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闺秀养成记-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就说嘛,朱翊钺怎么可能那么好心,还叫她来做伴读,这分明是不想一个人受罪,拉她来做难兄难弟的!
得亏的明夜还算心智坚韧,这才算强忍下这半日课程,可对于朱翊钺来说,还远不止如此,他每日还需要练字,春夏秋三季,每日一百个大字,冬季每日五十个,此外,先生还会在课堂上布置好作业,于第二日抽查,这些,都是需要课外用功的,但如果作业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不够好,那太子殿下便会受到老师的惩罚了。
好不同意熬到下课,诸位老师开始陆续离开,明睿丰这才走到她身边,捏捏闺女的小脸蛋,面上还颇有些幸灾乐祸的道:“小夜儿,爹爹也教你读书好不好啊?”
出乎明睿丰意料的,明夜对着老爹,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并说道:“爹爹,我不认识字,你先教我认字吧。”为了怕她爹讲的太深奥听不懂,明夜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要像今天的这么难。”
明睿丰听罢不由失笑,又捏了捏闺女的脸蛋,这才保证道:“行行行,都听你的,你想怎么学,爹爹就怎么教。”
对于上班时间,还能瞧见自家闺女,并且还能教闺女认字,对明睿丰来说,乃是十分难得的美事,没瞧见其他人那些羡慕嫉妒的眼神吗,能和太子一起听课,这可不是谁都有的经历,既然如此,明睿丰自然不会叫闺女真的混过去,白白浪费了这次良机。
太子殿下的老师和侍讲,大多都是兼职,所以大家都是轮流来,今天本不应该明睿丰来的,但他心里惦记闺女,这才特意和人换班的,这会儿见闺女适应还算良好,又简单交代几句,便匆匆离开了,他这会儿还要到六科值班房坐班呢,毕竟作为科长,底下还有好几个科员需要管理呢。
中午,明夜和朱翊钺一同用过午饭,瞧见他就要练字,明夜这才忍不住问出来:“你每天这样上课,不觉得难受无聊吗?”
明夜没有得到类似抱怨,或者吐槽之类的话,朱翊钺十分正经的回答她:“学习圣贤之言,不是向来如此吗?何来枯燥一说?”
明夜这才后知后觉的一拍脑门,是她糊涂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在现代,关于怎么当好老师,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其实涉及心里学等相关数十种学科。但在现在,能做太子老师的这些人,都是自幼便惊才绝艳的人物,又经过数十年寒窗苦读,经历重重磨难,才能到达如今的地步,在他们的固有印象中,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与难捱,这些都是小事,大家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可却又都忽略了一点,太子也只是个小孩子而已。
而小孩子的天性,是不能被强行洗脑磨灭的。
明夜十分清楚,天性就像弹簧一样,前期越是被压的狠了,而到后期一旦无人管束后,反弹的就会更加严重,想到这,明夜心中忽然一凛,她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好像明朝的奇葩皇帝很多,那这其中,会不会和这种自幼严苛至极的教育有关。
第23章 学习
明夜本人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认为凭借自己,就可以影响到自己的小伙伴,但,她从本心里,还是想为朱翊钺做些什么的,希望他能过的开心一点,至于日后,能否会对这个王朝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她也不敢去奢想这些。
她愿意遵循自己的本心,这些力所能及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她愿意为之去努力一把。
想到这,明夜便也很正经的和朱翊钺辩论道:“可是,那些东西,我听着真的和天书一样啊?”
“你听不懂,是因为你还未开蒙,还需要努力读书才行。”
明夜心道,这话也就哄哄真正的小孩子,可敷衍不了她,她问道:“那我问你啊,你觉得难不难啊?”
朱翊钺顿时有些词穷,他当然觉得很难了,每日的功课简直像做大山一样,压的他几欲喘不过气来,也正是因此,明夜来了坤宁宫,他才会迫不及待的去找她玩,实在是因为他整日的生活太过枯燥乏味,缺少鲜活与色彩,但他心里也明白,他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他这不到十年的人生中,周围所有的人都告诉他,他是太子,是大明王朝的未来之主,所以他必须要努力学习圣人之言,学习治国之道,不能喊苦,也不能喊累,因为这是作为君主必须做到的。
可此时,当着明夜的面,他也不愿意再强迫自己,因为无论是明夜的年纪,还是这些时日的相处,都叫他有一种想要倾诉的冲动,这些压在心头许久的话,他从来找不到人倾诉,现在,他很愿意和明夜这个小伙伴诉一诉苦的。
心里明知道就算对明夜说了,也无法改变些什么,但最起码,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发泄的渠道不是吗?
朱翊钺略带愁苦的叹了口气,摸着明夜头上的几根毛,无奈的说道:“难啊,我怎么不觉得难,非但觉得难,我甚至还升起过逃学的念头呢。”
许是觉得这话太过不应该,朱翊钺说完后,便十分紧张的观察明夜的神色,待见她并没有露出类似于你怎么能这样想,或是,你这样简直太不应该了的表情,这才松了一口气。
明夜非但没有表露出异样,反倒想是终于找到盟友模样,特别认同的点点头,道:“就是,就是,那些先生也太严厉了,明明就是那么难的东西,要求还偏要这样的严格,他们已经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自然觉得容易,可我们这么小,哪里能听的懂那么难的东西。”
明夜并没有提及,类似于每个人的脑子是不一样的,这类可能伤及自尊的话题,只拿年纪和学历来说事。
朱翊钺说不出这会儿心里什么感觉,就像是渴了许久的人,终于发现一汪清泉,旅途疲累至极的人终于找到休息之处一般,内心的通达畅快,难以言说。
明夜挠挠头,这些理论上的东西,用处是有的,但对于现状来说,不太大,她无法跑去告诉诸位大儒老师,说你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她如今可以做的,也就是叫朱翊钺尽量找出对学习的兴致来。
但,如何从这些即干巴又难懂的古文中,找出兴趣来,着实不是件易事。
于是乎,事情一时间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不过,明夜这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很实在,既然空想想不出来,那她就打算自己亲自学一下,试验一下,看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
明夜虽有前世的底子在,但面对这些古籍,也难免生会出一种无从下手之感,面前有个现成的人在,于是乎,两人的话题便自然而然从如何寻找盟友,歪成了一个学一个教的现状。
朱翊钺平日里都是学生的身份,还从没尝过当先生的滋味,见明夜要把他当成先生请教,他想了想,凭自己的学问,给明夜当个开蒙先生是绰绰有余的,于是乎,他也兴致勃勃的摩拳擦掌起来。
两人都不是拖拉性子,说干那就是立马干,手边没有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开蒙书,朱翊钺就用自己手边的书籍代替,最后,选中了《□□实录》作为明夜认字的蓝本。
《□□实录》是本朝大学士整理编撰的,遣词造句,写作手法也更为熟悉,对朱翊钺来说,也是最为好懂的,如此,教导起明夜来,也更为得心应手些。
实践才能出真知,这话是再没错的,果然,就在两人一人教一人学的过程中,明夜便设身处地的发现,没有标点符号的书,读起来是有多难。
明夜苦着一张脸,对着朱翊钺抱怨道:“你可真是厉害,这般密集的字,该如何断句才行啊?”
朱翊钺是看熟了的,理所当然的回答道:“这有何难,只要读起来,自然便会断句了。”
明夜被噎的难受,于是换了中说法提议道:“那若事像我这种,第一次读的该怎么办?你自然断的出来,那是因为你足够熟悉,就像你在读新书时,初次时,会不会也觉着很难?”
因着在叫明夜读书,所以对她的话,朱翊钺是很仔细的想了想的,然后才有些不确定的答道:“好像的确如此。”
这不就是了!
明夜眼睛亮晶晶的提议道:“我们不如用符号,把文章分出章句来,这样读起来岂不更容易些?”
朱翊钺也觉着稀奇的,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认真的研究起来,符号嘛,既然是作分隔之用,自然越简单越好,明夜心里虽早有一套成熟的标点符号,但这会儿是为了锻炼朱翊钺的思考想象力,和钻研的兴趣,当然是不能由她讲出来的。
于是乎,两人便开始了试验,开始只是用毛笔见点出一个芝麻大小的黑点作分隔符,但慢慢的两人就发现,只此一种根本无法断出不同的章句,于是乎,两人又开始进一步改近,譬如语气上停顿之处,在末尾加一个小尾巴,而根据语境的结尾处,再点上芝麻黑点。
如此,实心黑点便充作句号,而带尾巴的黑点,便充作逗号,明夜到想用传统的空心句号,但后来发现,此时大家写字用的都是毛笔,点黑点远比画空心圆圈容易的多,于是,也不再强求这些。
此时书籍珍贵,想要用作断句联系,肯定不能直接在书上勾画的,只能先将内容抄写在纸上,然后再行断句,时下的书写顺序与书籍拍板相似,都是自右向左,竖着排下来的,明夜实在是看不惯这种,便央着朱翊钺从左向右横着写。
朱翊钺的精力都集中在研究符号上,虽说有些别扭,但也没有为着这事拂了明夜的意思,只不过写着写着,朱翊钺便发现了,这种写字的方式,远比竖着写字要省力,而且,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觉着这样来看时,也容易很多。
于是乎,这就这么着,两个人一边商量讨论,一边尝试试验,渐渐又发明出类似于书名号,引号,冒号等符号。
当然,这些符号或多或少的都和现代都有区别,但这些小细节都不重要,因为最重要的是,这些几乎全部都是朱翊钺想出来的,明夜只是在一旁充当提意见的角色。
而参与且围观了全过程的明夜,心中也是感叹不已,太子殿下果然不愧是太子殿下,这个脑子还真不是摆设,那真是相当聪明的。
而朱翊钺本人呢,这是一次非常新奇的经历,而且,从头到尾又是抄书,又是断句尝试,非但觉得对文章内容理解更深入,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虽然他很累,但累过之后却没有以往那种如释重负,终于结束的庆幸,反倒有种心中自豪意犹未尽的感觉。
而且,不用再一遍一遍的诵读记忆,文章内容便会自动出现在脑中,有一种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之感。
朱翊钺是个聪明人,他很快便敏锐的察觉出,若是今日的学习也能如这样的话,那么……
想到这,他的心跳便忍不住开始加速。
第24章 打击
对明夜女扮男装,混在文华殿当小尾巴一事,皇后即没说同意,也没有说反对,不过,明夜也算是在宫中生活一段时间,她明白,这便是皇后默认的意思。
因为成功发明出一套标点符号来,这种成就感,使得朱翊钺对学习的兴致瞬间高涨起来。
第二日,他便早早的来把明夜喊起来,两人一起去上学。
虽说睡的正香的时候,被人突然叫醒是件非常郁闷的事,但明夜到没太大的起床气,于她自身而言,更是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也很愿意多学一些东西的。
到是宝珍神色担忧,总想着将明夜劝住,可这些日子下来,她也大体了解明夜的性子,这位小姐,别看年纪小,但却是相当有主见,只要是她自己决定的事,鲜少有人能够改变她的想法。
如此,宝珍除了叹气,也实在别无他法。
文华殿距离明夜居住的小偏殿,其间的路程相当客观,这一路走着,明夜跟在朱翊钺身边,很明显的能感觉到,这人的眼底有一种名为光彩的东西,行走之间也更加挺胸抬头,昂首阔步,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势。
昨日先生并未布置功课,所以朱翊钺仅练字一项而已,朱翊钺做事并不刻板,所以,今日他所上交的功课,便是他与明夜昨日努力的结果——带有标点的横版文字。
明夜瞧见他这一手骚操作,差点没破功,太子殿下真乃艺高人胆大,竟然就这么交上去了。
说来惭愧,明小姐之所以会这样想,也是前世被各类影视小说毒害之故,在她固有的印象中,读书人,越是年纪大名气越大的读书人,大抵都逃脱不了这样一种形象,刻板、固执、死守规矩和教条,容不得人有半点不同和异样,那脑筋恨不得刻板到了大理石一样的地步。
不过,她却是没有想到另外一个方面,朝中官员,往往都是越老的那个官越大,在宦海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老狐狸,怎么可能真的那么死板不知变通,所谓死守礼教也好,遵循祖制也罢,都只是自己的政治保护色而已,隐藏在刻板之下的,往往是想要借此而达成的目的。
当然,当明夜彻底弄明白这些,已经是后话了。
而出乎明夜意料的是,这位老大人拿到朱翊钺这新版字体之后,面上非但没有任何不悦,反倒颇有兴致的问起了朱翊钺,太子殿下为何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写字,很明显,这位老大人对这种排版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标点,反倒显得兴致缺缺,在他看来,这只是小孩家为了偷懒而使的一种小聪明而已。
在这位熟读经典的大儒来说,有无标点,对于阅读来说,并无太大用处。
若是相同的事情,放到明夜身上,很大的可能,她会在先生这得一句或褒或贬的评价,亦或教给身边的人,这便已到了头。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则叫明夜第一次深刻的意识到,太子殿下之所以是太子殿下,绝非仅仅因为一个身份而已。
朱翊钺被手在先生面前自信而立,眼中眸光明亮至极,他没有回答先生关于写字方法问题,反倒回问了先生一个问题:“老师认为,这种能分章断句的符号如何?”
老头听了这话后,扶须而笑,道:“区区小伎而已,或有或无。”
朱翊钺并未因这句话而气馁,而是平静的说道:“对于老师这种饱读诗书的大儒来说,或许真的或有或无,但对于初学者,又或是学问尚未到火候的人来说,有了这种分割字符,那书再读起来,便要容易许多了,假使有了这种字符,那一个人同样的时间内,便可以阅读更多的书,再者,对于那些粗通文墨之人,也会使其更易读书明礼。”
不必多言,话点到这个程度,已然足够了。
能成为太子的老师的人,没有真傻子,想到更深的一些东西,这位向来城府深沉,喜怒不形于色的老大人,也难免呼吸急促起来,此时,他才清楚的认识到,若是此举能够推行下来,在读书人中所造成的震动,绝对是难以预料的。
因为,这在无形之中,将读书的门槛降低了许多。
对单独的一人可能无甚影响,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无疑于一场革命。
此事说罢,朱翊钺便重新做回座位,摆出重新听课的架势,而上首的老大人,也恢复平静的神色,照例开始了讲课。
只有旁观全程的明夜:……
她已经震惊到完全说不出话来,即便她从来没认为自己聪明过,但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如天堑般的差距,或许,这已经不能完全用聪明来衡量,因为,其中代表更多的,是一种格局,眼界,大局观的一种东西。
明夜有些迷糊的想着,原来,这才是站在顶端位置所代表的能量吗。
当天下课之后,明夜并未和朱翊钺一起,因为,太子殿下去见了父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