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乞丐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王的威严?赵匡胤不经意抬头看了眼皇位上那高高在上的七岁孩童,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开口道:“得明心者,得天下,这话诸位同僚想必心里都清楚。大周的威严非欺压百姓,亦非让他们有话无处说,让天下百姓害怕。而是对天下百姓的“仁”。民心所向,才是大周的无上威严。”
事实上,赵匡胤并不想和韩通为敌,韩通虽是侍卫司的副都指挥使,但侍卫司的那位都指挥使却远在扬州,所以韩通实际上控制着汴梁的半数禁军。但韩通却毫不领情,几次三番将赵匡胤的示好抛之脑后。赵匡胤其实再能忍,也受不了韩通的无动于衷,甚至指桑骂槐。而且,丐帮的这件事,他也不得不出面。
韩通将尉迟雄的举动,拉高到了皇帝的尊严,国家的面子问题。而赵匡胤拿大周对平明百姓的仁政,以及自古的为政之德来对抗。
一时之间两方各有支持,争执不下。
“嗯!范爱卿,此事依您之见该如何是好?”这声音不大,且柔柔弱弱,但此话一出,朝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声音从小皇帝的背后的那一张帘子中传出,说话之人正是垂帘听政的大周符太后。
左边,位列文官第一位的正是大周宰相,顾命大臣,肖国公……范质。
范质年少成名,才情出众。此时已年过半百,身形瘦弱,面色儒雅淡然,看上去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然而正是这份老好人心肠,却又颇有才华的气质,才使得他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为官而不倒,甚至位列大周宰相九年,晋肖国公。
赵匡胤和韩通两人的交恶,范质也略知一二,原本为维护大周的稳定,他还尽力游说了一番,想让两人放弃前嫌,一致对外。但似乎两人均不领情,几次之后,这位老宰相,也放弃了自己天真的想法。默许了两人的争,但决不允许两人的斗。
对于韩通未经朝廷许可,擅自以侍卫司的名义发出的告示,他一开始确实恼火。但韩通毕竟也是为维护皇上的威严,先皇驾崩没多久,此时维护当今小皇帝的威严,倒是很是必要。只是这办法,却过激了。
范质一直闭口不言,对于韩通和赵匡胤之事,他并不想过多的参与。而这事,也不能在朝堂上下定论,两边都是大周的高级将领,无论最后谁赢了,另一方的面子上都过不去。想到此,他微微抬头,看了眼那高高在上的帘子,暗叹,符太后聪明是聪明,可惜还是太年轻了。
但是太后的问话,范质不得不回。望着上面的年轻母子,想起先皇的临终嘱托,他双手抱着象牙笏,上前一步,答道:“国家形象是大,皇上威严不可不敬。然,韩大人此举激进有余,老臣建议将此时暂缓,发到中书省议一议,老臣定会拿出个妥善的处理办法。”
赵匡胤转头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一本正经的范质,心中暗道,果然是老狐狸,做事稳重得很。但此结果,倒让他很是满意。
老宰相的话,自然引得满朝文官的附和,纷纷点头附议。
“好一个议一议。”韩通暗道一声不好,这事放到中书省议一议?那中书省是什么地方?那本就是他范大人的地盘。这一议,还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议出个结果,这明显是范质想和稀泥,两边都不愿得罪。拖一拖,拖到不了了之。于是,张口就欲反驳“嗯,还是老大人深思熟虑,这事就按老大人说的办,发到中书省议一议。韩爱卿,你们侍卫司先将告示撤了,等中书省有了决议,再行定夺。”帘后的声音再次响起。
韩通一听这话,顿时将欲出口的反驳之语,硬生生的吞了回去,只能跟着满朝文武附和:“吾皇圣明,太后圣明。”
“报!”
“启禀皇上,太后,侍卫司都校来报,汴梁的数千乞丐聚众闹事,挟持汴梁半数百姓,一路进入内城,围了南唐进奏院和四方馆,目前正朝皇城赶来,形同造反,请皇上定夺。”一位侍卫进门报告。
“造反?”
“哄!”朝堂顿时闹腾了起来,先皇驾崩,当今圣上刚登基不久,还真的有人造反了?
此时朝堂内真是人世百态,尽显其中。有的官员一脸呆滞,双腿直打颤,只能扶柱而立;有的官员左右摇头接耳,议论纷纷,似乎再考虑自己的下家。放得下心的,只有那些右列的武将们,一个个磨拳搽掌,跃跃欲试,这又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帘子后面一声惊叹,声音虽小,但前面的赵匡胤几人,还是听见了。龙椅上的小皇帝,此时倒是兴奋了起来,似乎造反在他心中倒还是个趣事。见此状况,赵匡胤不由摇头叹息,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正是韩通此时最贴切的描述。本以为暂时拿丐帮没了办法,却没想到他们自己送上了门,造反,那可是死罪。于是,他上前拱手道:“启禀圣上,太后,臣请旨,带侍卫亲军,亲自平叛乱。定斩贼人之首。”
“臣请旨。”
大周的武将们一个个请旨而出。
赵匡胤眉头紧皱,这丐帮到底想干什么?韩旭那些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凭他们那区区数千乞丐,怎么可能造反?略一思索,立刻上前道:“起奏圣上,太后。此事,有待查明真相,妄动禁军,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
“赵大人,都这个时候了,还查什么查?聚众造反,就是死罪。”韩通大声责问道。
赵匡胤一甩手,指着进殿的侍卫,正色道:“乞丐造反,你是否亲眼所见?”
侍卫见赵匡胤的威势,立刻胆战心惊,结结巴巴的老实道:“此事并非小的亲眼所见,而是侍卫司的都校派人来报。”
“哈哈,既非亲眼所见,应当立刻查实。谎报军情者,杀无赦。”赵匡胤大声道:“你可知罪。”
“赵大人,饶命,小的,知错了。”侍卫赶紧跪拜,哭求道。
“赵匡胤,你”韩通怒指着赵匡胤。
“此事确有蹊跷,若是造反,皇城早该乱成一片。而此时,却平静得狠。”范质捋着胡须缓缓道:“赵大人,皇宫安危靠殿前司的护卫,此事还请赵大人立刻查明。”
“咚,咚,咚。”
朝堂内,正自议论纷纷。远处却传来阵阵鼓声。
第75章登闻鼓(下)
咚,咚,咚……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这是哪里在敲鼓?难道是战鼓?那帮乞丐真的是在造反?
韩通双眼闪亮,兴奋得脸色通红,再次起奏道:”皇上,太后,这一定是反贼的战鼓声,臣请立刻发兵镇压。臣韩通愿领命前往,以报先皇知遇之恩。”
一个个胆颤心惊的群臣早已吓得没了主意,此时有韩通出头,顿时附和起来:”派军整压,有韩大人在,定可保皇城无忧。”
“且慢。”赵匡胤见胆小的文官们似乎倒向了韩通,立马开口道:”韩大人,您老也算是久经杀场的老将军了,这是不是战鼓的声音难道你听不出来?这鼓敲得毫无节奏,也无铿锵有力之感,再则,这分明是一只鼓的声音,何来战鼓一说?你这是妖言惑众了。”
“赵大人年轻有为,久经沙场,这话似乎言之有理啊。”群臣一听这话,再看到横眉竖眼的赵匡胤,纷纷改变了口吻。
韩通双眼如炬,扫过全场。那些胆小文官们眼神纷纷躲避,不敢与其对视。对于这些墙头草,韩通也实在是没有办法。虽然他一向看不起那些舞文弄墨的文官,但不得不说的是,没了那些文官这朝廷都没办法正常运转下去,连军令文书都发不出去。
“报……”
“起禀皇上,殿前司回报,数千名乞丐已及汴梁百姓聚集在皇宫外,殿前司和侍卫司已派禁军将其包围。”殿外侍卫回报。
韩通一听这话,得意的看了眼赵匡胤。
“他们可有不敬举动,可有发生冲突?”范质开口问道。
侍卫回道:“禀大人,这倒没有。禁军只是将其包围,且那些乞丐手无寸铁,并无过激举动。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韩通立刻抢问道。
侍卫抬头看了眼赵匡胤,见其微微点了点头,于是继续禀告:“只不过,他们在敲宣德门外的那面鼓?”
果然是他们在敲鼓。群臣交头接耳,那帮乞丐吃饱了撑的,没事来皇宫前敲鼓?
“宣德门外的鼓?”范质眉头微皱,转眼看向下手的右宰王溥,却见王溥刚好也正向自己看来。四眼对望,顿时双双心中一惊,异口同声道:“登闻鼓?”
此言一出,武将们面面相觑,完全不知老大人所言。而满朝的文官,却顿时明白了过来。
范质上前一步,说道:“禀皇上,太后。自尧舜之时,就有“敢谏之鼓”。凡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均可挝鼓上言。历朝历代大多设有登闻鼓,击鼓鸣冤就由此而来。而自我朝以来,并未有人敲过这登闻鼓,是以百官一时并未想到。”
“范爱卿,你说的是宣德门外的那面破鼓?”年轻的小皇帝顿时来了兴趣,开口问道。
“禀皇上,正是。”范质恭敬道:“我朝的登闻鼓实乃前朝设立,原本进攻后汉皇宫之时,军士想用起做为军鼓,但被太祖一句“此乃天下百姓,不可动”,方才作罢。随后这登闻鼓就一直立在了宣德门之外。”
赵匡胤听到此处,心中不紧动,暗道一声:好小子,这也能被你想到。
“好,击鼓鸣冤,看样子有天大的冤情。”小皇帝兴趣高涨,对于书中的冤情之事,他也只是听过罢了,此时却现实中遇到,顿时想做一回青天,断一回案,小嗓子大声道:“殿前都点检何在?”
赵匡胤赶紧上前一步,道:“臣在。”
“朕命你将鸣冤之人全都抓上来,朕要问话。”小皇帝得意洋洋道。
韩通听得这话,立刻喜上眉梢,两眼盯着赵匡胤,心中暗喜,看你怎么办?
赵匡胤暗道一声不好,难道这小皇帝不耐烦,想抓人?但皇帝的话又不能不做,心中微微一动,道:“起奏皇上,宣德门外有数千乞丐,全都抓起来?”
群臣摇头叹气,这小皇帝确实太年轻了,反倒被赵匡胤抓了语病。
小皇帝看到下面的反应,心中一阵尴尬,再次说道:“抓带头的,将其带上殿。书中不是说了嘛,这登闻鼓一响,要皇帝亲自上朝听案吗。”
赵匡胤并不想动手,但皇帝的旨意已下,不得不去做。于是,唤来门口的侍卫吩咐了几句。侍卫立刻向殿前司跑去。
宣德门外。
禁军将数千乞丐围在中间。在皇宫面前,乞丐们倒也老实得很,在秦雨山的命令下,也不再喊什么口号,此时,一个个交头接耳,似乎在聊着什么八卦。
这场面很怪异,看上去很壮观,但却很是安静。
“咚,咚,咚……”
鼓声越来越小。
刘三敲了半天,引来大批的禁军,但奇怪的是禁军只是将他们围住,并未有进一步的举动。一个个似乎在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于是,他是越敲越没趣。
终于,“不敲了,娘的,被人当猴耍啊。敲了半天,聋子也该听到了。”刘三将鼓锤放回鼓架上,将小指放入耳中扣了扣,一脸的憋屈,低骂道:“娘了个脚,老子耳朵都快敲聋了。”
“哈哈,我让你敲,你活该,早就叫你给我。”韩旭立马走了上来。看刘三敲了老半天,他手早就痒了,好话说尽,但兴奋的刘三就是不让,直到现在这家伙玩得没兴趣了,才轮到他上前爽一把。
这鼓倒是很大,放在外面日晒雨淋的,油漆早已斑驳,确实是有些年头了。韩旭从架子上拿起鼓锤,顺手掂了掂,得意的看向赵芸,顿时引来一阵白眼,那意思很明显,要玩你自己玩去吧。
“豪气面对万重浪……”韩旭心情大畅,开口就是一句,唱罢举锤就向登闻鼓砸去。
“住手……”一声大喝。
韩旭吓了一跳,高高举起的鼓锤,放了下去。转头看去,却见一位身穿明光铠的年轻将军带着一对侍卫走了过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在朱雀门遇到的禁军都虞候石守信。
“原来是自己人。”韩旭一脸乐呵呵的望着石守信,拿着鼓锤示意道:“石将军也有兴趣?不如上来敲两下。”
石守信几步来到韩旭面前,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一挥手,命令道:“带走。”
身后几名如狼似虎的侍卫立刻冲了过来。
秦雨山,赵芸,裴忠,刘三等人早在石守信出来之时就已经来到韩旭身边,此时,几人立刻将韩旭护在了身后。
大周的禁军在这个时代,百战百胜,以少胜多的战绩,数不胜数。一个个早已成了骄兵悍将,见有人挡道,立刻伸手向腰间摸去。
“住手。”石守信挥手制止了正欲拔刀的侍卫,眼看着赵芸,开口道:“公务在身,诸位还是先让让吧,石某只带那位兄弟走。”说罢,手指韩旭。
“老石,你这是啥意思?”韩旭惦着脚说道,这小子此时立刻拉起了关系。但他心中却百思不得其解,忐忑不已,石守信是赵匡胤的人,没事来抓自己干啥?
石守信淡淡道:“圣上口谕,将击鼓之人带上殿。”
“啥,不是我敲的,我没敲啊。”韩旭双手一摊,立刻大呼冤枉。但见石守信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这才发现自己的手上还拿着两个鼓锤。呆呆的看了眼刘三,却见这小子正在偷笑,这回自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石叔叔,怎么回事?”赵芸小声问道。
石守信俊脸一抽,苦笑道:“你们不是击鼓鸣冤嘛?圣上当然要将击鼓之人带上去问话,不然如何申冤。”但看了眼那缩头缩脚的韩旭,他只能无奈道:“当然,你们换一个人也行,这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一听这话,秦雨山等人全都散了开来,将韩旭推上了前。韩旭顿时大骂起这群不讲义气的家伙。
“旭哥儿,秦大哥知道你讲义气,而且这里就你的嘴巴最厉害,这事还非得你去不可。”秦雨山语重心长道:“尉迟的事,就靠你了,秦大哥拜托了。”说罢,对着韩旭作起揖来。
韩旭赶紧虚扶秦雨山,这礼他可受不起。
“好了,好了,我去还不行吗。不就是见皇帝老儿嘛,这有啥可怕的,脑袋丢了,碗大个疤。”韩旭大声道,这话说得豪气非凡,然而事实上,他也只是暗自给自己打气而已。
石守信见韩旭缩头缩脚,原本以为他是个胆小之人,私自违背皇上的口谕,多给了丐帮一次机会,将抓击鼓之人,变成了丐帮随便一人。这是在让他们找一个聪明之人,能否成功的申冤,整个丐帮就靠那个上殿之人了。
然后没想到的事,丐帮一致的动作,竟然还是将那叫韩旭的小子给推了出来,可见整个丐帮都很信任和器重韩旭。想到此,他不由得对韩旭产生了兴趣,难道这家伙并非外表表现的那样不堪。
“走吧。”石守信开口道。
“等等……”韩旭立刻叫道。
石守信顿时皱起了眉头。
韩旭来到登闻鼓前,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鼓锤砸了下去。
石守信是莫名其妙,而丐帮几人和赵芸顿时摇了摇头,苦笑不已,明白韩旭替刘三受过,不去敲一下是怎么也不会甘心的。
“咚……”
呃,就一下,众人顿时傻了眼,登闻鼓鼓面被韩旭砸了个大洞。
韩旭顿感憋屈,刘三这家伙敲了半天没坏,而自己只是那么一下,竟然就把这破鼓给敲烂了。
“行了,这事以后再说,跟我走。”石守信挥手道。
两名侍卫上来将韩旭夹在中间,护住。
“石叔叔,韩旭他不会有事吧?”赵芸上前一步,哽咽道。
“不会,有石叔叔在呢,而且大哥也在朝堂上呢。”石守信安慰道。但他看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的赵芸,又看了看前面一步三回头,一脸笑嘻嘻的正向着广场上数千丐帮挥手致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