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望族权后 >

第697章

望族权后-第697章

小说: 望族权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事态发展也正如她盘算那般,当韦海池听说贺烨明明已经中计,殿议时提出开释人犯,而且还要表彰其忠孝之品,以平息舆情,没想到谢饶平、韦元平等不及装模作样的反对,邵广却愤然出列,甚至当不能说服贺烨下处死之令,竟然以挂冠请辞威胁,在他的带领下,御史台不少官员也提出质疑,导致贺烨不得不暂时摁捺,下令彻察。
  韦海池还未说话,任瑶光便开口抱怨。
  “那邵广,还真是个死脑筋,他们长安五子,不是一早听从于皇后之令么?当初太后给予信重,不惜以韦氏女联姻,他不为所动,如今竟然与皇后也公然敌对,他难道就不怕众叛亲离、无法立足?世上怎么有这么莫名其妙之人,这类人也配为官?!”
  太后冷笑道:“贺烨那脾性,决不至于受人胁迫,但这回却因邵广反对,采取更加委婉之法,说明他深知邵广虽说鲁莽,却为忠直之臣,今后,只怕贺烨对邵广更加信重!”
  但很快又心平气和:“不过这也说明,贺烨并不如表面上一般,对柳氏言听计从,近臣之间若起离异,对我之大事,乃有利无弊。我虽不能拉拢邵广,冯继峥以正统为名,未必也不能诱惑,如果能借此契机,离间近臣,争取邵广用作刀匕,亦算意外收获。”
  便令任瑶光,密切留意皇后有何行动。
  待听闻皇后召韦缃入宫,后又召见薛氏,柳彦却与邵广大吵了一架的时候,太后越发认为有机可趁。
  她完全没有料到邵广虽说鲁直,却早便对皇后心悦诚服,在皇后的“教唆”下,竟然也能配合,上演这么一出“内斗”的闹剧。
  为了不让邵广的反对影响自己的大计,韦太后还特意向皇帝施压,俨然要为“党羽”齐端打抱不平,声色俱厉的要求处死唐崇董。
  又让任氏出宫,告任知故往见谢饶平,安排暨阳的人手,待贺湛抵达,立即揭发齐端利用改制,意图中饱私囊的罪行。
  她的计划当然并非仅此而已。
  只要贺湛作出开释唐崇董的决断,这一案件尘埃落定,她便会下令,让新一任的暨阳令再遭谋杀!
  另外闹出唐豁殷实属罪有应得,唐崇董却被后系姑息的丑闻,鼓动元敛治下,属官纷纷抗议,为齐端打报不平,主张朝廷若不为齐端平反,严惩豪族恶霸,官员因行改制,惹杀身之祸却由凶犯逍遥法外,谁还敢遵从改制之令,损毁地方豪族的利益?
  到时贺烨为了让新政顺利推行,必须重惩只为排除异己,执法不公的贺湛,皇后失此臂膀,后系必定大受打击。
  唐崇董虽然也难逃罪罚,但只要及时杀人灭口,并不怕引火烧身。
  而且就算烧,也只是烧到元敛身上,无论如何,礼孝重于律法的观念已经被贺烨这皇帝推崇,贺烨总不能出尔反尔。
  他为护声望,反而还要再一次申明,维护礼孝并无错谬,暨阳案之所以闹得不可收拾,罪责在于贺湛隐瞒唐豁殷并非无辜,而偏重排除异己。
  除去贺湛,后系当受重创,冯继峥一系便有机会得到重用,只要他们阳奉阴违,新政势必会不了了之。
  韦太后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这还真是个如意算盘,一石三鸟之妙计。
  不过,韦太后很快便听闻了变故。
第1300章 一计连一计
  贺湛到暨阳,完全没有受到误导,很快察明唐豁殷确乃罪有应得,其暴毙狱中一事虽为不法谋害,但并不是齐端杀人灭口,杀人者为一狱卒,而此狱卒是被县尉收买,那县尉很快招供了,供出元敛。
  唐崇董并不知道父亲是被元敛灭口,自己竟被杀父仇人利用,因愤恨绝望,干脆倒戈,供出正因元敛误导利诱,才杀齐端。
  贺湛具折上报,贺烨立即承认自己险受蒙蔽,多得邵广坚持执法严明,才没有铸成大错,先表邵广、贺湛,再下令处死唐崇董,并将元敛处斩。
  邵广再上奏疏,谏请天子告诫司法官员,断罪判案,当以律法做为准绳,以证供做为依据,而不能因所谓人伦道德,更甚至被舆情风传影响。
  如此案,起因乃元敛为抗圣令,先杀唐父,再怂其子以孝道为名,谋刺命官,然多数民众不知真相,被元敛误导,竟信齐端之死乃罪有应得,若真因所谓人伦舆情而开释凶犯,正义怎得昭展?
  贺烨深以为然,故下令修改律法,虽未彻底废除亲亲得相守匿一条,却增加一项不在此列。
  此后,除谋逆叛国大罪,但凡杀人害命,以及欺霸平民、贪赃枉法等等,只要是依律该当处死的重罪,家属知情却不上报,视同从犯。
  谢饶平与韦元平虽知大事不妙,可若反对,岂不与暨阳案时主张截然相反,那便无异于承认他两才是主谋,元敛是听令行事了!
  也只能认同贺烨主张,忠在孝前,若父母行为恶罪触犯律法,子女非但不能听从包庇,知情不报亦属同犯的崭新规定。
  长安殿里,如意算盘落空的韦太后当然怒火中烧,她再一次醒悟自己的大意轻敌,竟又被皇后愚弄,可是她也没有灰心丧气,因为从这计划制定之初,其实就有两手安排。
  开释唐崇董未遂,并不代表就不能影响改制,贺湛能够察明唐豁殷罪有应得,还齐端清白,但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无劣迹恶行,就连齐端,也不是没有冤杀平民,唐崇董服诛,她就能够公布齐端罪行,再鼓动多地方民众反抗官府,照样能让改制没有办法顺利推行。
  但韦太后没想到的是,贺湛竟又领先一步,察实齐端生前,确有不法罪行,故而并没有表彰齐端,而是主持公道,还蒙冤者清白,再一次强调以恶制恶并非正道,而应依法检举罪行,申告冤屈,当今圣上明德,绝不会包庇贪官污吏,立志改变官官相护瞒上欺下的谬制,律法既是为了巩固皇权,又是为了保障小民,故遇冤屈,切不可私相报复两败俱伤,并以晋朔新制为例,鼓励里长乡老等小吏资助平民申冤,上谏朝廷确立更加完备的监督体制。
  贺湛再请尚方宝剑,求赐先斩后奏特权。
  如此狠决狂妄,全不同于贺湛一贯的老谋深算,这也打了谢饶平一个措手不及,一来不知应否阻止,二来更不知该用何方法阻止。但韦元平并不觉得奇异,他甚至以拳击掌,兴奋得吡牙咧嘴:“老夫果然没有看错贺澄台,大丈夫,正该如此狗胆包天!”
  如果十一娘在场,一定会深深的怀疑——贺烨果然不是韦海池亲生?怎么与韦元平倒像亲舅甥了,外甥肖舅,两人都有乱用成语的恶习。
  完全没有主意的谢饶平,只好通过任知故与任氏的途径商量太后。
  韦海池倒没有惊慌失措,冷笑道:“皇后果然老谋深算,竟看破我有几手准备,贺澄台也不愧为后族先锋,为了皇后,他倒敢赴汤蹈火完全不顾退路,他既想舍身取义,我理当成全。”
  贺湛请尚方宝剑,自是准备大杀四方。
  天底下没有万无一失的计划,这一场战争胜负,韦太后与十一娘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正如贺湛就算一直占据舆情的主导,可万一闪失,没有能够扼制暴乱,等着他的必定是众口铄金,这场战争虽不见硝烟,但不代表就没有生死相搏——初初开始,唐氏父子以及齐端、元敛,这就是四条性命了。
  韦太后暂告失利,所以等待贺湛的将是一场疯狂的反扑。
  但反扑到来之前,早已被十一娘抛之脑后的畅游苑事件,却仍在以一种微弱得几乎不露痕迹的轨进发展,表现为独善其身的陆才人,突然赢获太后关注,屡常被召往长安殿,甚至连文澜阁的值差,也不得不被耽搁。
  后宫之中,虽以皇后为主,然太后却为尊长,诸如嫔妃,是不能借口值差推拒太后召唤的,嘉程虽说无意亲近长安殿,但这回她可真是身不由己了。
  但太后名为亲睐,实际是为苛责嘉程,没过多久,就连皇后都听闻了陆才人的艰难处境。
  据说,太后欣赏嘉程一手秀气公整的小楷,令她抄誊佛经,却无人送去食饮,且还有十日为限,陆才人岂不只能干等着被饿死渴死?不过嘉程并没那么怯弱,忍饥挨渴才一日,到晚间便主动索问饮食,受宫人驳斥,她脾气倒比宫人还大,指斥宫人欲陷太后失誉,其心可诛,最终震慑住那宫人,眼睁睁看着嘉程离开长安殿,往尚食局去讨饮食。
  太后便不再欣赏嘉程的一手好字了,改变策略让嘉程服侍左右,行婢女之事,有时一跪,足足四、五时辰。
  十一娘听闻,虽明白太后的诡计,但她不能视若无睹。
  陆嘉程入宫以来,从未行为妨害之事,虽说也没有阿谀奉承,但十一娘不能眼睁睁看着嘉程受屈,她不在意冯继峥,但在意陆家,她需要陆家的支持,那么她就必须维护嘉程。
  表面上看,嘉程被太后责难,正是因为畅游苑的争端,这场斗争,皇后之所以获胜,关键人便是嘉程,皇后若对其苦难视若无睹,岂不成了无情无义?
  虽然明知是陷井,但十一娘也必须跳下去。
  唯有期望,贺烨也不至于中计罢了。
  十一娘将畅游苑一事,告知贺烨,是为提醒他,韦太后目的必是为了让嘉程失宠,希望贺烨不要迁怒嘉程。
  “陆才人从未得宠,何来失宠之说?!”贺烨立马表述清白。
  “是妾身失言了。”十一娘红了脸,只觉心中莫名发烫,深吸一口气,才能平静心情:“太后之计,应是让圣上更加鄙恶陆才人,却会让冯继峥等相信,一切都是我从中作梗,太后意图激化矛盾,所以圣上,还请千万宽容陆才人。”
  “伊伊确定陆氏无害?”贺烨不动声色,垂眸之时,眼睛里却有黯晦。
  “陆才人自入宫以来,确然循规蹈矩。”
  “循规蹈距,不代表没有居心。”贺烨极不耐烦地终止了这个话题。
  十一娘暗叹,极为怨怼韦太后的知己知彼。
  但她不能树敌了,相比暨阳案,后宫这场更加不见硝烟的战争,只能由她应战,陆离与贺湛,谁也帮不了她。
第1301章 终于面圣
  皇后已然耳闻嘉程触怒太后而被报复,但嘉程却被瞒在鼓中,因为长安殿的宫人只要迈出那方殿院,非但不再对她横眉冷对,甚至有意在众人面前,对她毕恭毕敬十分敬畏,那些家族隶属太后党徒的才人,亦比从前待她更加热络,尽显阿谀奉承之态,韦太后一边在暗中挑剔苛责,一边却又赏赐不少钗环脂粉,甚至导致不少不知内情的才人,误以为她虽说在畅游苑事件中扮演了与太后对立的角色,非但没有因而获罪,甚至赢得太后青睐。
  这让嘉程十分苦恼焦急。
  她之所以入宫,全凭着一腔孤勇与执迷,可是她并不像舅父一样认为,因为祖父极受圣上推崇,将获宠看作理所当然的事。
  她更不像表妹莲双那般天真,认为皇宫里的女子,过着养尊处优让人羡慕的生活,她明白这个天底下最最荣华富贵的地方,其实一言一行都不能恣意,花团锦簇之下,隐藏着的是险象环生步步惊心。
  可她显然还是低估了宫墙之内,种种诡谲风险。
  她以为只要不争,便能置身阴谋之外,以为只要始终心怀诚挚,至少能够独善其身。
  高高在上的天子,那人世间唯一赢得她爱慕倾心的男子,终有一天会看见她,明白她并不是为了富贵权势才不顾一切地向他靠近。
  她没有想到因为一桩小小的纠纷,便招至韦太后的打击与算计,她担心天子会听信谣言,误解她果真听从舅父指使,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甘当太后手中利匕。
  嘉程不知应当如何化解危机,她一边忍受着韦太后的苛难,一边忧虑会被天子误解,她迫切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一个面见天子自辩澄清的机会,但让她更加慌张的是,韦太后给予了她机会,却并没有让她走进紫宸殿。
  已经是第三回,受太后之令,嘉程将长安殿内厨烹制的汤膳献呈紫宸殿,可回回都是宦官从她手中接过食盒,面带微笑的代天子感谢太后关心,天子显然并不打算见她,三次献呈汤膳,她连天子一片衣角都没有见到。
  焦灼之余,嘉程甚至有些绝望了。
  她几乎以为天子已经断定她居心叵测,从原本的戒备防范,演变成为深恶痛绝。
  沈氏却怨恨她的背叛陷害,或许又更嫉恨她得获太后为助力,明里暗里对她的诋辱谩骂从无断绝,嘉程并不在意沈氏的敌视,可她也从未遭遇过这样锋锐的恶意,她不屑与沈氏争论,可她避不开这似乎无处不在的恶意,让她的心情有如雪上加霜。
  似乎唯有江才人能看穿她这时糟糕的境遇,看似开导,但话里话外尽是挑拨。
  “阿嘉是为皇后,才触怒太后,依皇后才智,甚至能助圣上处理政务,当然会洞察太后机心,阿嘉放心,皇后势必不会冷眼旁观,一定会在圣上面前替阿嘉辩解。”
  嘉程知道皇后不会。
  因为她若与皇后异境而处,又怎会主动帮助其余女子,分薄夫君的宠爱?而且这个女子的舅父,甚至还是自己的政敌。
  她知道江才人的居心,是为了让她怨恨皇后袖手旁观,江家已经决定与冯家联手结盟了,自然希望她听从指使,为了利益,攻击阻挡他们权倾朝野的后族。
  正因为心里明白,嘉程却更觉孤独,在这深宫之中,她果然没有朋友,就算那些与她没有利益冲突的才人,虽说喜欢她的性情,但也不会真正与她交心,更不会在她孤单无助时,给予一臂之力。
  渐渐的,日子随这一季迟盛的金菊无声残败,进入到了冬季。
  阴雨来了,风声也渐凄号。
  这日午后,韦太后小憩醒来,才终于准许一直跪候殿内的嘉程起身,令她再往紫宸殿,传召圣上往长安殿一行。
  嘉程已经习惯了膝盖的酸痛,她一步步往紫宸殿走,仪态并没有受到影响,当到殿门前,忽见急猛的北风,挟裹飞絮飘凌,扑在她的面颊上,湿冷的触感让她意识到,今日会有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她耳边似乎听到了莲双的大呼小叫,那是旧岁初雪天,恣意欢愉的时光。
  有那么一刹那,嘉程开始怀念往昔。
  她回头,紫宸殿外,自然看不见表妹的身影,来来往往的宫人,并没有谁注意站在这里等候召见的她,宫廷里其实从不冷清,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才知道,有多么寂寞无助。
  她可以回头,可以怀念,但她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就算孤勇,也要一直向前,嘉程忽然鼓起了勇气,她下意识挺直脊梁,坚定的目光看向紫宸殿内,那熟悉又陌生的,高大的殿堂。
  无论如何,至少她现在能站在这里,能比从前,更加靠近希望。
  这回嘉程没有因为宦官那句,“烦劳才人转告太后,圣上正忙公务,实在抽不开身”的拒绝便转身离去,她要站在这里等待,今日一定要面圣。
  贺烨并非敷衍,他已经下令燕国公部以及调遣二十万禁军,会合吐蕃兵力,进攻胜州,这一场战役无异与突厥之间的决战,胜负至关重要,而大规模的用兵,又不能速战速决,当然需要不断补充粮草军需,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导,贺烨关注的不仅仅是战计,他必须保障补给,可被韦太后这么多年穷奢极侈的折腾,国库已然空空如也,改制还没有大功告成,一时难见成效,财政告紧,户部官员束手无策,贺烨的私库几乎已被掏空,虽说暂时还不会断供军需,但也难免左支右绌。
  千头万绪的政务需要一国之君决断,贺烨还哪里顾得上韦太后一看就是没事找事的召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