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金闺春浓 >

第28章

金闺春浓-第28章

小说: 金闺春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钟父压低了声音唤他的名字。

    “莫要拦我,你没看见你妹妹都急成什么样了吗?”钟老爷子看着座上的皇后,“她已经没了那几个孩子,若真要拿清平去和亲,那是要她的命啊!”

    钟父却仍死死的拽着他的手压着,急促道,“父亲既看得出这些,难道就看不出幕后那人是在故意逼迫我们吗?”钟老爷子一心搞学问,没有钟父入朝堂入得深,此刻气的狠了,自然也没儿子想的远。

    “以父亲这样的身份便是出去说一个不字,那孙子道一个不忠的名声扣下来,以后钟家不保,别说皇后能不能保住,便是宫里的太子以后能不能站稳脚跟都是两说。父亲三思!”

    钟老爷子只是太气一时没想通,被儿子点醒便止了激动的动作。

    他又望着那侧和毓秀坐在一起的清平公主,毕竟是自己的亲外孙女,年纪这样的大的老人又怎么舍得,眼中不一会儿便有些酸,“清平才这样的年纪,要是去和了亲,日后怎么回来?怕是只能埋骨他乡了。”他舍不下自己的外孙女,他又如何舍得?

    天下安危本就是交给将军来守护,关他一个娇滴滴的孙女什么事儿?这孙子道面上仁义,却只是一个无头无脑的小人鼠辈!

    钟父虽然的保持着冷静,亦对孙子道十分不满。楚朝虽弱辽国,但若非要一战,也不是必输之局,他如此跪舔辽国的使臣,将楚朝至于何处?

    便是一直和谈又能如何,到最后这楚朝究竟是楚朝,还是辽国的附属国,羊群一味的退让只能让群狼越发眼馋,最后分而食之。

    他有无数的话,无数的道理可以说出去阻止,可他偏偏不能,只因为他这身份,但凡他说一个字,那孙子道便能跟只疯狗一样咬死他钟家。

    这番话换任何一个人来说都能扭转战局,可偏偏他说不得!

    楚皇舍不得清平嫁出去,可目下那宋凝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便是他也顶着无数的压力。又扫了一眼席面下众臣,道,“众卿有何意见?”

    除了钟家父子二人意外,几乎是全堂附和。

    其中亦有与孙子道不合的忠臣。他们未曾有与钟皇后为敌的想法,只是纯粹觉得辽人势强大,如今只牺牲一个公主,便可永世和平,再好不过了。

    楚皇觉得心头压力越大,堂下也只有钟家二人未符合,可这两人又有什么用。左右皇后娘家,他们说什么都会被顶回来,楚皇也是从皇子做过来的,如何不懂底下人的争夺?

    他心下凄楚,便是他是一国皇帝又如何,连自己的亲女儿都保不下来。孙子道之前亦是这般以命谏言,从未惹得楚皇不快,反倒觉得他是一个忠臣,如今气上来了,也觉得这人太过咄咄逼人,竟是逼的他非要将女儿交出去。

    可如今这么多人眼下看着,他在无奈也只能应了。

    清平老远瞧着父皇的表情,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晕厥过去的样子。她面目凄苦成这般模样,毓秀如何能再忍心,她重生一回改变不了亲友的命运,重生又有何用?

    “使臣既真心相求……”

    毓秀突然站立,“皇上,臣女有话要说。”

    整个寂静的场子越发寂静。楚皇不晓得毓秀一个女流之辈能说些什么,放往常这般重要的宴会一个女子出来说话他必然要斥骂回去,可如今不想女儿嫁出去,他便想着能拖就拖。

    “是钟家的嫡长女?既是皇后的侄女,便是自家人,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毓秀走入殿中央,于宋凝和孙子道中间跪下,向楚皇一拜后道,“臣女有些不明的地方,想问孙大人,不知大人能应否?”

    孙子道撇眉,刚要拒绝,毓秀却不给他机会。

    “大人刚说的我亦十分赞同。公主享受百姓供奉,自得为百姓做出贡献。”

    孙子道不明的看着她,他以为这钟家女要替清平求情。

    毓秀一笑,又发问道,“想来如今座下都是与孙大人一般的想法。毓秀刚看堂上如此的整齐划一,突然心中所思,便起了一首诗,想交与大人品评。”

    孙子道从开始到现在都未插上话,毓秀也仍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大人可听好了:君陈帝王和蕃策,哪知男儿为国羞,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毓秀笑看孙大人,“毓秀从不知,我国如此势弱,天下安危,百姓国家居然都系在清平公主一个弱智女流身上?”

    她又看着皇帝,“毓秀觉得可笑,使臣不觉可笑吗?”

    “若如使臣说的永世和平,那不若公主嫁去,辽国派人遣了辽军一半兵将以做聘礼如何?”只是这般厚重的聘礼,辽人出的起吗?

    “朝堂之上哪有你一个女子说话的份儿?”眼看事情将定,又突然出了这样一个人,宋凝面色难堪,又转头看座上楚皇,已没了刚才的神色。

    毓秀冷哼一声,未搭理他,又跪拜,“毓秀亦以死相谏,若天下安危真只是一个公主便能解决的,皇上何不遣散朝堂?”

正文 第四十七章:针锋相对

    毓秀席间所进之诗词,未非自己所做,却是前世清平公主去后,辽国在求和亲公主之时,楚皇御封的一位宗室县主所写。

    ——君陈帝王和蕃策,哪知男儿为国羞,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是啊,若和亲一女子,便能天下太平?那朝堂之中,皎皎文臣,赫赫将军,百万雄兵,谋定千里?这些,又有何用?

    身为堂堂男子汉,举国安然悬于一女子裙间,满堂男儿,难道真的不觉得羞愧吗?

    前世,那位宗室县主用这一首七言绝句羞煞大楚朝臣,最后甚至解了自己的和亲之危,那么,今生,已经到此情此景,如此紧迫的关头,毓秀便将此诗借来用上一用,说不说,便能帮清平脱离险情呢!

    只要能帮上清平,改变前世命运,毓秀将不惜一切代价,她掀起裙摆,步出御案,挺直腰背,她磕在大殿之前,“陛下,国之安然如何以能一女子和亲于否来决定?”

    “狼之凶狠,在于群策群力,虎之悍猛,在之利牙利爪……国力之强,系于一女子裙带,这难道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毓秀眼眶泛红,连连叩首,“毓秀亦知,今日冒犯天威,实乃大罪,但,国之兴亡,匹夫有则,臣妇虽一女子之身,但亦愿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亦不悔,可是陛下,和亲真是为大楚百年计吗?”

    “请陛下三思啊!!”

    “毓秀好大的胆子,她一个小小姑娘家,她怎么敢如何……”身后,钟父眉头紧紧皱着,脸色阴沉。他虽疼爱毓秀,可为人素来有些迂腐刻板,教导女儿,讲究的是‘三从四德,女戒妇训’。

    钟老爷子将毓秀当做男儿教养……这都让他感觉有些别扭,前些日子,毓秀嚼楚昭的舌根,哪怕是真的,他都觉得此事不该出自女儿之口,更何况如今,毓秀还当着朝中大臣的面儿,大言不惭,直接进言,这更是让他有些怒气满满了!!

    “不行,这孩子实在不知天高地厚,我得阻止她……”钟父抬腿欲起身,上前向楚皇请罪。

    “你坐下吧!!”钟老爷子一把拉住他,沉着脸低声训,“我看不懂事儿的是你吧!!毓秀说的有什么不对,我堂堂大楚国,延绵百年,地大物博,什么时候沦落到需要讨好蛮国,献上和亲公主的地步了??”

    钟老爷子气的胡子都快翘起来了。原本,他对大辽亦是很在意,甚至多次夸赞过其国力强盛,军民一体,可如今……竟然都迁怒,直呼其‘蛮国’了,可见是当真气的狠了。

    “毓秀有胆量直接进言,且言之有物,字字句句忧国忧民,有这样的女儿,实乃我钟家的福气!!你阻止?你凭什么阻止!”钟老爷子伸手敲着儿子的脑袋,咬牙切齿的道:“我看毓秀比你这个不开窍儿的死读书脑袋强多了!!”

    “父亲……”钟父哭笑不得,抱着头赶紧缩了回去,“我不出去了还不成吗?”

    “哼,老实呆着吧!”钟老爷子怒哼一声,眼神却死死盯着前方。

    毓秀此次的行动,在他看来,虽然未有什么大错处,但终归还是有些冒犯,他且得仔细盯着,好时记得准备帮孙女兜底儿呢……

    ——

    做为亲生父亲,钟父都不看好毓秀的言语,宴间旁人自然更为气愤,甚至,有些人根本都不曾仔细考虑过毓秀说的话,只因她女子之身便直接斥骂起来!!

    “小小女子,当真大胆至极,这是等何地方?哪里轮得到你来放肆?”

    “大言不惭,国之重事,哪里是你个小丫头了解的?”

    “无礼可笑,吾等不屑与之争辩!”

    “多回去读几遍女戒女训,连妇人之道都不了解,还敢来此大放厥词!”

    一瞬时,宴会现场轰声四起,各种刻薄酸言,应有尽有……

    毓秀浑然不动,双目直视楚皇,她既然敢站出来,便已经料到了会有这样下场!

    “辽使无礼,咄咄相逼,和亲之求毫无诚意……臣女请陛下三思!”她在次叩首,完全无视身旁的那些个说怪话儿的人。

    能决定清平命运的,只有楚皇而已,所以,毓秀在乎的,亦不过他一人,旁的,根本不被她放在眼里。

    但是,她这态度,却更是惹怒了在场的大臣们,一时之间,场面更加‘沸腾’了。

    “够了!!”就在以孙子道为首的众臣们合力‘批斗’毓秀的时候,太子终于忍不住站起身来,扬手打翻了桌案上的玉碟,‘啪’的一声脆响,青玉四溅……“钟姑娘之言?有何不对,令你等如此妄言?”

    “孙尚书,你身为我大楚国朝臣,却对辽使如此崇敬,事事以他为先。我楚国堂堂嫡出公主,亦被你毫不在意许了出去……”他咬着牙,转头看望眼圈儿通红,眼上尤带泪痕的清平,心中愤愤,怒道:“你到底是我大楚国的朝臣,还是辽国的先锋?”

    “你若当真如此崇敬辽王,觉得我大楚不是其一合之敌,只得献女才能得生?为何不直接叛了我大楚,投奔辽王去呢?”

    清平公主可是太子的亲妹妹,孙子道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就要把她嫁给五十出头的辽王……太子怎么可能不生气?

    如果不是毓秀冲出去的早,他没来得及……说不得,如此跪在楚皇面前的那个,就是他啦!!

    “太子慎言!”楚皇低声,“朕知孙爱卿忠良之臣,一番言语,虽有些冒进,但俱是好意……”他强笑着安抚了孙子道,又转头对宋凝说,“只是,钟姑娘和太子所言,亦有一些道理,和亲之事,朕仔细想了想,确实不服,还是做罢了!”

    “可是,楚皇陛下,我辽国诚心诚意……”宋凝皱起眉,急切的道。

    “朕说,就此做罢!!”楚皇阴下脸,“辽使听不懂吗?”

    不得不说,哪怕性子在软儒,楚皇毕竟身为一国之帝,脾气还是多少有一点儿的。宋凝和孙子道这般咄咄逼人,强求他的女儿,楚皇又不是泥捏的,当然也有感觉了!!

    钟皇后不同意,毓秀所言亦有道理,她那首诗,当真是有些刺痛了楚皇的心了!

    朝中养了那么多大臣,文官武将,百万雄兵,结果出了事儿,却还要他把嫡亲的女儿献出去?这是何道理?怎么想怎么不对!!尤其,太子都站出来了,看态度肯定是不赞同这件事!做为大楚皇位的继承者,楚皇膝下唯一的嫡子,他还是要考虑太子的想法的。

    “这……”楚皇难得硬气起来,宋凝一时也有些气短。辽国就算在是强盛,他如今到底身在楚地,真的将楚皇惹怒,将他杀了……到时候,哪怕辽国真的攻击楚国,他死都死了,难道还能活转回来不成?

    更何况,辽国虽强于楚国,但大楚传承百年,地大物博,哪怕如今文盛武衰,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攻击的下来的。他不过区区一个使臣,若当真被楚皇杀了,只要楚国找出合适的理由……辽国当真未必会因为他而挑起战争。

    “万岁爷,怎可为了区区一公主败坏两国邦交啊……”孙子道不甘心的喊着,仿佛痛心疾首,眼神却偷偷撇向楚昭方向……

    ——楚昭微微摇了摇头。

    被毓秀一首诗激起众愤,太子又出言挤兑……眼下,若在和亲之事,未必有些不识时务了。

    “孙爱卿不必在言,朕意已决!”楚皇言道,脸色阴沉。

    “这……是,臣遵命!”得了楚昭的命令,孙子道便不在强求,装做被楚皇喝退的模样,摆手退下。

    一场风波眼见消转,宋凝亦不好在说什么,转而坐回自己的坐座,准备图谋以后。随后,自有宫人上前,将太子摔碎的青玉碗碟收拾妥当。

    毓秀虽说了立了大功,钟皇后眼目感激的瞧着她……可她到底女子之身,此前冒进已有些不妥,到不好太过赏她。好在毓秀亦不是为此出头,见此将事了,到很是平静的退回了御案后。

    “毓秀,谢谢你,真的谢谢你!”清平公主满面泪水,握着毓秀的手,泣不成声。

    “算了,你我姐妹,何必说这个!”毓秀轻笑拍清平的后背,柔声安慰她。

    席间,歌舞升平,谈笑风声,仿佛方才的风波根本未曾发生一样。

    用罢晚膳,眼见宴席就要散了,彻底了解之时,一时闷头饮酒的宋凝,突然又站了出来,面向楚皇道:“陛下,我辽国不似楚国风雅,不怎么喜爱歌舞之事。偏偏,野蛮粗鲁的很,对武学到有几分善长。”

    “这歌舞嘛,臣看不大懂,亦不太感兴奋,不如……令随臣出使楚国的勇士,上场献艺?”

    “楚国亦可派出勇者,两方点到即止,也算热闹一场?”宋凝笑着,用很轻松的语气建议,“不知楚皇陛下意下如何?可愿应允?”

    “这个嘛!”楚皇有些犹豫。只是,就如宋凝所言,不过‘热闹一场’,又不是什么大事。方才已经拒绝了辽国和亲的要求,此时若连比武都拒绝,怕是说不过去,人家是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

    楚皇点了点头,“那好吧,就如辽使所言。”

正文 第四十八章:败北

    宋凝拍了拍手,原自一群辽人后站出来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脖上绕着一个钢圈,脸上亦布满血煞之气,整个人壮实的仿若一堵坚硬的墙壁一般,宋凝道,“这是我大辽最英勇的战士乌畏,我们便派他出站。”

    说完又看着楚皇,“既是外臣所提出的比试,不然就有皇上定下规矩。”

    这是在给楚皇下套子,无论输赢倘若楚皇定下了规矩,要是输了,宋凝离了楚朝可大肆宣扬规矩不公,但倘若要是赢了,那楚皇的脸上亦不好看。他强笑了笑,又冷着目对宋凝道,“使臣不远万里而来,我楚国作为东道主,自然应该相让,这规矩就交给使臣来定。”

    宋凝拱手,“那外臣便却之不恭了。”

    清平公主紧张的拉着毓秀的手,又愤恨的咬唇骂了句无耻,“辽人重武,我国重文,这本来就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儿,他不比试文采却偏偏比试武艺,无耻之尤。”偏偏她那父皇又极为爱重面子,便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也要应了这外来的使臣,如何让人心中不气。

    毓秀也急,那辽人战士看上去绝对英勇,她又看了那宋凝一眼,只见他老神在在的坐在席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毓秀倒是不怕这赛事的输赢,只怕这之后宋凝又要以此为由头做出什么事来,那便才让人焦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