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想将那三间老的租出去,房租便宜,一个月十块”
房东是很和善的老夫妻俩,都有六十上岁。冰兰问起能不能将房子买下来重新翻盖,房东大爷说是要问问村里的村长。如果能卖,钱他们当然愿意。卖房的事还是要跟儿子商量的。
冰兰两人回来,决定第二天去村长那边问问。冰兰低声与夏建文说着自己的打算,夏建文大脑根本跟不上冰兰的思维。
“你想将弟弟妹妹都迁过来?二叔肯定不干”
“我会让他愿意的,二哥你明天只按我说的做就是”
夏建文没办法,只好点头,下午两人出去找买主,他们已经到了外城,真正有钱的还是在内城的。也就是二三环里面。电视机不好拿就拿了收音机和收录机。就是现在的北京大都市这种东西也算是稀缺的。
两人去店铺与经营者谈,样品在眼前,东西不多,要不要?傻瓜不要,三家都是你有多少我要多少。现在你手里有票有时候没货。何况一看这个就不是国货。怎么来的他们不走,个人有个人的门道。
夏建文回去,等晚上将汽车开进来在大库卸货。东西不能都给你,还有好多家等着呢!经理就差鞠躬了,便宜,到手自己卖卖就赚钱。
夏建文很痛苦地多给了一些,三家一分几乎没了。冰兰给孩子们每人留了一台收音机、录音机,收录机、电视留五台准备自己用和送礼,电视还是要看的。
货清钱到手,司机将他们送回去晚上结账明天走人。
事情没冰兰想的那么简单,中关村那一片已经有规划,不再入住新人口,买房只能去老街区或其他地方。
想找一座宽敞的院子何其难!附近是找不到。新建的都是单位房,能选的就是那些小房子。就如鸽子笼一般。冰兰不死心,继续四下打探。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冰兰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里买了一套小院落。
人大附中附近,位置很好,肖建文跟着看了看,只能如此吧,就别跟他那个大院子比了。想把弟弟妹妹弄过来还是要跟学校商量能不能借读。
两个收录机、两台电视机和五万块钱的付出,加上震后孤儿,被继母虐待的孩子悲惨故事,学校允许她的弟弟妹妹过来上学。
第268章 大姐 20
回家的路上夏建文不禁闷笑; 这个堂妹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秒黑自己的老爸!将那几个小鬼说的那么悲惨。
“二叔一定没少打喷嚏!看你回去怎么说!”
“那就要靠你说服我爸爸了,要知道北京学校教学质量与下面的不是一个档次。我要弟弟妹妹学好,有个好的将来,这有什么错?”
“你说的都对; 就怕二叔没能力让你们出来,又不想用我的钱。那样会很别扭的”
“借你的钱可以还,人的机会错过了; 那一辈都找不回来”
“你说什么都有道理,等我有儿子一定交给你”夏建文无奈又欣慰。自己要努力赚钱,也让儿子来北京。
两人回来直接去了夏志信那里,夏志信焦急万分; 闺女走了快一个月还没回来; 学校报道的日子就要到了。念叨着人就回来了。
冰兰将自己打算跟夏志信说了,要带弟弟妹妹去北京上学?夏志信一下子没办法消化,就为了那里的学校更好?
“这事不行; 你一个人上学就算了; 弟弟妹妹都在唐山,明天赶紧收拾东西,我给你订票”
“二叔; 我已经租好了房子,给了学校五万块钱和两台收录机、两台电视机; 那些都要不回来了。你要是不让雪兰他们去; 我的钱可就打水漂了!”
这是先斩后奏啊!夏志信气得直抖手; 但是事情这样不让去真的就像侄子说的打水漂了。“你们知道过去要花费多少钱吗?北京可不比咱们这儿; 我就是不吃不喝怕是养不起你们啊!”
他知道孩子们一直没真心接受李锦绣,冰兰这么努力想带着弟弟妹妹走无非是想离开这里,离开继母。难道自己平时亏待了孩子们?李锦绣虐待了他们?他觉得都没有,除了生活艰苦点,孩子们不是跟别人家的一样吗?
“我跟二哥这次赚了不少,我估算了一下,可以让我们几个轻松花两三年。北京那边破烂更多,要是捡几个漏,他们几个上大学的钱都够了”冰兰道,隐晦说出他们赚钱的门道。
夏志信睁大眼:“你们卖什么那么赚钱?”
“就是我们平时买的那些瓶瓶罐罐的,都是别人眼里的破烂,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宝贝,他们愿意花高价买。”
原来这样,夏志信恍然,“你们去南方卖?”
“也去,不过以后不去了,听说有些人往外面倒腾文物,国家查的很严,但是允许百姓私人买卖,这个不违法。北京和天津都有专门交易的地方。”
夏志信松口气,闺女手里应该有钱,不然不会这么说。他算看透了,闺女最有主见,想干什么都盘算好了。她应该早就做了带着弟弟妹妹离开的打算,算了,孩子们大了,如果离开能让他们开心就离开吧!谁让他这个爸爸无能呢!夏志信从此多了一个癖好,喜欢收集老物件。
李锦绣听到这个消息震惊后,轻轻舒口气。那几个孩子在家什么也不做她就觉得很压抑。孩子们去上学的时候她才觉得小院空气开始流通。这种煎熬让她烦闷窒息,却与人说不出来。那几个孩子那么懂事你还有什么不满?可就是这种懂事让她发狂。没人能理解她,跟谁说也不会相信。
终于盼到那几个孩子不用在她眼前晃了。出去也好,眼不见心不烦。问问冰兰做几个被子,老家送了一些棉花来了。还要带什么?
“我带着棉花走,其余的到北京买”冰兰道。
“别那么费事了,就在家做吧,明天就将老被拆了,让你阿姨帮着做做”夏志信道。
“我去大嫂那边吧,咱们家的炕太小了,在这儿建伟会帮倒忙”
“哦,也好,让你嫂子帮你做”夏志信道,嘴里唠叨着出门要注意,在外要小心。
一家人依旧和和气气的,程斌和雪兰嘴角弯弯的,建华好像明白什么也很高兴。高文英看着家里每一个人的表情,好像大家都有一种解脱感,气氛从没有的轻松活跃,那她呢?怎么没人提起她怎么办?哥哥姐姐都走了,她是走是留?
她觉得那几个哥哥姐姐不会带着自己,自己不是他们亲的妹妹。但她舍不得他们,她喜欢跟着他们。眼里涌出泪花,坚强的壁垒破碎了,好像根本没人在意她。
真的没人在意她,一直到都收拾完东西也没人告诉她的去留。她不要留下,她想走!想到自己将被抛弃,眼泪如断线珍珠滚落。
“呜呜。。。。。大姐,别丢下我”高文英进屋毫无顾忌抱住冰兰哭起来。她觉得不争取自己真的会被留下。
“可是你妈妈在这里,难道你不想跟你妈妈在一起?”
“我不要,我要跟你们走”小女孩哭的稀里哗啦的,她不过是个孩子!她也有感情和情绪。
冰兰用手绢帮她擦眼泪:“你妈不会同意的,再说你妈一个人会孤单”
“我妈妈眼里只有弟弟,她平时都不看我,大姐,我会很听话,会做饭洗衣服,真的!不要丢下我!”小女孩从没那么放肆地哭过,她一直都很懂事,也恪守着自己做过的承诺。而今天就让自己任性放肆一把吧!
高文英哭得很伤心很肆意。她抱着冰兰不撒手,仿佛撒手就会失去一切。
冰兰不知道该怎么办,说实话她没想带着她,她跟他们没任何血缘关系,而且关系又是那样的。她有责任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却没责任照顾继母带来的孩子。高文英跟程斌不同,程斌是她主动想收留的孤儿。而高文英却是被迫接纳的。
“你还是去跟你妈妈谈谈这个问题好吗?”冰兰将球踢给了李锦绣。如果李锦绣让她照顾她女儿,那真是厚颜无耻到家了!
高文英别看小,很多事都明白,她是要跟她妈妈说去,还有那个爸爸。她先去找夏志信,因为她知道夏志信没办法拒绝。夏志信很少注意到这个女孩,也许是孩子多,也许是她太乖巧?总之,夏志信第一次面对这个女孩。
女孩今年要上三年级了,长得相貌平平,样子有点像李锦绣,很多地方又不像。平时安静乖巧的表情今天显得特别坚定,红红的眼里充满渴望和被人疼惜“你跟大姐说了吗?”夏志信问。
“说了,大姐要我找妈妈”
“你找妈妈谈了没?”
“但是我更希望您先同意”
夏志信好无奈,他一个继父能反对吗?“我带你去找你妈妈谈谈”
“不,您先答应我,不然我不会去找我妈妈。我知道找了也没用,她不会答应”小姑娘又哭起来。
“你也知道你大姐过去要读书,在再照顾你们真的太多了。你大姐会很累,会影响到学习。再说你妈妈在这边会想你。”
“她不会想我,我自从来到这里就是大姐管我,我妈妈什么也不管。如果没有姐姐哥哥,我不会学习好,会很不快乐!”
夏志信彻底无语,还是拉着高文英去见李锦绣。
“这是怎么啦?”李锦绣不明白闺女哭什么。
“她要跟着冰兰去北京读书,我要她先争得你的同意”夏志信道。
“怎么冰兰他们走不带着文英吗?”李锦绣一问,夏志信先被问愣了,“你说想让冰兰带着四个弟弟妹妹去上学?”
“他们不是一直一起的吗?去了还不一起去?”
夏志信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就是高文英都呆在那里,虽然她希望她妈妈同意,但是这样的结果还是让她有些意外。
“那你整天在做什么?六个孩子冰兰就照顾了四个,你就没一点责任心?冰兰照顾弟弟妹妹那是她想承担的责任。文英呢?以前不说了,孩子们都出去读书了你还想把责任押给冰兰?亏你想得出来!”
“夏志信!高文英难道不是你女儿,她叫你爸爸,不像你的孩子都在叫我阿姨!既然北京好,为什么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待遇?你忍心将文英一个抛弃?你的想法才是肮脏的可怕!从那天你们就没把我当成家人!这回翅膀硬了,都走了!走就走啊,为什么还留一个!”
“那是该冰兰照顾的吗?”夏志信不想吵架,甩手出去了。他觉得这个家很闷,没有家的味道,再也找不到以前一家人的感觉了!他本以为一家人和平相处就好,原来不是那样。
家就要有家的感觉,家的味道,让你不管多苦多累,想到家就是甜甜的暖暖的,想一下子投入,想全心全意的保护。
李锦绣冷冷看着高文英,“走不走靠你自己,我没有任何意见。能走那是你的能耐!”
“如果我走了再也不回来了你会不会想我?”高文英哭着问。
李锦绣没想到闺女这样问她,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高文英吧嗒吧嗒落下泪,“我就是没人要的孩子,多余的人,是吧?”
“哪能?你这孩子胡说什么?你走了我怎么会不想你?你愿意走就走,你愿意留就留下来”
高文英哭着出来,她没去找冰兰,而是去了院子坐在板凳上落泪。她妈妈的心一定是冰做的,她知道哥哥姐姐不喜欢她,就是再不喜欢该怎么还是怎么。
没有过分的冷淡,也没过分的亲近。就像对别人家的孩子,却又不太一样。她和他们组成了一个集体。对外是一个,里面却是两个。
眼泪吧嗒吧嗒落,只有夜风轻抚着女孩的头发。她觉得世界好冷,这个是不是叫孤独?这个是不是叫悲伤?小女孩的心好难过!眼泪一直流,一直流,夜风里传来呜咽。。。。。。
一只温暖柔和的手放在她头顶,“如果真的那么想跟着我们就跟着吧”
小女孩抑制不住地痛哭起来“大姐!”人扑进冰兰怀里。哭得很放肆,毫无顾忌形象。哭声让屋里的几个孩子忍不住跟着落泪。
冰兰心中一阵酸楚,一只猫一只狗还养呢,何况已经相处了几年的人!
第269章 大姐21
夏建文托人换了不少全国粮票给他们。夏志信和夏建文将几个孩子送过去; 小院还没自己家住的宽敞,好在离着两个学校都不是很远。冰兰和程斌的自行车都带来了,还有很多生活用品。这就是在铁路上的好处,建文给收拾了好几袋子吃用; 就连盐面都给带了一袋子。
张向云带的鲜鸡蛋,腌鸡蛋,各种小菜干菜,孩子们的毛衣毛裤; 张向云怀孕后就在家打毛衣; 生产队说是土地要承包到户,以后更不用下地了。
老家送了小米大米和咸鸭蛋、被褥。就连孙大爷都给送了两袋子自己捡来的焦炭; 冬天生炉子禁烧还暖和。
收拾完东西; 冰兰带着众人去北大报道,历史系; 考古专业。夏志信似乎明白点什么,笑着带着孩子们参观学校,对他们来说学院很大; 很古老。有很浓的文化气息,学习氛围。来的人都带着青春和朝气。
“你们都好好学习,将来都来北大”夏志信鼓励孩子们; 身边少年男女闲情逸致; 拿着书或说话; 他们上衣口袋上大多插着一支钢笔。让人你看就是有文化的人。夏志信严重地被气氛感染。
怪不得闺女要带着弟弟妹妹来读书; 北京与唐山就是不一样; 来了就对了!喜悦掩盖了前几天的烦闷。他的孩子们都会很优秀。
随后是孩子们报道,入学,等夏志信和建文一走,几个孩子生活步入正轨。自从那晚后,几个孩子好像从内心接受了高文英,雪兰性子很软,对高文英很上心了。高文英敏感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她依旧听话懂事,喜欢跟着雪兰,喜欢感受雪兰在她身上的爱心。其实她很坚强,不需要别人照顾,但是雪兰喜欢,她只得接受。
冰兰带着他们再次去少年宫,“你们这回要认真想想学什么?选好了就不要改了,程斌,北京有小提琴。文英你的手风琴可以改改。雪兰,跳舞不能跳一辈子,你可以换换。建华,你有新目标了吗?”冰兰道。
“好的,大姐,我学小提琴,可能需要买一把小提琴”程斌道。
“没问题,我会跟老师请教买什么样的合适”
“大姐,我也学小提琴吧,我跟大哥的用一个就行”高文英道。
“你要学你自己喜欢的,就是你学小提琴我会买两个。将自己想学的说出来,不要顾虑其他”
“小提琴”
“OK!”
“我学古筝”雪兰的选择出乎冰兰意料,都学乐器?隔壁会不会找来?“建华想好了吗?”
“咱们家会不会很吵啊”建华眉头紧锁。众人一想可不,三个人都练起来真的可能会很吵。
“我可以去外面练的”程斌道,小提琴的确可以,到了冬季或许还可以去找哪个礼堂练。
“我跟建华学毛笔字,画国画”雪兰平时没少跟建华练字,也跟程斌学画画。冰兰觉得那样会更适合她的气质。雪兰有种很独特的气质,安静而柔美。如果拉小提琴应该也很好。
“我还是继续吧,老师让我们要锲而不舍”建华道。现在性子被磨得好了很多。
“那就这么定了,我这几天再去买辆自行车,文英和建华明年吧,明年也给你们买。”这个消息是大家都喜欢的,现在出去没个自行车就要靠走路。
冰兰带着他们去少年宫,手风琴好像是大家的首选。小提琴的确不多,尽管程斌已经初中了,老师还是将他留下,这个年代没人拒绝一个好学的学生。老师是一位刚平反的老老教师,年龄大了,只能教教孩子们。
一首《沉思》让所有人沉醉,冰兰都有种想要学的冲动。果然,程斌、雪兰、文英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