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在边关搞建设 >

第17章

我在边关搞建设-第17章

小说: 我在边关搞建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副将,连县令都跟他隔了有三步远,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来者何人。
  他出声之后,其他娘子都原地朝他行礼。这人也坦然的拱手还礼,没有越过廊道栏杆那条线。
  他眼睛只扫过其他娘子女郎,最后还是归到陶倚君脸上。
  “前次大娘子大义,病还未能道谢,今日就借三郎的美酒,谢过大娘子。”
  旁边有手眼灵活的已经端了酒觞过来,骠骑将军爽快的饮下三觞,陶倚君掩面应了一盏。
  骠骑将军也没有多说什么,今日过来纯属帮陶倚君站场子。以他的身份能做到这一步,是大将军都不能想的,此刻不由自主的看了身侧的霍桐一眼。
  他们都是霍家的族人,大将军跟霍桐的关系还要亲近一些,而骠骑将军霍去病却没有养在霍家,而是跟着他舅舅大将军卫青长大的。这会儿就算不给霍桐面子,撬了大娘子墙角,旁人也不会说一个不好,反而还觉得美人就是该配英杰。骠骑将军自然是大大的英杰了,身世好样貌好能力又强,是个脑子活络的都会顺杆而上了。
  “冉将军高义,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再说若非将军,我也不能站在这里了。”说完陶倚君朝着骠骑将军盈盈一拜,后者朗笑着回礼,随口说了几句便带着一大群人又风风火火的走了。
  “呼!”站在陶倚君旁边的小娘子手抚胸口小声的吐了一口气,“每次见到骠骑将军都觉得好吓人。”
  毕竟是常年征战沙场,身上自然带着一股子煞气,哪怕霍去病年岁不大人又俊朗,可他那双眼睛似笑非笑扫过来的时候,真没有几个人能站得稳。
  陶倚君没有接话,轻扶着小娘子回去坐下,继续先前的交谈。
  原本还不太屑于跟陶倚君打交道的诸家娘子女郎,这会儿也腆着脸来跟她闲聊,当然,能跟她坐在一起的,也是中层靠上的那一批,地位再高一些年龄再大一些的,也不乐意折了自己身份面子,而地位不如的也凑不上去。
  陶倚君这边看上去一片和乐融融,但实际上里面的勾心斗角言语机锋能让人稍有不慎就跌个大跟头。
  另一头,年轻的骠骑将军坐在主位上,身边两个陪坐的位置都是空的,霍桐则拘谨的跪坐在他身旁。
  “阿桐长我些年岁,不用如此拘束。”霍去病痛饮一口,笑着侧头,“我在大营中听人说陶家大娘子心悦你?”
  “……应是谬传。”霍桐板正的回答。
  “你别担心,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
  “卑职说的也是实话。”霍桐这个人虽然看上去不是那种长袖善舞的人,可他板正的面容下藏着的是一颗极为细腻的心。
  早前他也跟其他人一样,觉得陶大娘子是想来军营找个如意郎君。毕竟她阿耶已经不在了,阿娘又改嫁,能依靠的只有兄长。来投奔兄长,顺便找个如意郎君也不是不可能的。而心仪自己这话,他并没有特别生疑,自己的长相跟骠骑将军相比是不如,但是跟大营里其他的郎君将军相比,那也是没有对手的。
  然而在跟大娘子这小半年的来往中,他敏锐的感觉到陶倚君对他可能有好感,却绝对不是传言中说的那样是为了自己而来。如果在大娘子面前摆一张稀罕的药方子,跟自己之间,大娘子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药方子。
  “你喜欢她?”年轻的将军眉眼一挑,好奇大过一切。
  “卑职不知道是不是喜欢,但是,大娘子很好。”霍桐就不是个会说情话的人,他简单的人生里除了军营除了边疆就没有其他。
  “你这个人忒无趣。”霍去病是在卫家长大的,先是依靠着公主府,后来又有卫皇后,现在天子对他们甥舅两人的偏宠无人不知,霍去病在没有出征的日子里,过得也是纸醉金迷的生活,自然对霍桐这个板正到无趣的性子很有些不感冒。
  但是不感冒归不感冒,霍桐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族叔如果升迁,很大可能就是霍桐接任本地大将军的职位,隶属于他的手下,加之族人血亲关系不可断,他怎么也得看顾着点。
  “这次大娘子立了不少功,只是她一介女郎的身份,有些赏赐不方便落在她头上。回头你想个法子把她大兄提拔提拔,但切记不可提为你的副手。”霍去病的眼睛瞥了霍桐一眼,看到对方先是微一蹙眉,而后就神情自若,心道这人还是挺明白事儿的,“如果你这边不便封赏他,便找个机会让他到朔方去,我那边可以拉他一把。”
  只要陶大郎不是糊不上墙的烂泥,他就能把人给操练出来。
  “陶大娘子喜欢种植药材研究药方,这一点挺好。我会在请求封赏的时候,把这边的土地划一块出来与她,但是不能全给,至少一半要挂屯田名下。日后你们这边的药材就走她手上过。”
  这是把军营的药材生意直接交到了陶倚君手上,虽然只是一个关城大营的生意,但是数量也是可观的。而且他对陶大娘子的看重也会影响到其他大营的将军。不说把持边关的药材,至少在这一行当上,霍去病亲手给陶倚君撕开了一条口子。
  “不日我就要走了,这边的事情你多配合族叔一些,等封赏下来族叔就该离开了,接下来你知道要怎么办。希望下一次我过来,能喝到你的喜酒。”
  霍桐低头,微微勾动了一下嘴角。他并不确定陶倚君的想法,特别是在跟骠骑将军站在一起,只怕有眼睛的都会盯着将军而不是他。
  “那个什么祛疤的药膏,若是大娘子弄出来有效果了,你记着让人给我送一些过来。”
  突然想起一句,霍去病很慎重的告知霍桐一定要记得这事儿,还说如果真有效,他必有厚报。
  作者有话要说:  霍桐是男主啊!男神只可远观


第三十六章 
  “大娘子,这次发财了!”老孟换了一身干净整齐的葛衣,脸上笑得只见褶子不见眼。
  陶倚君正在给卫老讲解一张新药方。这是从霍桐送来的书简中发掘出来的一张简方,只有三四样药材,治拉肚子的。陶倚君整理出来后,跟老军医一起讨论了好几天,添加了几味药材,主治风寒痢疾和发热。
  这几味药材都是自家药田里有的,现在老军医已经让童儿去采药制药并着手相关的诊治了。陶倚君这边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就等着看老军医那边的反馈如何。如果这张方子有实效,那么下一步他们就会增加相关药材的储备和种植。
  陶倚君到了边城半多年,有些水潭也摸到了大概深浅,基础的那几个大门道生意她不会去抢,她要着手的是药材的种植这方面。而且她天然有优势,自身知识储备极大,还身后靠着军帐大营,加上她知进退懂分寸,除了那几个看她是个女子想要拿捏她的土老肥外,牛家李家和其他两个大家族要么跟她交好,要么相交如水。
  没去管咋咋呼呼的老孟,陶倚君把遇到的问题跟卫老说明白了之后,才放下手中的东西,看向门外的老孟。
  “发什么财?”
  “大娘子,刚大郎君让人从军营那边传话回来,说这次封赏下来了。大郎君升千夫长。除此外,还有赏赐的农田两百亩,山林地两百亩,金银不计。”
  这赏赐就太丰厚了!陶倚君不喜反惊。
  她大兄是个勇猛无畏的人,这点她不否认,之前蛮族来袭,她大兄领兵百人夜袭百里,得胜而归。虽然归来时差点没命,可只要活下来,妥妥的军功跑不掉。但是!这一点功绩绝对不值这么多封赏!陶倚君心里太清楚了,肯定是有其他人在运作。
  “霍桐将军在城里还是在大营?”
  得知霍桐这两日身体偶有不适,在家休养之后,陶倚君让人从库房里捡了些养生的药材食材,装了一箱子,就赶着车去了北门霍桐府上。
  霍桐家比陶家两个院子加起来还大一倍,这还是他一直觉得自己一个人住不肯要太大园子的结果。听说大将军在城里的府邸,几乎占了边城六分之一。当然这话稍有些夸张了。但是陶倚君目测,占北门贵人地盘的四分之一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加上他手下的门下督帐下督所居处,六分之一似乎也不算夸张。严格说起来,连霍桐的宅子都能归属大将军府的占地面积。
  看到是陶家大娘子来,门房一边让人去报信,一边开了偏门让大娘子进门,还弓着腰小碎步的跟在大娘子身后哭丧着一张脸。
  “张伯这是怎么了?”陶倚君来过几次,也知道这位看门的张伯原来是军中的老兵,因为第一次上战场就瞎了一只眼昏死过去,差点被扔在阵亡将士堆里一起给化了。后来他运气好,瞎着一只眼给霍桐带路,硬是陪着霍桐巡视完了关外十五个村子和大小数十个部落。之后霍桐见他独身一人也每个家,就让他给自己看门了。
  “大娘子,郎君今日一直咳嗽,军师请来郎中,可郎君不肯服药。”
  “这是为何?”
  “那药太苦了。”张伯打了个寒颤,“别说服药了,老仆就是在旁边闻一下都觉得苦。可郎君不服药就不能好!”
  陶倚君突然停住了脚步,偏头看向引路的张伯。
  “那天郎中来可说了是什么病?”
  “郎君偶感伤寒,加上在答应吃了些冷食,有点不不爽利。”
  转头陶倚君吩咐了一声,旁边就有个小兵士打扮的干脆的应下,出了侧门骑马而去。
  “正巧得了个方子,还是你家郎君给的。让军中大夫来看看,若是可以,换了药吧。”她没有赶着去见霍桐,先在前院偏房让人取了药渣过来,一看就知道那郎中黄连开得极重。
  “郎君有热症?”
  黄连能消炎解毒,解热抗腹泻都有疗效。之前听了张伯说霍桐不爽利,大概率是拉肚子了,就是不知道是单纯腹泻还是痢疾。
  “也不是多重,只是微有些发热。”张伯随口即答,“郎君这两日精力不好,自觉有些晕沉畏寒。”
  看症状应该就是伤寒了,加之在大营不知道吃了什么坏了肚子,腹泻不止肯定更加重了病情。
  “让厨房熬白粥,做两个爽口的小菜,不可加肉和油。”
  霍桐是武将,平日吃食虽然尽可能精致了,但是浓油赤酱是常态。不光是他,关中的贵人们一样,都特别的重口味。
  等到进入中院霍桐的厢房,就看到他在廊下靠着案几坐着,双目微闭,整个人有几分憔悴。
  听到有动静,霍桐睁开眼睛,勉强勾了勾唇角。之后想要起身,却微有眩晕之感。
  “别起身。”陶倚君赶紧两步,坐到他面前,拉过他撑在桌上的手腕就开始诊脉。
  陶倚君的诊疗虽然不咋样,可比起一般的郎中也不弱,那些什么疑难杂症她诊不出来,可常见病还是没问题的。
  坐了一刻钟,就觉得房间里寒气沁骨。
  “为何不升火盆?”她下意识的紧了一下身上的皮毛大麾,环视屋内没见到一点热源。
  “那东西太让人烦闷。”说话间霍桐又掩口咳了几声,“我不觉得有多冷。你可带了手炉,让人去给你加点碳。”
  陶倚君来的时候没带手炉,她屋里随时有一盆碳燃着,出来虽然冷些,可裹着大麾也没觉得太冷。直到坐到霍桐这里一会儿后,才感觉从脚底往身子骨里沁冷气。
  “你都生病了还不精心点。”陶倚君皱眉,让人生了火盆放到屋角,又让人移来木架子,放了盛水的铜盆在上面。
  火盆会让室内空气干燥,平时不觉得,感冒咳嗽的人就会觉得呼吸不爽,这时候给室内加点湿气要好得多。
  老军医来得很快,霍桐刚好勉强喝了一小碗白粥,老军医就颠颠儿的进了门。
  跟着来背着药箱的,还是当初照顾霍桐的那个童儿。
  “病症很明显,是伤寒热症,副将恐是吃了些没弄太熟的肉食,有些痢疾,这个简单喝点药就行。”老军医松了口气,“正好今日童儿将那伤寒药配齐了,不若就先给副将煎一剂看看效果,然后卑职再行调整。”
  霍桐点点头,不太精神的坐着。
  “霍将军先去休息一会儿,我让人看着煎药。”陶倚君本来想说事儿完了就走的,但看霍桐这样子就不是能好好照顾自己的人,加之这时代不能小看了风寒感冒,稍有不慎就能送命,她只得留下来照看一二。
  作者有话要说:  温水那个啥!


第三十七章 
  霍桐的病养了三天就差不多痊愈了。
  这三天里陶倚君每日早来晚归,跟卫老一起打理霍桐府上的里外杂务。
  霍桐要升迁的消息已经确定并在地方官员和豪强家流传,这几日前来拜访的人不少。霍桐依仗卫老的协助,处理得游刃有余。
  “阿君,封赏里的田地你可有选好的地方?”
  原本该是赏哪里就是哪里的地,但这不是大将军要送个人情给霍桐,就干脆让霍桐来决定封赏田地的具体位置了。霍桐不傻,他知道陶倚君想要什么,所以在得到大将军的暗示之后,转头就找到陶倚君直接询问。
  前两日卫老就猜到会这样,提前就给陶倚君做了分析。那张粗略的城外地图铺在霍桐的书案上,陶倚君伸出手指点了点。
  “这里罢。”
  “有什么说法?”霍桐有些诧异,这块地虽然看上去很大,还连着山林地一起,但是土地质量不算好,连中等田都算不上,只比平田好那么一点。
  “药田暂时够用了,这里的地形平缓,虽然土地不太好,但靠近水源,且连通着山林地,离我之前买的田地也不远,方便阿甲他们管理。”
  土地不好可以改造,无非就是利用堆肥的方法花点心思改变土壤的营养度而已,这对好几年都埋首试验田的陶倚君来说完全没有难度。而且这里很适合套种,粮食和大豆进行套种可以有效的增产,山林可以用来养殖山羊和驯化野猪,其产生的粪便和排泄物集中处理后也是农肥的一大来源。
  “养殖?那是什么?”
  霍桐虽然家里不丰,可到底也是大族子弟,能下田帮着插点秧苗都是难得的,更别说那些脏兮兮的养殖了。
  “我之前问过磐蛮和山石了,草原上的羊不适合在山林间养殖,但是他们知道有几个小部落养的羊山林平原都可以生存。我寻思着买一些羔羊来让他们试着在山林地养一养,如果能成,我打算在关外弄一块地建个牧场。”
  霍桐不赞成,牧场这东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沾的。关外马家就是专门养马的大家族,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和他们抢生意。关外马家跟关内的商贾豪强作风不同,那些人上马可以为贼,下马可以为匪,连朝廷都只能安抚他们。
  “我这个牧场跟马家的牧场不一样。”陶倚君笑道,“我这个说穿了其实就是个农庄,只不过跟关内不同,不以种植为主,而是负责养牛羊。也不做什么大买卖,就产些羊毛和肉类,自用而已。”
  霍桐皱着眉想了一会儿:“那不如以我的名义去建个庄子,你想怎么玩都行。没必要去触碰马家的利益,那些人都是莽人,火气一上头就不管不顾的。”
  马家的人自然不可能如霍桐说的那样莽,但是马家据说有关外胡人的血统,他们基本上保持中立,而且活得游刃有余,这样的家族必然心思深沉不好惹。
  陶倚君暗忖自己对边关的情况只有一知半解,既然霍桐夸大了危险来劝她,她也没必要对着干。横竖她弄农庄牧场都是为了挣点钱给大兄铺路,能不树敌自然不树。
  可霍桐说的那个法子她也没打算答应。对方建个牧场农庄给她玩,这算什么?她又不是霍桐养着的外室,也不缺那几个钱,又何苦惹一身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