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妹,咱们应该回去看看村子”
“我觉得咱们的人不会吃很大亏,打不过可以进雨淋。就是土著人多也不至于被灭了村。现在就去找英国领事馆,这事必须他们出面”
“他们要是管早就管了”
“当时不管,事后会管。他们需要华人做事,要知道当地人很懒惰,如果没有我们华人,这里的经济不会发展起来。他们知道我们勤劳,善于积累财富。他们纵容当地人行凶也是想消弱我们的实力。等他们目的达到了还是需要华人。只是重新换血,财富重新积累”
总之殖民者不会让任何一方强大,不然他们怎么管理那么多的地盘?船还是先回到了普吉岛。李万山的船在,两边人会在一起。孩子交给了女工照顾,叫上几乎所有的工人和护卫拿武器上船等待。
冰兰打开一间大库,几乎将里面的武器全部搬空,人人都是全副武装。又让人将埃里克斯夫妻送走,她怕有意外发生没精力保护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简单了解情况后听从了安排,暂时回国。冰兰去找马宝华,中国人被屠杀,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怎么做?当然要团结起来为国人报仇!
“我去联络更多人,这事不能就这样算了,我们也不是孬种!”马宝华当即表态。
“你让人去找人,我出武器付钱,这次完事,每人五十块。如果有人因此丢了性命,抚恤金五百块。”冰兰道。
当冰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口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感叹了。二十艘船满载着两万多手拿武器的华人朝着槟榔屿而来,他们不管什么,开始对土著人厮杀。
有人专门鼓动当地华人华工加入其中,要为死去的同胞报仇,要为自己找活路。
“我们还有很多同胞在矿上受罪,你们能不能将他们救出来?”
“这事还用说?”激愤的人群杀了可恶的监工,攻占了一个个矿场,旷工拿着工具来了。一个地方只做两三日,大部队一直朝着马六甲而来。沿途的华人加入的越来越多,最后没人知道具体人数了,大小船只已经数不清是多少了。
人们仿佛失去理智,没理智的行为往往最可怕。事态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英国驻军派出部队想制止,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些人手里一样有武器。
当地政府一样派军队镇压,激战展开,华人手里的武器弹药比他们都精良,就是英军都怀疑遇到了正规军,华人从哪儿弄来那么多弹。药,居然大量使用手。榴。弹。他们也不敢上前了,这事是华人针对土著的行为。
庞大的人群洪流和大量的武器让英军怯步了,他们的命才是最珍贵。两边消耗实力,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所以他们装作维持秩序劝说,其实就是做样子。
政府部门更是头疼。马六甲已经聚集了数万华人。
“总督阁下,这事必须制止,如此下去将无法控制了”
“找他们谈判,你去通知他们的带头的,我们坐下来谈谈”
冰兰他们没想到整座半岛都在沸腾,除了他们,其他地方也开始闹起来。他们来到陈家村,村里的房子烧了一大半。那些牲畜早没了影子。
从迹象看,这里发生过打斗厮杀。陈继民派人去雨淋找到了幸存的村民。伤亡不大,当时看形势不好就将村里的女人孩子老人转移进了林子。
张氏看到儿女没事抱着他们就是大哭。老阿婆擦去眼泪:“都活着就好!”
陈继民跟村长和村里的男人说了外面的事,“很多华人都起来反抗了,我们趁机就将附近的土著消灭了,还可以扩大村子范围。来的时候旁边村子被我们毁了”
“好!咱们这是被逼的,他们不死,我们没活路”
女人们在收拾村子的时候,村长年轻人和陈继民带来的人对附近土著再次清缴。这已经无关正义了,大家都是为了活着。
等英军和当地政府找到华人代表谈判的时候,陈家村附近已经被清理干净。
“他们要谈就谈”众人都知道与英国殖民者还不能抗衡。南洋华人总会来人了,同来的还有各地的代表,各家族的代表。这事关系到华人在南洋的利益,就连同盟会的也出面了。
冰兰觉得自己也在给别人做嫁衣。不过他们也被列在了谈判团里面。英国人做调停,一方是各州官方和土著代表,一方是各州华人商会代表。
无休止的争论后,华人要到了权利。马来人给了。新加坡,你们去吧,那块地方就让你们!华人都给我滚出去!你们不是要做贸易吗?给你们!只要别再闹事。英国人无所谓,那里是他们的军事重地,谁来都要听话。
他们相信不久华人又会出现在马来的各个角落码头辛勤赚钱。他们就如蝗虫怎么也消灭不了。
别人都满意,冰兰他们不表态,不表态的还有那些橡胶园主和开工厂的。你们可以走,但是他们的橡胶园怎么办?还有那些没主的橡胶园怎么办?那都是我们华人的心血。
“我不满意这个决定”冰兰站起来,“我们的家园在马六甲,我们的工厂也在马六甲,还有更多华人的家没在新加坡。我们的橡胶园一年就是数十万英镑,这个损失谁给?”
“我们也不满意”陈继民等人都站起来。这些人大家都认识,是这次事件的发起人。
“你们可以与新加坡的橡胶园进行置换”华人代表林义道。
“既然你们是华人的代表就要为我们南洋华人做主。除了我们华人橡胶园、农场,还有那些华工。他们过的什么日子?既然闹一次,不如从根本上为我们华人争取最大利益”
“那些事容后慢慢解决,现在你们村子愿不愿意搬到新加坡?”一旁的同盟会人问道。拿到新加坡就是他们最大胜利。他们可以在这里建一片华人天下。
“我们村上两千多人口,一万多土地,橡胶园五千多亩,只要将我们村子安置好,我带来的人我会遣散”
这个姑奶奶不好惹,他们不点头,这事完不了。新加坡当地政府代表出来,将现在新加坡的橡胶园罗列出来,双方开始谈判。将家安置在新加坡也好,位置比现在的马六甲更让冰兰满意。
村长和阿公都点了头,这事算是圆满了。随后又有人开始与新加坡的矿主园主厂子进行交换。马来人不想留在华人圈子,华人更不想留在土著人的威胁下。
但是矿场和橡胶园需要华工,那些场主不喜欢懒惰的土著人。化工代表开始与矿主园主谈,改善工人待遇,提高工人工资。不然他们不会再回去干活。土著其实一样需要华人将他们的产品买走,真的没那些勤劳的华人,他们一样降低收入。
这些都与冰兰他们无关了,他们带来的人被一船船送了回去。每人五十块,不食言。受伤的会给治疗,亡故的五百。这事都是水生和马宝华等人去做了。
做强盗很好发财,他们一样抢了很多当地人的财富,据水生说发完钱还会有剩余。陈继民将一部分财物交到华人代表那里,死伤那么多华人,需要一笔钱安置。冰兰捐出一笔钱和药物。
马六甲的华人在减少,村长带着村民去接收自己的那片土地。村长做主给陈家一片已经成熟的橡胶园和一片林子山地。小辈几个决定将家就建在山坡上。马宝华再次接了工程。新家没建起来前,先做了长屋。冰兰回去了,这里有陈家的男人,用不着她操心。
船送走他们后就要进修理厂进行大修。船员们参加新家建设。新加坡仍旧有很多土地没开发出来。趁机大家都给自己找一块地方安家。
马宝华找到冰兰:“有些人不想回原来的矿上干活了,他们让我问问你那里还要不要人?”
“有多少?”
“大概一千来人”
“我用不了那么多,倒是可以安置一些人”
“我就替他们谢谢您了”
一千人,冰兰仔细看后没都接受,因为里面有抽大烟的,喜爱赌博的。矿场主人为了将发到工人手的工资赚回来,就在场子设烟馆、赌场、妓院。很少人能禁得住诱惑。
第230章 奋斗在南洋 23
禁得住诱惑的意志都是坚强的; 她一个个筛选排查,最后只剩下三百多人。冰兰带着三百多人和这边没办法安置的一百多孩子返回普吉岛,厂子走的时候停产了,只剩下守卫。
眼下工人又都回来; 生产继续。两条链霉素的生产线供不应求,主要是国内市场。海鸥号是不能去了,药品只能卖到新加坡; 转道卖给国内。
自己的药材呢?靠别人总觉得不把我,厂子已经有了五百多人,还有两百多孩子,算上家属人就更多了。小孩子全部上学; 工厂向学校捐助助学金。
机床继续增加; 除了生产的人员和护卫队,男人都到了地下。一个单位只做一种手。枪、机。枪零部件。当地下部分全部利用起来后,组装间开始组装枪。械。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一堆零件摆在眼前; 房间里传来金属碰撞发出的清脆响声。
一支支崭新的枪。械成形。冰兰拿了一把手。枪到射击室上上子。弹,保险、扳机,子弹飞出。没卡壳; 手指感觉良好,爆发力很大。。45ACP口径半自动手。枪; 美国约翰。勃朗宁设计; 使用高达74年。现在比利时和美国都在生产; 子。弹很好配。现在售价11美元; 合大洋40左右。
机。枪。试射成功,这种机型市场还没出现,估价可以卖到三百美元。军火商就是那么赚钱!
枪在秘密生产,药品除了青霉素卖得都很好。青霉素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不卖。她都存了起来,空间真空,不会影响效果。
青霉素的第二条生产线开始上来,冰兰只专心教导弟子们,早上那一片操练就是一道风景。王先生还是找来了,革命需要像冰兰这样有魄力的人。两人坐在海滩石头上,冰兰努力让自己听王先生的鼓动。
革命很重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革命需要仁人志士,但是她不感兴趣。最后王先生觉得自己有些词穷了,为什么这个女人就是油盐不进?
“王先生,我这里好几百口子,你看我养了多少孩子!他们需要我,他们也不能去干什么。这样吧,我既然做生意,自当尽力支持革命。我给你五十支最新的手。枪带五万发子弹。”
王先生终于舒口气,总算没白来,革命需要经费,很多是用来购买枪。支。弹。药。支援枪。支一样,王先生满意走了。
冰兰望向大海,亚热带的地方很美,却不安宁。一战没波及,二战那就是毁灭性的。五十个徒弟变成了一百多个,早上的拉练,晚上一样爬山下水。将养的好,孩子们身体长得快。功夫晋级的更快。
岛上几大势力不是没看到,一个女人带着一群娃想干什么?大家都在静观其变,倒是他们生产的药非常好。听说还得了世界有名的奖,那是华人的骄傲。他们已经过了冲动的时候,帮会要发展不是全靠武力。
岛上维持着一种平衡,冰兰偶尔去新加坡看看陈家的家园。这回房子盖的好,还没完工,整体规模是出来了。橡胶园每月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陈继民在这一年与林秀英成亲了。
新加坡早就成了华人的天下,不过依然属于英国殖民统治,英军在此建了一个军事基地。革命党人也在这里建了同盟会革命基地。
张氏操持完儿子的婚事后将注意力放到了冰兰身上,一个劲念叨林星朗怎么还不回来。林星朗还在上大学,他已经将机械学完了,开始攻读武器研发。冰兰依旧将林星朗的信念给张氏听,张氏笑容越发灿烂。
陈家村的孩子不在限于英国,更多的将目光放到了美国日本。海鸥号修好后已经到了1910年,陈继民带着家人去了普吉岛。陈家人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的美景。
“怪不得你不回去,这儿是真好!”张氏不住赞叹。冰兰的洋房很别致,欧洲风格,里面陈设很华丽大方。房子采光好,比中国式建筑明亮宽敞通透。
三位嫂子更是羡慕,原来陈家最有钱的是这个小姑。男人则是去工厂参观生产,都是先进的设备,厂房干净的看不见尘土。地面光亮照人。简直比家里还干净。陈继民解释:“生产药是有规定的,不能有尘土,那是救命的药”
几个大男人忙点头算是受教。工人都是干干净净的,就看管巡视设备,只有包装的都在忙碌。家属区的住房很规矩,“都是大妹盖的,让厂里工人住,每月要一点房租”陈继民道。
这简直比自己住的都好,陈阿昌等人接受不了,这不把工人供上天了?养这么多人得多少花费?卖的药够挑费吗?
冰兰不在意男人复杂的心思,自己努力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一家欢欢喜喜算是度假,冰兰与三位哥哥(大哥加两堂哥)谈起以后道:“新加坡那边你们可以建一个果酱厂或罐头厂。在欧洲都是很好卖。”
远洋轮船的主要食物很多来自罐头,一艘船在海上出来就是一两月,甚至更多。蛋白质不缺,海里有鱼,他们缺少的是蔬菜和水果。而罐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东南亚水果多,已经有很多厂子在生产罐头食品,冰兰觉得猪肉和牛肉一样也可以做出美味罐头,还有鱼。现在罐头厂用这些原料做的味道不是很好,完全可以改善。罐头不但可以给船而且可以给内陆人,尤其士兵。一战的惨烈,补给根本跟不上,如果提前将罐头运过去,那就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陈继民很相信大妹的判断,“这个我们需要回去研究”
冰兰没深说,因为那哥俩一直没发言,新加坡那边三家在经营着橡胶园,他们应该很满足现状。陈家人总体属于老实本分的,按性格来说更喜欢守着园子劳作等收获。
但是橡胶不会一直这个价格,如果下跌,跌到了没人要的地步该怎么办?其实她希望陈家再有一个支柱厂子,不然一定会面临将来的危机。如果将养殖场办大也行,就看陈家怎么选择。
张氏偷偷拉闺女说了那边的事,家里的一切收支都在大房手中,就是海鸥号收入也在公中。“你阿公他们在就是一个整体,如果不在,分家一定的”
“树大分枝,那是一定的。阿娘心里有谱就好,如果橡胶园大伯他们要,船是不能再给出去了,那可是我买的。”
“你买的你还不是陈家人?你能弄出个厂子没入公就占大便宜了”张氏笑道。
按规矩可不就是公中的,当地家族观念就是这么强,不管你赚了多少,没分家都算公中。陈家没刻板地收了她的厂子已经算开明的。
冰兰不狡辩,跟古人说现代思想那就是对牛弹琴。“一家人在一起就好,我跟大哥他们还是去算算账去”冰兰笑着去找陈继民等人,她的武器可是需要本钱的,自家人给个折扣。
子弹她是要花钱买,总不能白给吧!冰兰将给革命党和自家准备的武器交给陈继民等人“现在只有做出这两种,太复杂的工人们做不出来。”冰兰这次没让他们进去地下,
“能做出这两种很不错了,真是难以相信”陈家男儿现在身上不带枪就觉得不安全,枪是好东西。
“咱们不懂才觉得深奥,对那些机械师来说不算什么。等林星朗回来,可能做出更好的”
提到林星朗,陈继民道:“那小子是不是该回来了?”
“最快也要明年吧,你们再配一些手。雷什么的就能应对突发事件了。手。雷我要去德国买,三位大哥回去将账给我结了啊,小本生意,给你们市场的半价”
“赚钱赚到自己家了?”陈利民笑道,“看在你也不容易份上,前回头让大哥给你就是”
陈信民现在掌家,手里钱多了,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