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

第84章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第84章

小说: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并肩出去,元宁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和苏德昭辞行,苏鹤亭摆摆手,“他不是说去休息了,不便打扰,直接走吧。”
  现在怎么说都是身份未明,彼此见面不太合适。之前遇见了,那是没办法。
  元宁也就不再纠结了。
  等苏鹤亭返回来,就看到苏德昭在院子里站着等他,忙过去行礼,道:“父亲,这天寒地冻的,您怎么在外头站着。”
  苏德昭眯着眼看了看天,“今日天气还算不错,所以出来晒晒太阳,去去霉气。你回来的这样快?”
  他上下打量了苏鹤亭一番,“瞧你这气色,是有好事?”
  苏鹤亭眼睛里的笑意都要流淌出来了,却还要故作矜持,“只怕要耽搁父亲的行程了。”
  苏德昭呵呵笑道:“若是要吃你的喜酒,我便是拼着回去呗陛下申斥,也是值得的!”
  苏鹤亭略略有些脸红,“她……答应了,我们想把婚期定在腊月初八,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其实成亲的日子是他们父子俩一同选的,同时有好几个备选,腊月初八是最近的那一个,所以苏德昭不免多问了一句:“不嫌仓促?”
  苏鹤亭忍不住叹气,“父亲,若是您之前没有提醒我,或许我会再等一两年再说,那时候什么都来得及准备……”
  是苏德昭提醒他,他这一次接连立功,朝廷一定会大加奖赏,尤其是他当年还是个震惊朝野的少年进士,还是没有双亲的人,所以这亲事陛下是一定要提起的。
  这么大的功劳,理应升官晋级,但他到底年轻,升迁太快未必是什么好事,也恐他人非议,所以这个时候赐婚是最为恰当的。
  陛下赐婚对于他人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可是对于苏鹤亭来说就没有半点值得高兴的了。
  苏德昭捻着胡须笑了几声,“只要你们不觉得委屈了人家姑娘,我有什么意见?”
  顿了顿,又说:“其实你成亲要用到的东西,我们一早都准备着了。若不然,你母亲何至于积劳成疾?她不光盼着你能够替死难的那些人平反,为活着的人寻找出路,也希望你能有自己的人生。”
  苏鹤亭垂下眸子,想到了终身未嫁,为了抚养自己竭尽所能,最终积郁成疾积劳而死的小姨……心头沉甸甸的。
  苏德昭深吸了一口气,“那姑娘我见了,也私下里打听过了,是个好姑娘,将来定能与你琴瑟和谐。你母亲若是泉下有知,必然欣慰。”
  苏鹤亭点点头,“是,我也这么认为。”
  苏德昭换了笑脸道:“既然已经决定,那就好好操办起来。如今处处受限不可能太过风光,等将来圆房的时候,我再给你们补上。”
  苏鹤亭眼角抽了抽,知道这是老人家刻意提醒他人家姑娘还小,让他忍住!
  这话茬不太好接,却又不能不接,他只好应承下来:“如此,就多谢父亲了。”
  苏德昭摆了摆手,“好了,咱们都赶紧准备起来吧。”
  说是准备,其实有什么好准备的?屋子都已经收拾出来了,打扫一番,换上簇新的帐子被子窗帘帷幕等物也就罢了。
  红绸红烛喜饼这些是苏德昭让人快马加鞭买来的,都是好材料。虽然简陋,该有的礼数不可缺。
  而且他们本是南方人,南方的习俗也不能少。
  皇长孙听说了也来凑热闹,跟苏德昭借钱给苏鹤亭买礼物,说好了等回宫之后加倍奉还。
  日子就在这样的喧闹之中进入了腊月。
  原本元宁是一点都不紧张的,反而是仲灵,愁得每天连笑一笑的力气都没有,功课也不可避免收到了耽搁,出来进去所想的唯有一件事:替姐姐置办嫁妆。
  不说别的,第一样,元宁的嫁衣都还没有着落。
  其余的衣裳倒也罢了,反正是大红簇新的就可以,但嫁衣怎么能一样?
  听人说嫁衣最好是自己做,才显得有心意,也表示将来夫妻和顺,日子和美。
  但元宁那一手针线活儿……实在是惨不忍睹,便是她要自己做,仲灵也是不许的。
  没办法,只好辗转托人寻找绣娘,连日赶工,到了腊月初一这一日还没绣完。
  其余的被面,枕套之类倒是齐全了,但还有给夫婿和公公的鞋子没有着落。
  苏德昭在这里的消息能瞒着别人却不能瞒着朱家人哪!
  尺寸元宁已经在仲灵的不断催促中跟苏鹤亭要了来,但这鞋袜,她可真是不会做。
  张婶手把手教她如何粘鞋底、纳鞋底,可她做别的手工灵巧飞快,做这个却无论如何都不能上手,还差一点把手上戳满了窟窿。
  到最后谁都不敢让她动手了。
  张婶和刘嫂一起动手做鞋袜,让她远远躲开。
  伯钟和叔毓也没闲着,小哥俩准备红包,商定堵门的题目。
  季秀为了不妨碍大家做事,已经搬到林大娘那里去了,还在和林大娘商量自己要怎么样穿衣说话才不至于给长姐丢人。
  反而元宁成了最清闲的那个人,哪里都不需要她帮忙,她索性钻进了自己的工作室里。
  苏鹤亭原本是要过来看看她的,但苏德昭看得严,禁止他们婚前相见,苏鹤亭无计可施,也只能作罢,虽然知道进了腊月转眼就是腊月初八,却还是觉得算日子需要掰着手指头来。
  罗大娘看元宁这个懒散的样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亲自下场,把元宁拉到房间里,帮她护养皮肤。
  元宁现在年纪好,皮肤底子是不差的,但因为疏于保养,所以不免有些粗糙。
  罗大娘有家传秘方,每天好好给她洗脸、敷面、泡澡,几日下来,竟然有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以至于元宁自己照镜子的时候都不敢认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图报
  到了腊月初五,该准备的东西已经完全准备妥当,要带去男方的东西也都打包齐全了。
  他们住的屋子里已经变得空空荡荡的,除了必要的铺盖和带不走的家具,什么都没了。
  张婶笑着打趣伯钟几个:“我看你们就是你姐姐最好的陪嫁,其余的东西带不带的都没多大意义。”
  伯钟几个人腼腆的笑,自从得知不必和长姐分开之后,几个人就再也没有心生忐忑了。
  腊月初二的时候下了一场雪,之后便日日晴朗,不管是院中还是道路上的积雪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朱记内外贴满了红喜字,一片喜庆,还有大红灯笼没有悬挂。
  元宁是觉得现在就贴上喜字有点早,太阳好容易把红纸晒褪色,冬日风大,也容易刮破。
  仲灵嗔道:“姐,这些事你都别管!不过是几张红纸,咱们也不是花不起这个钱。”
  元宁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哎哟,这可不像是我们家小管家婆能说出来的话!”
  虽然家境日益变好,可仲灵还是十分俭省,日常花销若是稍微大一点,都会换来她的埋怨。
  仲灵脸上一红,“姐,你寒碜我呢?这是什么时候?这是最不应该俭省的时候!其实,这都已经够委屈你了!”
  谁家的姑娘出嫁不是风风光光的?即便是村子里的女孩子要嫁人了,也是提前一两年就开始置办嫁妆,可他们的姐姐,从订亲到成亲就隔了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根本就来不及准备什么好东西。
  大多数还都是请人去府城那边买来的,时间有限,匆匆而去匆匆而回,她总觉得不够用心,“我姐姐值得更好的。”
  “不过都是个形式罢了,”元宁倒并不在意,“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我相信,我们都能做到。”
  仲灵张开手臂抱了抱她,“姐,不论将来怎样,你是我们的依靠,我们也是你的依靠。”
  元宁抬手摸了摸她的头,“我妹妹长大了……其实,姐最不希望你长这么快……”
  是孩子就应该拥有孩子的童真,但仲灵从小就比旁人早熟,她也几乎没享受过属于孩子的烂漫天真。
  仲灵仰起头来,“和长姐比起来,我这算什么呢!我还盼着往后姐姐不必再像从前那么辛苦呢。”
  “嗯,”元宁轻轻颔首,“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不过……”苏鹤亭往后的官越做越大,她需要相应付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往后的路并不会是一条坦途,但这些就没必要让小姑娘知道了,“咱们一家人会始终在一起的。”
  仲灵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很多事情她都懂,但不能说。
  张婶从门上回来,“大姑娘,二姑娘,门上来了人,说是你们家的亲戚,你们看?”
  元宁松开仲灵,“我去瞧瞧。”
  “还是我去吧!”仲灵推了她一把,“你是新娘子,哪有新娘子到处跑的?”
  元宁摸了摸鼻子,只好回房去了。
  门外来的是赵六叔和赵六婶,两人都换上了平素不怎么穿的出门衣裳,因为长久压箱底,衣服上的褶子都抚不平。
  瞧着气派的门楼,夫妻两个极为局促,不停地扯着自己的衣角。
  其实他们来过一趟的,只不过那时候门楼还没有翻修,看起来没有这么气派。
  而且张婶一个帮佣身上穿的衣裳都够震人的,反正比他们的新年衣裳都体面。
  及至仲灵站在面前,两夫妻都不敢认了,他们可是有日子没见过仲灵了,小姑娘长高了不少,原本骨瘦如柴的样子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红润的面颊,俊秀的容貌,打眼一看就好像是富贵人家娇养着长大的小姐。
  赵六叔赵六婶迟疑了片刻,从眉宇间认出来,却还不敢肯定,“你是……二丫?”
  仲灵微笑着行了个礼,“六叔六婶,我是仲灵,你们里面请吧。”
  两夫妻胳膊上都挎着篮子,上头笼着粗布,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
  赵六叔夫妻进入院子,看到院子这么齐整,院中还堆放着好些箱子,就不知道腿脚往哪儿放了,赵六叔率先把篮子放在地上,“那个,二丫,我们知道你姐姐要成亲了,我们也没什么好送的,就是攒了几斤鸡蛋,还有几只老母鸡……”
  仲灵往篮子那边瞟了一眼,难怪总觉得赵六叔篮子里有动静呢。
  几只老母鸡都被捆得严严实实,连嘴巴也捆住了,是以并未发出什么声音。
  赵六婶也把自己的篮子放下,搓了搓手,“是呀,仲灵,若是没有你姐姐,咱们的日子也不可能过起来,如今你姐姐要成亲了,多的我们拿不出来,心意总归是要表达的。”
  仲灵有些为难,她知道赵六叔夫妻俩赚钱不容易,家里负担也重,便道:“六叔六婶,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是这东西……”
  “收下吧,”元宁迈步从屋子里走出来,“既然是六叔六婶的心意,怎好拒绝?”
  她给仲灵使了个眼色,给点钱算是他们买的也就是了。
  因为快成亲了,她总不好一直做男装打扮,所以在家的时候便也换了女装。她原本就身量高挑,容貌不差,再加上有罗大娘的养护,整个人看起来便好像春日枝头绽放的桃花一般娇嫩鲜妍。
  赵六叔夫妻都不敢认了。他们印象中,元宁还是那个穿着一身男装灰头土脸的毛丫头。
  元宁笑着邀请他们进屋去坐,两夫妻却不肯,他们一路走过来的,身上脚上都脏得很,赵六婶眼圈一红,“若是你你爹娘知道你们有今日,不知道该多高兴……”
  赵六叔撞了她一下,嗔道:“大喜的事,你说这些做什么?”
  “没事,”元宁笑了一下,“这也是事实。”
  赵六叔扯着赵六婶往外走,“我们心意送到了,看着你们一家子过得好,我们也就放心了,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儿,我们就不多呆了。”
  元宁见留不住,就让张婶把篮子拿进去,“你们稍等,把篮子带回去。”
  张婶自然是明白的,篮子拿进去,里头原本装的东西拿出来,换了一些东西添进去,拿出来还给他们。


第二百一十三章 非议
  篮子一挎到胳膊上,两夫妻就察觉到不对了,这分量不比之前轻,掀开布一看,篮子里除了点心糖果就是腊肉熏鱼。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忙道:“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收!”可比他们送来的东西之前多了。
  元宁笑道:“有什么不能收的?我要成亲了,你们来一趟难道连喜糖也不让你们带回去?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些吃的用的。”
  仲灵也道:“六叔六婶,我们都是知恩图报的人,当初在村子里,眉梢让你们关照,如今我姐姐要嫁人了,总该让你们沾沾喜气。
  “我们都盼着,咱们大家的日子往后越过越红火。这也是你们来的早了,我们还没煮红鸡蛋,若不然连红鸡蛋也让你们带回去呢。”
  夫妻俩不好推辞,也不敢再逗留了,匆匆道别,便离开回家去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元宁忍不住微微叹了一口气。
  仲灵站在她身边,“姐,当时我们怎么能想到会有今天!”
  “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元宁摸着她的头说道,“你们书上怎么说得来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仲灵跟着笑了起来,“姐,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读书的时候我不是一直在旁边听着?”元宁摸了摸自己的脸,“想必是我天分比较高?”
  原本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仲灵却心里不太舒服了,如果可以的话,姐姐也是能够读书识字的,“姐,等你和姐夫成了亲,让姐夫教你读书呗?
  “姐夫有学问,还有耐心。你过去一直跟我说多读书有好处,你自己也不能不读。”
  “嗯,”元宁笑眯眯答应,“这是自然,我是长姐,自然要起到表率作用。”
  两姐妹正说得高兴,伯钟慌里慌张跑了进来,“姐!长姐!不好了!”
  “怎么了?”元宁微微蹙眉,“做什么这样慌里慌张的?伯钟,姐不求你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最起码不能遇到点什么事情就这样慌乱。”
  伯钟咽了口唾沫,因为跑得急出了一头汗,脸也有点红,“姐,不是小事。我听说,有人要告你。”
  “告我?”元宁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莫名其妙,“告我什么?我犯了什么法?”
  “不是犯法,”伯钟皱眉道,“他们说你大孝未过就要成亲,是不孝女。”
  仲灵心里咯噔了一下,“坏了,咱们怎么都没想到这儿!”
  订亲倒是无所谓,但是成亲……的确是父母亡故,三年孝期未满,若是此时成亲,的确是会为人非议。
  元宁也跟着皱了皱眉,不过很快眉头就散开了,微微一笑,问道:“你们未来姐夫是什么人?”
  兄妹二人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问,却还是老老实实回答:“天庆县县令。”
  “所以呢,”元宁笑着问,“你们觉得这样的问题,他会忽略吗?”
  兄妹俩互相看看,对哦,姐夫这么大的县令,管着天庆县方方面面的事情,不可能不懂这个,他却还要在这个时候和长姐成亲,那就说明这不成问题啊!
  两人悄悄松了口气,又问:“可是这怎么解决啊!的确是时间没到啊!”尽管他们觉得距离父母过世已经过去了好久好久。
  其实认真算起来,也不过刚刚两年。
  哦,不对,还不到两年呢,等到来年四月才够两年。
  伯钟眼珠转了转,与其在这里担心,不如直接去找苏鹤亭问个明白,所以他也就不再多问了。
  趁着元宁和仲灵不注意就溜了出去,直奔县衙。
  他前脚刚走,后脚门上就来了几个人。
  因为伯钟出去没人知道,所以这门也没人上栓,那几个人就直接走到了院子里。
  几个人都是乡农打扮,身上的衣裳破破烂烂的,但脸却非常干净,一走进院子里便东张西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