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

第260章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260章

小说: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说话消耗体力,或许两个人都不喜欢言谈,两人都努力朝前走,谁也不说话。一个小时,冯澈看看表,“休息一下,恢复体力,喝点水”
  “嗯”冰兰将包放下,就坐在上面擦汗喘气,然后喝水。她的脸热热的,高原的太阳太毒!
  两人都不说话,都喝完水休息。冯澈想想自己是男人,还是打破一下陈静。
  “你来旅游还是工作?”冯澈打量了一下冰兰问。
  “支教,在墨脱乡下一个小学。你呢?”冰兰也扫视了一下对方,看着像是有文化的人,有这城市的味道,却又带着一点冷漠。虽然在跟她说话。
  “我来看布达拉宫,看雅鲁藏布江,看喜马拉雅山。看完了就要回去,回去还能赶上过年。墨脱也去了,拍了一些照片。”
  “你没工作?”九十年代旅游的都是家境好的,闲在的。
  “有,我是一名杂志编辑,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次过来就是拍照采风的。”冯澈言语不多,骨子里带着冷漠,冰兰一样不想说话,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几乎都是沉默赶路。
  冯澈速度很快,有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太快了,等他看到紧跟着的冰兰不免惊讶。他的体力他知道,怎么对方一个女人?他不由目光缩缩,心里有了计较。再次看冰兰,没什么特别,但女人的神情与年龄很不相称。
  太过稳重了,不经意间带着淡漠。淡漠,他觉得这个词在自己身上也有。冰兰感觉到对方的审视,装作不知道,看什么看?这个男人的体力好强悍!
  时间有限,两人几乎是快步走,很少停下。一个小时后,就地休息喝水,然后上路。
  冰兰不知道他们走了多远,冯澈说过了四个小时,中途休息了三次。他们速度快,按一小时十二里地算,除去休息时间也就是走了四十里地,还有四十里路等着他们。
  太阳依旧,冯澈说这个季节太阳要八点五十落下。路旁远远的草地村落对他们没一点用。体力越来越跟不上,三个多小时的行走终于让两人都吃不消了。
  后一半的路如果不休息会很难走。日落剩下一个多小时,他们很想走,但是无能为力。必须休息恢复,也就是他们要在夜里赶路,空旷的山野没有一个人。
  “我需要休息一下”冰兰终于说话了,她看到不远处有水源,还有草地和庄家。
  “那就休息”冯澈顺着冰兰看去的水源过去。两人在路边不远的地方坐下先缓和一下。冯澈拿了两人的水瓶装水。
  冰兰包里还有两个鸡蛋,一人一个,冯澈说他有泡面。
  冰兰摇头,起来去捡树枝干草。抱了一堆点燃看他们燃烧。随后将几个用叶子包裹的东西放进里面,慢慢加干草。烧了一阵子不再加柴,等火堆温度降下来后冰兰从里面扒拉出两个,一个给了冯澈,一个用小木棍敲打。
  上面的灰烬没了后打开叶子,顿时一阵米香混合着树叶的香气袭来。冰兰拿起叶子,里面白生生带着淡淡绿色的米团子出来。
  咬了一口,软糯,咸香,微微发烫,正是好吃的时候。“吃吧,带了很多”冰兰道,自己开始大口吃起来。
  冯澈闻着香味,他对美食没有免疫力,好像那是骨子里的饥渴。再也忍不住,拿起来学着冰兰的样子吃,里面还有腊肉丁,咸菜丁,还有什么吃不出来,总之是很好吃。火堆里那几个一会儿都进了两人肚子里。吃饱喝足,用水浇灭灰烬上路。


第415章 老乡 5
  落日的余晖将天空渲染的色彩绚烂; 一个小时后两人处在黑暗中。路上依旧没有汽车来往。随着黑暗的降临,天空就如点起万盏灯火,夜空开始亮起来,那弯月牙跃在上面。
  天是深蓝的; 星光迷醉着人的眼。冯澈拿出来的手电又收了回去,他喜欢这样的夜空,喜欢星光璀璨,喜欢某一刻对家乡的怀念。静静的夜有如一首天籁之音在两人心头划过。他们不由都驻足看向夜空。
  良久才将眼睛看向远方的路; 好像彼此都能听到对方刚才那声轻叹。相互一眼; 随即迈步向远方。第二个小时休息,冯澈说就在这儿休息一下; 睡一会儿; 身边是草地,抬头时星空; 这样的美最好在眼里多留一会儿。
  两人弄了一个火堆,冰兰向里面扔了几颗草果。草果燃烧的味道在四处弥漫。冯澈靠着背包看着夜空出神,
  冰兰将包靠在一处土坡; 拿了一块毯子盖在身上:“走了叫我”闭上眼居然就那样睡着了。
  冯澈不知道该说她太胆大还是心无防备,怎么就那睡了?赶了五个多小时的路实在是很累,两人慢慢进入梦想。
  不知道何时; 冰兰猛然醒来; 火已经燃尽; 那人还在睡梦中。夜空如水; 清澈干净; 星光璀璨如宝石一般闪烁。风很弱,夜更静。冰兰微小的声音让男子清醒过来。人马上警觉起来,看看四周看看时间:“睡好了,我们继续吧!”
  冰兰收起毯子,背包背上,两人继续在星光下赶路。冰兰看着脚下,也不错过天空。冯澈一样不时看向天空,好像再留恋在思念。
  冰兰没去打扰,静静走着。
  “相信外太空有生命吗?”冯澈突然问。
  “相信”
  “你为什么相信?”
  “科学家在研究,据说还有飞碟到地球来。还有人看到外星人了”
  “嗯,也许吧!”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行进速度一点不减,一个小时就看到了机场的轮廓,一小时后两人站在机场大厅。飞机十点起飞,两人吃了泡面,买上机票找地方睡去。
  睡梦中两人被嘈杂的声音吵醒,来坐飞机的人陆续到来。不过不多,大约一百四五十个。
  冰兰坐上飞机才想起计划一下自己的行程,“你既然在报刊工作,能不能帮我办点事?”
  “什么事?先说说?”
  “我这次是想给孩子们找些课外书,旧的都行。简单的看图识字,故事书,最好是孩子们不看的课外书。还需要大量的铅笔、本子,橡皮等文具。你不知道孩子们多艰苦,本根本舍不得用,他们练习都是用树枝在地上练。你帮我找一家报纸刊物的登个告示,我时间有限,怕是忙不过来。”
  “抱歉,我也没空。我觉得现在孩子比古代的孩子还是很幸福的,只要想学没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建议你去废品站去找,或者去小区张贴告示”冯澈说完闭上眼居然睡了。
  冰兰郁闷无比,本以为一定的事居然遭到拒绝。而且是响当当的拒绝难道这人就没一点爱心心里正嘀咕着,郁闷着。冯澈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睁开眼从钱包里数了一千块递给冰兰:“算是我的爱心吧!”
  好吧,冰兰接受爱心捐助。心情没好,这算什么想想释然,不帮你是他的选择,本来对方就没有帮你的义务。
  一下飞机,冯澈大步朝前走着,根本没看身后的那个女人,他们只是路上结伴走了一段,有什么关系?都是过客。
  冰兰下飞机定了一下去香港的机票,机票是明天的,还有时间。徐大夫家在北京,现在去一趟来得及。坐公交倒车,徐大夫爱人也是医生,医院很好找,人也好找。
  “你好刘大夫,您是徐向东的爱人吗?”下午病人不多,诊室里的刘敏正看书,门口便出现一个背着大包小姑娘。她都觉得那个包实在是太重了。
  “我是,你是——?”
  “我刚从墨脱过来的支教老师,林冰兰,这次回家探亲,徐大夫给您捎了一些药材”
  “哦,林老师,原来你也在墨脱工作,快坐下歇会儿”刘敏高兴地起来让冰兰先坐下,给她倒水,“你这是刚到吗?”
  “刚下飞机,先到您这儿,然后回家”冰兰在包里翻找了一会儿找到拿包药材。
  “谢谢,大老远的还让你带东西。”刘敏接过去感激地道谢。
  “顺路而已,刘大夫千万别客气,我三个月后回去,您有什么要带的我过来拿一下”
  “好的,我给老徐带点膏药,他的腰腿一直不太好,临走就麻烦你再过来一次。”刘敏满是对丈夫的惦记。
  “嗯,刘大夫,我也带了一些药材,北京哪儿给的价合适?”
  “小林,叫我阿姨就好”刘敏纠正道,冰兰从丈夫那边过来,她就觉得心近,冰兰忙改口叫阿姨。
  “你拿出来我看看,藏区的药材都是好的,品质更没没的说。有人托我家老徐买过,只要品质好,价格不成问题。”刘敏马上道。
  冰兰还是在背包里翻找,然后是几包药材。虫草,雪莲,红花,麝香。
  “今年中药价格攀升很快,像你们从藏区带回来的高品质虫草外面已经到了上万。红花价格也在两千元左右吧,这些都很好卖。你要着急我这就找人,不着急就等我两天”刘敏道。
  “阿姨,东西放您这儿,我走的时候过来取钱,明天我有事要办”
  “晚上去家里住吧,家里地方大,就别在外面住了,顺便晚上我联系几个人把你的东西卖了,等下我去中药房将药材称出来。你就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回来”
  没等冰兰拒绝,刘敏急火火就带着东西出去了。还真是一个急脾气的。
  冰兰只好等,想到收集旧书的事,也好跟着刘敏回去,看看街道小区的有没有人帮着做做。那些大爷大娘热心肠有的是。
  刘敏回来是拎着一个袋子回来的,她说将药材分成斤两了,有的人要不了那么多,但也有不差钱的。
  冰兰背着包坐车去刘敏告诉的小区门口等她,她骑车回去。两人分头走,冰兰下车去附近市场买了水果,等到小区门口等了许久刘敏才回来,车筐里已经装了菜。原来是去买菜了。
  家里人很简单,只有徐大夫的父母和刘敏,孩子在外地,很少回来。一听说冰兰从藏区回来的,老两口热情地拉着冰兰问这问那,“向东回来什么也不说,就说那边好着呢!再好哪有家好?我知道他怕我们惦记,他不说我们就不惦记了?”老太太絮叨着。
  冰兰将带回来的牦牛肉干,油酥,糍粑,连同两饼最晚的八十年代的普洱茶送给老两口。普洱茶因为收藏的晚,没有经过怎么发酵,跟年份短的品质差不多。
  老两口喝着冰兰做的酥油茶,就像在体会儿子喝茶的样子。刘敏张罗了一桌饭菜招待冰兰。这家人热情,更热心。刘敏打电话联系着几个大户,据说都不是普通人家。冰兰与老两口聊天,顺便问问能不能在社区收集一下孩子不要的课外读本,不穿的衣服。
  “这是好事,明天奶奶陪你去社区,让他们帮着宣传,你让徐爷爷去别的小区再动员一下,我看那些书本的都当废品卖了,看着就可惜”老太太一听藏区的孩子们连学都上不起马上表示支持。
  家里陆续来了几个人,几乎都是开车来的,冰兰能听到汽车来去的声音。刘敏将最后一份药材卖掉后将钱给了冰兰:“数数,大概有三万多吧,现在虫草最抢手,要是能带,以后你就带它。再等上两三年,价格还会涨很多。
  现在的人都讲究养生了,不差钱,什么好吃什么。也不讲究该不该补,总之是好东西就行。那个满大街卖的保健品里有什么?弄点大豆牛肉的就能卖出天价,明白人都开始买看得到的这些药材了。”
  冰兰感觉徐大夫这些年应该没少往家带,他们在藏区的工资加不住是很高的,加上卖一些药材,徐家应该不差钱。
  “阿姨,现在北京的新房多少钱了?”
  “大概三四千吧,老贵了!一个月工资才一千块,买一套房子要攒几十年”
  “阿姨说的是不涨工资的时候,可是我们的工资年年涨,以后买房子就是小意思了!钱存银行利息总不如买房子来得实在。我看你们这个小区很旧了,为啥不买个新房?”刘家住的的单位分的房子,以前没有大平米,她没觉得宽敞,在后人眼里还是很窄。
  刘敏被说动了,冰兰道:“阿姨看着哪儿有好小区帮我留意一下,我这次还带了两块老茶砖,都是在藏区收来的,听说现在普洱茶涨了很多,我去卖卖看,钱多了就在北京安家”
  “好,阿姨帮你打听一下”刘敏觉得这孩子太有头脑了,敢情背了一大包干货!
  一早刘敏吃过饭上班,徐奶奶带着冰兰去社区说明来意,热心的社区工作人员立刻答应下来,回来徐爷爷也得到几个小区的支持。老两口要多发动群众,一定帮着冰兰完成任务。
  冰兰道了谢,她必须走了,飞机不等人。
  从96年普洱茶开始热炒,现在正在升温。冰兰拿出从1930年到1940年的普洱,每年一筒,按年号排好。都是薄荷塘两百年古树茶。今年是99年,茶叶在她上一世就存了四五十年,空间里温度湿度一直恒定,她不知道现在表现出来的是多少年份的口感。
  但茶筒包装上的日期绝对是真是年份,即使储藏上差了十几年,但存茶环境那么好的谁能跟她比?还有这都是选自一两百年的古茶树,品质能差?
  拍卖行一下子收了这么多高品质多年份的茶不敢确定品质,迅速召集茶叶届老专家来品评鉴赏。
  冰兰只能等,但她要去义乌小商品市场去买文具,买各种本,学生运动服。她要的批量大,几乎都是出厂价。


第416章 老乡 6
  一批批装好; 香港那边来了消息。“林小姐,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恭喜林小姐,茶叶品质上乘啊!”
  “拍卖什么时候能举行?”
  “下周吧; 我们也要准备一下。事情突然,邀请函和客人过来需需要时间。林小姐如果需要钱,我们倒是可以在内部进行一次小型拍卖三天内就能有结果。可能价钱上会有些出入”
  “我的时间有些紧,就在内部进行吧”
  “好的,林小姐; 三日后欢迎您准时到来”
  三天后; 冰兰以为小型拍卖会会只有几个或十几个人。来了才知道有二三十人; 据说是内部有人走漏消息,都是赶着来的。
  这对冰兰是好事,人多了,价码就会上去。开始冰兰的意思是十件一起走,后来大家不干,这样只能到一家。
  最后只能一年年的卖; 按筒走。冰兰无意义; 只要能卖出去就好。
  “1930年份; 易武薄荷塘百年古树普洱茶一筒,共七子,起拍价三十万; 每次加价五万起”
  “三十五万”
  “四十万”
  “四十五万”
  ……最后以一百一五万成交。
  冰兰觉得如果再等几年价格还可以翻倍; 只是现在她还是需要钱。上一世她几乎都是出; 没有收入。
  十筒茶,抛出去手续费,一共获得八百五十万港币。港币兑换人民币比值为100:106
  冰兰都忘记了这段时间港币比人民币值钱,那就全换成人民币吧!
  九百万人民币,冰兰有种发财的感觉。为了保值,还是给自己按几个家。金融危机后香港的房产正在的低迷,买一套放着吧!
  上海浦东正在开发,三四千的多得是,好的不过七八千。冰兰干这事已经轻车熟路,她依旧想过米虫日子,以后做个包租婆。
  最后回到北京,房价依旧便宜的要死,当然对她这种大户来说。对工薪阶层,依然是天价。她现在没时间去徐家,匆匆给家人买了一些特产就得往山西赶。高常年捎回来的东西要送去,正好顺道。
  第一次回家,冰兰再次回忆原主的记忆。爸爸林祥生,妈妈曹芳,只是村上还是管爸妈叫爹娘。大哥林永志,小弟林永辉。然后就是爷爷奶奶,叔叔大伯,姑姑的一堆。大哥23,是不是应该结婚了?她走的时候已经定亲还没有结婚。父子两都在私人煤矿上班。
  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