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望族权后 >

第336章

望族权后-第336章

小说: 望族权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年长些如柳六娘,至多眉梢眼角多些风情而已,这也就是我起初担心之处,伊伊过于安静沉稳,心又不在贺烨身上,虽正妃就是要她那样,就怕不得贺烨欢心,要真有人怂恿贺烨作乱,她也难以察觉。”
  太后并不怀疑贺烨一直暗藏野心,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赴藩,她担心的是随着时移日渐,居心叵测者会挑动贺烨谋逆,她不能没有防备。
  可高玉祥却一时想不明白有谁这么大本领,还能挑动一个废物谋逆,晋王可是对先帝忠心耿耿。
  太后冷笑道:“别忘了如今这天子,也是先帝遗令继承大统,将来未必没人怂恿贺烨相助天子亲政,贺烨虽然百无用处,到底还有个德宗嫡子之名头,他振臂一呼,又是占着正统,未必没人响应。”
  “那太后为何又答应让晋王赴藩呢?”
  “我也是无可奈何。”韦海池叹息一声:“毛维那废物,真是让我失望透顶,若不是念着他往昔功劳……眼下说这些也无意义,北疆战事关系社稷存亡,绝对不能吊以轻心,薛绚之是个能臣,有伊伊这晋王妃在后支持,才能收拾好太原府那个乱摊子。”
  “太后确是对十一娘格外器重。”高玉祥感慨道。
  “伊伊之长处便是既具才干远见,又非歹毒心肠,而重情重义之人,往往不能成就大事,就是因为被情义困缚手足,当断不断。可我担心她将来对贺烨动情……又不是近在眼前,未免鞭长莫及,才不得不择选了那多姬媵,晋王府是非一多,居心不良者环伺左右,贺烨又不对她专情,她才会一直坚信,唯有我才能倚靠。”
  “要论智计,便连任氏都不及十一娘,那些个姬媵更加不值一提。”高玉祥对十一娘还是相当有信心。
  “你呀,究竟不算真正男人,哪里晓得。”太后压根不在意刺激心腹身体上的“残缺”:“对于男人而言,智计才干都是次要,甚至越是聪明能干之女子,男人越是避之唯恐不及,任氏长处在风情,任知故夫妻,把她打小就往宠妃这方向栽培,凭她那弱不禁风模样,是个男人都会产生怜惜之情,任氏也算有些心计,她要争取宠爱不难,可是指望她治政,那就是个笑话。”
  “太后明鉴。”又拍上了马屁。
  “贺烨去了太原,这三、五年间就动不得他了,日后蜀王若真有拉拢贺烨之动向,再斩草除根不迟,任氏还有大用……但我真正属意者,依然还是十一娘,若她所生嫡子合适,便再好不过。”
  高玉祥听这话,难免有些心惊肉跳,太后这意思是……当今这天子迟早会被废,反而想要立晋王之子为君?当然,那时只怕晋王已经成为一捧白骨了。
  韦海池也不再多说,唇角笑意却越来越冷,天子若成年,亲政之事迟早会在蜀王主持下发动,到时若不能震慑群臣,只有釜底抽薪一条路,可龙椅之上,不能无人,贺烨之子继位,无疑名正言顺,但只不过又是另一个傀儡而已,而且是个注定不能成年的傀儡!
  她绝不允许,贺烨还会有骨血存世,更加不会允许贺烨子孙成为真正的天下至尊。
  她之所以把贺烨放到太原,还有一个目的,倘若贺烨暴亡,无论是蜀王,还是武威侯,都可以成为替罪羊,不会有人怀疑贺烨是死在她这慈母手中,这又是个一箭三雕的计划。
  只不过韦海池在布局之时,似乎忽略了她自己的年龄,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韦海池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身康体健,还没有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她没有想到二十年后的老迈体弱,这时也不去考虑天下至尊的宝座迟早要交托他人,她想的是在有生之年,可随心玩弄权术,将那些“心怀不轨”者一一操控利用,再看他们心灰意冷死不瞑目,然后把她自己的丰功伟迹写入国史流芳千古。
  贺衍的早逝,没有亲生子孙的凄凉结果,已经让这妇人心理扭曲,她在这世上,再无真正爱惜之人,所有的人对她而言,都是可以随心操纵的棋子,而她痛恨之人,比如早已死去的小崔氏,她仍不放过,而报复一个死人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当然便是让她的儿子、孙子被彻底利用后,不得善终。
  纵然她今后也逃不过寿终正寝,可是她的威名永垂不朽,逝后能躺进亲手为自己打造的辉煌陵寝,便是九泉之下,亦能尊荣富贵,亦能将那些失败者踩在脚下任意凌辱,岂不痛快?
  “还真是期待呢。”韦海池起身,绣着金凤展翅的长裾拖曳在朱毡上,她看向灰黯的苍穹:“崔氏,真想问一问你,眼看着你之骨肉被我捧高,又被我践踏,以为尊荣富贵,转眼黄泉路近,是什么心情?”
第619章 所谓风月
  半靠软榻的男子,轻轻放下卷至手肘的衣袖,看了一眼榻边气急败坏的医者,苍白的唇角,牵起一抹安慰般的笑意:“早说不用担忧,先生这下可彻底放心?”
  司马仲险些没有把胡子吹起来,眼珠瞪得几乎就要崩落,吼声如雷:“放心?薛少尹这是觉得自己健壮如牛不成?以为现下病情虽没恶化,就经得起天寒地冷之季奔波折腾?少尹这身体,就算安心静养,也不过就十年八载之事,这下好,不但要去远远冷过长安之地,还要忙于治政,人还在长安呢,就已咳血,我看这回一到太原,立即可以准备身后事了。”
  婢女阿福被司马仲的话吓得摇摇欲坠,脸色比陆离还要惨白几分,“呯”地一声跪倒,带着哭腔恳求:“郎君可不能不遵医嘱,还是对殿下与十一娘说明实情,殿下与十一娘必然不会不顾郎君身体。”
  陆离整了整衣襟,自己披上了厚氅,从榻上站了起来:“司马先生是危言耸听罢了,阿福也信?好些年前他就警告我不能入仕,否则活不过三年两载,我如今不也安然无恙?”
  司马仲翻了个老大的白眼,恼火得满屋子乱转,甚至动手摔了一摞文稿,还不消气,盯着陆离这个不听医嘱的病人直喘气。
  陆离不慌不忙地拾起文稿,还是云淡风清的模样:“先生,你也知道,绚之时日无多,总不能碌碌无为便撒手大归,岂不枉来人世一回?先生消气,这回还得烦动先生随我一同赴任太原,我相信先生医术,总不至于让我病死半途,否则,先生岂非名不符实?”
  司马仲再翻一个白眼:“你也别用激将法,我还不至于半途而废,说了要再保你十年,必定竭尽所能。”
  陆离笑嘻嘻地举揖:“那就拜托先生了。”
  他刚直起身来,就听见贺烨在外高高的一声:“绚之,听说你又受了凉?”
  话音才落,贺烨便一步迈了进来,似乎被满屋子药味熏得呛鼻,蹙着眉头打量陆离的脸色:“果然脸色苍白,我就说了嘛,寻常还得多练骑射,这才是强身健体之法,比服多少药石都有效。在长安待着,我与你也不好公然来往,这下好,待去了太原,你长住晋王府,咱们就算交近一些,也是情理之中,得了闲睱,我教你一套剑法,每日练上一回,保证身康体健。”
  阿福听得着急,郎君从前可没有荒疏骑射,剑法还需晋王殿下教导?要不是身中剧毒,何至于如此虚弱,这是锻炼筋骨就能好转的病症吗,殿下这话说得也太过轻巧,可她刚想说话,便收到了主人一个警告的眼神,只好垂眸不语。
  贺烨连正眼也没看司马仲,竟又说道:“是不是府上医者不顶用?我那良医正还有些本领,莫不如让他过来替你诊治?不过有些事情他并不知情,还需得找个借口,这样吧,让十一娘来王府替你请医,这样就顺理成章了。”
  陆离暗暗叫糟,果然便见司马仲暴跳如雷:“殿下府上良医正高姓大名?不知有什么本领,可能将一个死人救活?朝廷这些医官,还没听过真有人能够妙手回春,尸位素餐倒不少见。”连声冷哼。
  陆离连忙转圜:“殿下,司马先生医术高超,是卑职恶疾缠身,若无先生长年保治,只怕已经药石无医。”
  贺烨这才瞄了一眼司马仲,也不与他计较,只笑道:“府上医者还真是个暴躁脾气,与我那良医正有得一拼,今后若有机会,两位大可切磋切磋。”
  司马仲大言不惭:“等着领教。”
  说完扬场而去,一直不曾对贺烨行礼,贺烨却也不恼,又笑:“这位先生是个妙人,与董医正可谓天作之合。”
  江迂愁眉苦脸:我的殿下,天作之合可以用在两个男人身上么?
  “十一娘不是说好今日会过来,人呢?”晋王又问。
  他话音才落,十一娘人就走了进来,原来这些日子,十一娘常来陆离别苑与他计划治政之事,晋王有时也会过来旁听,出谋划策,只不过一人来得光明正大,一人还是偷偷摸摸。
  “听说六哥又犯旧疾?”十一娘进来,先问陆离病情。
  当然还是得了“不碍事”三字,十一娘并不放心,坚持要为陆离诊脉,陆离赶忙拒绝:“司马先生是个怪脾气,倘若知道我受他人诊脉,必不肯再留下。”
  贺烨却觉诧异:“十一娘还会医术?”
  这位倒谦逊:“只是懂得皮毛而已。”又细细问了陆离的症状,极尽关切。
  不仅贺烨一双眼珠子在面前一双男女身上来回游移,就连江迂也品出了几分怪异来:晋王妃对薛少尹似乎当真有些不同寻常呀,从前萧九郎,可都没被这么关怀备至过,不,不,一定是自己想多了,晋王妃待薛少尹不过是手足之情,半师之敬。
  晋王迫不及待便想将话题导入正题,可才说了“关于税制”四字,就被十一娘毫不留情地打断:“六哥今日身感不适,不宜再劳神废心,眼看就要动身离京,六哥还是需得静心保养,至于治政之事,没有亲察太原境况,其实也是纸上谈兵,待到了太原,再详细拟定不迟。”
  这话说得正合阿福的心意:“多谢小娘子体谅,早前先生也称,郎君之疾虽无大碍,但最好莫要烦劳操心。”
  贺烨:自己似乎表现得不近人情了?呃,好像的确不那么贴心。
  连忙补偿:“正是正是,今日咱们就只谈风月,不谈政务。”
  一旁江迂:我的殿下,这样说话会不会又太过直接?还有,人家薛少尹还在边上呢,三人怎么齐谈风月呢?
  十一娘压根没有在意“风月”二字,她似乎已经习惯了贺烨偶尔的词不达意,仍是温言细语地对陆离说道:“六哥好生静养,我不多扰你休息。”这才看向贺烨:“殿下,有几件事,咱们换一处商议?”
  江迂眉开眼笑:还是王妃考虑周全,正是嘛,当然要换个安静地,没有闲杂在侧,才能畅谈风月。
  贺烨跟着十一娘出了暖房,到了秘道所在书房,两人隔案对坐着,十一娘才道:“殿下这一离京,可想好平康坊那处别苑如何处治?”
  别苑里有秘道,虽说机关设计得十分隐秘,可人去宅空,仿佛总不让人那么踏实。
  “我已将别苑转手,放心,接手者表面上只是普通商贾,待我们离京之后,他会悄悄将入口封死,拆毁机关,必不会让人察觉蹊跷。”
  晋王在明面上的财务状况虽不至捉襟见肘,但也难以满足他的“挥霍无度”,这回远离长安,又不知何时回京,变卖宅产还不至于让太后生疑,他不仅将别苑转手,连与谢莹合开的击角场,也已经变卖,不过晋王府还是留着——那是太后赐居,地段又特殊,便是他打算变卖,也没人敢接手。
  “另外便是那些姬媵之事,正好趁今日,我说说我之计划。”十一娘才触及这个话题,便见晋王殿下极不耐烦地蹙起眉头,可十一娘毫无畏惧,依旧坦言不拘:“那时见殿下找来两人,一个安排去了武威侯府,一个留在晋王府,留在王府者,竟能模仿殿下言行,我猜……殿下莫非是不愿应付那些姬媵,打算着用替身蒙蔽?”
  贺烨怔住:“这你都能猜到?”
  果然是这打算,十一娘扶额:“殿下,姬媵可有五人。”这是将婷而排除在外的。
  “那又如何?”贺烨不知他的计划与姬媵人数有何关联。
  “秦氏不说,太后早就让江内侍动了手脚,她若久无身孕还在情理之中,可其余四位,若均得宠幸,久无身孕岂非会让太后生疑,可若依殿下计划,她们是万万不能生育子女。”
  贺烨是打算让替身代行敦伦之事,因为那几个姬媵,无一不是韦太后强制安插,他自然会极度反感,又哪里愿意被那几个女人“玷污”?但晋王倘若志向得偿,将来可是九五之尊,他就算能处治了那几个姬妾,除非承认自己给自己带了绿帽子,要不有什么借口处治“亲生骨肉”?所以任氏等四个姬妾,不可能孕育子嗣。
  “太后既一口气塞给我这么多女人,不能避免争风吃醋,若那几个小产,也是明争暗斗之必然结果,太后不至于起疑吧?”原来贺烨也早有安排。
  可十一娘却觉得戕害女人小产未免有伤天和,这不是她菩萨心肠,而是身为女子最基本的同情心:“四个姬媵中,虽然有人是咎由自取,但说不定也有人身不由己,对殿下其实并无恶意,所以十一认为,此事殿下莫不干脆交给十一处理,咎由自取者,殿下不妨动用替身,可若安份不争者,殿下还是高抬贵手吧,只作冷落厌弃,那她们即便无孕也是当然。”
  丫头倒是心慈手软,还有闲情怜悯无辜,贺烨干脆决断:“那就都交给你了,需要配合之处,但说无妨。”
  若是江迂在旁,必定大伤脑筋,他坚决想不到,这一双人,谈论的是床第子嗣这等暧昧话题,却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男子浑不介意,女子也毫无扭捏。
第620章 晋王长史
  同晋王殿下就“子嗣大计”达成共识,十一娘还是听了一番他对于税制改革的独到见解,晋王又说了还有几件琐事需要劳烦陆离,原来晋王即将离京,暗下免不得要与几人道别——业师陆正明这些年来不少为晋王大业出谋划策,却不可能随同晋王赴藩,否则岂不坦露别怀居心?晋王临行前,当然要与他正式拜别,拜别之处,也只能借用陆离别苑。
  另外一人,便是徐国公崔政,若没有这位暗中支持,一来陈宣炽一介平民不可能有今日财势,为贺烨建立一个甚是庞大的死士间人网络,再者武威侯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向晋王投诚,让晋王收获军权助益,为将来大业,奠定了确实的基础。
  “此事由我转告六哥即可,殿下但请静候消息。”十一娘告辞之前,还想着要去关怀一下陆离的病情,再说陆离这回虽然授职少尹,太后却有意将薛昭留在了长安,特意恩赏天子侍读之职,让薛昭与天子共同受教,实际上无非是想掣肘陆离,将薛昭留为人质。
  这并不是说太后怀疑陆离居心叵测,只不过是习惯使然,就好比让阿禄监视十一娘,都是出于韦海池强烈的操纵欲望。
  但天子侍读可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职位,有些事情这时也不能再隐瞒薛昭了,十一娘早便与陆离商议着,如何提醒薛昭小心谨慎,基于十一娘对太后更加了解,耳提面命的工作由她担任更加合适,今日她还要等着薛昭面谈,故而必须逗留。
  却不曾想,阮岭竟然跟着薛昭一齐来了别苑,虽说这时晋王已经离开了,但有这个“闲杂”在侧,让十一娘怎么叮嘱薛昭注意事项?于是她便有些嫌弃阮岭,毫不犹豫否决了这位意欲探望陆离的意图。
  “六哥身感不适,不便见客,阮郎君请回。”
  将来晋王妃反客为主,让阮岭好不憋屈,站在门外瞪着十一娘好一阵,突然翘起半边唇角:“未来舅母,薛兄辅佐之人,应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