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望族权后 >

第177章

望族权后-第177章

小说: 望族权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蓁仔细琢磨一番,才隐隐理解了十一娘的用意,颔首说道:“你称姚氏为试金石,原来是针对谢饶平。”
  “元得志因为姚氏姐妹俩,这回可算曝露其心怀欲望,他与毛维眼下可称谢党,却暗中结交义川郡王,岂非有见风使舵之心?元得志不惜开罪小韦氏,谢饶平却是对太后忠心耿耿,对小韦氏也难免爱屋及乌,如此对元得志应当会存埋怨之意,谢大相国一贯清高,依他行事章程,还不至于越过毛维直接斥责元得志,如此一来,只要毛维也怀欲望,十有八九便会因此心生嫌隙。”十一娘轻轻一笑:“只要谢毛二人之间有了嫌隙,咱们便有机会利用,导致彻底反目,到时哪个才是韦海池必不可缺之心腹,就一目了然,阿蓁试想,倘若有朝一日,谢、毛只能留一,被弃之如履者对韦海池过河拆桥之举可会心服口服?裴郑两族之祸,谢饶平与毛维必然是知情人,只要争取其中之一,将来就是翻案人证。”
  倘若太后党众志成城,十一娘要想复仇可谓难如登天,因此她早就计划好挑拨离间,势必要造成韦海池自断手臂,姚姬也好小韦氏也罢,包括晋安都是促成计划的棋子而已,只这棋局关键便是要隐晦,忌防的是求胜心切,讲究的是步步为营。
  果然,当小韦氏不得不忍声吞气为姚氏请封媵位,谢饶平终于开始重视这起看似长舌妇才会关注的事故,一脸不愉地斥问毛维:“元得志究竟想干什么?姚氏不过妾室而已,为其姐妹他还真是尽心,明明知道此番行为会激怒郡王妃,竟毫无顾忌!纵然是要交好义川王,难道就不在意郡王妃?王妃可是太后胞妹!”
  毛维也是因为这起事故才知道元得志暗下结交义川,原本就有些不满手下自作主张,又因此挨了谢饶平训斥,心情越发郁愤,当即就叫来元家两兄弟怒声斥责。
  元得志却是一番振振有词的回应:“下官这也是为两位相国打算,韦相历来对两位相国心怀敌意,他又是太后胞兄,咱们可不敢明面得罪,只好暗中防备,于是下官才想到与郡王交好,毕竟太后当年对郡王可是器重在先,才会默许胞妹图谋郡王妃,韦王妃既是韦相胞妹,又怎会助益咱们?说不定还会挑唆郡王对咱们落井下石,郡王身边若无咱们亲信,将来万一韦相使奸,哪里就会援手?眼下姚姬得宠,至少危急时候郡王也会提醒咱们一声,谢相对太后忠心耿耿无错,只依下官看来,行事未免瞻前顾后,甚至不留一点后路,全然不防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这话也实在说中了毛维心坎,原本的愤怒竟然就此烟消瓦解,反而赞同起元得志的未雨绸缪来,说出的话自然就有截然相反的意思:“韦郡王妃心如蛇蝎跋扈张狂,可也正应那句妇人之见,眼睛里只有钱财利益,太后纵容她不过是因姐妹之情,一但涉及大局,太后必然不会只顾私情,开罪她也就开罪了,谢相这回实在有些小题大作,如你所言,倘若韦元平决意要对付咱们,郡王妃无论如何都不会援手,既然争取无益,还需在意她之喜怒?谢相竟然还授意你我,最好是舍弃姚氏奉承王妃,而依我看来,就算咱们牺牲了姚氏,只怕郡王妃也不会领情。”
  见毛维恍然大悟过来,元得志当然又是一番附和肯定,于是毛维非但没有逼迫元得志处置姚氏,甚至转头去劝告谢饶平放弃计划,无论谢饶平有多不满,总之他就是不肯配合,谢饶平无能在义川王府暗杀姚氏,只好作罢,但心中果然对毛维越发不满。
  毛维之所以能青云直上,全靠谢饶平当年提携举荐,故而谢饶平一直将他视为下官,既然有了不愉快,压根不会虚与委蛇,直接就现于情面,毛维于是也渐渐对谢饶平的态度介怀起来,只一来他这时还必须依赖谢饶平,二来两人之间也并不存在利益冲突,毛维才维持敬服的表面文章而已。
  又说晋安长公主,这回如愿报复了小韦氏,心情大好之余,果然又开始在陆离身上用心,她打听得陆离虽然由太后亲授万年尉,然而却因另一县尉卢怀安的排挤,竟是领了世家子弟避之唯恐不及的法曹事,这些日子以来忙着市坊布衣鸡毛蒜皮的案件,繁劳不说,又难有寸功,晋安便觉得十分心疼,这日嘱令仆婢用心备好汤膳饮食,几大食盒地提去衙门慰劳陆离,引得包括万年令顾律在内的官员都对陆离侧目,暗忖长公主果然与薛绚之情非寻常,嘘寒问暖都到公廨里了。
  大周官员餐饮历来是由各自部门统管负责,如无特殊情况,午膳都是围坐一处用食,公主府的仆婢堂而皇之前来“慰劳”,在同僚们各色目光洗礼下,陆离自然觉得十分难堪,他稍微犹豫了一下,认为还是坚持与晋安“一清二白”为妙,万万不能让对方有任何误解,否则岂不枉废了十一娘一番计划以及贺十四诸多安排?是以并不在意彻底得罪长公主,当众拒绝了好意,虽说的是谦辞,却也弄得公主府那送餐的婢女羞愤不已,赤红着脸瞪了陆离好几眼,只见那不知好歹的人正襟危坐旁若无人地继续享用公廨午膳,婢女方才跺了下脚转身走开。
  “早闻贵主待绚之亲睐有加,今日见此情形,果然不是谣传。”有人不冷不热的调侃,正是卢锐卢八郎的族叔,眼下力压万年令顾律,竟然将一县最是“肥美”的功曹、户曹全都掌握手中的卢怀安。
  他原是薛、冯罢相后,荣国公连合晋安向天子举荐,好容易才争取得万年县尉一职,然而因为顶头上司顾律是毛维亲信,故而一直颇受牵制,直到毛维挑唆卢锐陷害萧九郎不成反被荣国公府抓住了把柄,导致顾律再不敢用上官的架子压逼,卢怀安才乘胜追击连带着将功曹、户曹司事都掌握手中。
  这回陆离以新科状头之绩授职万年尉,按理怎么也能主管功、户二曹之一,奈何卢怀安就是不愿松手,县令顾律这个毛党原本也对陆离颇多忌防,故而两不相帮,陆离才干脆自请领了旁人避之不及的法曹。
  不过在顾律别有用意的挑唆下,卢怀安坚信陆离是他最为要紧的竞争对手,一直不放心,冷嘲热讽各种使绊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了。
  陆离本不热衷争强斗胜逞口舌之利,也一点没有在万年县按部就班接任县令之位的想法,原本不至于与卢怀安敌对,只不过自从他上任以来,翻阅卷录,竟留意到有不少状告长公主府强占民田的案件,联想到荣国公府卢八郎与晋安之间的关系,已经在盘算着是否要利用此事一石二鸟,今日被晋安“殷勤”一逼,此时又听到卢怀安有若拈酸吃醋般的嘲讽,顿时坚定了决心。
  一直对卢怀安的挑衅视若不见的陆离,这回却放下了手里的碗箸,微抬眼睑冷冷回视,直盯得卢怀安甚不自在时,才微微一笑:“有人视贵主亲睐为蜜糖,对在下却实乃砒/霜,故还请卢少府今后仔细言辞,莫提这件倒人胃口之事。”
  卢锐与晋安的“眉来眼去”早成众人心知肚明,卢怀安如何得到万年尉一职也不是隐密,在座中人无不明白陆离这话里的含义,一时之间都看向卢怀安,颇带着讥笑的神色,这让卢怀安好不恼怒,却无言以对,眼睁睁看着陆离起身,大大方方地向顾律告辞因无胃口先行一步,直到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出这间堂食厅房,他方才咬牙冷哼。
  不知好歹,竟敢当众拂扫贵主颜面,倘若贵主知情,还会容他薛绚之在官场立足?
第323章 薛郎计
  贺湛这日下值回到上清观,听仆役禀报薛六郎来访,已经在花苑里坐候了近一个时辰,于是连那身官服都顾不得换下,赶忙前往见客,一见池边柳榭内,白衣男子正气定神闲烹茶,贺湛又急赶了几步,一撩袍子坐下,习以为常便是一句调侃:“绚之来得不巧,今日柳府有宴,十一娘不得不回家应酬,应是赶不及返观中了。”
  见陆离照常将他“别怀用意”的调侃当作耳边风,连眼睑都没抬一下,只觉十分无趣地贺十四这才收起了故作天真撑着下巴打量客人的姿势,叹息一声:“你莫恼我多事,那丫头仿佛铁了心,非要谋划晋王妃位,若真由她如此下去,将来可就悔之晚矣。”
  这回陆离总算没有再置若罔闻,微蹙着眉看向贺湛,十四郎却又卖起了关子,往茶釜一指:“绚之干脆反客为主到底,分我一盏解渴如何?”
  待慢条斯理饮尽一盏热茶,十四郎又才笑道:“看来你还是关心十一娘将来姻缘罢?她已经错过一回,难道这回咱们还要看她重蹈覆辄?不是我危言耸听,倘若将来晋王真有望得储,她必是要谋其正妃之位。”
  “她便是如此,一旦下定决心,又岂是轻易能够被人说服?晋王并非良配你我皆知,然若为大局考虑,十一娘之计确为最佳捷径,咱们若要说服她,就需得想出更加妥善之计策。”
  好容易从陆离口中得到这句略微明显的话,贺湛正要再接再励地掏对方心窝子,陆离却又终止了这个话题:“此时烦恼这事尚还言之过早,今日我来见你,更有一件迫在眉睫需要商量。”
  便满脸无奈将晋安主动献殷勤的事说了一遍:“今日我之言行,卢怀安势必会借卢锐之口传到长公主耳中,依她脾性,当然会恼羞成怒,好在十一娘计划在先,又有澄台你安排得当,有小韦氏从中作梗,太后应不至于立即答允晋安所求,可事情拖延下去总归不妥,故而我以为,干脆彻底了断,让世人皆知我对长公主非但无意,甚至厌恶至极,太后一来因为小韦氏已对晋安心生不满,再兼还得顾及皇室尊威,当才不可能因为‘慈母之爱’而勉强姻缘。”
  贺湛摩梭着下巴听陆离把他计划多时的想法细细分说一遍,立即明白这计策解决晋安不过是顺便,更大目的则是要投太后所好,倘若顺利,说不定陆离即得升迁,这也是十一娘制定计划的关键一步——时间紧促,光只贺湛与王宁致“打入”朝堂还不足够,陆离最好也能在一年之内跻身朝官之列。
  太后虽然要争取京兆王氏拥戴,然而也深知王氏父子性情,万万不至将其视为心腹,相比之下,反而是陆离更有可能骗取太后信任,毕竟在薛谦罢相一事上,陆离已经经过了太后初步考验。
  “不过再提税制改革非同小可,因为会伤及贵族群体利益,便是当年裴相早明现行税制已不符合国情,提议改革也是困难重重数回搁浅。”贺湛虽然赞同陆离提出的办法,然而却质疑太过艰难,达成并不容易。
  “以我分析,太后急于正式临朝,势必需要臣民信服之功绩,眼下潘博自立,以致朝廷尽失东北州郡控治权,这一直让太后耿耿于怀,可要想平复潘逆,朝廷如今连基本军费都拿不出来,太后势必发愁于财政,当下之务,应是忙于丰盈国库,才有可能支持边军讨伐潘逆。”陆离说道。
  这点贺湛倒也已经想到,可他依然认为事不可为:“按亩征税为裴相当年提议,招致贵族群体反驳,先帝即便器重裴相,到头来也不了了之,绚之难道认为,太后会为了充盈国库而与大周贵族为敌?如此一来,她想临朝岂不是更加险难重重?”
  “眼下实现按亩征税当然不合时机,家祖曾也分析过,租庸调为高祖制定祖法,在大周实行已有两百年,要想彻底推翻可谓难如登天,从古至今,乱世立新法,新法得以实施必须要待合适时机,可眼下逃户日增,税收日减,才会导致国库空虚,以往搜括逃户实为治标弃本,只能解一时之急,我欲建议之策,则是搜括逃户同时严察豪阔隐田,百姓只有得到足够分配之土地,才能安于农耕。”
  贺湛还是有些疑虑:“严察豪阔隐田,同样也会伤及贵族利益。”
  “但隐田已为违法,下令严察任何人都不能反驳,况且这不过伤及小部份群体而已,既能缓解财政,又能赢得民心,太后应当会衡量得失。”陆离再道:“眼下盘剥百姓已经不足以充盈国库,太后应当明白只有拿豪阔开刀才能缓解财政危机,自从英宗以来,勋望贵族为顾私利强占民田获利,朝廷甚至从未明令禁止,及到眼下,虽然也有世家望族违法占田,可始终不及旧勋豪阔嚣张,因为对于世族而言,只要不伤根本,钱财始终居于次位,政途才是首要!”
  贺湛总算心悦诚服:“我明白绚之计划了,是要我说服韦元平牵头,京兆十望中,柳、薛、王、韦、谢五家必然赞同,其余如萧、李、崔、袁四族大约也不会公然反对德政,唯有一个卢家,太后想必也不会放在眼里。”
  只要京兆十望没有异议,其余世族即便略微不满,还不至于自认强占民田之行而反对朝廷察括,这些年来各世族因为隐田获利颇丰,就算收缴那么一部份也不算太大损失,怎么可能因为小利而与朝廷作对自断前途?察隐令主要针对的还是那些旧勋豪阔,这部份人虽然也有一定势力,可从来都不能影响政局,太后急着要丰盈国库建功立业,损失这一部份无碍大局群体的支持简直就是小本万利。
  “这事若能达成,太后必然会记你建议之功,更别说因为察隐令推行,还能顺带警告晋安长公主,拔除卢怀安……他一个万年尉,太后虽然不至于放在眼里,然而太后对卢家积怨颇深,卢怀安之职又是天子交权后耐不过荣国公与长公主举荐,硬是求得太后违心所授,就好比一只苍蝇,伫在京都让太后想起就倒胃口,你替她清除这阿堵物总算一功,两功并赏,我再怂恿韦元平鼎力举荐,升迁为朝官大有可能。”贺湛连连拍案:“绚之莫不等明日再来,这事总归要等十一娘拍板。”
  “我如今已不比从前,往上清观太过频繁总归不妥,十一娘那头,澄台转告便是。”议完正事,陆离便即告辞,只他踏鞍上马,沿着坊道缓行,却忍不住去看上清观那青墙之内伸展出来的一树桃红,想起多年之前,那些青稚岁月,无忧无虑与心上良人踏春赏景的时光,终归是微蹙了眉,茫然了眼,苦涩了唇角。
第324章 “枪手”在行动
  日上三竿,宿醉才醒。韦元平张开手臂,舒舒坦坦地任由婢女替他罩上一件家常穿着的蓝地绸衣,顺带着捏了一把艳如桃李的面颊,在娇羞一瞪之下,将留有余香的指尖干脆放在口里吮/了一吮,闹得一众婢女都红了脸,他才终于扫了一眼窗前案上已经备好的汤食,正要让美人们服侍用膳,忽然闯进了个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厮,禀报道韦郡王妃“驾临”,韦元平只觉额头隐隐作疼,刚交待一句:“就说我不在家中。”
  却听“咣当”一声门响,红衫碧裙的“悍妇”已经杀将入内,柳眉竖立杏眼圆张,与尴尬不已的韦大相国大眼小眼互瞪了好一阵,小韦氏终于跺一跺脚哽咽哭诉:“我受如此屈辱,阿姐只顾她那大局,连阿兄都避之不见,我这命怎么这般凄苦?”
  不由分说往韦元平跟前一坐,哭得那叫一个惨绝人寰。
  韦元平的屋子,便连自家夫人都不敢贸闯,唯有小韦氏一贯不以为然,仆婢们压根不敢阻拦,这时见小韦氏哭闹撒泼,自家主人苦着脸不知如何是好,全都心照不宣迅速回避。
  待小韦氏狠狠发泄一番,韦元平才终于想好劝慰之辞,压着声音就像是他做了亏心事般:“事情如此突然,我也是措手不及,谁让你行动前也不先与我商量,倒把妹夫支来我这,自己风风火火杀上门去,那姚氏去得这样及时,可见你是中了别人算计,那些人就是要等你把事情闹得不能收场。”
  小韦氏抬着血红的眼睛:“阿兄这么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