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

第98章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第98章

小说: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绝招是不太可能学会了。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些简单实用的招式。”
  张婶脸上都已经出现明显的失望神色了,听到后来又惊又喜,“当真?”
  罗大娘轻轻点头,给她比划了几下,有点类似于程咬金的“三板斧”,虽然招式简单,但张婶因为常年劳作,有一把子力气,所以很适合她,而且,手里若是有个家伙事儿,很能唬人的。
  “张嫂子,你每天把这几招练上几十遍,”罗大娘点点头,“对你大有好处。”
  张婶兴冲冲的,开始了每天的练习。她出身穷苦,吃苦耐劳是固有的品质,所以尽管练了两天就让她腰酸背痛,却也还是坚持了下来。
  元宁看到大家都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并且态度这样认真,也十分满意。
  跟洪夫子沟通的结果也很愉快,洪夫子答应她,如果有外出的计划一定会和她提前说好。
  春天就要来了,是领着孩子们去踏青、放纸鸢的好时候,不过他也需要做好准备才行。
  这些方面不用操心之后,元宁就继续去研究如何改良农具的事情。
  她还在思考是否可以制造出半自动化的收割机器。这种机器在现代,即便是在偏远地区也是已经淘汰了的,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却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对于精于机械制造的人来,本没有什么难度,难的就是现在的锻造技术、焊接技术,以及合金技术都不达标,很可能自己的图纸画出来,实物却做不出来。
  想要做出能够投入使用的实物,就只能尽可能迎合现有的技术水平……
  于是她先画出理想型的图纸,然后一点点推敲,把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材料,找到这个时代的材料代替,然后再行修改。
  图纸是替换一张销毁一张,绝对不能把原始图稿保存下来。
  这样一忙碌起来,就不觉得时间过得慢。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二月中旬。
  外头正是草色遥看、绿柳新黄的时节,杏花次第开放,春风拂面,微凉不寒。
  但因为北方干燥,所以沙尘也比较大一些。
  随着春风一同归来的是郁璟泽。
  他满面风霜之色,人好像瘦了一圈,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元宁被请到了前厅,照旧在屏风后面坐下。
  屏风面前坐着的就是郁璟泽、南川,还有府中的师爷们。
  郁璟泽把自己勘测到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南川立刻说道:“郁公子请放心,我得到你的信之后就已经做好了部署,越过了秀水县,直接拿着我们公子的帖子具禀玉华郡,保险起见,青州府那边也通了气。
  “而且,那座矿山,虽然是我们和秀水县共有的,但秀水县那边山壁陡峭,而且还有一条河,开采难度太大,所以开采权落在我们手里的可能性非常高。
  “最要紧的是,如今那里发现铁矿的事情,秀水县还不知道。我们已经占了先机。”
  大家一听神情都放松了下来。
  “不过,”南川话锋一转,“我们的劣势在于,公子不在。”
  苏鹤亭不在,就等于没有当家做主的人,很多事情不好做决定。
  苏鹤亭算是心细的人了,走之前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算到了,唯独没算到,会发现这么一座铁矿。
  元宁沉吟片刻,“我们先走流程,只要手续齐全,我相信落到我们手中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而且有一点我们是别人不能比的,我们的县太爷有太多功劳在身。如今正是光芒万丈。
  “我想,应该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和他对着来。不过,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应该做两手准备。
  “除了正常的流程之外,郁公子你把带回来的铁矿石找最好的铁匠提纯处理了,我来指导着他们打造新的农具。”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丫鬟
  这话一出,在座的所有人全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只要他们能够造出更好的农具,上面便不可能把这做铁矿撒出去了。毕竟好的农具对耕作来说有多重要,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想得到。
  民以食为天,社稷为重,没有人会在这方面故弄玄虚。
  众人也都全精神振奋起来。
  接下来便是师爷们讲述今年各项工作展开的情况。
  郁璟泽听了一阵觉得无聊,打了个哈欠,“我有点累了,先去歇会儿,有什么时候,你们随时找我。”
  说罢站起身来,摇摇晃晃离开了。
  元宁并没有走,听着外面的几个人谈论着有关天庆县民生的事情,听得十分认真,偶尔还能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这一场“座谈会”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时辰,才宣告结束。
  几位师爷先起身告退,南川走在最后,轻声说道:“少夫人,您那些图纸,最好不要随便给人看。”
  元宁微笑颔首:“放心,之前鹤亭也提醒过我,我会多加注意的。”
  南川点点头,不再多说,快走几步,离开了厅堂。
  元宁在原地坐了一阵,便起身回了内宅。
  她有一段时间没有外出了……
  翻出之前的男装,比了一下,短小了不少,只好把张婶找来,请她帮忙改衣裳。
  张婶诧异:“太太,您这是要……”
  “我现在的身份有些尴尬,”元宁把手一摊,“偏生,有些事离了我还做不成。左思右想,还是以男装示人比较稳妥。”最起码没有那么扎眼。
  这一点张婶能够理解,“那您还不如把太爷的衣裳改改穿着呢。这些衣裳太瘦小了,需要改动的地方太多,只怕耽误了您用。”
  “对呀!”元宁受到启发,起身去衣箱那里,翻了苏鹤亭两套衣裳出来,都是朴实无华的那种。
  苏鹤亭身高比她高,肩也更宽。
  但这对张婶来说没什么难度,不过一个时辰就改好了一套衣裳,让元宁上身试了试,非常合适,才继续改另一套。
  这边改着衣裳,方砚领了四个丫头过来,两个十二三岁的,两个七八岁的。
  元宁过去看了看,四个小姑娘神情都怯怯的,束手束脚站在那里,头都不敢抬。
  不过从身形上看,都是穷苦出身,一个个瘦的麻杆似的。
  元宁问了几个问题,这几个姑娘不论大小,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两个大的,力气还不小,缝缝补补也很拿手,厨房里的事情也能做到一把抓。
  元宁点点头,基本满意:“有名字么?”
  几个女孩子互相看了看,重新低下头去,其中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声说道:“我们都没名字,家里就妮儿之类的叫着。我家里是觉得日子过不起下去了,才想起来卖了我换粮吃。”
  另外三个一个是为了给哥哥娶媳妇,卖了换钱,另外两个全都是纯粹家里不想养活女娃娃。
  方砚见惯了类似的事情,神情近乎麻木,垂手在一旁站着,不发一言。
  元宁忍不住叹了口气,她自身的经历就告诉她,古代社会远远没有现代人想象中的那么和平,乡下人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淳朴。
  在淳厚善良的表象下,掩藏的往往是愚昧、自私和残忍。
  在大多数乡下人眼中,女孩子甚至都算不上人。她们可以是能任意压榨的劳工,可以是换钱的物品,可以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可以是发泄情绪的对象……
  但她也没有那些泛滥的同情心。
  身处最底层,就要有身处最底层的觉悟,要么凭借双手改变生存环境,要么抓住机遇摆脱困境,可若因此就怨天尤人,或者觉得别人欠了自己的,那就是活该身处最底层了。
  虽知方砚选这四个人已经做了一番考量,但元宁还是正色说道:“我暂时把你们四个都留下来,但最终你们是否能够长久留在这个院子里,还不一定。”
  方砚瞟了四个女孩子一眼,“还不给我们太太磕头?”
  四个女孩子方才都偷偷看了元宁,看她打扮齐整,气度端严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却没想到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太太”了。
  只是她们不敢怠慢,赶忙跪下磕头。
  元宁挪了挪身子,虽然还是不适应跪拜礼,却也并没有让她们免礼,这也算是入乡随俗了吧。
  毕竟若她免了跪拜礼,在这个时代会显得格格不入。
  张婶领着四个小姑娘去沐浴更衣,方砚就把这四人的身契拿了过来,“少奶奶,您过目,这些您暂时收着,若是觉得哪个不好,要打发了,我再给牙行送过去。”
  元宁点头。方砚拿过来的不仅仅是这四个女孩子的身契,还有她们简单的履历以及特长。
  家里没有适合她们的衣裳,所以张婶就拿了自己和罗大娘的衣裳给她们暂时替换。
  而元宁也让人从铺子里扯了布回来,不多不少,刚好够她们每人两套衣裳的。
  布匹、针线都给了她们,衣裳的式样也交代好了,让她们自己缝纫。
  两个大的起名:青果、青萝,两个小的则是红叶、红绡。
  青果和青萝都是会裁剪的,红叶红绡却还不能,所以两个大的帮忙做好了裁剪,两个小的才自行缝纫。
  张婶悄悄观察了一番,跟元宁说:“看起来倒都是踏实肯干的。”
  元宁不置可否,“先看着吧。”
  大致把衣裳裁好了,四个丫头就出来找事做,青果带着红叶进了厨房,青萝则和红绡收拾屋子,打扫卫生。
  等下了学,伯钟他们回来,发现家里突然多了四个小姑娘,都呆住了。
  元宁微笑道:“之前不是就跟你们说过了?家里人手不够,这是让方砚买回来的丫鬟。
  “你们往后不可颐指气使,但也不可妄自菲薄,明白吗?”
  叔毓眼珠转了转,“长姐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使唤她们,但是不能拿她们不当人?”
  仲灵默默补充:“还不能给她们惯毛病。”
  元宁微笑,“就是你们说的这个意思。要知道,她们来咱们家里做事,是拿工钱的,用劳动换工钱,天经地义。
  “但辱骂甚至殴打下人,或是被下人反过来压制,便是我们自身修养的缺陷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铁匠
  不论哪种情况,元宁都不希望出现。
  除了季秀年纪小,一脸懵懂之外,另外三个都听明白了。
  元宁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避着那四个丫鬟,所以她们应该也能清楚,只要好好做事,在这个宅院里留下来,不是什么难事。
  郁璟泽让方砚送了信过来,让元宁下午去前头院子里商量事情。
  元宁换了男装带着自己的图纸便过去了。
  郁璟泽指着院子里站着的几个铁匠,“这都是我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找到的能工巧匠,在这方面都非常有经验,也有自己的想法。
  “铁矿石我已经让人拿去初步锻造、筛选了,现在为难的就是没有个合适的地方安置这些人。”
  元宁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不过是个托词,郁璟泽手里有的是钱,天庆县物价不高,他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都方便得很。
  之所以没有那么做,是想让她来施恩。这份情,她得领,因此笑了笑:“已经很感谢郁公子了,正好我手里有一套房子还空着,用来安置这几位师傅正合适。”
  她看向这几个黑红脸膛儿,身子精干的汉子,“几位师傅,我知道你们都是友好手艺的人,是能人,别的废话我也不多说,只要你们肯好好干,该给的钱我一个子儿也不会少给。
  “将来若是做得好了,说不定,你们还能扬名。但,现在我不会给你们空头许诺。
  “住的地方我来安排,你们若是想把家眷接过来也没问题,房子不小,住得开。
  “我的要求就是,你们都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好好做事,咱们都是实在人,不存在那些互相挤兑的事。若是一旦让我发现,诸位师傅,我可不希望出现咱们彼此撕破脸的情况。
  “你们现在脚下站着的,是天庆县县太爷的院子,是他管辖的土地。所以,该放心的放心,不该操心的也不用操心。”
  郁璟泽一咧嘴,笑了,这姑娘可真有意思,跟念书的人说话文绉绉的,跟这些大老粗说话,就全都是大白话儿!
  这么说,倒让人更容易信服。
  贴将门都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您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
  其实来之前,郁璟泽就已经给许下了一些好处,只是没有这么具体。
  说完了这些,元宁便在郁璟泽的陪同下带着他们一同去了苏鹤亭的一处宅院。
  苏鹤亭买房子都是和南川、北芒买在一起的,所以地方尽够,而且因为三个院子连在一起,所以中间的院子作为铁匠铺的话,能最小限度影响到别人。
  元宁特意挑选了较为僻静处的院子,也是为了不扰民。
  铁匠就位,余下的便是把铁匠炉立起来、铁矿石运送过来。
  “房子交给你们了,”元宁把钥匙都给了铁匠们,“你们怎么分配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稍后我会再派人过来辅助你们,有什么需求只管说。
  “但就像郁公子之前跟你们说过的一样,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你们来了这里,就要守我们的规矩,在规矩范围内,你们是自由的,规矩范围外,你们就要受到惩罚。
  “伴随着高回报而来的,就是高风险。你们现在还有机会考虑,再迟了,就谁也不能反悔了。”
  等了一阵子,铁匠们彼此看看,谁都没有说出异议。
  元宁还是很满意的,别看郁璟泽这人大多数情况下都吊儿郎当的,但是办起事情来还真是靠谱。
  光有这么几个铁匠自然是打造不出来多少东西,所以他们需要有学徒配合。
  这事儿就是南川负责办理的,很快挑选了二十多个年轻力壮聪明伶俐的小伙子出来,跟着学打铁。
  元宁拿了一部分图纸出来,给铁匠们看。
  这些铁匠一看这些图纸眼睛都冒光,他们过去打造的都是常规的犁头、锹镐、镰刀之类的,可没见过这么复杂的东西。
  有个铁匠提出疑问:“小哥儿,这东西这么花哨,能有什么用?能结实不?”
  “这东西自然是有它的妙用的,”元宁微微一笑,“至于结实与否,不是就要看你们的能耐了?”
  旁边一个铁匠撞了这人一下,哈哈笑道:“刘二哥,这就认怂了?把看家的能耐拿出来,咱们比一比!”
  刘二哥脸一红,斥道:“谁怂了?谁怂了谁是他娘的孙子!”
  郁璟泽清了清嗓子:“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咱们听小朱讲解完,你们自己再慢慢揣摩,人家拿出来这样的图纸是人家的本事,你们若是照着图纸都做不出来那可就是你们没能耐了!”
  几个铁匠立刻大声说道:“郁公子请放心!”
  他们都特别佩服有真本事的人,知道这位小朱虽然年纪小,却是个有真材实料的,也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了,跟着叫她“小朱公子”。
  元宁一笑置之。安排好了这边的事情之后就和郁璟泽离开了。
  走在路上,郁璟泽还跟她说:“我看这一批农具锻造出来,最起码也要一个月之后了,怕是来不及。”
  “我看正合适,”元宁微微一笑,“现在这个时候耕种玉米和红薯、土豆都有些为时过早,一个月之后就差不多了。”
  一提到这个,郁璟泽又想起一件事来,“你找我买的树苗已经开始往这边运了,差不多再有十天半月就能到。”
  “郁公子真是这个!”元宁挑起大拇指,不吝夸赞。
  郁璟泽哈哈笑道:“别的不敢说,我在做生意方面可真是天才。我这方面的人脉也广,你就说吧,极少有我办不到的!”
  元宁抿着嘴笑,也不去和他做口舌之争。
  二月杏花红,三月桃花云蒸霞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