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望族权后 >

第446章

望族权后-第446章

小说: 望族权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在眼里,这时未免生出怜惜之心,故而劝道:“奴婢看来,殿下确为重情重义之人,难道六娘就真没想过……相信王妃也不会介意,毕竟六娘也是殿下正式纳为媵位,若殿下有朝一日真能成就大业,六娘也不可能再得自由身,王妃应当会体谅六娘孤苦,不会介怀。”
  婷而莞尔:“十一妹虽是大度人,奈何我执迷不悟呢,我这心中,早已住满一人,却是再容不下其余男子了,再者,如今之我,相比从前,又哪里说得上孤苦呢?若殿下真有一日问鼎九五,相信小弟仕途必定一片光明,这也算是我这姐姐,没有成为他之累赘,而且一生锦衣玉食,并无委屈求全。”
  看向曹媪,清亮有若碧空无云的眼睛,哪见悲凄?
  “喻郎逝前,曾嘱我保重自身,故我不愿违他心愿,却实在不能再嫁新人,我与他,虽说终究未能结发成婚,可在我心目中,他便是我此生,唯一良人……但这想法,无非是我一己之愿,太夫人与世母为我操心,连阿弟也忐忑不安,我知道我不能那么任性……如今在亲人眼中,我已得归宿,而且我并没有违备心愿,将来九泉之下,与喻郎再见,我也毫无悔愧,岂不大幸?这何尝不是美满幸福呢?阿媪,有多少人,一生看似花团锦簇,子女绕膝,其实不过强颜欢笑,至辞世之前,眼看子孙满堂,却仍心存遗憾?我是真觉庆幸呢,因为我曾经与喻郎相识相知,又有希望完成父母遗愿,并且报偿亲长多年庇护恩情。”
  曹媪长叹一声,也不再劝了,转移话题:“那么元氏前往拜寿一事,当真无礙?”
第831章 元氏拜寿
  婷而料定元氏就算去给毛夫人拜寿,也不会影响王妃的大计,这料定相当英明。
  事实上元氏根本没能顺利进入太原府衙,因为以她的身份,出行时并不能乘坐带有晋王府徽标的车與——这却又不完全是因为她仅为姬媵,而是非但不得晋王宠爱,甚至引起恶鄙之故,一切特例她当然不能享有。
  虽说元氏乘坐的车與,不至于破败,反而还甚华丽,可堂堂大尹夫人寿宴,往来者非富即贵,单凭没有徽标的车與,是不能通过门禁的,必须要有请帖。
  元氏先是挑起垂纱,露出半张面容,她那侍婢便喝道:“还不让开!”
  可迎客的管事压根没认出她来,依然索要请帖,这便闹出一番争执,好在立即有认得元氏的人出来解决——毛夫人的一个庶媳。
  大没好气:“听说晋王殿下与王妃去了广阳巡看,阮长史已经代为致歉,没说王妃交待府中媵人会来赴宴呀,再者,元媵人既然来了,也该拿出请帖来,为难下人是何道理?”
  围观者一听这话,便晓得晋王妃并未到场了,瞧主家气得,在大门前便开始了冷嘲热讽。
  事实上就算元氏今天顺顺利利进了门,并堂堂正正坐在席上,可她区区一个媵妾,哪能代表晋王与王妃?只会落下一个印象,纵然元氏是奉令前来,那也是晋王妃有意打毛夫人的脸,王妃若没空,底下还有个秦孺人呢,要不也是正得晋王宠幸的柳媵人,哪里轮得着这位?
  虽说元氏之父是国相,可出嫁从夫,世人看的,可是她在夫家的地位。
  毛夫人的庶媳们显然也误解了元氏以这架势到场,确然为王妃有意打脸,故而才委派了个最是头脑简单的人,当着众多宾客面前,给予元氏难堪。
  这事传到了薛氏耳中,正在接待贵宾的孙媳妇,险些没急得跳脚:这一群婶娘,可真不省心!纵然是柳妃有意挑衅,到底是大母寿辰,做为主家,哪有与宾客在门前当众争执之理?人家笑话的,还不是咱们不识大体,更不说眼下多少豪贵,就算今日赴宴,也是为了应酬,实则已经不将咱们当一回事,在这眼节骨上,居然还与晋王府争执!又那元氏,也是个粗鄙人,若气怒起来,还不定闹出多大笑话。
  便坐不住了,向众人道一声“失陪”,赶忙前往扑火。
  果然元氏已经横眉立眼就要开骂,多得薛氏及时赶到,好说歹说将她劝服,一边带着去给祖母拜寿,一边讨好:“咱们两家原就是故交,大母自从知道阿慧来了晋阳,上回赴王妃宴请,还曾当众问起,只是听说阿慧许是不适应太原气候,有些小恙,大母倒不便说面见之话,这回因为寿辰,还念叨着阿慧呢,说不知你有没康复,这回能否一见,可喜阿慧竟就来了,大母必定欢喜。”
  元氏却没就此消火:从前因着阿耶是毛公僚属,毛家那些小娘子,便对我呼来喝去,给了我多少气受,阿耶却还令我不得放肆,如今总算盼到,毛公被贬黜,阿耶却仍是宰相,风水轮流转,活该这些人转头巴结,再说,毛公被柳在湄那贱人,算计得灰头土脸,还有什么底气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要说这位的想法还真是玄妙,她明明与晋王妃势不两立,却因为晋王妃算计毛维成功,以为自己也能跟着扬眉吐气……
  听她阴阳怪气说道:“既是故交,为何还将我拒之门外,阿薛你一贯奸滑,足证嘴巴上果然没一句实话。”
  薛氏被气得眼前一花,咬咬牙才忍住:“也是晋王府阮长史先来致意,道是殿下与王妃都去了广阳,哪曾想到阿慧竟然会赏脸呢?再者今日那管事,从前并未见过阿慧,自然要先验请帖。”
  “下人不识我,难道左氏也认不得我?她可点明我是晋王府媵人,却还不依不饶索要请帖,何曾将我当作故交了?”
  薛氏眼前又是一花:当真狂妄,元相国在大父面前一直以晚辈自居,元氏不过与我一辈人,竟然将婶娘称作左氏,她真当她是晋王正室嫡妃不成!
  于是说出的话,也就开始了绵里藏针:“元媵人也莫怪婶娘,她也是听信下人误传,以为大母寿辰,竟然有人登门闹事,元媵人若早说明身份,迎客管事也不至于误解,婶娘一贯当媵人为自家晚辈,故而方才一、二埋怨罢了,说来说去确是一场误会,媵人既然兴致勃勃而来,想必也不会因为这桩误会耿耿于怀,否则妾身可不敢这时就让媵人给大母拜寿了,不瞒媵人,大母今日可是将大小事宜交给妾身主管,若媵人不消怒气,在大母面前告我一状,大母怪罪事小,若是因此影响了心情,我可就是不孝了,倘若媵人还未消气,莫若在这时打我两下还好。”
  薛氏前半段话,实则是将责任推给了元氏,后来强调毛夫人会动怒,也是有警告的意思,不过后边大半段说得相当婉转,又不称“阿慧”,改称“媵人”,其实也是在提醒元氏应有自知之明。
  奈何元氏想法玄奇呢?根本就听不懂薛氏的言下之意,只想道:还以为我如今是待嫁闺阁,口口声声称我小名儿?若早称我品阶,我也不至于这样恼怒,毕竟你那丈夫,不过是个白身,你也并非命妇,有什么资格对我用旧时昵称!
  这样一想,歪打正着,倒不斤斤计较了,却真伸手打了薛氏两下,虽没打脸,两巴掌拍在薛氏肩膀上,又将她打得眼前一花。
  几乎忍不住发火了,却听元氏说道:“好了,我也打过了,便不再埋怨阿薛。”
  薛氏:……
  “我今日来,可与柳妃无关,不过经过附近,听闻毛夫人过寿,想着毛夫人到底是我长辈,我也应来道贺,没想到那么多,险些闹出过节来,确也是我考虑不周。”
  薛氏眼前金星接连冒个不停,狠狠掐了掐手掌心,让自己冷静下来:看来元氏与晋王妃矛盾不浅呀,竟公然称柳妃?那可是她主母!不过也好,她与晋王妃越是闹得厉害,说不定越有利用之处。
  紧跟着又是一番讨好,当到毛夫人跟前,赶忙说到:“大母瞧瞧,今早还念叨元媵人呢,媵人这时可不就来了?”
  毛夫人立时会意:“可不是,可怜慧儿,怎么刚来晋阳便有疾患?快些过来让我瞧瞧。”
  根本就不待元氏贺寿,疼爱有若自家孙女:“看着是轻减许多,你这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正该自己保重才是,原本身子还未康复,哪里就该奔波?还特地为我走这一趟,让我如何过意得去?”
  元氏今日哪里是“碰巧经过”,特地就是要来扬眉吐气解闷来着,不过她一贯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听毛夫人这番看似真诚的话,倒也将打击报复目的抛之脑后,当真红了眼圈,也不管今天是毛夫人寿辰,哭丧一般:“夫人有所不知,我哪里是有疾患呀,生生是被柳在湄那贱人陷害!”
  底下薛氏被元氏这没头没脑的话吓一大跳,毛夫人两眼却闪闪发光:“这话怎么说?”
  于是便听了一遍元氏自为晋王媵后的惨痛经历,毛夫人长叹一声:“不是我不心疼慧儿你,但有些话,我既为长辈,也得提点提点,你呀,终究是媵妾,王妃才是主母,你这行事,也确有莽撞之处。”
  毛夫人当然不可能与元氏一拍即合,说王妃坏话,这也是正常应酬的套路,哪知元氏全不在行呢?听她竟然痛哭道:“我何尝挑衅她,明明是她婢女挑衅我,难道我还不如一个婢女?主母怎么了?我家那主母,现如今还不是在乡下种田,大气不敢吭一声!我以为毛夫人是明白人,谁知你也这般迂腐!”
  被元氏这么一堵,毛夫人接下来那些火上添油的话竟然不知怎么出口了,眼前也是一花……不,比花还严重,是真真正正的一黑,险些没有拍案而起!
第832章 毛夫人又有计划
  又多得是孙媳妇薛氏知机,连忙转圜:“媵人这可误解了大母,大母如此提醒,无非是担心晋王妃诡计多端,媵人日后在她手上吃更多闷亏,媵人试想,你虽说是贵为相府千金,又是太后亲定媵位,晋王妃何尝不是太后赐婚,贵为望族闺秀?你二位争执起来,便是太后也会偏向晋王妃,故而媵人要想自在,岂不是只能争得殿下宠爱?这位要任性起来,有时便连太后也拿他无可奈何呢,有殿下撑腰,晋王妃反而要对媵人陪着小心,媵人才能扬眉吐气。”
  毛夫人正觉薛氏这话说得毫不委婉,大失水准,只听元氏这蠢货又泼口大骂道:“就凭贺烨,他也配!若不是太后与阿耶叮嘱,我才不会对他低声下气,贺烨那蠢货,不过是因为柳在湄几句挑唆,竟将我仆媪殴致伤残,真真欺人太甚,我且等着看他将来被柳在湄算计,死不瞑目,才能解这口恶气。”
  这下子连薛氏也不好再劝,只顺着元氏的话,也骂了两句晋王糊涂,到底是让元氏痛痛快快地发泄了一场,倒是看薛氏格外顺眼起来。
  毛夫人憋了整整一日,到次日才将薛氏唤来面前询问:“那元氏活活就是个草包,又哪需你处处逢迎,不该顺着她那些话,管她心里自不自在呢?”
  薛氏方道:“儿也是突然想到,既然柳妃机警,咱们难以利用美人计安插个自己人进去离间晋王夫妇,却大可用阿慧这么个现成,只阿慧这人儿,根本便听不明白那些委婉话,方才说得那样直接,又没想到她如此冥顽不灵,埋怨晋王妃也就罢了,竟然对晋王也如此怨怼,瞧她这样,也无望争宠,利用之处就十分有限了,可若不安抚好她,就那张狂样,在寿宴上闹出笑话来,岂不让咱们难堪?”
  “倒也不是没有利用之处呢。”毛夫人被孙媳妇这么一提醒,眼中却是一亮:“我细细想来,方才品度出蹊跷处,这元氏虽是庶出,她那生母却俨然是一家主母,元得志一贯待她,也要比嫡女更加骄惯,怎么就舍得让她为晋王媵了?”
  “许是因为太后下令吧。”
  “太后哪能不知这是个草包,既然已经安插了柳妃等,做何用得上她?我度量着,太后怕是并不如何放心柳妃,毕竟那大姚姬,可是与柳妃发生过争执,太后之所以用元氏,应当是用她监视柳妃。”毛夫人说道:“虽然不望元氏能争得晋王宠爱,可未必不能利用她,在太后面前中伤柳妃,柳妃若失了太后信任,晋王就算想保,又哪能保得住她呢?”
  薛氏心中实在不以为然:“可阿慧这智计,怎比得过柳妃。”晋王妃若是连这么个草包都对付不了,又哪来的本事在太原府呼风唤雨?
  “元氏何需与柳妃比较智计?只要她那些话,能让太后听信,也就是了。再者元氏愚蠢,元得志可是个精乖人,只要连他也动意,这计划便大大可行。”毛夫人冷笑道:“时常听夫主提起,我看那元得志甚大野心,他这回将女儿送入晋王府,保不定是存了其余心思,试想,要是元氏有那运数,为晋王产下庶子,那可是德宗皇帝亲孙儿,若论血缘,岂不比圣上这个嗣子更近?”
  薛氏吃了一惊:“大母这话是说,元相国竟然有谋逆之意?”
  “就算他眼下还没这决心,保不准有这想法。”毛夫人颔首道。
  毛维暗中虽已经向蜀王投诚,但这关系身家性命的事,当然不可能广而告之,并他一贯不认为家中女眷能有什么妙计大助,事实上竟然连毛夫人这结发妻子也瞒在鼓中,尚且不知毛难才是下了“谋逆”的决心——
  固然是,毛维曾经举荐蜀王治管太原,可在毛夫人等等看来,太后却与蜀王是一条船上的人,当今天子可是小韦氏所生,蜀王夫妇能不听令太后?她们压根就没想过有朝一日面临天子亲政,太后是否愿意撒手交权。
  薛氏这会儿子便道:“元相国若真有这想法,岂不是异想天开?天子可是太后亲外甥,太后又一贯对晋王颇多忌备,哪里会受元相国鼓惑,让晋王子取而代之?”
  “太后毕竟年事已高了!”毛夫人叹息道:“纵然养尊处优,就一定能长命百岁?元得志如今正得信重,真到了那时候,也不是没有机会伪造遗旨,发动宫变,废了眼下这位天子,推举他亲外孙登基。”
  薛氏仍然觉得这事太过玄奇,简直不能想像。
  “无论后事如何,咱们现下都可以利用元氏,万一元得志有这野心,那么他必然便不容得元氏上头压着个柳妃,以及晋王将来嫡子!”毛夫人痛下决断,转身便将这一计划献宝般说给了毛维知道,毛维听后却哭笑不得。
  这蠢妇,连太后心思都未摸准,竟还忙着出谋划策!
  “你以为当晋王获死,太后还会允其子女活着?太后与小崔后当年,可是斗得你死我活,哪容小崔后血脉延传下去?若不是仁宗帝当年对晋王庇护周全,太后又忌惮着豫王这位宗正卿,早就想法子让晋王死于暴病了,何至于纵容至今,眼看着晋王娶妻纳妾?可恨太后已失先机,这会儿子即便要毒杀晋王,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毛维看来,太后之所以暂时纵容晋王,无非是用他制衡蜀王,待得平定了北疆,铲除了潘逆,太后自以为权位巩固,到时必然会将晋王一系连根拔除,哪会容他子嗣存活?
  毛夫人彻底愣住了。
  其实倒也怪不得她短见,她不过一个内宅妇人,对太后并不如何了解,再者太后就算恨毒了贺烨,也不会直嚷嚷着要让他断子绝孙,但毛夫人懵懂,谢饶平、毛维等等近臣却心知肚明,所以任玉华以为她今后能够母凭子贵,那谢氏却是听谢饶平交待,知道更多隐情,断定任玉华是被太后蒙蔽。
  试问元得志也是近臣之一,哪里还会存着让他亲外孙争夺帝位的打算?
  “可元相若无这心思,为何答应让掌上明珠受这委屈?”毛夫人不敢质疑丈夫,却始终想不明白这点。
  “不要说元得志,便是太后下令让我毛氏女为晋王媵,难道为了区区一个女子,咱们便敢违逆太后之令?”毛维嗤之以鼻。
  可他转念一想,却又觉得毛夫人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