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望族权后 >

第66章

望族权后-第66章

小说: 望族权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七郎接走。”
  韦太夫人冷笑道:“这么一比较,丹娘到底还牵挂着子女,沈氏却只保自身,她也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也就罢了,六娘眼看过两年就要议亲,她这母亲竟然也放心将女儿将来置之不顾,当初柳直为达宜婚配可不少挑拣,废尽心思才求娶到沈家女,得意非常,自认为嫡长媳也是名门闺秀,可沈家虽与他联姻,这些年来却一贯冷淡,武威伯府那样提携照顾,丹娘却始终不如沈氏受重,武威伯虽然因战败受贬,可爵位还在,柳直竟就迫不及待要让丹娘顶罪,想借这机会让志宜休妻,另攀富贵,这下可好,两门姻亲都保不住,将来达宜、志宜想要再娶贵女,无疑痴人说梦。”
  曹媪也笑:“可不是这话,秦娘子虽然对族人尤其嫡宗有些蛮傲,在翁姑面前却始终恭顺,娘家不过略有波折,竟落得这样下场,仆也甚为秦娘子不平抱屈,沈娘子往常看着虽然温和有礼,不想却凉薄如斯,才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眼下虽还未闹出结果,可柳郎主有把柄在两家姻亲手上,若真不依不饶,传扬得人尽皆知不可收场,御史们还有不落井下石之理?柳郎主只有妥协,才可能保住自身及儿子们官职。”
  十一娘大以为然。
  果然就在当日傍晚,曹媪又打听来最新进展:“沈家到底还是略有退让,没大张旗鼓把笨重器物拉走,只清点了文契细软,算是给亲仁坊留了些颜面,武威伯府也如愿拿到和离书,并将八娘接走……只不过,荧小娘子生母却当着武威伯夫人面前出言不逊,大约不知就里,还以为荧小娘子是被秦娘子害杀,被武威伯夫人当面拆穿后,那侍妾发起疯来,竟然掌掴主母。”
  十一娘:……这侍妾还真有血性,看来柳志宜果然宠纵过度,秦氏那样一个脾性竟能容忍多年,当真不容易。
  她忍不住问道:“难道柳世父竟眼看生母受辱?”
  虽柳直一支被出族,不过柳志宜始终还算长辈,十一娘也不知道他眼下官职,称声世父并不为过,再缀上姓氏,就区别开来是外人还是亲族了。
  曹媪眉弯眼笑:“柳郎主要将侍妾发卖,柳郎君却不愿,为个侍妾膝跪求情,正闹着,侍妾却昏厥过去,柳郎君顾不得太多,亲自跑出去请医,哪知等他回来,侍妾已经受了杖责……”说到这里,曹媪略微犹豫,不知道应不应该直话直说。
  十一娘立即转过脸去眼巴巴看着韦太夫人。
  太夫人失笑,瞪了她一眼,却示意曹媪实说。
  “原来那侍妾竟然有了身孕,可惜挨了杖责,当场就见红……”
  “哎呀!”十一娘惊叹一声,当然没再发表看法。
  “柳郎君心痛不已,为此又与柳郎主闹了一场,柳主薄原本就觉自己是受了弟弟一房连累,心里气愤,就借这碴教训弟弟不孝,兄弟两个大打出手。”
  这还真怎是一个乱字了得?
  亲仁坊那边闹得是鸡犬不宁,柳氏宗宅内部也小有波动,主要是因为乔氏。
  做为帮凶同谋,乔氏已经得了太夫人一句“休弃”处治,她自然不依不饶,叫嚣着自己有“三不去”——曾为翁爹柳正守丧三年。
  太夫人与她私谈时,和颜悦色“普法”——大周律定,虽有三不去,然恶疾及奸者不在此列,你若坚持不肯下堂,难道是欲患恶疾?
  乔氏被吓得不轻,当晚就不敢再用饮食,忍饥挨渴等着柳拾遗回府,才哭嚎诉屈,说是太夫人欲借机处治她,意在让柳拾遗失去靠山倚仗任由拿捏,期待柳拾遗能坚挺地庇护她这回有惊无险渡过难关——婆母可没直接休弃儿媳权力,柳拾遗倘若不写休书,婆母也无可奈何。
  乔氏这时已经顾不得什么中馈族权了,考虑到自己生命安全,建议柳拾遗提出分家,既然婆母能容柳仕宜这个庶子分居别过,大约也巴不得柳拾遗彻底离开嫡宗。
  为了说服柳拾遗,乔氏甚至提起了一贯视若不见置之不闻的“亲婆母”:“翁爹故世不久,阿家便将庶母送去田庄,任由庶母挨苦受累,倘若夫君分居别过,咱们也好趁机将庶母接回奉养……夫君莫担忧,一切不过权宜之计,待得姨母与郡王妃在太后跟前进言,夫君入主政事堂也是指日可待,到时夫君成了国相,族人哪里还敢小觑。”
  柳拾遗是什么人,哪里会受乔氏蛊惑,简直没被这番话憋出内伤来,他轻轻抚开乔氏:“你上回设计四娘,已经开罪了长兄,更将母亲置于不义,你这番行为,置我于母亲厌弃长兄记恨之境,倘若我这时为保你,再与母兄作对,将来还能在京兆柳立足?难道你要让我步亲仁坊后尘才算心满意足?”
  乔氏杏眼圆瞪,不敢置信柳拾遗竟然胆敢忘恩负义!
  “你别忘了,你有今日……”
  “这话娘子今后还是莫提才好,我宁愿丢官去职,也不能沦落到被家族所弃地步。”柳拾遗冷笑:“你这些年来做过多少不齿之事,心知肚明,我对你,早已忍无可忍。”
  可他到底还是轻叹:“看在儿女面上,我也不忍将你休弃,更不论伤你性命,因此,还是和离罢。”
  于是荧玉死后第三日……
  一大早十一娘就听曹媪入内禀报:“乔娘子欲往咸宜观。”
  韦太夫人轻笑:“无妨,让她去罢。”
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
  虽是荼蘼花事了,正值茉莉含羞时。
  淡了姹紫嫣红,不减暗香浮沉。
  含象殿里琉璃亭中,软榻之上牙席已经替代暖衾,于是那金鸭扁嘴里吐出的丝丝香息更加清雅几分,纵然冰鼎还未贡上,炭炉早已经不见踪迹了。
  罗袖微挽,露出丰腴玉腕,指上红宝金环光泽萋斐,手中那支画笔,蕴尽甜腻,落处鲜艳浮涨,画的是一株牡丹。
  而作画之人,全神贯注,一笔过去,眉心随之或蹙或张。
  在旁宫人尽皆摒住呼息,生怕口鼻呼出浑浊之气污染了画作一般。
  这样气氛,不由让拾阶而上的春莺好多为难,她踌躇片刻,终于还是轻轻一声:“太后。”
  于是画笔终于搁置,宫人们这才放心呼出一口长气来,惊飞了雕栏上原本好整以睱的一只红尾蜓。
  得知小妹莲池求见,太后终于没有作画的闲心,摆摆手让人收拾,呈上浆饮鲜果来。
  小韦氏来得颇为气势汹汹,步伐踩在玉阶上铿锵有力,说话时更显激愤怒火:“阿姐,韦滨往竟要害乔氏性命,你可得作主!”居然是连四姐都不称呼一声了,直呼太夫人名字起来。
  紧接着就噼里啪啦为乔氏告了一通恶状,倒也把柳直杀孙的事说得七七八八。
  “死个孽庶而已,韦滨往借机打压庶弟我也懒得理会,横竖柳直那人也不值得可怜,可这与乔氏何干?韦滨往竟然威胁她自请下堂,否则就要让她身染恶疾,最让人气愤是柳信宜,也和嫡母一个鼻孔出气,话说得好听,和离!也不看看乔氏出身……”
  “乔氏什么出身?”太后终于不耐烦,在打断小妹的话同时,大好心情不再,戾气瞬间染上眉梢:“大姓落魄,也不掂掂自己几斤几两,嫁得信宜已是她几世修来,还敢自视矝贵,简直愚蠢透顶!为一己私利,置大局不顾,柳直是个什么货色?那是小崔氏铁忠!若不是看着柳直一支愚昧,不值得我动手清除,你以为他们还能嚣张至今?乔氏竟然还想助柳直掌握族权,不自量力也得有个限度吧,她以为她是谁?”
  小韦氏目瞪口呆:“可是阿姐,乔氏毕竟是咱们同盟。”
  “她是哪门子同盟,她只是棋子。”太后微抬眼角看向小韦氏:“而且现在甚至沦为废棋,不过我并不觉得意外,棋子布得太多,总有一些废弃。而四妹等于我们而言,却是应当争取之棋子,一枚废棋与一枚尚未得手之棋,孰重孰轻不需要我再多剖析了罢,莲池,莫以为我们现在就能安枕无忧。遇事切忌大包大揽,尤其乔氏这类,犯不着理会。”
  太后懒懒挥一挥手:“倒是柳直出族,还算一件惊喜,证明四妹终于有所妥协了……至于信宜,他有这样决断也是情理当中,他本就厌烦乔氏,又怎会因为乔氏而得罪嫡母?”
  小韦氏完全张口结舌了。
  “我了解四妹,仅为四娘那桩事,她还不至于介怀乔氏,之所以趁此时机发难,无非是因为已经与誉宜生隙,故而才会争取信宜罢了,我若预料不错,等和离之后,不久四妹便将撮合信宜与班十五娘再续前缘。”
  小韦氏不由磨牙:“柳氏满门都不是东西,乔氏到底也曾为柳信宜生儿育女。”
  “哪个女人不会生儿育女?”太后嗤笑道:“得,诸如此类我也懒得与你分辩,不过你可得给我听好,警告乔氏,莫再惹是生非,若她再与班十五娘起了争执,也只是自取其辱,棋子就该有棋子自觉,不要那样自以为是,我接下来还要用刘玄清,在这关头,乔氏必须消停,倘若她不生事,将来我也许还会再撮合一门良缘,倘若她不知好歹……”
  太后没有接着往下说,不过阴冷的眼神已经不需要再用言语注释了。
  于是柳拾遗就这样顺顺利利与乔氏和离,响动轻微得几近无声无息。
  唯一“响动”是发生在和氏母子三人身上,她们刚到京都不久,还没完全从突然安适富贵的生活里踏实下来,美梦就被打破,被十分友好地“请出”了柳氏宗宅,和氏尚觉不敢置信,乔娇就跳上了脚:“姑丈怎能如此无情无义?姑母好歹也为他生有子女,姑母,难道你就甘心?姑丈既然这样绝情,咱们怎能容忍柳氏好过,莫不如向太后进言,将柳氏一族抄家斩首!”
  这话音才落,脸上就挨了一个大耳刮,不过相隔几日,已经憔悴得不成人形的乔氏总算找到一个发泄缺口,愤怒顿时汹涌而出:“你以为你是谁?就敢大言不惭!给我管好你这张嘴,仔细一个不慎,丢你一条性命不关要紧,连累一家满门遭殃时才晓得厉害。”
  乔娇挨了一巴掌,眼珠子都被怒火烧得通红,这位才真正是个跋扈不孝不知天高地厚者,当初眼看父母对祖母动辄顶撞,她也胆敢挽着袖子落井下石,乔大舅为了说服母亲修书予乔氏索要更多“贴补”,历来不少软硬兼施,但始终还是限于语言罢了,乔娇却敢为了逼迫祖母动笔,断其饮食,声称家中困难已无米下锅,倘若祖母不愿说服姑母援助,只能忍饥挨饿。
  乔母是个软懦脾性,却十分顾念女儿,晓得儿子一家贪得无厌,不肯为女儿再添烦难,纵然对子孙不孝心怀气愤,然则只为“家丑不可外扬”几字,也只能隐忍。
  到底还是乔娇长兄看着不妥,教训了乔娇,才没真让祖母饮食无着,然而乔大舅与和氏这对父母反而因此厌恶长子,不过是因长媳娘家在蒲州还算殷实,隔得近打起秋风来也顺手,为这点子好处,才容忍长子夫妇。
  乔娇一贯得父母宠纵,这时哪里能忍乔氏打骂威胁,哭嚎起来扑上前去,鼻涕眼泪抹了乔氏满身:“姑母对我一个晚辈倒是凶狠,怎么就能忍柳家欺辱?咱们千里迢迢来京都,没受到姑母多少照顾,我不过为姑母不平,却反而挨了耳光……”一番抱怨不休撒泼混闹,反搞得乔氏狼狈不堪。
  其实乔氏原本也不是真正得到教训甘心忍辱,她从姨母刘玄清口里得知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之后,就险些没将咸宜观拆了,对柳信宜破口大骂不说,再次将班十五娘也牵涉进来,坚信是因为班氏挑唆离间又有勾引之行,才造成柳信宜这般薄情寡义,班氏分明等着她与柳信宜和离,好再续前缘,于是咬牙切齿要闹去班家,将班十五娘这个淫妇千刀万剐。
  刘玄清怕的就是外甥女存着这样心思,她也十分恼火。
  为了让乔氏高攀显望,自己可没少废心思,却不想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因此受了郡王妃数落,这一切无非是因为乔氏愚笨,十年间,非但为婆母不容,连自家男人都无能笼络,柳信宜但凡对乔氏还存一丝半点情份,也不可能听从太夫人逼迫。
  更何况太后还有警告——万万不容乔氏再惹是生非。
  刘玄清只好恩威并重安抚乔氏,长篇大论一番,才略微安抚乔氏情绪,然而她终究不甚放心,不敢再留乔氏待在长安,是以提出让乔氏暂归蒲州,待太后大事告成,再考虑将来如何。
  乔氏哪里会甘心,然则也没其余办法,心情正焦躁,听到乔娇那番不知天高地厚言论才忍不住动手。
  哪知乔娇却不依不饶起来,和氏却还坐壁上观,半点没有劝阻。
  “阿嫂莫不以为我离了柳家,从此就只有受你拿捏?眼看着女儿不敬长辈竟不出言训斥!我实话告诉你,这回之所以忍辱,全为太后大事打算,太后可对姨母承诺在前,终有一日会替我讨回公道,就算再回不去京兆柳,京都也不是没有其余显望,阿嫂今日有这样心思,将来可别后悔!”
  和氏听这话后,方才劝阻乔娇,可待母子三人商量应对时,乔娇大言不惭:“阿母,何必受姑母威胁?她一个和离妇,将来还能如何,即便再嫁,又有哪家显望愿娶。”
  “得了,你也忍着些气罢,有你姨祖在,也说不定将来……”和氏只为乔令叹气:“原本以为这回来京都,令儿总能立足,将来才有利于仕途,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再回蒲州,我只担心耽搁了你。”
  乔令根本没打算就这样毫无作为返回蒲州,不由说道:“儿子打听了一番,原是姨祖母担心姑母生事,才打算让姑母返回蒲州,却也没有要求我们一并返回,因而儿子想来……莫如阿母先与姑母回去,将儿子与阿妹留在咸宜观,阿母,阿妹那话也有道理,姑母毕竟到这样年岁,将来即便有姨祖提携再嫁显望,又能有多少益处?莫不如,将这机会留给阿妹。”
  乔娇受这提醒两眼发亮,连忙附和:“可不如此,姑母这回行此恶事,难保将来柳家不会张扬,她一个和离妇,又人老花黄,名声还不好,哪家高门显望愿娶?即便是有郡王妃做媒,对方势必也是早有元配子女双全,姑母那手段,怎能掌控?我到底还是清清白白闺秀,岂不比姑母更多机会?观主是姑母姨母,难道就不是阿父姨母,怎么会只考虑姑母而置咱们不顾?要说这些年来,姑母占着显望贵妇之尊,可也没怎么顾及咱们,到这地步,咱们何必还眼看好处让姑母独占,天下就没这样道理。”
  儿子女儿这番蛊惑,让和氏大为动心。
  乔氏这时却全然不想她今后面临的凄凉处境,尚自咬牙切齿,掰着手指挨着数死仇——柳信宜与班十五娘这对奸夫淫妇、韦太夫人老虔婆、柳直夫妻一双落水狗——她已经等不及为“死仇”们规划将来种种罪有应得。
第118章 晋王回宫
  数日之间,京兆柳氏族中风浪迭生,一支出族,三房和离,然而却并没有闹得市坊皆闻,当然是因为柳直与乔氏不得不隐忍,无论嫡宗抑或秦、沈两家也秉持息事宁人态度,都没有声张传扬,是以也只有当事人几家亲近故交略有耳闻而已。
  不过在柳氏族内,这事情当然隐瞒不住,可因为长辈们都得了族老叮嘱,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是以叮嘱晚辈们莫要私下议论,总体上看来依然还是风平浪静。
  及到屈辱不甘的乔氏与满腹计较的和氏这对姑嫂终于被刘玄清送出咸宜观启行往蒲州祖籍,前往富平西岭祭告天地主持太后陵动土开工仪式的天子贺衍也终于归来京都,贺烨打听到兄长卤薄这日午后即能返宫,一大清早,总算是开口向三郎柳彦辞行。
  柳家上下彻底松了口气——总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