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到时候我打听一下,也不能让你们亏了”
盖一座新房大概需要一千左右,主要看盖什么样地。要是土坯的可能就用不了,要是青砖的还不够。他们现在住的是半青砖,半土坯,就这样的也要几百块。石头、沙子、石灰、门窗和大梁椽子都需要买。
还有人工,即使不给钱也是要管饭的,人吃的多,给你干活不能不管饱吧。耗费的粮食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加上菜,有的还要填上荤腥。
所以范大伟这一间房要说卖一二百也是可以的,虽然房子老了一些。夫妻俩算账的时候当然也把这一间房算进去了。那哥俩可还住着一间厢房呢,厢房通透采光都不好,如果有能力会选择这一间正房住。当然在自己盖不起房子的情况下。
冰兰关心新房问题,上午看着鸡下蛋喂猪没空,下午等老爸老妈他们一走,她也出去。村东老爸说的那块地很好找,刚一出来,肖建国就追了上来。冰兰怀疑这丫的整天盯着她。
※※※※※※※※※※※※※※※※※※※※
感谢:林、summmer、大白留言。
第31章 乡村纪事 8
四哥又上哪去了?范小军现在是整天跟着铁栓他们疯跑; 这几天大人都在收红薯,孩子们喜欢跑红薯地里找一种飞薯吃,细长的又嫩又甜。
冰兰开始视察自己家未来的院子,老爸说的沟倒是不深,上面还长着不少小矮树。像一片林子又不像林子高矮错落。她家要是把这块地圈进来; 是要废些事。可惜自己太小; 即使这样; 她试过,仍比一般孩子力气大。
自己依然帮不上忙; 冰兰无奈往回走; 远远看着勘探队的人们在一片刚种下小麦的地里架设备。听大哥回来说么这些人在地里打出一个个孔。空很深,所有路过的都会绕行,万一掉进去咋办?
其实孔只有碗口大; 掉下去的也许只是一只鞋子,还得赶上垂直下落。“去哪?”后面的小尾巴问。
“回家”
“哦”肖建国觉得很没意思; “抓蛐蛐?”他提议道。
冰兰想想也不错; “抓”于是两个小孩子回家抓了一个布口袋出去抓蛐蛐。蛐蛐玉米秸里面多的是,肖建国的手还是没多大准头; 大部分仍是冰兰抓的。袋子也被冰兰握在手里。
“吃糖”肖建国伸出小手要糖,冰兰用黑黑的眼睛瞪他,就抓了几个还想吃糖?“没”
肖建国纠结着缩回手; 低垂着头个冰兰回家喂鸡。当然是冰兰家的鸡。想想这小子也不容易; 善心大发; 冰兰塞给他一颗糖。小尾巴裂开嘴笑了。
从勘探队来了以后; 范大伟家跟他们走的倒是很近,田桂敏隔三差五会把鸡蛋卖给他们。范大伟和儿子们捞来的鱼做好了也卖给他们。
开始本想着给他们新鲜的,可惜这些人实在忙,曹山跟田桂敏商量:“大嫂,你看我们实在忙,您能不能帮我做了,钱我们照付”
“这?”田桂敏还真没遇到过这种事。
“大嫂你看这样,我们出油和作料,你只管做”曹山好像看出田桂敏在犹豫什么。村上的人一年只分二两油,炖鱼是很费油的,再说他们就是想买都没油票。油每年村上只供应一次。
“行啊,炖不好了你们再找别人”田桂敏答应下来。带着油和作料回家,趁新鲜赶紧炖出来。鱼的香味在院子里弥漫,张秀芝出来几次看,何秀凤伸脖子问道:“大嫂,大半夜的你这是干啥?炖肉那?”
“勘探队让我帮他们炖鱼,他们没时间也不大会摆弄。人家说了咱们也就是费费事”田桂敏道。
“富裕不?等熟了给我们盛碗,我这就去拿碗啊”
“不富裕,我这人不会办那缺斤短两的事”望着何秀凤的背影田桂敏道。外面何秀凤不知道嘟囔了什么。
张秀芝拿了一个大碗给田桂敏:“等把鱼盛出来后,鱼汤给我盛一碗,你爸喜欢吃”
田桂敏看了一下放在锅台上的大碗:“妈,曹队长说了,让把汤炖进去,不然鱼味道不好”
“怎么连一碗汤都舍不得了?大伟!”张秀芝喊儿子。
范大伟早就在屋里听到了,“妈,咱们真不能办这事,曹队长是给加工费的,我们也是想赚几毛钱早点盖房不是?”
“少给我说用不着的,一锅鱼少了一碗汤能看出啥来?你们就是不想给,盖房!去盖呀!有本事明就搬出去!”
“妈!”范大伟挠头,看媳妇,田桂敏狠了狠心,谁也不理。马上就要出锅了,一共也就是剩一碗汤。这汤她绝不给。张秀芝感觉没了面子,就想上前掀锅盖。田桂敏举起烧火棍:“妈你敢动我就跟你拼了!”
“我看你敢打!你敢打婆婆我就去告你”张秀芝也恼了。上前就想让田桂敏打,她觉得田桂敏肯定不敢下手。
田桂敏还真不敢下手,但她同样气愤,手里的烧火棍往柴草上一扔,“我不敢打你,但是我敢跟你同归于尽,你敢打鱼的主意,咱们就一起烧了,连房带人一起烧了算!日子不舒心,干脆死了算,要死一起死。”
烧火棍的火星引燃了柴草,火苗窜了起来。张秀芝没想到儿媳妇这么暴躁。吓得往后躲,范大伟忙用脚踩,屋里的范爱军端了一盆水泼下,堂屋顿时黑起来,只有炖鱼的锅还有余灰没燃尽。
“这是干啥?”范伯春是时候出现,“还不收拾了!不过了?不过就走!”没指名道姓,张秀芝一甩门帘进了里屋。随后范伯春也进去。
范大伟苦笑,拉拉媳妇,“快盛鱼,我给曹队长送过去” 田桂敏忍住眼泪,麻利地把鱼盛出来递给范大伟。刷锅温水,一天忙碌下来早就精疲力尽。
冰兰在里面再次叹息,这样攒钱啥时候盖房?可能范伯春说了什么,也可能张秀芝对田桂敏暴怒有些犯怵,总之之后家里安静了不少。冰兰有种鬼怕恶人的感觉。
田桂敏还在一块几毛的攒钱。冰兰还是像伺候祖宗一样伺候鸡和猪。白菜上来后,家家挖地窖储存白菜。范家合伙在前院挖了一个大的,每家就那些白菜,数都数的过来。立冬后,勘探队走了,生产队的活计减少,范大伟带着儿子开始刨院子外围,准备夹上秫秸寨子。
地基需要用土垫起来,等来年开始挖地基。这事范家那俩兄弟跟着每天拉上两三车。毕竟人家也有事,不能老是帮你干活。
外面太冷,衣服太薄,田桂敏没让闺女和四儿子跟出去。大炕早晚做饭的时候才有火,白天全靠太阳。火熄灭前,田桂敏总是往灶坑加两块红薯,灰没了温度,红薯也就熟了。
甜甜的烤红薯总让冰兰想起自己第一次吃红薯时那种幸福。软糯香甜的味道一直甜到心里。为此她在戒指里存了很多红薯,还有烤好的红薯。每每家里人都出去的时候,冰兰就会把烤红薯在灶膛里温热给范小军,家里生活太拮据,每个人都应该吃不饱。
二哥三哥放学也会得到一块有些凉的烤红薯,尽管凉了,哥俩依然吃的很开心。烤红薯也是很美味。等哥俩一放假,也加入了整院子队伍。进九后,屋里开始生火,这样冰兰就能跟范小军给干活的人做做饭。
别的不说,煮粥还是可以的。就是猪食慢慢也能做了,这样还能更好的作弊。田桂敏深感欣慰,两个孩子也太懂事了。等他们回来,一般鸡和猪都喂好了。粥也做好,只等着他们吃。而且做的还不错。有次两个孩子居然熬了大白菜。
新院的活计一直干到了腊月二十七。范大伟才有功夫带着儿子凿了冰窟捞了鱼准备过年。二十八、二十九一早又去捞了两次,加上买的酒和点心算是给两边的东西准备齐全。
今年田桂敏杀了一只老母鸡。母鸡老了也不爱下蛋。加上小鱼仔,这个年总算有鱼有肉。田桂敏还是蒸了一锅白面馒头,除了三十每人能吃一个外,剩余的六个要给姥姥拜年用。
初二去娘家,宋香莲提出了大儿子爱军是亲事,田桂敏也就说了孙玉琴的事,“那孩子倒是老实本分的,模样也好,可就是家里”
“爱军那孩子老实厚道,但越是这样的人越有个倔脾气,你还真不能呛着来。好在孩子不大,等等再说一样”宋香莲嘱咐道。
“妈咱们村有合适的吗?”
“想找倒是不难,但也得爱军彻底放下才好,真有点事,咱们可在村上彻底没脸了”
“妈说的是”宋香莲说得明白,田桂敏打消了现在给儿子找对象的事。
开春勘探队又来了,这次来的人多了很多。他们在村东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排房子。一色红砖瓦房。这次还是曹山带队,刚一来就跟村上说找两个妇女帮着做做饭。点名要的就有田桂敏。
勘探队出钱给生产队,做饭的照常记工分。做饭比种地清闲,而且有油水。谁都愿意去,可人家就要俩,其中一个还是内定。
另一个明争暗斗后到了村支书万丰收儿媳妇赵翠玲身上,冰兰听老妈唠叨说那个赵翠玲可不是个省油灯。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干活,还不如下地。
但田桂敏又舍不得做饭这活,一天三顿,做完就没事,家里一样照顾得到。新房那边事情多,她想抓空多干点,更想把家里的猪鸡喂好。大猪已经一百多斤了,估计忙完春播就能出栏。这将是家里第一笔最大的收入。
她家的猪长得可比一般人家的快,而且肉膘厚。是名副其实的肥猪。这让跟她前后脚买猪的老二老三家嫉妒不已。同样喂猪怎么相差那么大?
老太太最后嘀咕一句:“就她家那俩小人精,整天不知道鼓捣啥?你们孩子是傻淘气,人家的是想着法给添食,能长得不快吗?”
何秀凤一听就问水兰,水兰可是经常跟那俩在一起的:“你看他们俩给猪和鸡为啥了?”
水兰想了想:“菜”
“没问你菜!我还不知道喂菜?”
水兰有琢磨道:“田螺,蚂蚱还有蚯蚓”
“这个咱们家不也喂吗?有没有咱们家没有的?主要是猪!”
“没啥了,猪不都是二哥三哥回来喂吗?就是菜!”
“去一边带你弟弟玩去!”没问出什么,何秀凤没好气。大嫂家为了盖房可是把口粮都卖了不少。人都不够更不用说给猪了!那还有啥自己不知道的呢?
冰兰一周半了,腿脚很有力,经过一冬的训练,手上的力道更重。她的小夹袄是用哥哥穿破的衣服修改的,当然不是大哥,大哥穿剩下要给二哥改。这个世界就这样,分的棉花织布和做被都靠他们。前几年别指望,去年才分到手一袋棉花。分到手后田桂敏忙着新房的事根本没时间纺线织布。
※※※※※※※※※※※※※※※※※※※※
感谢玫瑰谷、墨雨、21159590、兰妮、天蓝、Eese、瑞涵泽、粉土豆、卡米亚对本文留言支持
第32章 乡村纪事 9
初春的阳光很温暖; 外面比屋里暖和。田桂敏早就去做饭了,勘探队一天三顿饭,而村里很多人家是两顿饭的,例如范大伟家。人可以吃两顿; 但是猪不能,田桂敏上工后,家里只剩下冰兰和三位马上要去上学的三个哥哥。
开春范小军也上小学了,其实家里真正只剩下冰兰一个。开始田桂敏还不放心; 试了两次后; 闺女一个人玩得很好,说是一个人; 隔壁的肖建国加上老二家的范玉军、老三家的云兰姐弟。人数不少; 只是冰兰不喜欢跟他们玩在一起。
哥哥们把猪食煮好倒进槽子里就都走了,冰兰蹲在猪圈门口看他们吃食。随手倒进一碗煮豆子。这可是她趁冬天煮出来的。猪很喜欢豆子; 一口口吃的津津有味,冰兰见此,脸上挂上了笑。
“你怎么喂猪豆子?”可能太专注; 冰兰没注意身后已经来了人。看云兰一脸不解的样子道:“猪快长”
“那你也不能给猪吃豆子”
“地里捡来,不是家的”
“可那是人吃的呀?”
“猪长大 卖钱”
“哦”云兰思考着堂妹的话。回家去了,这个她妈交给她的任务。等周青回来; 云兰汇报情况。周青再次问闺女:“你确实看到冰兰给猪喂黄豆了”
云兰很肯定点头:“冰兰说是捡的; 猪吃了长肉”
“捡的?从哪儿?地里?”
“对; 她说地里”
“你也跟冰兰学学; 你看她刚多大点就知道捡豆了; 今年秋收了你也去捡,好的坏的都要,最不济还能喂猪。”周青点着闺女额头道。
周青一琢磨不对啊,这丫头得捡多少豆子能把猪喂得这么肥?家家分的黄豆有数,一般家里要做大酱,还有平时熬点咸菜小鱼的,基本上没富裕。就是有富余谁家用来养猪?败家吗?
难道勘探队的给了大嫂好处?于是周青想试探一下冰兰。看准冰兰又蹲在猪圈门口看猪吃食,带着儿子凑过去道:“冰兰看猪呢?”
“嗯,三婶”冰兰跟周青打个招呼接着看猪。
“我听云兰说你捡豆喂猪?能不能告诉三婶豆子在哪儿捡的?”
“东边 地头水沟”冰兰一组一组往外蹦词。
“能带三婶去吗?三婶也想让猪长肥了。猪长肥卖钱给你买糖吃”
冰兰装作高兴,起来往外走,周青只得跟着。可不就来到村东地头一块地,那儿去年是种了一块黄豆,因为长得不是很好,今年就没种。地上还长着干枯的秧子,有的带着豆荚,地上真的有黄豆。
冰兰蹲下用小手一粒粒捡起来,然后装进自己的小衣服兜里。还真得有功夫!周青苦笑,看着认真一粒粒捡黄豆的小不点,只得感叹:人比人气死人!就这样捡黄豆,大人是没工夫捡的,也就没事干的孩子能!
蹲下找了几粒,带着范铁军回去了,家里还有那么多事,她哪里有时间在这儿浪费。回去只能嘱咐云兰来了。周青把田桂敏喂猪的黄豆归结为孩子的功劳。等周青一走,冰兰慢慢直起腰:“累死老娘了!”
就为了这场戏,她不得不提前做了准备。自己喂猪被云兰发现,万一告诉三婶咋办?这片地是荒地,种啥都长不好的地方。好在去年边上长得不错,还有茬子留着,地里还有带角的秧子。稀拉拉撒了一些黄豆,只等着好事者,总算没白忙。
其实是如果真的在秋季捡还是能捡到的,掉到地上的豆粒一般都不会让人们费工夫去捡。尤其粮食够吃的情况,如果挨饿可能连根都不会留下。
“大嫂,真想吃你炖的鱼啊,什么时候让大哥捞几条鱼让我们换换口?”曹山连着吃了几天萝卜土豆,就找田桂敏道。
“回头我就跟大伟说下,只能等下工了,要大的出去的远,小麦穗(一种小鱼)倒是好捞”生产队抽水浇地就能用筛子拦截住不少。指着家里熬点咸菜倒是很好解决。
“也不用那么麻烦,就小鱼熬咸菜就好,多放几个红辣椒”
“好,明天就做”
“大嫂以后就别回家吃了,你跟翠玲都在这儿吃完再回去”曹山临走道。两人便没推辞,她们把这边收拾完家里一般都吃完了,回家不是剩饭就是凑合。田桂敏很守规矩,做饭的时候基本上不占饭食。而赵翠玲都是偷摸地吃上几口。既然队长说了,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都吃了。
勘探队的伙食在她们看来是不错的,每月定量有肉和蛋,虽然不多,但对于一年几乎看不到肉的村民已经很好了。但蔬菜就得应季,现在只有土豆和萝卜。外面其实野菜很多,村民采了凉拌或包馅。
田桂敏家的新宅基地长了一片鲜嫩的荠菜,因为四周夹上了秫秸寨子,别人也不好意思进来采。田桂敏翻了一块地准备种土豆,这片地就是自己家的了,不用就是浪费。
干完活看到那堆荠菜就择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