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

第134章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34章

小说: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我是新入伙的,本来想做一票,没想到——”六爷明显丧气。他哪想到一条货船出来好几个高手?如果知道这样,不如拿钱走人了!
  “其实咱们出于同源,你们的祖师爷陈全臣就是我们福建人。今天就看在同源份上我们相互作罢,来日方长,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冰兰松开男子,男子身体一松,点头:“谢谢”眼里没有一点诚意。
  陈福民与陈继民相视后,朝冰兰使了眼色,转身要走。突然,被称六爷的男子猛然朝着冰兰袭击。附近的海盗纷纷攻向陈家兄弟。
  对方快,陈家三兄妹更快。冰兰的刀在男子袭击过来的同时,已经插进了他的腹部,从下而上,生生将男子剖腹。一声声惨叫后,船上多了十几具尸体。剩余的海盗退缩着,这边的变故,让其以的海盗船再次聚拢。
  没了首领,有些海盗船开始逃走。他们人少,不可能将走的船抓回来。船上剩余三十多名海盗,与陈家僵持着。
  主要是陈福民考虑杀不杀的问题,他们经常跑船,海盗真想对付他们很容易。手里没有杀伤力大的武器,又没有船队与海盗抗衡,怎么做都不好办。
  不杀,可是已经杀了,这个仇是结下了。犹豫间,剩余的人群里出来一个胆大的,“三位大侠,我们真的是被六爷逼着入洪兴帮的,六爷已死,我们回去怕是也要受罚。我等愿意跟随三位跑海运,就是不知道三位肯不肯收留我们?”
  这是什么情况?陈福民仔细打量一番船后,低声对陈继民道:“船做货船应该可以的”
  “你们没有家小在岛上?”冰兰问。
  “我们哪里有什么家小?就是有也没在这边。三位高义,到哪里还不是想弄口饭吃。”
  “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另一帮会的,以前在澳门,被围剿后侥幸活下来的”
  “大哥,留下吧,等回来咱们就用这条船运货和人”冰兰道。
  “好”陈福民觉得可行,对那人道:“你叫什么?”
  “李万山”
  “会使船吗?”
  “会,我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
  “好,这条船你们收拾一下,还有你们的人吗?一条船三十几个人太少了”陈福民道。
  “我们的人都在这儿呢,其余的是原洪兴帮的”
  陈福民一看周围那些海盗船,几乎走的差不多了。三人返回自己的船,那里还有一些海盗被船员看管。将海盗一个个分开审问后得知李万山说的是事实。
  一共抓了二十一人,愿意留在船上的有十七人,不愿意的主要是有家人还在岛上。陈福民让他们离去,逃走的海盗回去一定说了,再多放走几个无所谓。
  “回去告诉你们当家的,就说那条船我留下了。”陈福民道。
  “小人不敢”
  “照实说吧,你不说也会有人说”
  既然到这地步,怕也没用。两条船七日后抵达香港,稍作补给停留,两天后到厦门。一日后到泉州。入港登记,陈福民带着冰兰兄妹将货物兑现。陈继民从海盗里挑选了六个跟班,五千多叻币的货物兑现后,变成了五万多大洋。
  他们只拿出二万六的大洋就行。也就是这次他们赚了两万五千块。陈继民还是第一次赚了这么多,心中激动,怪不得都跑船,利润是很大。想到路上遇到的海盗,立即明白,利益与风险共存。
  还有侨批局的利润,别说每封信两元的费用,单单汇率上也是一笔赚头。他们带回来的应该是叻币,现在兑换成大洋。南洋的信息往往滞后,一般会将汇率定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而过来汇率上涨,那多余的部分就是侨批局的。
  尤其到了民国后期,汇率几乎天天变,货币不断贬值,那时候侨批是最辉煌的时候。
  带着跟班,主要是方便安全。两万多块大洋那就是一千多斤,加上带回来的南洋特产,他们兄妹就是雇人运,也会被当成肥羊。


第215章 奋斗在南洋  8
  回家的路几乎都是乡村小路; 陈继民雇了五头骡子驮运货物。六个跟随手持短刀; 冰兰给他们统一穿戴服装。两人一样的打扮,就像一队运货的商队。
  冰兰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在原主的记忆里,陈家的村子离最近的镇上有三十多里地。族长的那一支在镇上,作为旁支的旁支; 他们早就在乡下安家落户了。
  兴安镇的一座三进大宅门口; 陈继民让所有人停下。这次带的东西大部分是族长这边的,卸下后请来的人就可以打发走了。
  “阿兴叔,族长阿公在吗?”大门是关闭的; 陈继民敲开后问道。
  “你是哪家的?”
  “西塘村陈阿强家的; 我们刚从南洋回来; 来见族长阿公的”
  “哦。你是啊强家的老大吧?快进来,继旺; 去叫你阿公; 就说南洋来人了”里面一阵喧哗,脚步声和人声; 大门随即打开。
  厚重的木门发出吱呀的声音,里面有来了几个人与陈继民说话; 冰兰往后靠靠。在这种年代,男尊女卑观念太强,女人在男人面前根本没说话的地位。
  陈继民随着众人进到住宅大厅; 冰兰跟在最后; 其余的人只能等在门外。陈家的宅子风格很古朴; 看着应该没建多少年,土木砖石结构,里面木雕石雕的工艺很精湛。正厅加左右护屋五间。属于五间三进的大宅。
  正厅已经有一位六旬开外,精神矍铄的干瘦老头坐下了。冰兰随着陈继民行了大礼后,站在一旁。老头仔细打量了一番陈继民,不住点头:“你阿爹倒是生了一个好儿子,你们一路还顺畅吗?”
  “回啊公,不算顺畅,在南海遇到了海盗。这次多亏福民大哥他们才得以顺利回来”陈继民从容回答。
  “哦,以前常听他们说起,能平安回来就好。你们村长可好?”
  “村长阿公身体不错,这里有他老人家带给您的信”陈继民从冰兰手里接过村长给族长的信。陈家繁衍了太多代。村长与族长虽然是平辈,却是快出五福的兄弟。同样姓陈,有的关系已经很远了。
  族长将信看完对继民道:“你们兄妹住一晚,明早再回村上。”随后对身边的阿兴道:“你跟着他将钱和东西过清,其余人家附近的都叫来吧,当面点清。远的看看谁能捎过去”
  冰兰很快跟着人出来,陈继民将雇来的人结算完打发走,跟陈阿兴等人一家家清算。一直到晚上,陆陆续续还有人过来。冰兰被安排到后院住下,陈家的婶子大娘的倒是热情,问起了很多南洋的事。
  冰兰只得耐心一一回答。这里耽搁了一晚,走的时候,钱物去了多一半。陈继民说还有一些,就需要他们或自己大伯那边亲自送了。好在不多。
  三十多里地,中午他们就到了。冰兰第一次见到了原主的亲阿公和阿婆。大伯、大伯娘,以及他们的子女孙辈。这人真多!
  亲阿公阿婆明显要热情多了,陈继民被叫进正房,陈家的房子简直与族里的没办法相比。一样是砖土木屋,只是年代久了,很惨破。从外观上看,最近两年维修过。也就是他们从南洋开始往家寄钱后,生活得到了改善。
  阿婆年龄大,身体倒是很硬朗,手很勤快,不帮着做饭,也要编篓子。
  “你阿婆啊,干了一辈子了,手闲不住”大伯娘王氏道,堂妹秀兰却凑过来问冰兰南洋好不好玩,嘴里吃着冰兰给她的糖果和小吃。
  “还不去摘菜,东西都堵不住你的嘴巴”王氏将小闺女赶走,叫着儿媳妇准备做饭。堂姐双兰拉着冰兰坐在一旁:“听说南洋比咱们这里还热,真的吗?”
  “是真的,而且雨很多,没咱们这里凉快。尤其蚊子更是厉害,刚去的时候草多,身上全是红疙瘩。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在周围全部种上驱蚊草,晚上也要点上。”
  双兰长的很秀气,比她大两岁,一双秀目含笑,冰兰很喜欢这个堂姐。姐妹俩一边帮着做饭,一边聊天。大堂嫂和王氏偶尔插上一两句。陈家的家风还算不错,一家人和和气气的。
  女人们非常喜欢冰兰带回来的细棉布和英国的小羽绫,王氏在双兰身上比划了一下不住点头,“给你留两身成亲用,这种布料在咱们这边的卖得可贵了”
  双兰羞红了脸,姑娘到了十六七就要准备成亲了。王氏跟婆婆商量着将冰兰他们带回来的东西怎么分配好使用。得知那六人是他们兄妹雇来的人后,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更甚,这说明他们陈家已经有能力雇人了。好日子不再遥远。
  接下来几天,陈家男人全部出动,将剩余的信钱分送到每家。冰兰就留在家与女人们忙着家务。偶尔从男人口中得知他们要盖新房,老阿婆跟孙女们说着这座老屋的历史,他们以前的日子。
  再破的房子,住了多少年也是有感情的。“你大伯跟你阿公商量要盖两层的木楼,不然每年雨季太潮湿了”王氏面带喜色道。
  “要盖就盖宽敞些的,我看族长那边的房子很气派,不知道要用多少钱才能盖起来?”冰兰很喜欢那种古朴的民居。
  “那个咱们可盖不起,就是族长家里也是一进一进的盖的,就是工钱就不老少。最后具体花了多少钱,谁也没算过。总之啊,咱们盖不起,也不需要那么多气派。村上还是讲究实用结实。”王氏道。
  能住新房,自然人人开心,他们来的时候带了两千大洋,也不知道够不够。到现在陈继民都没机会跟冰兰说家里的事。如果被别人听到大哥要跟妹妹说家里大事,冰兰离着挨训不远了。女人不能过问家中大事的,这是规矩。
  不说,冰兰也能猜个大概,只是没想到走时要带上百人走。也许知道这次不需要花多少船票,想去南洋的都要跟过去。里面竟有成家带口的。
  陈继民终于找了机会将冰兰拉到外面,“阿公和大伯给我找的是杨水塘的姑娘,你抽时间帮我去打听一下,要尽快,咱们呆不了几天就要走了。听大伯说,想让姑娘跟过去。
  还有你的,大伯在这次招工中,特意招了几个家里兄弟多的,说是想让他们入赘。你自己留一下”
  冰兰一头黑线,自己刚多大?还没满十五吧!不过眼下大哥的事重要。冰兰告诉王氏,他们兄妹要去外婆家拜访。张氏娘家离着杨水塘不远,回来自然要去拜访外公家的。
  陈继民和两个跟班带着礼物去外婆家,冰兰却拐去了杨水塘。路过一片坟场,远远就看到又立起一座新坟。那低低的哭泣声灌入冰兰耳朵,不由向那边瞟了一眼。一个披麻戴孝的人影跪在坟前,消瘦单薄的身形不住颤抖。哭声就是从他这边传出来的。
  冰兰正想找人打听一下杨水塘具体怎么走,如果遇到那村上的人就顺便问问。也许是脚步惊醒了少年。少年停止哭声,冰兰尴尬一下,着问不问?现在问路是不是不合适?
  少年好像要走的样子,给坟的主人磕了三个头,起身就走。
  “那个,杨水塘怎么走?”冰兰在后面问道。
  少年停下脚步,红肿的眼睛再次让冰兰尴尬一下。“不远,前走,到了岔道口右转,再走就看到村子了”
  “谢谢”冰兰沿着路走,少年也是沿着路走,但是速度不如冰兰,脚步发飘。冰兰很快超过去。走到岔道口,右转,她看少年也右转。该不会他就是杨水塘的吧?冰兰干脆停下等。
  等少年近前:“你是杨水塘的?”
  “嗯”少年点头。
  “那我打听一下杨玉凤家住哪儿?”
  “村西南面第一排,第三家”少年说完,再次晃了晃,脚步不稳,差点跌倒。
  “谢谢”
  少年没说话,随后强撑着往前迈步。没几步,仰头摔倒。冰兰郁闷,不能见死不救,上前一把脉,严重营养不良,应该属于饿晕的。看脸色苍白,长得倒是眉清目秀的。
  敲开少年嘴,将一小瓶葡萄糖灌进去。用叶子兜了一点水拍打少年的脸,加上掐人中。人总算醒了。
  冰兰往他嘴里塞了一颗牛奶糖:“你饿晕了,贫血低血糖。吃颗糖果就会好些”
  “谢谢”少年坐起来,晃晃头,嘴里的香甜让他仔细打量起冰兰。“你是杨玉凤家的亲戚?”
  “不算是,就是问问。你跟杨玉凤家是亲戚?”
  “不是,我们跟她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没关系怎么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冰兰没错过少年一闪即逝憎恶的眼神。“我就是想打听一下杨玉凤这人怎么样?还有她家”
  “你是西塘的吧?陈家?”少年无比冷静,带着一丝丝冷漠和讽刺。
  “你怎么知道?”
  “杨玉凤要与西塘陈家结亲了,你这时候过来打听还用问?”
  “说的对,看来你很了解杨家,你们有仇?”
  “没什么仇不仇的,只是我和她原来定过亲,具体的你还是去问别人吧”少年一幅冷漠的样子。
  “谢谢”既然人家不想说,自己没必要再问,正要走,身后少年道:“杨家姑娘都被养的很好”
  怎么个好?冰兰不想问,离开少年,人很快走远。少年在回味着嘴里那股香甜,心里却有了主意。
  冰兰将自己弄的脏兮兮的,敲开杨家的门,出来的是一个年约五十的妇人。“干什么?”
  “行行好,给点吃的,我三天都没吃东西了,大娘行行好吧?”冰兰哀求道。
  “滚开!要饭花子,走远点!”大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阿娘,谁呀?”里面传来女子声音。
  “要饭的,别去理她!这年头谁知道要饭的都是什么人?玉凤啊,快进去,别被太阳晒黑了”
  “哦,阿娘将门关好了,别轻易给外人开了,万一来了坏人怎么办?”
  。。。。。。。冰兰耳朵听着院子里的对话,只得简单收拾一下朝着村中走去。刚死了人的人家很好找。她去隔壁讨要了一碗水,与嘴碎的阿婆聊了几句。


第216章 奋斗在南洋  9
  “隔壁啊; 是星朗阿婆故去了; 祖孙俩命苦,星郎阿爹阿娘早年下南洋去了。将只有六岁的星朗留给他阿婆。开始每年都给家里带钱; 祖孙俩日子过的还好。
  星朗从小懂事,家里的事情都承担着。他啊婆早早就送孙子去读私塾了,听说学得可好了。那夫妻回来过一次; 听说在南洋混的还不错; 自己开了一个小铺子。回来带回很多钱,修了房子。也就是那次回来,杨家托人将闺女说与星朗。夫妻俩临走给两个孩子订了婚。
  大伙都羡慕林家的日子; 没想到; 夫妻俩这一去就在也没了消息; 后来听人说他们夫妻遇到劫匪被害了。家里没收入了,星朗便不再去读书。婆子想念儿子、媳妇; 身体越来越差。星朗想去南洋找爹娘却有扔不下年迈的阿婆。
  婆子这一病几乎将家底花干了; 星朗孝顺,为了治阿婆病; 倾家荡产不说,每天都要辛苦出去赚钱。生活压垮了祖孙俩。没想到祸不单行; 杨家前些天过来退亲了,听说要与西塘陈家结亲。
  杨家眼高,一直想将闺女嫁个好人家。家里的闺女都是娇养的; 不是我们这样人家的闺女什么都要做; 整天晒得黑灰似的。
  婆子一口气没上来; 星朗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换了一根人参都没留住婆子的命。这不人走了,钱没了,就剩下一个苦孩子。。。。。。”冰兰听着婆子唠叨,心中有了个大概。晚上夜探杨家后,冰兰否定了这个备选大嫂。
  早上兄妹俩一碰头,冰兰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继民。“这个不是好选择,这几天让大伯娘再找找吧”
  “辛苦你了,我还不大,没合适的就不找呢。咱们家不是养人的,谁过去每天都要干活。”
  “回头跟阿公实话实说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