知所云,她吩咐道:“你叫人守在院子里,打听一下林妈妈怎么死的。林妈妈这个时候死了不是小事,老夫人和大夫人一定会派人去查问的。”
  春叶当即去了。
  不过沈清月还是不敢太乐观,若是柳氏去查,只怕会手下留情。
  柳氏至少和吴氏有一点一样,那就巴不得她能出家做姑子才好。
  只可惜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根本没法出面沾惹这种事,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有个得力的妈妈就好了。
  沈清月转过身,叫夏藤给她梳了个圆髻。今儿不出门也不见客,周学谦也不在,她便只画了眉毛,口脂都没有抿。
  待她梳妆完了,就拿了一把剪子在廊下避风处修剪白兰花,这白兰花沈清月才换过盆,剪去了腐烂的根,也没有再精心修根、剥泥球,只稍添了些土,一指长的小白兰又长得亭亭玉立,芳香四溢,等花开好了,摘下来用
  春叶急急忙忙地回来禀道:“姑娘,林妈妈的死查不了了。”
  沈清月手腕一滞,问道:“怎么回事?”
  春叶道:“林妈妈的儿子媳妇不肯让仵作查,说想让林妈妈入土为安。”
  沈清月手上力道重了一些,一不小心剪掉了一个刚露出点点乳白花瓣的花苞,花朵落在地上,沾了尘土,脏污了一些。
  生老病死,人间大事,沈家虽是林妈妈的主家,却也不能做这样违背人伦的事。
  沈清月握着剪子的手勒出了红痕,她淡声吩咐道:“让那几个小丫鬟都回来罢。”
  春叶迟疑着道:“姑娘,就这样算了?”
  “嗯,算了。”
  只是这一次算了,下一次,不会算了。
  春叶也没说什么,领着几个丫鬟回来了,沈清月打赏了丫鬟们一些零嘴,给下去了几个尺头,便在屋里歇着了。
  林妈妈的死很快便传进了内院。
  隔了几日,吴氏又光鲜亮丽地出现在人前,丫鬟们又是三夫人长三夫人短地叫着。
  沈清月对吴氏有关的事充耳不闻,她只管去给沈世兴请安,或是在家里刺绣,有时也去找沈清舟下棋,期间也让丫鬟跟着厨房采买的妈妈出去了一趟,替她打听了一个秀坊的事儿。
  沈清舟没了顾淮教习棋艺,也少有人陪她下棋,难得捉住一个沈清月,姐妹两个有几天成天腻在一起,关系也愈发亲近。
  同心堂里,常常能听到两个姐儿的笑声。
  有时候还有沈清舟认识的官家小姐来找她玩,沈清月很快也同这些小娘子打成了一片。
  沈清月的为人处世方式,虽然已经和这个年纪的小娘子们大有不同,不过她有时候看穿小娘子们的小心思也觉得很有趣,和沈清舟待在一块儿的时候,丝毫不觉得闷。
  现在姐儿两个一道走哪儿都是手挽着手。
  流光易抛,眨眼就快到了沈清月和周学谦约定去见面的日子。
  两人相见的前一天,方氏叫了沈清月去说话,她道:“月姐儿,我想给你相一个合适的管事妈妈,我不知道你意下如何?我想你身边还是有个妈妈照顾你要好一些。你若是将来想带管事妈妈做陪房,我就去外面替你找个出身干净的,要是不想,我就在府里替你挑一个,待你出嫁之后……便总要好一些。”
  方氏的话说的很委婉,她也是看着吴氏一直算计沈清月实在糟心,想着有个管事妈妈照顾着她到出嫁。
  沈清月粲然一笑,反握着方氏的手,道:“谢谢二伯母,管事妈妈的事,我的确要求二伯母帮忙,不过不是请您替我找。”
  方氏抬了抬眉毛,“那你想让我帮什么忙?”
  沈清月笑道:“从前我身边那个哑巴妈妈有个熟识的老姐姐,我想去寻一寻这位妈妈,身边人最要紧的是忠心。”
  方氏想起了那个哑巴妈妈,蹙了蹙眉,随后点着头道:“你说的对,要紧的是忠心。”她又问道:“你是想带着她将来陪嫁?”
  沈清月近来变化很多,方氏都看在眼里,她的二侄女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聪明了。
  方氏也不把她当沈清舟那样的小姑娘看待了,只要是为沈清月好的话,方氏也不怕跟她说了。
  沈清月颔首道:“我毕竟还年轻,有个长者照顾,到底要好些。”
  方氏问沈清月,那个妈妈住在哪里,要不要她派人出去寻。
  沈清月浅笑道:“我只隐约记得坊、巷的名字,我还是自己去问一问得好,正好我要去取父亲的字画,若这回问不出来,便再托您帮忙。”
  方氏知道沈清月有分寸,连出门的由头都找得合情合理,便没再多言。
  次日,沈清月便领着丫鬟,跟沈世兴一道出门了。
  不过这次待沈世兴离开之后,她先去了原先罗妈妈所在的秀坊,而未去青石斋。
  前一世的时候,沈清月用嫁妆置办了好几间铺子,其中就有她熟识的绣铺,既卖绸缎,也卖成衣,还售卖一些和顾绣、苏绣、蜀绣、湘绣相关的其他东西。
  罗妈妈所在的绣坊,就和沈清月的铺子有长期往来。有一回沈清月去取货的时候,恰好遇到绣坊有一笔单子被人毁了约,大批的绣帕出不了手。
  沈清月一则想低价拿货,二则有恻隐之心,不忍绣娘们没了饭碗,便买下了所有的帕子,然后便与管事的罗妈妈相识了。
  罗妈妈很有胆识,性格也好,沈清月便收了她做自己的院子里的管事妈妈,也让她帮忙分担外院铺子里的事。
  沈清月记得,罗妈妈说她从前一直在司马巷秀坊的庄子上做工,这儿应该能打听到她。
  到了司马巷,沈清月派了丫鬟去问,春叶却回来道:“姑娘,秀坊的管事说,从没听说过罗妈妈这个人。”
  沈清月紧皱眉头,问道:“她全名叫罗红,没有吗?”
  春叶摇摇头,道:“没有。”
  沈清月坐上马车,往青石斋去。
  怎么会没有呢,她和罗妈妈相处了接近六年,怎么会没有呢!


第41章 
  沈清月对罗妈妈的感情很深。
  她虽然学技很快,女红厨艺下棋不在话下,却于人事非常迟钝,嫁去张家之后,受了婆母钱氏百般磋磨,才渐渐学会在各方人情之中斡旋一二,幸得后来罗妈妈跟在她身边,指点了她许多,才学会了看淡男女之情,一心打理手中产业,真正地在张家站稳脚跟。
  沈清月前一世最感激的人就是罗妈妈,而罗妈妈也待她十分忠心体贴,直到她和离回娘家的时候,她手里的产业也都是暂且交给罗妈妈在外面打理。
  但是她没想到,这次来司马巷,竟然找不到罗妈妈!
  沈清月不知道,到底是事情又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改变,还是罗妈妈骗了她。她私心里希望是前一种情况,可她深居内宅,离司马巷那么远,沈家的事又怎么会牵扯到罗妈妈身上?
  她也不愿自欺欺人,罗妈妈上一世大概就是骗了她。
  沈清月坐着马车往青石斋去,她面无表情地挑帘看着帘子外的热闹景象,眼珠子一动不动,许久才放下帘子。
  待到了青石斋,沈清月带着面纱下去,胡掌柜前来迎她,一脸笑色道:“还以为姑娘不来取字画了,我正愁这保管之费呢!”
  沈清月一笑,她就来过一次,又时隔这么久,胡掌柜记性倒好,她道:“家中有事耽搁了。”
  胡掌柜领着沈清月往二楼去,恭恭敬敬地道:“五幅字画皆已裱好,姑娘随我去楼上过目。”
  沈清月环视一圈,上了二楼之后又扫视一遍,未见周学谦,便不动声色地坐下了。
  胡掌柜仔细地取了五幅字画放到沈清月的跟前。
  五幅字画皆以金线绸布镶边,上绣如意云纹、宝相花纹或是莲纹为饰,又用打了蜡的鸡翅木为轴,一一铺陈开来,其余字画不表,沈清月的那副画像装裱之后却是精美绝伦,华贵无比。
  胡掌柜笑问沈清月:“姑娘可还满意?”
  沈清月灿笑抬头,道:“自然满意。”她笑容渐淡,问道:“不过胡掌柜,契书上所写,好像没有以金线绸布为边这一条,用的也不应该是鸡翅木?”
  她让春叶将契书拿给胡掌柜。
  胡掌柜拱手笑道:“姑娘安心,不过店中多余布料和木料用在姑娘的字画上,颜色与姑娘要求别无二致,不过质地有区别,当然还是按照契书上约定之资收取费用。”
  沈清月可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她当即浅笑问道:“胡掌柜这是何意?”
  前一世的时候,沈清月在胡掌柜里买卖了很多东西,一来二去两人熟稔之后,胡掌柜便会做个中间人,给她介绍一些常在青石斋收画的官家夫人认识,这都是互惠互利的事。
  她对胡掌柜,还是很有好感的。
  胡掌柜不大好意思地笑道:“的确有求于姑娘,有一位管事妈妈的主家因为调任,将离京城,她已经脱了奴籍,一家都在京城,儿子也中了秀才,所以打算留京,但是她的主家有一盆心头好叫‘丹州紫莲花萼’,却不好带走,听闻姑娘有将通草以假乱真之技,所以想求姑娘帮个忙。”
  他见沈清月面无表情,生怕她恼了,立刻又道:“也不是要强求姑娘,那个熟客尚且不知此事,姑娘若不便,我下回则替姑娘回绝了。”
  沈清月蹙着眉头反问道:“敢问胡掌柜是如何得知我会做通草花?”
  她替周夫人修补顾绣一事传出去尚且好说,毕竟周夫人开始结交京中夫人,多提了此事几句,知者甚多也有可能,可她做通草花的事,却是牵连了沈家的一件丑事,周夫人绝对不会冒着得罪沈家的风险去传闲话。即便沈家内宅的仆人也有可能传出去,但还不至于传到胡掌柜这儿来?
  真是蹊跷。
  胡掌柜笑呵呵道:“是令尊在衙内言之,我不过听往来客人提了几句,正好又遇到那个熟客提起求花之事,才想着在中间牵根线。”
  “……”
  她爹?!
  沈清月语塞,她父亲在衙门里不是点卯就回来吗?怎么跟人说她的这种事儿!
  她思忖了片刻,脸就红了,父亲怕是要亲自捉个贤婿,所以在同僚面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起来了?
  看如今这样子,只怕沈世兴所在衙门的同僚都知道了,而六部衙门都是挨在一起的。
  沈清月当下简直想掩面而逃。
  胡掌柜还是笑呵呵的,一脸憨厚模样。
  沈清月想着将来还要承胡掌柜的情,便没有拒绝,只道:“我可以试之,不过还要看看真花是什么样子,最不济也要有个画像才好。”
  胡掌柜欣喜道:“好,我今日就派人去那熟客府上跑一趟腿,姑娘何时再有空过来?”
  “两日后。”
  “有劳姑娘了。”
  沈清月站起身,付了余下的钱,叫丫鬟卷起了字画。她站在窗外,往下看,却还不见周学谦的身影,她皱着眉想,他是不是忘记了?还是遇到事情耽搁了?
  春叶收好了画,沈清月便旋身跟着胡掌柜朝楼梯走去,还未下楼,就听得小二在楼下道:“掌柜的,周公子来了。”
  沈清月眉眼一展,嘴边缀上一丝浅笑,他来了。
  周学谦正上楼,沈清月正下楼,二人遥遥相望,他先打了招呼:“表妹安好。”
  沈清月福一福身子,道:“表哥。”
  胡掌柜瞧着周学谦若有所思。
  周学谦先问胡掌柜:“家父之作,可修复好了?”
  胡掌柜睨了周学谦一眼,道:“好了。”
  周学谦欢喜道:“我这就随掌柜上楼去取。”
  胡掌柜扯着嘴角看着周学谦“噔噔噔”地跑楼梯上去——这是随他上楼吗?分明是周学谦自己飞奔上楼!
  沈清月站在楼梯口,侧身让路。
  胡掌柜马上跟了过去。
  周学谦一上楼,眼神都黏在沈清月身上了,待胡掌柜也上来了,他才挪开。
  胡掌柜上了楼,他对沈清月道:“原来姑娘与我客人是亲戚关系。”
  沈清月眉眼一弯,道:“是。”她笑着瞧了周学谦一眼,欠身道:“表哥,我先走了。”
  周学谦目光灼灼,作揖目送她。
  待人走了,周学谦急急忙忙地同胡掌柜道:“掌柜,那字画我暂时不取,一会儿再来。”
  胡掌柜敛起温和的笑,拉住周学谦,道:“郎君可是要去追沈二姑娘?”
  周学谦面色微红,去到山上,他方知什么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轻轻“嗯”了一声,道:“有些话要去交代一声。”
  胡掌柜肃然劝道:“沈二姑娘待字闺中,清誉要紧,周郎君若真的尊重姑娘,自当保持君子之距,方才是君子之道。”
  胡掌柜是周学谦父亲背靠大人的心腹,周学谦向来敬重他。
  周学谦心道胡掌柜怕是担心自己举业有碍,便保证道:“掌柜所言甚是,晚辈绝无敢有过分之举,乡试之前,定当全心向考。”
  胡掌柜嘴角沉下,周学谦眼下可不像是能克制得住自己的人,他唯恐多说令人生疑,便放了周学谦去,却还是留下了一句狠话:“郎君有自知之明甚好,倘或有所逾越坏了彼此名声,只怕老爷再不会重用汝父。”
  这话说得重了,周学谦皱了皱眉,再三保证:“自当谨遵先生之言。”
  胡掌柜点了点头,再未多说,却当即下楼交代了小二,便离了铺子,家去传信。
  周学谦赶出去追上了沈清月。
  沈家的马车停在巷中,沈清月便往巷子里去,周学谦追在她身后,叫住了她。
  沈清月站在巷口转身一看,眉眼弯弯,道:“表哥,你的字画取了?什么时候回寺庙?”
  春叶垂首而立,巷外酒楼前有一进京赶考的穷书生正在吆喝着兜售字画等物件,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周学谦离沈清月又几步之遥,他笑吟吟地回她道:“还未取,等会儿就去取。与你说过话了,再回寺庙中。”
  沈清月点了点头,心想这样说话到底不妥,虽说二人未曾举止未有不当,叫人看见到底是有闲话,便微微低头道:“表哥路上小心。”
  周学谦眨眼直视着沈清月蒙纱的脸,道:“我知道。”他沉默了一会儿。
  巷外穿粗布衣衫的书生忽拿起一柄扇子,走到周学谦跟前,欠身笑道:“郎君,买一把扇子,不贵,只要五文钱。”
  周学谦当然不忍拂意,正要摸出几个铜钱给他,脸色一变,发现钱袋子没带在身上。
  沈清月眼眸抬起,眼见周学谦正为难,忽然想起来,上次在同心堂门口答应过他的话,便让春叶拿出一钱银子递过去,笑道:“就当是我送给表哥的。”
  周学谦涨红的脸褪了红,他笑逐颜开地接了银子,全给了书生,接了扇子,他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面色又爬上一些微红,他握着扇柄,藏于怀中,又作揖道:“表妹路上小心。”
  沈清月点一点头,道:“嗯,知道了。”
  周学谦转身走了,沈清月叫来春叶,一道上了马车回府。
  周学谦在青石斋店小二的手里取了字画,回寺庙的路上忍不住把玩扇子,穷书生做的扇子以木为骨,虽不比沈正章手上那柄清雅,却也很趁手,扇面洁净,题了一行字,用墨汁随意晕染出一朵高雅的兰花。
  最紧的是,这是沈清月送的。
  周学谦一脸欢喜,待回了寺庙,沈正章问他:“你回了?路上遇到怀先没有?”
  周学谦一愣,许久才问道:“顾先生也下山了?”
  沈正章点着头道:“你俩前后脚走的,我还以为你碰上了,原来没有?”
  周学谦的喜色瞬间淡了两分,他将手上的扇柄握得发热。


第42章 
  周学谦听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