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

第6章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6章

小说: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等冰兰带着孩子回来,卫芳(孟国伟的大女儿)就跑来了:“大妈,爷爷叫你们过去”
  卫华不安地看冰兰,冰兰给孩子们一个放心眼神,“卫华你带着妹妹弟弟,哪儿也不要去”交代了一下做什么饭便往孟国伟家走去。
  屋里已经坐了孟国斌两口子和冯爱勇。周淑梅向冰兰打了个招呼,“大嫂,他们都在里屋呢!”
  冰兰嗯了一声,这个四弟妹话少,但是却有主意。看了眼面含怒意的孟国斌和眼睛红红的陈巧云,向她怒目的冯爱勇。冲孟怀山“爸,您叫我?”
  “老大家的,爱勇是怎么回事?怎么把孩子的胳膊卸了?”孟怀山面无表情道。
  “那孩子多次去摘我家的香榧,孩子吃摘几个我不在乎,可他不光摘,还祸祸没熟的。人走了落一地生的,爸觉得我不该教训?各家都有,虽然不多,一家子尝尝鲜我觉得还是够吧!”
  没等老爷子发话,孟国斌道:“大嫂,爱勇不过是个孩子,你怎么下的了手?”表情无比心痛,好像那就是他儿子。
  冰兰看孟怀山,别人说什么她不在乎,如果还去她还打。孟怀山道:“孩子是有错,但你这手有些重了!能给孩子安上胳膊不?”
  “可以”冰兰道,看向冯爱勇,她不会主动过去。
  “我不要那女人碰我!她会杀了我”冯爱勇喊道。
  “胡说!还不过去让你大妈安上!”孟怀山道,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行。这门亲怕是给老三找错了。
  “爱勇,快让你大妈安上,要不然落下病根怎么办?你要有个好歹妈可是活不成了!”陈巧云哭道。
  冯爱勇恶狠狠向冰兰跟前挪,那眼神就想吃了她。冰兰一样盯视着冯爱勇的眼睛,她都快两百岁的人了还会怕一个小孩子?等他走过来,上去一推一晃,冯爱勇嘴里传出痛苦的惨叫。
  陈巧云跑过来瞪向冰兰,“大嫂!”又心疼地看儿子:“怎么样了?”
  “已经安上了”冰兰淡淡道。
  “那他怎么疼成这样子?”陈巧云道。
  众人都看向冰兰,好像都要一个解释。冰兰道:“应该不疼了,他为什么这样,我也不知道”
  这人怎么这样!连孟怀山都觉得冰兰有些过了,不就偷一些香榧吗?至于把孩子弄成这样?不过冰兰是自己的儿媳妇,冯爱勇是别人家的骨血。从心理上还是偏向冰兰,“以后可别这样了,孩子犯错,说说就是。只要不是大错就别动手了”
  “家里要是没有要一点我不会在乎,咱们各家都有,如果谁再去我还打”冰兰没接受老爷子给的台阶。
  “大嫂怎么这样?咱们可是一家人!一家人至于分得这么清楚吗?”孟国斌带着怒意道。
  “那你们当初要水田怎么一点没客气,我看都很好意思。爸妈,要是没事我就回去做饭了。”
  孟怀山摆摆手,等冰兰一走,对那三口子道:“你们都回去吧,巧云还是管好爱勇。你大嫂一个人管家不容易,你们都体谅一下,虽然手重,那也是爱勇犯错在先。我也不好深说,不去那边自然不会被教训”
  陈巧云一口气堵在嗓子眼,这算什么?明摆着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看不起他们是不是?拉上儿子扭头就走,孟国斌忙追了上去。
  张绣华道:“都是不好惹的主,以后谁家的事咱们也不管。到时候别少了咱们的吃喝就行”
  孟怀山嘀咕一句:老三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啊!
  娘几个继续采摘香榧,加快了手上的速度。自己家的两座山摘完后,在家整理,等出来干净的果壳再拿去晾晒。晒好的全部收起来,她要看看市场。
  等她请教婆婆炒了两锅后,尝着味道还算不错。给老两口子和孩子留下尝鲜,自己留了一小袋准备用来推销或找买主。
  既然卖冰兰决定对外收购,四分一斤。村里几乎各家山上或多或少都有,舍不得吃的都卖给了冰兰,毕竟比外面的还高一分。收上来的香榧被冰兰存在了戒指里,孟怀山过来看了就几次没说什么。这个大媳妇越来越有主意了。
  秋季还是人们做梅干菜和腌菜的季节。冰兰特意带了一块肉回娘家跟老妈学做各种小菜。闫玉芝的手艺很好,上次周维青带来的小菜特别爽口。油渣炒的梅菜孩子们都是抢着吃。
  田间地头和山边、梯田都被冰兰种上了各种适合做咸菜干菜的青菜。这次去娘家冰兰还知道了一个信息,娘家这边建了一个手套厂,手套用机器织好后手指头收头和打捆就要人工了。
  所以这里家家都去厂子领活,就连上学的孩子,在家的老人、怀孕的女人都能赚钱了。闫玉芝道:“现在你嫂子侄女都在干,家里零花钱是够了”
  “这样忙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我看省城搞批发的人很多,他们的货源大多从周边的厂子来。大哥小弟他们完全可以找一样在家能生产的小东西来做,然后给那些商贩让他们往外发。
  听卫青说很多外地客商开始来省城批发了。现在是有货就能走,等大哥小弟来了跟他们说说。就是小姑娘用的辫花、发带、卡子、围巾,甚至扣子针线都行。如果怕自己家生产的少,可以让全村人做,多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缺资金了卫青那儿有,多了不敢说。几千块是有的。”冰兰道。
  “卫青都能赚那么多了!等你哥来了我说说。”在一旁干活的大嫂李芳道。
  “闺女你的脑袋比你大哥想得明白。咱们隔壁镇就建了袜子厂,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做工了。在家的也像我们一样领活做。”闫玉芝道。
  等周绍坤、周维青回来后,一听冰兰说的,周绍坤道:“眼前的确是机会,市场要起来了,既然县里乡镇都开始动了,咱们也没理由不动。早年你们老太爷那辈都是出去走商的,一年基本上回不了几次家,人到哪,生意到哪儿。
  也就是近几十年世道不允许了,咱们这边人祖辈都有做生意的,人们都说我们这边的人天生就是商人。骨子里就有一把算盘。卫青不是要找货源吗?这次出去就让你大哥跟去,顺便看看咱们家能做什么?”
  经周绍坤一说,周家人热血沸腾起来,纷纷说出各自的想法。冰兰不动的心仿佛也被感染,这才叫家吧!
  周维青跟冰兰回来,带上家里的所有积蓄和冰兰给的一千块钱去找卫青。周家日子过的紧吧,全部继续也就百十来块钱。所以冰兰的数算是大数。冰兰把一小袋香榧让大哥带上,或许就能在外面找到识货的人。
  换来的那片地再次被冰兰修整一遍,现在正是雨少的季节。冰兰的力气大,顺便把沟渠和道路重新修正了一下,靠边用竹子搭建了一个结实的凉棚。一切准备好,只等着来年种粮。
  剩余时间就是做各种菜。为了自己的口福,用竹子在院子搭建了一个个晒席。买回十几个坛子专门做腌菜用。卫平不在后,做饭的事就落到了冰兰身上。农家做饭就那几样,加上原主的记忆和跟孩子们的实战学习。冰兰最终能把饭菜做的还算好吃了。
  这远远满足不了她的欲望。看到淘来的那些书里有做饭的,冰兰如获至宝。开始认真学习做饭。孩子们跟着沾光不少,妈妈做的饭毕竟一直在提高。
  饮食质量上去后,孩子们都抽高了一些,晚上看到冰兰也跟着认真学习,并且速度比他们还快。三个小的更加努力。卫华上一年级就有些大了,女孩的自尊心都很强。与一些小不点坐在一起压力很大。


第10章 初为人母  9
  背地里没少努力。期末考上满分后,犹豫半天跟冰兰说关于跳级的事。
  “你觉得行就好好把剩下的功课补上,也要学会二年级半学期的功课知道吗?”
  “可我没书,不知道学什么?”
  “这不是难事,这两天我就帮你找书,不会的问问老师,晚上回家问妈也行”
  卫华眼睛一亮,“妈你都学完了?”
  “不知道,不过我现在能看书了”
  “妈好厉害!你行我也行。等暑假我还跳级”
  “那就去做吧!家里会将你们养到毕业,学到那种程度全凭自己”冰兰一样教导那两个孩子。三个孩子还算省心,基本上不用她操心什么。她觉得孩子就应该这样,不能像卫阳似的,被胡凤英娇惯的不像样子。
  大儿子卫民终于来了书信,冰兰能看明白,信写了两大张,意思很快弄明白了。卫民明年复员,这是其次。最主要的说了一个人,一个女人。他的对象,对象是他的同学孙凤荣。
  同学?冰兰想起来,卫民是孟家的第一个男孩,孟怀山很看重长孙。在卫民七岁的时候便送去学堂上学,那时候还没分家。只是后来兄弟结婚,孩子越生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窘迫。卫民上到初中就不上了,那时已经分家了。
  冰兰就再也没让儿子继续读书。姓孙的应该是隔壁村或镇上的,他们村还没孙姓。儿子找了女朋友自然是好事,明年儿子二十二,回来就要结婚。
  一想到儿子马上要结婚,冰兰有种无语的感觉。海狼星的寿数都长,一般人们配对都会在三十以后。前面的精力都用于学习上。
  自己这就要做婆婆了?住哪儿?回来家里面临着多两口人。干啥?为什么她什么都要管?卫民二十一是不是应该独立生活了。但是听自己妈说给儿子娶媳妇是她的事,结婚就要准备住处和一些常用物品。
  这些不应该都是他们去奋斗吗?入乡随俗!那她该怎么办?给资金让他们去奋斗?不然跟自己一起住实在受不了。孤独惯了的人哪里受得了一大家子乱哄哄住一起。
  冰兰思考后决定,准备启动资金让他们去奋斗。启动资金给多少?她手里可没多少了。自从来后给这个家添置了不少东西。加上自己口福要求,花钱比一般人家都多,还有给大哥的钱,兜里剩的可就不多了。希望香榧能给她一个财路。
  卫青跟周维青出去将近一个月还没消息。冰兰正盼着的时候,两人终于回来了!冰兰差点没认出儿子来,卫青穿了一条喇叭裤,上身是花衬衫,还带着一个大墨镜。这些对没见过世面的农村人来说就是一种冲击。
  冰兰习惯了眼见的黑灰蓝,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穿奇异服装的人也是呆愣。海狼星的资源匮乏,衣服都是以简洁为主。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服饰。
  卫青笑着摘下墨镜:“妈也认不出我来了吧?”
  “你这是什么打扮?怪模怪样的!”冰兰道。
  “香港最新流行的,好看吧!”卫青一脸笑。周维青笑道:“听说那边早就流行开了,就连广州深圳大街上都这样穿。我开始也接受不了,看惯了一样。都是衣服,就是废布。你说好好的眼睛还带什么眼镜?”
  “这叫时髦,妈,我给你也买了衣服,还有弟弟妹妹们的。等会儿你们都去试试”卫青把带来的提包打开就开始倒腾。里面出来一堆花花绿绿的服装。
  冰兰指着这堆衣服道:“你们该不回去了一趟就弄这些了吧?”
  “哪能,这些都是顺带的,但也进了一批服装。还有这个”卫青把自己的手腕上的电子表:“电子表,那边很流行”
  冰兰一看,是技术很低级、工艺很粗糙的时间表盘。“这个也卖钱?”
  “卖,而且很好卖!我先做几趟积累资金,然后再看看”卫青简单说了自己的打算后,周维青才说自己买了一套加工竹子凉席的机械,村里村外到处都是竹林,他打算建一个凉席加工厂。本想多买几套,可惜手里没钱。就这样还借了卫青一大半。
  “大哥的主意不错,咱们这儿的竹子满山都是,凉席不光咱们这儿,别处也需要。”
  “就是手里的资金太少了,咱们没门路,要是银行或政府有人就,就可以贷款”周维青深感遗憾,“你那香榧我们倒是送去展览会了。有个日本人一听说是咱们这里的香榧就跟我们联系了,处理好的他按五毛收,我们跟他砍价到了六毛五。”
  “我是真不想没给他们”卫青道,“我看到他们就想揍几拳,可惜咱们国内不识货,最高到了两毛。小日本的钱不赚他妈的白不赚!”
  这是什么心态?冰兰一想才明白中国那段历史。日本在中国残暴深深伤害刻印到了每个国人心里。既然有仇恨,为什么不打死?给敌人喘息机会就是放纵,也叫养虎为患。
  “那就别卖给他们了,国内便宜就便宜点“冰兰道。
  “妈,现在的人都实际了,咱们卖给中国人,他们转手就卖给日本人,这钱还是咱们赚吧。咱们家大约多少?”
  “估计有上万斤,我又收了一些,如果要还可以再收,不过得去别处”冰兰想了想道。据说还有一个村子有,就是不知道还剩多少?
  “设备还没来,不如我跟你去收,卫青先干正事”周维青道,买方在等消息,等收上来再说。三人一商量,只得如此。卫青当晚回去县城,带着东西去了省城,那里脱手更快。
  五天后,冰兰兄妹俩又收了三千多斤。周维青去镇上打电话联系了买方变回家等机械。冰兰估计这时间,把处理好的香榧全部带到县城房子,只等着买方过来。
  看了看卫平的摊子,现在出摊的人多了起来。生意虽然受到点影响,不过影响不大。卫平穿上了卫青买来的新衣服,头发赶时髦烫了卷发。
  冰兰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头发要弄成那样子!卫平看着人少了才跟帮着理货的冰兰道:“妈,你猜我看到谁了?”
  “咱们村的?”
  “不是”
  “你姥姥家的?”
  “也不是”卫平神秘兮兮道:“未来的大嫂”
  “你知道?”冰兰惊讶。
  “我二哥说的,大哥写信给二哥,让二哥帮着未来大嫂找份工作”
  敢情自己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冰兰倒是无所谓,“你二哥帮着找了没?”
  “还没,这个摊子是我和二哥的,我一个就够,养不了小工。再说给少了不合适。给多了我们赚的少。虽然是未来大嫂,二哥说一码归一码。亲戚更不能搀和,事多”卫平道。
  “行啊,你们看着办,就像你二哥说的,一码归一码。你大哥明年回来。到时候我一样给他一笔资金让他去找自己的出路。你们的事我都不管”
  “妈,还有一件事”卫平又跟冰兰咬耳朵。“那个后三婶和她儿子来着,还跟我们问了很多进货卖货的事”卫平眨着眼睛看冰兰。
  “这种事你们看着办,你这三婶可不是省油的”
  “嘻嘻,妈你真说对了!我跟二哥也这样认为。”
  冰兰在县城等了一天才见到了上门来的小野一郎和翻译文城。两人都是西装,行为举止都带着特有的动作。外人可能会多看几眼,但两人在冰兰眼里只看到了淡定。验货后小野对翻译说了一阵话。文城问冰兰:“这里的香榧每年能收获多少?”
  “这不一定,也看年头,今年有外人收了一些。不过大部分都在这儿”冰兰回答。
  “小野先生的意思是能不能把明年的预定了?”文城道。
  “按什么价?”
  “就今年这个价”
  “不,如果有更高的,我会卖给他们”冰兰依然很淡定道。
  文城再次与小野沟通后,文城道:“小野先生会按市场最高价收购,希望明年再次合作。他打算先把定金付了。”
  “我不收定金,明年你们来就是,只要没卖就给你们。价格明年再商量”
  遇上固执的女人,他们也没办法,好在今年的都收上来了。明年再说明年的,不可能香榧只有这女人一人有。文城与小野暗递眼神,冰兰不用猜就知道两人想什么。
  送走两人,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