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个两和面的小馒头装了半小面袋。“面粉不多,就让小外甥女受点委屈了”大嫂李红霞道。
“大嫂,妈!你们!嗨!”田桂敏不知道说啥好了,她怎么不知道这些粮食多可贵!这些都应该是他们的口粮。每个小馒头都是他们从嘴里省出来的。眼里闪动泪光,宋香莲忙道:“小外甥女可就这么一个满月,大人也就是少吃两口的事,等下去叫你婆婆吧!娘家人都来了还装什么!”
“估计一早就躲出去了!”田桂敏道,“咱们不管,等下就做饭,大伟和爱军下工咱们就吃!”
“不可这样,她毕竟还是你婆婆”宋香莲道,田桂敏知道也就是说说罢了。她一样爱面子,在闺女脸蛋上掐了一下道:“我们的小冰兰长大了要好好孝顺姥姥、大舅、大妗子,知道吗”
冰兰明白了大概,觉得这家人还真是都不错,如果可以,她倒是愿意孝顺眼前这几个对她很好的亲人。
※※※※※※※※※※※※※※※※※※※※
感谢豆芽菜、KK、在减11斤、语熙2017、洛河、sky、小英英、兰妮、雪花飘飘、学习的唯美、飞、阿瑾给予的留言,谢谢你们的支持。
特别感谢随遇而安的地雷。
第26章 乡村纪事 3
兔子炖上; 然后是鱼; 大嫂李红霞用了一点油把焯过水的蚂蚱和蛐蛐慢慢煸炒香脆撒了一点盐; 加上从外面拔来的青菜; 等上工的回来; 桌子上已经摆满。张秀芝这个时候也转了回来; 闻到香味,带着笑过来:“他大舅、大妗子也来了。这怎么说的; 还让你们忙活上了”
“亲家母,这大半天可都没看到你,怎么孙女满月都忘了?”宋香莲直起腰道。对这样的婆婆根本不需要面子。
张秀芝尴尬一下:“这不是想给孙女做双鞋; 找人绣个花样!”
“等绣好了我可得看看!亲家母的手艺可是远近出名的好”
院里陆续回来了上工和玩耍的孩子们; 大人一个个跟这边打招呼; 小孩子一下子围过来; 好香哎!范大伟苦笑; 这群孩子一人一口他们都别想吃饭。
宋香莲端出一小笸箩点着红点的馒头道:“今儿是冰兰的满月,又赶上这年头。姥姥给你们一人一个馒头好不好?”
“谢谢姥姥”几个大点的忙道谢; 何秀凤和周青忙跟着客气几句; 现在能得到一个馒头已经很不错了。这大嫂的娘还真做脸。
宋香莲给闺女使个眼色,儿子田文章已经邀请范伯春上桌了。田桂敏便对还没任何表示的婆婆道:“妈也跟着上桌吃吧,去陪陪姥姥”到现在还没做饭不就是等着吃吗?
张秀芝答应着跟发完馒头的宋香莲进屋; 男人那桌已经吃上了,老三老四就跟女人坐在了炕上。一盆兔肉炖土豆很快被女人们吃干净; 田桂敏没拘着孩子; 这年头难得闻到肉腥。娘家带来的馒头除了留一半给押回去(这是当地习俗; 娘家来给送馒头是要带回一些的,剩余的给来过满月的人当做回礼。田桂敏考虑到娘家口粮问题一定要押回一半)
刚才给孩子们一分,又给二大娘送去六个。剩余的端上来,加上那锅菜饽饽基本上被桌上人消灭。等收拾的时候,连盆基本上都不用洗,几个孩子用馒头把盆上粘的汤汁全部曾干净。
宋香莲怜惜地一个个抚摸着外孙子:“看把孩子可怜的,盼着来年有个好收成吧!”
“今年不用去吃树皮草根已经阿弥陀佛了,亲家那边庄稼咋样?”张绣芝吃饱了笑容更深。
“跟你这儿一样,前半年旱,后半年涝,地里打不出多少,就盼着红薯能分多少吧!不过我们村已经把所有地里都种了小白菜,实在没得吃还能吃干菜不是?”
“现在种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张秀芝一听有些着急了。
“今儿下工了都去菜园钩小菜,后院的你们娘几个看着种种”范伯春道,刚才吃饭的时候就听田文章念叨着。
田家人吃完饭就走了,下午还能赶上上工。田桂敏正式出月,过几天就要正式上工,但哺乳期的妇女队上照顾,一般活计都会安排在近处,便于当妈的喂奶。
冰兰现在的控制力稍微好了一点,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好好吃,好好睡,尽快长大。她把自己的生理问题尽量安排在田桂敏在的时候,不给老妈增加负担。用糖果拴住四哥不让他跑出去。
不过一个小屁孩哪里坐得住,外面小孩子一招呼,便跟着跑了。屋里剩下一个冰兰无聊地数着手指头玩,偶尔听听她二婶家刚七个月大的范玉军哭号。二婶家跟她家差不多,范水兰五岁,范玉军跟她一样大,就是比她大几个月。
这小子一天到晚的哼唧,范水兰作为看护着比她四哥强,一直在跟前坚守,可惜那小子就是不给面子。冰兰听烦了就学吐纳基础,让自己沉浸在武学里。每每何秀凤跟田桂敏回来给孩子喂奶时。
一个一阵忙活,弄出来一堆被弄脏的小被子和尿布,一个只需给孩子把把尿喂喂奶和米糊,还能收拾一下屋子。何秀凤的落差太大,没一会儿屋里就传来水兰的哭声和何秀凤的打骂声。有时候何秀凤干脆就把儿子抱到婆婆屋里。
你孙子你不看谁看?这时候的张秀芝也怕已经暴走的儿媳妇,帮着看看。田桂敏背地跟范大伟唠叨:“这人就是软的欺硬的怕,你看你妈,不看不看的也没少给他们看了”
范大伟这时候只得安慰媳妇,他是老大,老大就要做表率。田桂敏也就剩下唠叨几句。
冰兰上一世伺候过儿媳妇月子,也带过孙子孙女,知道一些育儿常识。正因为知道更是无奈,一个月的孩子还是只能吃母乳或米汤之类,不然肠胃受不了。
所以她是坐着宝山还得挨饿,平时只能加一点糖和果汁。四个哥哥最靠谱的就是三哥文军,大哥指望不上,要上工,二哥喜欢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窝。四哥整个小屁孩,骗走吃的就跑了。
三哥没回放学回来就按老妈的嘱咐,给妹妹把把尿,逗弄妹妹一会儿。然后喊回疯跑的老四才去捡田螺回来喂鸡,鸡蛋是一家子的零花钱,虽然根本卖不了几个钱。妈也说了,妹妹的饭也指望着这两只老母鸡呢。
所以老三文军是最听话懂事的。范家的日子过的很拮据,从半夜饿醒的老妈去喝水充饥,到哥哥们肚子一阵阵响声就能知道。田桂敏的奶水越来越稀少,不得不再次给闺女加米汤,土豆泥等辅食。
没看到闺女瘦下来,两口子倒是安心不少。在两个月的时候,冰兰终于把一颗营养丸送进沉睡中的田桂敏嘴里。然后是举着逗弄她的老爸,范大伟明显感到自己咽进了什么东西:“你这小人精,给爸爸嘴里放了什么东西?”
冰兰只顾笑,范大伟没在意,不管是啥,肯定不会是毒。药就是。也许闺女随手抓了什么趁他张大嘴巴给放进去了。
那兄弟四个先后都被冰兰想办法吃掉了营养丸。一家人暂时身体是不用操心的。何况还搭着一些食物,地球上的人类肠胃已经适应了饮食,即使没觉得很饿,田桂敏仍然做着饭食。只是大家没再感到那种饿的心慌的感觉。
冰兰在三个月努力学着翻身,这月周青生了范铁军。周青给了张秀芝一块藏蓝斜纹细布,使得婆婆打破了不伺候整月的惯例。范铁军的命好,舅舅给送了奶粉,每天吃的饱睡得着。
三个孩子前后脚,只是相差几个月,一入冬,活计就少了。但是男人们仍然每天上工,女人们把活计领回家干,主要的摘棉桃,捡棉花。这样工分赚了,家里还能落下柴禾。
几个孩子一比较,何秀凤更是吃味,怎么人家两个孩子都长的白嫩嫩的,自己的孩子就如一个瘦猴。老三家那是娘家贴补了奶粉,那大嫂家怎么回事?
“大嫂你家冰兰都吃啥?怎么长得跟和奶粉的孩子似的!”
“家里就队上分得那点东西,我想给她喝奶粉却是没那好亲戚。这孩子生下来就好拉扯,开始就是米汤加我那点奶。现在天天给她炖一个蛋,喝一点稀粥,就是我们喝的菜粥她也能喝几口。孩子一点不挑食”
一天一个蛋!她还真没舍得过。难道就差这个鸡蛋?玉军这都十个月了,按理说能吃粥了,可她喂过,只要是加了菜的就不喝。冰兰那么小就能吃她儿子怎么就喝不下?真是生个儿子都是挑食的主!
冰兰在四个月就能坐得很好,手更准了。现在她能上饭桌,更便于办事。自己也顺带喝几口营养餐。没感到不良反应后,她就算计着时间往菜粥里加料。所以范大伟家像别人一样喝着菜糊糊,身体却是很健康。
过年没新意,想做没原料。家里更没钱给两边年纪人买年礼,所以范大伟带着儿子们跑出了很远去找东西,回来带了两半桶鱼和一只野兔。自己家留了一些鱼仔,东西两边一分。
二哥看到奶奶在大锅炖鱼的时候在外面来回的走着,他很想吃,却没得吃。过年因为没条件做酒席,范伯春让各家过各家的年。张秀芝炖了兔子和一条老三家孝敬的肉。何秀凤杀了一只老母鸡也炖上了,老三家一样杀了一只鸡。三家锅里飘着香味,四个孩子眼巴巴看范大伟和田桂敏。
“妈我想吃肉”不太懂事的范小军道。
“我们家没肉,但是有小鱼仔,咱们也有鱼吃。鸡不能杀,杀了你妹妹就没蛋吃了。”田桂敏道。
“我吃大鱼”范小军接着道。
“大鱼咱们给爷爷奶奶了,改天让你爸爸和大哥再去捞好吗?”
“爷爷奶奶吃不了那么多”范立军道。
“你两姑姑要来,那点东西哪够?”
“可那是我跟爹爬冰窟打来的”二哥很委屈,眼泪快掉出来了。冰兰觉得很心酸,二哥喜欢吃,但找到吃的都没忘记过她,尽管很多她不能吃,二哥还是会让她尝尝味道。
范大伟和田桂敏一脸无奈,范爱军放下碗道:“爸,我们再出去一趟,或许还能抓到一只兔子”
“走”范大伟一样心酸,爷俩带上家具出去了,一直到天黑了人才回来。两人冻得脸发青紫,脚和裤腿都是泥,已经冻成硬邦邦的了。桶里带回一些巴掌大的鱼和泥鳅。
范伯春两口子看儿子孙子这副模样回来一问才知道去掏鱼了。张秀芝翻了一下水桶,看到好多泥鳅便道:“你妹妹最喜欢吃泥鳅了,把泥鳅炖出来给你妹妹他们留着吧。”
“妈,孩子们大过年连口荤腥都没有,不然我和爱军也不会出去掏这个。妹妹他们来了不是有鱼和肉吗?”范大伟决定为孩子护住泥鳅。
“就那点东西哪够十几口子人吃?你这是怎么当老大的?”张绣芝带着怒意。
“可我的孩子也是你孙子,你们三家过年都有个香味,怎么没人想着他们?”
第27章 乡村纪事 4
“你家没鸡还是没鱼?舍不得杀鸡怨谁?你把鱼和兔子给了你丈母娘怎么不去娘家吃去?把东西送出去了又来怨我们不给你们吃?怪的上我们吗?你这个不孝子!大过年的就找不痛快是吧?”
张秀芝气得抄起一根柴禾就朝儿子打去!范大伟一下子夺过来喊道:“给出去的东西我不怨; 那是我要孝敬你们的。但今天孩子要吃鱼; 这鱼我就让孩子们吃了!”
“喊什么喊!”范伯春从屋里出来; 看了一眼儿子和老婆子,“还不快吃饭!”张秀芝气哼哼甩了帘子进屋。那边田桂敏操持烧热水让爷俩洗洗。
范伯春沉声对张秀芝道:“你也让老大过过年,闺女们来了有鱼有肉就不错了!谁家有这待遇?老大也不容易; 大冷天掏来的鱼不都给了咱们和他岳家吗?那也是一大家子人,别过分了!”
“我怎么过分了?那是半桶泥鳅呢!小娟他们最喜欢吃。孩子一年也就来一两次; 你还不能让孩子们尝尝鲜?再说这不是做大哥应该做的吗?”
“哪儿来的那么多应该!你看你炖肉的时候那几个孩子馋的!那也是你亲孙子; 好了; 赶紧吃饭; 这都几点了?”
年三十谁家也没包饺子,都是草草吃了。只有田桂敏家的灶台火一直烧着,给爷俩烧了水就开始炖泥鳅,泥鳅炖好后; 用咸菜汤煎小鱼。小鱼会变成一根根的; 很硬,味道也很好。唯一的就是咸,平时各家都是就粥吃。
冰兰听着一阵阵吸溜溜吃泥鳅的声音,她也跟着吧嗒吧嗒小嘴; 三哥范文军弄了一点肉放进她嘴巴里。看着妹妹吧嗒着吃的又很味道; 不觉失笑。引来众人都观注,看她那小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扫刚才的郁闷。
初二两个姑姑带着全家过来的时候; 张秀芝用闺女带来的粉条与肉炖在一起; 弄了两大盆。端上了炖好的鱼。那边吃的热闹,这边冷冷清清。田桂花让丈夫提前把东西给娘家送了过去,借口冰兰太小初二不过去了。
她是怕这一家子一吃把老妈的粮食吃去一个月的。过满月已经让老人不知道省了多少日子,过年真的不能去了。
小姑范小花看到田桂敏还在家便问:“大嫂今天怎么没回娘家?”
“冰兰还小,我怕冻着”
“可不是,我把卫东都裹成粽子了,要是小点我也不来了。大嫂也过来吃吧,大家一起热闹”
“不了,孩子们已经吃上了,你们快去吃吧!”对于小姑的客套,田桂敏无视。第一次见小侄女不是连个鸡蛋都没表示吗?去没去老三那边他是不知道。洗手进屋,几个孩子看她,“好了,都吃饭”
昨天泥鳅都吃光了,今天就是菜粥就咸鱼。范大伟放下冰兰上桌吃饭,冰兰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说着外国话。不然一家子的气愤太沉闷,她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家,她的家人。
开春冰兰就五个多月了,田桂敏彻底没了奶水,每天只能给闺女蒸一个鸡蛋,熬一碗小米粥。好在闺女胃口好,什么都吃,而且长得很结实。这让田桂敏少了愧疚之心。
周青开春不得不上工,呆着将会影响到全家的口粮,她呆不起。而闺女云兰只有四岁,还不能看着弟弟。老大是被娘家妈带到了一周送回来的,而今年大嫂也要生了,把老妈接走了。她不能跟大嫂抢妈。
自己家还要靠大哥接济呢!最后只得把主意打到了婆婆身上。张秀芝不住摇头:“你大嫂的我可是一个都没管,也就你二嫂死皮赖脸地把孩子扔给我几天。这个头我不会开”
“可是妈,我家两个孩子都小,放家里我们实在不放心”
“你大嫂二嫂不都把孩子放家吗?”
“大嫂二嫂都有孩子看,晓军和水兰可都六岁了。再说冰兰省事,玉军都一周了。妈你也就是帮我们看看,哪怕偶尔照看一眼也好”周青很是时候地给婆婆怀里放了一块头巾。
张秀芝无奈挥挥手让两人离开,临走说了一句:“我只能偶尔去看看,别的就别想了!不然都给我还让我活不?”两人偷笑离开,老妈说了就不可能不管。
冰兰不到六个月就会爬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田桂敏还怕她爬下炕摔了。观察了几次,这丫头贼精,每次到炕沿就回去了。
“你说咱们闺女是不是特聪明!”田桂敏好笑道。
“是聪明,也很懂事,从生下来就没麻烦过人。还是老闺女好,咱们以后不要了,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刚刚好。”范大伟道。
“等过阵子我去上环(节育环)以后好好挣工分,咱们供孩子上学。”说到这儿田桂敏停下,挣多少工分也分不到几个钱,能不到找就不错了!眼看老大都十七了,没几年又要说亲,想想自己就要做婆婆了,不由感叹人太快了!
范小军依然每天等人都走了盯着妹妹的手,妹妹的手只有没人的时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