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才刚要拱手答应。
却不想张承天摆手,“只是打了一巴掌就算了?什么时候我张某人的名声这么低廉了。”他看了眼旁边的护卫。
那护卫沉着脸走到瑶娘面前,左右开工,啪啪,二十个巴掌下去,小脸已肿成猪头,牙齿都打掉一颗。
张承天又看向李秀才,“色令智昏,不能明辨是非,当罚!”
那护卫也不废话,走向李秀才。
李秀才吓了一跳,赶紧向族长求救,对方别开脸,根本不敢出头。
说实话,他也被张承天吓了一跳。
原以为张承天只是个公子哥,闲着无聊,所以想下乡教书。
没成想,对方身上的气势这么强,轻飘飘一眼,就让人不敢动弹。
他甚至摸不清张承天到底是何身份。
他人老成精,不轻意得罪人。所以也就没有帮忙。
李秀才足足挨了四十下,倒不是张承天对女子宽待,而是比起搅局和瑶娘,他更厌恶李秀才的是非不分。
秀娘见相公被打,扑过来想要求张承天,却被护卫阻止。
张承天淡淡道,“我付你银两为我打扫房间,你不仅没有完成你的职责,反而给我带来麻烦。我为何要给你颜面?”
张承天对秀娘也没有好感。
他以前用过那么多下人,个个守规矩,讨他欢心,就算有争抢,也是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谁也不敢闹到他面上来。
而她呢?
就算那帕子不是她偷的。但是他的帕子丢失,她为了怕责罚,不想赔偿却不主动告之,这是事实。
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耽误他足足两个时辰,他没把她拖出去打一顿,都算他仁慈了。
秀娘羞愧难当,跪到地上。
打也打完了,李秀才一家无颜见人,纷纷回房。
族长开始撵人,“赶紧回去吧。不忙了?”
大伙见事情已经了了,纷纷散了。
族长冲张承天道,“张先生,不如住到我家吧?”
张承天刚要答话,突然眼尾一扫,看到人群散开后,囡囡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他微微一笑,“你什么时候来的?”
囡囡围着他打量一圈,“啧啧啧,这么牛哪。以前还真看不出来啊。”
明明跟她一样的年纪,但他身上的气势比她都足。
张承天笑了下,“被逼无奈罢了。”他小声凑到囡囡耳边,“今儿这事,你别告诉先生。”
来前,陆时秋还特地嘱咐他们不要惹事。谁成想,竟会发生这事。
得亏这瑶娘演技拙劣,身上又有破绽,要不然他还真得吃了这哑巴亏。
囡囡很爽快就答应了,“行!”
张承天回头冲族长道,“你家有空房子吗?”
族长点头,“我们家祖宅有一处空房子,只是多年无人住了。”
“就那吧。我想清静。”张承天也不挑。
族长老脸一红,立刻道,“那我现在让家人打扫干净。”
说完,急匆匆走了。
张承天的两个护卫回李家收拾东西,另两个护卫跟在张承天身后。
张承天带囡囡到处逛。
囡囡见张承天似乎精神不太好,“你怎么了?没精打采的,晚上没睡好吗?”
张承天打了个哈欠,“别提了。村里一到到晚都是织布声。我睡觉一向很浅,时不时就被这声音吵醒。”
囡囡忍不住心生同情。
他一个皇亲国戚,在家的时候,整日呼奴唤婢,听说连穿衣吃饭都有人伺候。吩咐一声,下人就能把事情办好。
在育婴坊时,他事事都得自己动手。
到了这乡下,吃不好也就罢了,居然连清静一点的地方都找不到。
囡囡还没想好怎么安慰他,却听张承天轻叹一口气道,“这些人要不是没办法,谁又愿意一天到晚织布呢。看来月国想要富起来,还很远呢。”
囡囡拍着胸口道,“没事。我一定会努力的。”
张承天愣了下,随即摇头失笑,“你怎么来了?”
囡囡把自己的来意说了,末了又把道路两旁的树墩讲了一遍,“我回去后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事。”
张承天还是头一次知道砍伐树木竟有如此危害,他低低一叹,“你说的对,任何人都是有用的。”
哪怕顾云翼游山玩水,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用。
两人不知不觉走到村外,入眼之处皆是桑树。
孩子们不上课的时候,会帮家里采桑,路过的时候,乖乖叫先生。
有那胆大的孩子还会把自己摘的桑葚送给他,“这些是我家地里摘的。送给先生吃。”
张承天没有推辞,摸摸他的脑袋,谢过他的好意,“好。”说着,又从袖子里摸出二十文钱递给他。
小孩不肯要,张承天却道,“收下吧,这篮子先生买了。”
小孩歪着脑袋,听说是篮子钱,想到爹娘要是知道他把篮子都送人,估计会揍自己,这才接了。
等小孩欢快跑远。囡囡低头看了眼篮子里黑得发紫的果子,诧异问,“这些能吃?”
北方不种桑树,她还真没吃过。
张承天把篮子递给她,“拿回去吧。有的上面会有小虫子,吃之前最好洗一下再吃。”
囡囡接过来。
张承天背着手看着绿油油的桑树,叹了口气。
“你怎么了?年纪这么小居然就学会叹气了。”
张承天看着她,“我有一个非常严厉的长辈。她曾经跟我说,女子不输男子。”
囡囡对这话很赞同,“她说得没错。”
张承天笑看她一眼,“她还跟我举例,那些大户人家为何有那么多孩子早亡?甚至是还没出生就没了。后宅的争斗跟朝堂一样充满血腥。”
囡囡脸上笑容顿收。
“那时候我不信的。刚刚的事让我意识到她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张承天眉峰紧拧。那个瑶娘由于演技太过拙劣,他才看穿她的把戏。如果他身处其中呢?或是对方演技很精湛呢?
他会不会像那个李秀才一样被人耍得团团转?
囡囡小时候也是经历过波折的,哪怕她后来一直顺风顺水,也知道人有好坏。这世上像张夫人那样和煦的正房夫人是很少见的。
利益就代表着纷争。小到一个家,大到国家,皆是如此。
“既然认识到自己错了,我们就要努力分辩。争取做个分得清事非黑白的人。”
张承天视线落到她脸上。每当他意识到自己错的时候,她从来不会苛责他,而是善意引导他改正。
她这样心思灵巧又善解人意,倒是世间少见的好姑娘。
“你说的对!自责,羞愧,只是拘泥于过去,唯有改正错误,才是真正的改正。”
两人站在村后半个时辰,看着百姓穿梭在桑树间忙碌,心情已是大好。
囡囡也没急着回去,叫了二姐和嵇如雪到族长家用饭。
哪怕身为李氏族长,家里的条件也没有多好。
只有一样荤菜,两样素菜和一碗鸡蛋汤。
厨艺还不如二伯母,也难为张承天居然面不改色吃下去。
囡囡也没嫌弃,吃饱喝足后,就起身告辞了。
张承天送她出来。囡囡三人骑马离去,背影渐渐消失在拐弯处。
回去的路上,张承天看到这些树墩,蹲下来摸了摸。
明明问题就在他眼前,可是他却没有发现。看来他应该多看些杂书增加自己的眼界了。
而囡囡回了县城,召集县尉和县丞商量,怎么杜绝百姓乱砍乱伐。
口头提醒是没用的,唯有想出奖惩措施才行。
三人商量了半天,才制定出方案。
一般稍微大一点的山都是无主的,山上的树木自然也任人砍伐。可是现在县衙归定,只要谁上山种树,那棵树以后就属于谁。
此令一出,原本已经光秃秃的山,立刻被村民们栽满。
而囡囡也将此事报给知府并且阐明乱砍乱伐的危害。
知府也是个实干派,对这事非常重视,派亲信到下面县查看,发现事情确实像囡囡说的那样,立刻把囡囡的方法通遍全府。
而且他还特地写了折子给天皇。
朝廷对此事也很重视,其他府也很快接到上头的旨意。
一场危机在无形之中解决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2…28 16:00:24~2020…02…29 15:11: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醋排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肥啾 100瓶;琦琦 60瓶;旅人甲 30瓶;25576087、Jessica、冷忻月、慕渊、rびɑジ詩 20瓶;冰淋凤舞、莫亦凌、懒懒的假期、23076978、sky、一月米线 10瓶;林漫弥、555、源源0815、洛月 5瓶;一条想要翻身的咸鱼、小仙女 2瓶;维生素C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8章
三月养蚕; 四月吐丝,五月收麦,六月栽稻; 七月最热的时候,泗州县的百姓空闲下来。
囡囡把全县的童生和秀才全部叫到县衙开一次动员大会。
她爹说得没错,只靠十七个师兄远远不能成事,想要普及教育; 还得靠这些读书人。
县令召见,这些童生秀才哪敢不从,比约定时间还早一点就进了县衙前院。
一共来了两百多人; 都是近十年考中的童生和秀才; 剔除掉十二岁以下的小孩; 只剩下这么些人。
囡囡早让衙役们从家里带了些板凳; 此刻二百多人坐在院子里交头接耳,互相寻问县令大人招他们前来的目的。
讨论来讨论去; 个个摸不着头脑。
有那胆大的就想上前问站在旁边的衙役; 只是还不等起身,就见县令带着县尉和县丞姗姗来迟。
明明她那样小,个头还比另两人矮上一头; 可那张不苟言笑的小脸让人无法轻视她。
囡囡走进,刚才还闹哄哄的场面立时安静下来。
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叫你们来是想跟你们说一件事。本官想让你们开设启蒙班。”
众人哑然。让他们开班?可他们没想当先生啊。他们还要考科举呢。
“当然你们也可以不开。本官不会强人所难。”
不等大家松下那口气,又听她眼含笑意,“不过开了之后; 会有三大好处。”
众人竖着耳朵听,还有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你们有机会旁听陆先生的课而且完全免费。”
众人眼里闪过一丝惊喜。
去年陆先生在县衙门口招收弟子,住在县城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住在乡下的学子得到消息比较晚,不免觉得可惜。
但是现在他们竟也能旁听陆先生的课。而且还不收钱,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第二个好处就是,如果你们当中有资质好的,要是能得陆先生青眼,破格收为弟子也不是不可能。”
这条比上一条更让人惊喜。陆先生可是教过两个状元的先生。如果能被他收为弟子,以后前程似锦不再话下。
“第三个好处就是,如果你们弟子有资质好的,说不定陆先生也能收为弟子。”
这最后一条也就罢了,毕竟还没开始收徒。
另外两条却是实打实的好处,不少人都开始心动了,上前寻问,“我回去就办蒙学,什么时候可以进县衙旁听。”
其他人也跟在后头追问,“是啊,什么时候?”
囡囡双手往下压,示意大家安静,“一个月之内开办蒙学,由陆先生派人下去核查。然后安排旁听时辰。虽然不可能每节都能旁听,但是五天听一回,还是可以保证的。”
听到旁听次数这么多,大家一个个火热,恨不得立刻回去办蒙学。
“我讲一下蒙学的要求。一是最低不少于一百人。二是不可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旁听名额。”
大家忙不迭点头。一百人的蒙学,没必要弄虚作假,若是底层百姓嫌贵,大不了不收束脩。
囡囡见大家没有疑问,就让他们到县丞那边登记,开办蒙学的地点,以便上门考察。
古人聚族而居,好事自然想着自家人,所以多半都是回族里开办学。
这边登记后,大伙齐齐出了县衙。
而囡囡拿着两百人的报名表,回了后院,把这事告诉陆时秋。
陆时秋也没当一回事,旁听而已,反正又不论师徒,听就听呗。
倒是木氏犯起了难,“咱们开的那间学堂有点小吧。”
照囡囡所说,一次就有四十多口旁听,肯定要大学堂。
囡囡早就想好了,“我们在后衙西侧那边开了角门,把那屋子打通,两间屋子充当学堂,肯定够了。”
木氏想了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白天就让下人守在拱门,不许人随便进来这边。
木氏吩咐刘管家去办这事。
陆时秋想了想,“既然是开办蒙学,也不必每个字都学会。不如只教他们常用字吧。我来编一本常用字的书,可以当教辅。”
囡囡点头答应,“行,听爹的。”
接下来半个月,陆时秋上午上课,下午就整理教辅书。
既是蒙学,教辅书自然是两本,一本是常用字汇成的《蒙学常用字》,另一本是简易算法。
《蒙学常用字》一共收录了六千多个字,简易算法教的是加减乘除。
陆时秋编完两本,找书店掌柜谈合作。
两百个蒙学,每个蒙学至少一百个学生,那就是两万人。
以陆时秋的名声,首印两万其实有些困难。
书店掌柜接过他汇编过来的书,每个字旁边都有图案,画得栩栩如生。
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图文并茂的书,不免有些诧异。
他刚想报千字五百文,却听陆时秋问,“如果一次印两万本,单价是多少?”
这时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印得越多,单价越便宜。
如果对方不要润稿费,只让他们代印,那只需要出纸墨费,印刷费,人工费和书号费。如果不愁销路,当然是这种方式更划算。
书店掌柜捏着这两个小册子,两本加起来也不过三百页。
“两本加起来只要一百五十文。”
陆时秋凛然,这个价格其实还是有些高了。他跟书店掌柜磨了半天,对方让了十文钱。
两本书一百四十文成交。
七日后才能印刷成功。
陆时秋也不急。
接下来,陆时秋下乡考察时,顺便把这事给底下那些先生说了。
他没赚这些人的钱,这些先生倒也能接受这个价钱。
半个月后,底下的孩童们全都能拿到两本简易书籍。
而这些先生也终于有机会旁听陆时秋的课。
五个女学生坐在最前面,隔了一点距离,后面是旁听生,这些人年龄大小各不相同。
陆时秋思维很活跃,上课时喜欢引导学生发言。
这五个女学生都被陆时秋训练过,每次都会举手发言,而且她们上课前都预习过。
当陆时秋讲完上课内容,接下来就是提问环节,她们会抛出各种问题,向陆时秋请教。
陆时秋从来不会直接告诉她们答案,而是引导大家思考,然后让其他人帮着一起补充。
久而久知,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开始尝试自己思考。
渐渐地,这些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难。
而旁听生从来没见过陆时秋这样的先生,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不拘泥于一种方法,总能让你顺着他的思路想问题。
而且他也不会嘲笑学生笨,而是鼓励。当你回答正确时,他也不吝啬赞美。
只是一堂课,就让这些旁听生受益匪浅。
同时心里也越发感慨难怪他能教出两任状元,这引导学生的本事确实比他们以及他们的先生强多了。
半年后,第一批蒙生顺利结业。
有一小部分人于读书一道有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