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权后-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楼朱栏上,衣装艳丽的胡姬早已娇倚,媚眼秋波风情万种,但有察觉目光注视过来,嫣然笑意总能准确迎着过去,张口是带着异域风情的热辣邀约,玉腕纤指轻轻挥动,即便路上行人未被这热情似火引入店中解囊买酒,她们也无懊恼,顶多一声娇嗔,力求让那媚态深入人心,教你心痒难禁,晚间归去辗转反侧,总有下回会摁捺不住笑入酒肆。
虽则按理来讲,清早鼓响开市,各大市坊解禁,东西二市亦不例外,然则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居处大多都在外郭,相距靠近皇城之东西二市甚远,上昼一般赶不及入市,故而此时西市各条街道上,鲜见布衣裋褐,多的则是鲜衣贵族。
纵然如是,此时道上,亦见车马如龙,好番喧哗热闹。
一骑青骢远远行来,鞍上坐着那郎君,朱衣黑发,面如桃瓣,眉梢飞扬,眼角含笑,那身姿虽则威凛,容貌实堪美艳,引得倚栏胡姬兴奋不已,有高声邀约者,甚至不少唱起那情歌艳曲来,更不乏解下香囊相掷,最大胆那位,半截身子都探出楼栏,招手之间,腕上银铃脆响一串:“玉郎请上坐,我以美酒宴请……菜肴也算我身上……若肯赏面,非但不需食资,我反赠千钱何如?……两千钱!”终是未能如愿,胡姬幽幽长叹,似乎是被人打趣了一句“以身相许”,于是又有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玉郎面不改色,身后跟着一骑小厮却涨红了脸,好几次回头去看那宁愿赔钱相邀的胡姬,显然神不守舍,竟未发觉主人已经在处酒肆面前踩鞍下马,他愣愣往前骑行又有丈余,终于才醒过神来,连忙勒马下鞍,陪着笑回走过来,额头上挨了好痛一个爆栗。
这酒肆里早有掌柜殷勤迎出,显然甚是熟悉了,张口相请:“十四郎请往后院雅室,元三郎已经在座。”
贺湛手里还捏着个早前顺便接下的香囊,抛予随从怀中,也不与那掌柜客套,径直穿过酒肆底层厅堂,熟门熟路往里,到正北那间雅室里,就见元三肥硕的身躯瘫在一张软榻上,身后立着的乔令袖子挽得老高,正讨好着捏肩按背。
“十四郎今日可是有些迟了。”尽管元康背对着瞧不见,可乔令那谄媚的笑脸一直保持,这时也仍然冲着贺湛,但只不过,这脱口而出的话怎么听也有点不那么友善,大有挑拨的意思。
贺湛哪会与他一般计较,自寻了个锦榻坐下,只对元康说道:“今日可巧,路遇韦相府上十六郎,就在前头四方阁,本是要拉我一处饮酒,得知与三郎早就约好,这才罢了,乔四你早先拜托之事,十六郎倒打听出了结果,正好一阵后过来,当面告知。”
元康瞪着眼:“韦十六真要过来?”
乔令实在想冷哼一声——他就是看不惯这贺十四,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自恃着宗室子弟的名头,不将旁人看在眼里,有什么大不了?说来大家岂不一样,都靠着讨好奉承及恩侯府图谋提携。
可偏偏这位元三郎对贺湛另眼相看,说什么智计无双见识不凡,无非是因贺湛长了这副皮相!
不过乔令心头虽然不服,还没胆子敢肆无忌惮表现明显,这时只顾拍元康马屁:“三郎既有意与韦十六郎结交,他怎不觉受宠若惊?”
贺湛这才斜了一眼乔令,眉梢一弯,要笑不笑的模样。
因着这段儿乔令与元康几乎寸步不离,贺湛自然有所注意,本还想着打听一下此人底细,不及安排,就听元康说起乔令拜托一事,贺湛这才晓得原来乔四是刘玄清侄外孙,倒省得再去打听。
乔令入京不见,就能巴结上元康,固然有刘玄清这层关系,自己倒也有些手段,但只不过,这小子初来乍到连各族人脉势力都没摸透,一昧就想着争强,可见好高骛远狂愚无知,贺湛得出这个结论,当然就越发不将他放在心上。
元家父子的后/台不过是毛维,眼下连毛维后/台谢饶平都倒了,做为韦元平韦大相国最小一个嫡子韦十六会对元康受宠若惊?这话乔令也敢出口。
贺湛眼见元康似乎还真因为乔令的谄媚之辞沾沾自得,想想还是提醒一句:“我代三郎转告结交之意,韦十六郎固然也乐意,然则三郎等会还是得留心言辞,韦十六郎虽喜交游,性情却很有几分矝傲,尤其乔小郎,为令妹一事,十六郎可废了不少心思,既是有求与人,这态度还得谦恭着些才是礼节。”
乔令眉头一抬,冷冷一笑,说出的话却仍然带着让人浑身鸡皮直冒的谄媚:“原是一桩小事,三郎不过给个机会让韦十六郎呈情罢了。”
元康才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眼下处境,立即不耐烦起来,狠狠一抖肩膀,喝道:“十四郎提醒得有理,你这张嘴可得管紧了!为你妹子那桩事,我落了阿父好大一场埋怨,你还说事小?要不是你那姨祖母惹出大祸,我阿姐如今也不至于在太后面前胆颤心惊,我一时没想到,受你蛊惑还真想央着阿母入宫求阿姐打听,好在被阿父阻止!否则不定又会连累阿姐。”
乔令心头一颤,这下才真不敢再卖弄唇舌挑是生非,到底还是狠狠瞪了贺湛一眼。
原来,刘玄清被处死,咸宜观一众奴仆都被发卖,乔令虽然运气好早早脱身,没被牵连进去,他那妹子乔娇可没这幸运,竟因“同居”之故被当作同谋,没为官奴,乔令为了打探妹子下落,只好央告元康,元康只以为小事一桩,拍着胸脯就答应下来,可他自己没这本事,想着央托元贤妃,哪知才对侯夫人开口,就被及恩侯听见,挨了好一顿斥责。
贤妃当初就是因为叔父元得志通过毛维勾搭上刘玄清,被相断多福益嗣,送了那块圣母惠世的灵石入京贺太后寿辰,如此才得以选入后宫,刘玄清如今被定罪,成了众所周知的神棍,贤妃那多福益嗣显然就成了笑话,不过太后当初也并没真正听信刘玄清那套鬼话,不至于因而处治贤妃,但这当然不代表着贤妃就能安枕无忧,这在当头,及恩侯还怎么敢烦动贤妃打听刘玄清同谋的下落?
元康没了办法,但又不愿食言落了颜面,是以拉着贺湛商量对策。
刚巧这段时间贺湛与韦相府小儿子打得火热,因而劝说元康主动巴结。
元家是毛维党,自然也是谢饶平一伙,谢、毛两个和韦元平不少明争暗斗,及恩侯府当然对韦相敬而远之,两家从无来往,故而元康才听这话,心里就觉不满。
“谢刺史被罢相,虽则眼下毛相国仍在政事堂,今后如何仍不好说,元刺史固然是受毛相国提携,然而及恩侯受封,可是因为贤妃之故,韦相国为太后胞兄,地位可比毛相国更加稳固,及恩侯府之与交好,贤妃在宫内才更有保障……韦相虽与毛相不和,与及恩侯府却并无仇怨,侯府又何必因为元刺史曾为毛相属官之故与韦相疏远?”
经贺湛这番剖析,元康才如醍醐灌顶。
可不是如此,谢相这时自身难保,回不回得来京城都还两说,毛相国没了谢相依靠,只怕今后也不敢再公然与韦相作对,光只一个毛相,及恩侯府还不能长保荣华,尤其在这当头,眼看天子重新掌权……再怎么说,韦相也是天子母舅,天子怎么也会顾念这份亲情,韦相这靠山如今才更稳固,自己怎么在关键时候就犯轴呢?
贺湛又再出谋划策:“贤妃眼下虽不好再牵涉刘氏一案,韦相国却没这多顾忌,刘氏一案可是他亲自督察,只要韦十六郎答允帮忙,还怕察不到乔小娘子下落?根本不会惊动太后,借着这桩事,三郎正好有了机会与十六郎来往,岂不两全其美?”
贺湛有意将及恩侯府“策反”,当然是存心要挖毛维墙角,韦元平暂时不能撼动,谢毛一党倒是可以算计算计,太后既然对元德志不失信重,想必及恩侯这一趋利附势之举毛维也不会轻视,倘若为此一事造成毛维与韦元平之间更添矛盾,及到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借此煽风点火,毛、韦两个掐斗起来,怎么看也是有益无害、喜闻乐见。
再说这回他若能劝服元家兄弟投诚反戈,也算是在韦元平那头卖了个好,更加利于获取信任,深入太后党。
又说元康,待喝斥完乔令,那沾沾自得的念头自然就掐灭了,巴巴从贺湛口中打听韦十六郎喜好,显然是要自作“受宠若惊”那方,打算殷勤盛待。
“要说来,也是三郎与十六郎之间缘份,连喜好也相似。”贺湛微微一笑:“三郎若能舍得西妩女为谢,十六郎必能领会三郎这番诚心交好美意。”
“不过就是一个美人,这有什么舍不得。”元康一拍酒案,立即便让乔令回侯府带着他才刚得手不久的美人来此。
那可是个绝色!
元康大方,却有人舍不得——乔令险些没有跌足。
西妩娘子若在侯府,他虽摸不着,好歹还能看着,心下甚至盘算着将来倘若三郎厌烦了,自己又能讨好得三郎更加信重,开口相求,说不定也能摸着,这下可好,被贺十四这一馊主意出得!今后怕是连看一眼都艰难。
可纵然乔令满心不舍,也不敢有所表现,于是只能再狠狠瞪了贺湛一眼——姓贺的我与你势不两立,咱们走着瞧!
第151章 西妩女
韦元平这小儿子韦瑞,今年刚好及冠,比韦相长孙大不了几岁,相国夫人生他时已近不惑,简直就是意外之喜,故而十分溺爱,韦瑞那骄纵的性情就可想而知了,长安城中青楼楚馆里十起因为争风吃醋的斗殴事件,起码三起是因韦瑞而生,在京城阔少中,这也是个螃蟹似的人物。
然而这回与贺湛结交,反而是他主动——因为韦大相国授意。
至于原因,还得说回王七郎闹着出家那一桩热闹,险些办砸了差事的韦相国幸好通过元康身边那个耳目,得知毛维竟然插手,不动声色在太后面前阴了毛维一把,虽然没有如愿牵连谢饶平,眼看太后对毛维多少产生了忌防,韦元平心里仍觉满意。
事后他再品度耳目所报,咂摸出贺湛似乎与兄长贺淋不是那么和睦,暗暗摸了下底,就察知了贺湛家中那件没头没脑的事,既然贺淋岳丈是毛维党,韦元平自然就起了心思笼络贺湛——这位相比贺淋更有作用,贺淋算什么,官职还要靠娘家替他谋求,怎比莹阳真人视为亲出的贺湛?太后还要笼络南阳郡王呢,拉拢贺湛就等于亲近南阳郡王。
不过韦大相国到底长着一辈,不可能亲自与贺湛一个毛头小伙结交,考虑着小儿子与之年龄相近,因而才让韦瑞出马。
这送到面前的机会,十四郎当然要果断抓紧,于是他立即与韦瑞相见恨晚起来,有回韦瑞半醉,拍着贺湛肩膀狠狠骂了一番贺淋这兄长不友,贺湛是什么脑子?哪还不明白这位主动交好的原因。
既然韦元平这样看好他,当然要“投桃报李”。
不过贺湛这段正为十一娘请托烦恼,今日路遇韦瑞,倒是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决定利用韦大相国一把,顺便也在太后跟前再次“备案”。
又说韦瑞,果然与一帮狐朋狗友交待之后,便寻来元三郎所在这处酒肆,一番推杯换盏,美酒下腹,韦瑞起初因为元三那副尊容的恶心就消散不少,更当瞅见那倾国倾色的西妩女,简直垂涎三尺,得知元康乐意割爱后,越发与他称兄道弟起来,席上气氛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乔令好不容易寻到时机,总算将妹子下落的话问了出口,不过结果却让他瞪目结舌。
“在掖庭。”韦瑞只丢下三个字。
居然是入了宫!不过这可不值得欣喜,掖庭宫奴可算不得什么好处境,甚至还不如配给功臣为奴,就算官奴不能赎买,有元康出面转寰托情,不至于当作苦役使唤。
乔令虽然不是什么重情重义之辈,到底乔娇还是他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他还不至于冷血到不闻不问地步,于是这时连忙殷勤地敬酒,一番奉承讨好的话哄得韦瑞终于正眼看了他几回,便开口央求:“舍妹虽在咸宜观暂住,然则来京时短,是当真不知观主所行恶事,还望韦郎君代为向相国求情,宽赦舍妹……”
贺湛险些没被酒呛得咳嗽——乔家小子还真敢开口!
“你这话里意思,是指家父冤枉无辜?”果然,韦瑞把脸一板,手里酒盏重重顿在案上。
“不会说话就别乱开口!”元康也被激怒,瞪圆了眼喝斥。
一边负责斟酒的西妩女收到贺湛眼神示意,莞尔一笑,柔荑紧跟着抚上韦瑞将酒杯当成乔令脖子捏得死紧的手掌,莺声软语劝道:“郎君何必气恼?乔郎君本就笨嘴拙舌,又因担心妹妹,这才心急说错了话,郎君当罚则罚,坏了自己兴致岂不更是乔郎君罪过?”
韦瑞这才转怒为喜:“妩娘既说当罚,便出主意,如何罚他。”
“乔郎君既然惹得郎君不喜,就罚他逗笑捧趣,将功补过可好?”
“甚好。”韦瑞斜了一眼满脸通红的乔令,一挑眉梢:“既不会说人话,莫若学上几声狗吠,可得维妙维肖,否则可不算将功补过。”
羞辱,这绝对是赤裸裸的羞辱!贺湛扶额,看了一眼西妩女,这女子从来不是省油灯,只不知乔令是怎么得罪了她。
好歹也是大姓子弟,竟被人逼着学狗吠,贺湛万分同情的看向乔令——掀桌走人罢,若真受这耻辱,将来莫说入仕,在长安可再别想抬头。
然而让人叹为观止则是,乔令反而如释重负般长吁口气!
往下一趴,竟真学起狗吠来,贺湛几乎看见那根无形的尾巴竖起,摇啊摇啊摇。
哄然大笑!
韦瑞捧着肚子往外走:“不行不行,笑得本郎君都三急了。”元康也追着出去:“十六兄,等弟弟我一步……”两个主人走了,乔令这只“忠犬”也紧跟着出去,瞪目结舌的贺湛看着他躬腰摆尾的去扶元康,尚还讨好:“三郎仔细脚下……”
“下流货色还敢冲我眉来眼去!”西妩女这句愤愤自语算是解答了贺湛心头疑惑。
这时雅室里只有两人,贺湛眼看西妩女那双含情脉脉的秋波,浅咳一声:“韦相府可不比得及恩侯府,你这性子,当收敛些才好。”
“奴心里明白。”西妩女竟然冲贺湛端端正正一揖:“郎君助奴如愿入京,并得进显望府第,奴感激于心,郎君若有需要之处,奴愿尽力相助。”
贺湛也不问她心心念念攀附京都显望有何目的,自然更不会让这不知根底的女子真为他行事,只微微一笑:“好自为之便罢,妩娘是聪明人,应知珍重自身,无论何事,两败俱伤都不值得。”
西妩女听了这话,心里震动,面上神色更添感激,再是一揖:“贺郎好意,奴无以答谢,唯愿郎君所愿达偿。”
果然是个聪明人,贺湛又再轻笑。
两人一“犬”须臾便返,待韦瑞落座后,非但没有再给乔令脸色看,竟然说道:“令妹之事,这时不好求情,不过你也不需过于担忧,待太后当真消气,我会为她求情,虽然不能得以自由,调去贤妃殿中侍候倒不是难事,总归不至受苦。”
乔家小子在谄媚奉承上还真有一手,短短一刻就能哄得韦瑞援手?贺湛倒对他略有些“刮目相看”起来,这么一注意,竟就将乔令趁人不备暗暗咬牙的神色收入眼底,啧啧,看来小子是将韦瑞忌恨上了,若将来给他机会,怕是得狠狠咬上一口。
心里这么度量着,贺湛却没答理乔令,端酒敬了韦瑞一杯,开始进行他那计划:“十六郎,在下有一事相求,还望十六郎相帮。”又叹息一声:“十六郎想必也知道,在下姑母莹阳真人曾教导过裴后画艺,师徒情重,可惜裴后被叶氏毒害,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