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与卿欢[重生] >

第21章

与卿欢[重生]-第21章

小说: 与卿欢[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没让丫鬟跟着,只差遣了马夫驾车,夫妻二人去了西市顺着繁华热闹的街衢漫步行走。
  祁昭看着货郎的架柜里空荡荡的,只潦草摆了些针织绣品,再不见西域突厥那边的奇巧物件。陡然想起突厥飞骑兹扰韶关边境,两国战事一触即发,连往来商贾都受了波及。
  他向来心大,自不会杞人忧天,心想爱打不打,那是皇帝老儿操心的事,他才管不着。
  兰茵倒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道:“万一真打起来,受苦的还不是边陲之地的百姓。”
  祁昭替她拢了陇天青色织锦大棉氅袍,领边缀着的软白狐毛窸窸窣窣刺着他的手背,带来一阵微痒的触感。他有些感触,虽然自己是个没心没肺的,但还偏就爱兰茵这样总念着旁人的。再看她秀若芝兰的面庞,越看越喜欢,没忍住趁着给她系丝绦带的空儿飞快地凑到她的唇上亲了一口。
  兰茵当下红了脸,眼神飞快掠过身旁过路的行人,嗔怪地推了他一把。
  两人正腻歪在一起,看见面前云锦庄前停放着襄王府的车舆,吴连月穿了一身桃红色菱花缎大袖襦裙,外披了狐毛大氅,狐毛的质地优良,出的油光水滑,冬日澄澈又带着灰蒙蒙的阳光散落在上面,像是覆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珠光。
  她正把胳膊搭在丫鬟臂上要上车,身后萧毓希拢着黑色貉毛大氅一脸不耐烦地走出来,道:“不就是几件冬衣,我瞧着这些花色都没什么区别,偏你那么挑剔,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
  吴连月眼皮都没抬,冷淡地说:“你的眼睛能看出什么?要是觉得烦,别跟着了。”她一转身便看见了站在马车后五尺有余的兰茵与祁昭。
  她鬓角乌黑光滑,自发髻坠下流光熠熠的碎金璎珞,在细嫩的颊边飘摆浮动,将盛敷妆容的脸衬得更加明艳华贵。
  她看到了祁昭小心翼翼搀扶着兰茵的动作,眼神微恍,一时静立在马车前,竟忘了该干什么。
  还是萧毓希先反应过来,笑着上前招呼二人,极为热络地拿手拍了拍祁昭的肩膀,跟见了亲兄弟似的,道:“好些日子没见着祁侍郎了,都在忙些什么?”
  祁昭在心里暗自腹诽,你自打出了那档子事,你爹怕把你放出来丢人,日日把你拘在家里,你自然是见不着我。但他面上仍旧笑得如二月春花,回说:“还能忙什么,刑部那些琐碎事,总也忙不完。”
  萧毓希没心没肺道:“还是你好,挂着官职,又能独自辟府居住,少了很多约束。”
  祁昭偷眼看了看兰茵,见她正与吴连月打招呼,两人依着礼各自见过,中间隔了道人的间隙站着,清清淡淡地说话。
  萧毓希循着他的眼神投过去,多了几分神往的意味,感叹道:“兰茵妹妹真是风姿出众。”
  想起他从前的那些腌臜心思,祁昭忍了好忍才没大耳刮子扇过去。按照他从前贱兮兮的作风,这会儿也非得夸一夸吴连月,把这便宜占回来。但他自觉如今不说脱胎换骨,也是弃暗投明了,绝不跟这等下流纨绔混作一谈,只矜持地揽着袍修,淡淡说:“是呀,就是因为太出众,没出阁时总引来些下流胚子惦记。也就是老安王殿下早逝,若是他老人家还活着,非得拿他手里的铜罡宝刀将那些狂徒一刀两半。”
  他见萧毓希轻挑了挑眉,眉眼里溢出些古怪笑意,显然是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正欲说话,却听祁昭又不慌不忙地打断他:“不过如今嫁了我也算得了个归宿。我虽不如老安王有那开天阔地的宝刀,但家中的剑也是开了刃的……”
  萧毓希不耐烦地打断他:“祁兄,你这是说给我听的么?”他一脸苦涩,倒像是个含屈没处诉的,叹道:“我那时也是一时糊涂,要是早知道她最后要许配给你,说什么我也不能动那个心思,朋友妻不可欺不是。为这这个,我爹把我关在家里好几个月,差点没给我憋死。好容易出来透透风,去晏青阁一看,过去相好的卿卿都跟别人跑了,这娘们,从前在她身上花了多少钱,才几天不见人就这么耐不住寂寞……”
  祁昭听着他前半段说的还像是人话,越往后越没法听,直到最后说到卿卿那一段,他嘴角狠抽了几下。因看见吴连月跟兰茵说完了话,正巧走到萧毓希身后,听到他的高谈阔论,翻了个白眼,眼神刀子似的锋利刮过他的后脑勺,没好气地说:“我要去前面的绸缎庄再看看,你上不上车,不上的话就先回去吧。”
  萧毓希忙跟祁昭告别,扯着厚重拖沓的氅毛摆尾快步跟上吴连月,嘴里念叨着:“我上,这么冷的天,怎么走回去……”
  眼瞧着那金缕雕饰、雍华贵丽的马车渐行渐远,车头描着‘襄’字的红锦灯笼被风吹得晃晃悠悠,棉纱上落下些雪絮,又慢慢的一点一点消融。
  祁昭拉着兰茵重新顺着刚才的路走,有些怜悯地叹道:“连月那般家世样貌,可惜了。”
  想起这些不愉快的往事,兰茵生出些义愤,道:“陛下明知主犯帮凶是谁,却一昧偏袒,纵了萧毓希,又把谢静怡纳入后宫,也不怕伤了宗亲们的心。”
  祁昭一听她提起谢静怡,就开始后悔先挑起连月这话头了,本不想在这话题上深谈,但又怕太过生硬地略过会让兰茵多心,只好语重心长地说:“我早就说过,君心似海,哪是能轻易让你我之辈揣测明白的。”
  兰茵缄默了一阵儿,也觉得事已至此,再说这些无用的话没什么意思,便不在这上面啰嗦了。两人顺着西市逛到尾,见墙根下有人在烧纸钱,那老头身材矮小乍一看跟个墩子似的。祁昭本伸开大氅为兰茵挡住被风吹过来的烧灰余烬,正要拉着她快步离开,却见那人拿出了根梆子,放在更鼓上敲了敲,嘴里念念有词:“吕五啊,到了阴间好好赎罪,别再干伤天害理的事。”
  祁昭心里一跳,蓦然住了脚步。
  那人还念念有词:“那夜你喝醉了睡在这墙根下我就不该叫醒你,如果不把你叫醒,也不至于出这些事。你也别怪我,这夜深天凉的,又已是丑时,我不叫醒你冻坏了怎么办,我也是好心……”
  祁昭的脸色陡变,忙松开兰茵上前抓着那老头问:“你说什么?丑时?”
  老头倏然被人抓住,骇了一跳,却见来人衣着华贵,眉目俊朗,不像是宵小之辈。稍松了口气,劝道:“小郎君有话好好说,小老儿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个。”
  祁昭将老头松开,耐着性子又问了一遍:“出事那天夜里,你当真亲眼看着吕五丑时还在这墙根下睡觉?”
  老头叹道:“可不是,后来听说他把自己女儿杀了,这造孽的……怪不得从那夜之后就没见他来敲更,当时还觉得他不地道,不来也不说一声,临时找人还费了些周折。”
  这下连兰茵也听出蹊跷了,她捏着袍裾两侧的边缘快步上前,疑虑道:“这怎么可能,案发后咱们还去过吕家村,当时村长明明亲口说吕五出来敲更了……”
  老头连忙说:“这才是不可能,这一片的更夫全归我管,日日上更前都得到我这里点卯,自打出了这些事我就再没见过吕五,弥西巷的更夫早就换了旁人,不信的话我可以把那人找来,你们尽可以问一问他是从哪一日开始上更的。”
  祁昭低头沉默着,眼睛里如有翻天阴云闪过,彤彤密布,凉寒至极。深重的疑虑和一点点揣测汇聚在一起,连带着面色沉郁如霜雪。
  兰茵靠近他,识读出他的表情,问:“你想到了什么?”
  祁昭抬眸看她,缓慢道:“吕五已被处斩,这事就这样算了吧。”
  兰茵垂下眼睫,半天没说话。冬雪初霁,阳光淡薄的如一片云影,落在兰茵的面容上,将妆容勾勒的淡淡。
  她蓦然抬头说:“若你有难处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若你是畏惧朝中强权,不想因为一个民女而去得罪人,那恕我不能苟同。”她言之凿凿,落地有声,带着女子的阴柔和倔强的根骨,竟让祁昭一怔。
  他这一怔过后又是一怔,想起前世朝里朝外自己深陷的那一团污垢,不由得脊背发凉,深吸了口气,凝望着兰茵道:“你先回府,我出去一趟。”他将马夫叫到跟前,嘱咐她务必将夫人安然送回府中,临分开时倾身搂了搂兰茵,决然郑重地附在她耳畔说:“你放心,你嫁的绝不是一个狼心狗肺的昏官。”
  祁昭这一去先是去了广平巷与端平巷中间的哨岗,没惊动任何人,只是悄没声调阅了当值的人员名录。他查出案发当夜在哨岗当值的校尉是陈忠,向文书打听好他的住址后孤身一人去了。
  这是一片陈旧的街巷,密匝匝并排着数间矮小的房子,偏有一家门前热闹纷呈,短打的苦力进进出出,将一些破旧沉重的家具往板车上搬。
  有看热闹的人酸溜溜道:“也不知他们家是发了什么财,这样闹腾了好几天,听说是在广平巷买了大宅子。”
  有人嘀咕:“不过一个守城门楼的校尉,顶了天能发什么财?”
  祁昭心中了然,但仍向那些人求证:“这户人家可姓陈?”
  那些人回说:“可不是,他们是外来户,这一片都姓黄,只有他们家姓陈。”
  祁昭向他们道过谢,径直回了刑部。他在路上心想,校尉,村长,可能还有旁的人,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若不是今天他心血来潮领着兰茵来西巷逛一逛,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和他们有交集,也无从探听出这隐藏在平静之下的秘密。
  只是收买这些人容易,他们还敢把手伸向刑部和大理寺吗?
  他回刑部没惊动任何人,直接找了给吕氏女验尸的仵作,问他能肯定死者被杀的时间吗?因这案子的验尸过去月余,他凝着心神很想了想,又翻看出从前的笔录,笃定地说:“定是亥时到子时之间。”
  祁昭又问:“有没有可能是丑时往后?”
  仵作断然否定:“不可能,就算会与现实有出入,也不能出入这么长时间。”
  祁昭拖着齐地的长衫氅袍从刑部大门里出来,天空中又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软绵绵如鹅毛,铺天盖地地细密织就,以倾然之势奔向大地。
  他看着这白茫茫一片,眼底漫过茫然,晕乎乎地顺着沾染着雪水的路径走下去,靴底打了个滑,向前趔趄了几步,险些摔倒。
  他勉强站直了身体,反倒有些许清醒,回身返还,去往大理寺。
  几个寺丞是认识祁昭,忙将他让进了内室,极利落地去请卢楚。独自等在这里,祁昭环顾左右,见大理寺是一惯的朴素做派,几个素净的青瓷大花瓶摆在玄关处,再就是几幅名不见经传的无名画作,和他们阔气的刑部比都没法比。
  大周开国近两百年,大理寺作为审断狱司的衙门,青史之上赫赫留名,就连当年贤宗皇帝审问权相姜弥也是在此处,七十年前的那场惊天冤案也是在这里昭雪。
  明镜高悬,公正严明。这里从来都是清正之所,不容于世俗污垢。
  他这样追根溯底想了一阵儿,觉得自己有些酸腐,黏黏糊糊,磨磨唧唧的,一点也不像过去雷厉风行的祁昭。
  寺丞给他上了杯热茶,他端起抿了一口,那劣质又发着霉味的茶气钻进喉咙里,他忙将茶盏放的远了些,决心不再去碰它。
  他随口叫住寺丞,问:“你们之前的长孙少卿还没到致仕的年纪,怎么早早地回了乡?”
  寺丞道:“是呀,还差了两年,只是长孙少卿的老母亲病逝,按照惯例是要回乡丁忧三年的,他这才提请致仕,干脆就不回来了。”
  

  第32章

  祁昭听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从袖中摸出一枚金锞子递给寺丞:“劳烦你替本官做件事。”
  寺丞乍一被金锞子上的浑朔流光耀进眼里,只觉金灿灿的晃出些虚影; 他平举了手接过来,靠近祁昭; 听他说:“你去东盛巷本官的府邸,找一个叫李长风的人,让他到大理寺门口等着本官。现在就去,务必要快。”
  寺丞连忙将金锞子拢进袖里; 快步退了下去。与他擦肩而过; 是卢楚穿着褐色官服一身疲累地进来,见了祁昭,笑意温煦:“祁侍郎有何指教?”
  祁昭用眼角余光看着寺丞出了内室的门,才端端正正地说:“指教怎敢?再说……”他眼睛里划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我现在哪里还指教的了卢少卿。”
  卢楚愣了愣,笑道:“你今日怎么奇奇怪怪的; 说起话来也好像意有所指。”
  祁昭挑了挑唇角; 难得温润而平稳地望向他,字句和缓地说:“其实我一直对你很内疚; 当初那件事你纯粹是受了我的连累; 害你连自己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回来后又许多事积在了一起; 还没来得及问问你在益阳过得怎么样?”
  他和煦且无害地凝睇着卢楚,但见卢楚温儒的面庞上闪过一丝阴冷; 但很快遮掩了过去。
  又端上来一杯热茶搁在了卢楚的手边,他端起来抿了一口,缥缈的热雾拢在他的面前; 将眉目都衬得有些模糊。
  “没什么。”他的声调透出冷淡:“就是一般的县务,我当县官,审理案子,剿灭水匪,无外乎这一些,一一数落下去也是些俗事。”
  祁昭听着,眼中碧波无痕,淡抹地看向他,见他又端起了茶盏,道:“别喝这些茶了,一股子霉味儿,明天我差人给你送些新茶过来。”
  卢楚却之不恭,向他温和一笑,倒又有几分两人总角之交的默契。都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祁昭又问:“吕姑娘的案子,你替许知书平了冤,许尚书应是很感谢你的罢?”
  卢楚眉心一跳,些许紧张涌上来,又故作沉定地去看祁昭,见他依旧一副垂饮清露的寡淡模样,却失了方才的随和,隐约透出些咄咄逼人的态势。
  缓缓一笑:“我不过是秉公办理,他们谢我做什么?”
  祁昭也笑了:“秉公办理?”明明含着笑意,字句却如翠玉,温凉落地。
  卢楚的手无所适从,正想再去端茶盏,倏然忆起这茶刚刚被祁昭嫌弃过,又将手攥成拳,默默放回了膝上。
  “怎么了,思澜?你觉得我办的不够公正?”
  祁昭望着他的眼睛,凛正地说:“办案讲求实证,也并不能因为嫌犯是吏部尚书的独子,就一定要把他定罪……只是临清,你认真地审过了吗?当夜亥时到子时之间,吕五当真有时间去杀他的女儿?”
  卢楚心中犹疑,不知他知道了多少,但思虑了一番,短促之间又实在想不起那里有疏失。
  他颔首:“自然审过,他供认不讳。而且最开始审他的时候他还撒了谎,他明明当夜见过自己的女儿,却说没见过,这不是做贼心虚是什么”
  祁昭道:“他确实在弥西巷见过绿云姑娘,那是因为绿云去给自己的父亲送饭。而最终她是死在离自家很近的河里,那和在弥西巷见没见过无太大干系。或许吕五只是因为经常殴打女儿,一时害怕,所以撒了谎。他是个更夫,目不识丁,又常年饮酒,脑子迷糊也是有的。”
  卢楚惊讶于他对案件细节的熟知程度,心中隐有不安,却仍得硬着头皮应付下去:“可后来的口供他亲自承认自己杀了人,并且画押为证。”
  祁昭望着他,许久未言。
  更漏里的细沙窸窣落下,那些沙像是落在了卢楚的心头,硌得他生疼。他蓦然慌乱起来,回望祁昭:“你……怎么不说话了?”
  “临清,你可能不知道。在案发之后我曾去过吕家村,想见一见吕五,可那时村长说他去敲更了……”
  卢楚不敢说话了,生怕会露出破绽。
  只听祁昭继续说:“我见了弥西巷那边的更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