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两人,点了一下手里的钱,八千多块。儿子结婚到底要准备什么?她又陷入沉思。无论如何,给的奋斗资金是有了。
儿女债,操不完的心!好在卫青很能干。东西脱手,居然赚了一万多块。从省城回来就回家把欠下的一千五换给了冰兰,再次给了五百当家用。
“我想再去一趟,趁现在管得不严多弄一些”卫青道。
“那边是不是比咱们这儿更超前,或者说更发展更快捷?”
“对,妈你说的很准确”
“那边有没有收古董的?”
“妈你还有古董?”卫青倒是惊讶。
“上次去省城看拆旧屋的就看了看。我觉得有些东西或许值钱,就收了几件。这次你拿过去看看,要是值钱就卖了做本钱。钱富裕了再给你舅舅订一套设备”冰兰不懂文物保护,她的世界,没有这个概念。
“行,东西大不?”
“应该不算大”冰兰进了里间偷偷从戒指里找了两件自己觉得有些年头的器物,出来给卫青。
卫青也不明白,找了件破衣服包裹上再次赶回广州。
第11章 初为人母 10
陈巧云拧眉思考着从哪儿找一笔钱进货。算算手里的钱统共不过两百。两百块也就摆一个小地摊。
卫青哪来的钱?冰兰半年前还欠着各家的债,怎么没两月就买了牲口,还租了摊位?她百思不得其解。问也不一定告诉,想了想还是带着要做的鞋子去找胡凤英。
两个女人坐一块慢慢就聊到了大房。“卫青和卫平在县城摆了摊子卖货呢,二嫂知道不?”
“真的?他们没去做工?”胡凤英还真不知道,还以为卫青他们跟卫权一样出去做工了,“你看到了,还是听到了?”
“千真万确,是我看到的”陈巧云老早就让自己儿子盯着大房一家的动向。还是一次冯爱勇跟梢跟着,看到冰兰上了去省城的票车。娘俩这才有了去省城遇到卫青、卫平的事。
胡凤英一听来了精神:“他们卖得啥?赚钱不?”
“摊子可大了!袜子、球鞋、书包、围巾、针头线脑的都有,你看大嫂家日子过得就知道赚不赚钱了!卫平穿的跟城里人似的,脸蛋比我家卫贞白多了”陈巧云道。
“这事大嫂做的可不地道,我们都以为兄妹俩出去找活了,原来是闷头发大财。这事是不是要跟爸妈说说。你家卫贞赶年都十六了,出去帮着摆个摊子还不行吗?”要是能赚钱卫权也不用给别人干了,胡凤英想。儿子眼看着可要说亲了,这又是一笔费用。
“给别人看摊哪如给自家?要是我们有本钱问好了进货渠道,这钱咱们也能赚”真是没见识!陈巧云暗骂一句。
“本钱需要多少?咱们两家凑凑够不?”
“我估计着怎么也得一两千吧,不然也就是个小地摊。东西多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陈巧云看着胡凤英那贪婪地表情,心里轻笑。
“一两千哪!”胡凤英犯愁了,“咱们哪有那么多钱做本?”
“你说大嫂他们哪来的本钱?”
“你说呢?”这回胡凤英聪明了,她觉得眼前的陈巧云可不是来跟她说说,一定打了什么鬼主意让自己出头。
“大嫂不说谁知道?我问过那两孩子了,那嘴巴严的——!”
“大嫂更不会说”胡凤英跟了一句,想了想忍不住道:“你说爹问了会说不?”
“不试怎么知道?”陈巧云把话说到了这份上基本上就不说了。她敢打赌,胡凤英绝对会去问。
陈巧云猜得不完全对,去问的不是胡凤英,而是孟国顺。不过结果应该一样,孟怀山看儿子:“你是想跟你大嫂他们合伙?还是想借钱自己干?”
“能自己干当然要自己干,可是我们不是没本钱嘛!我就想知道大嫂哪来的本钱?大嫂家什么条件咱们还不知道?”
“想知道自己去问,你们都分家了,各家的事各家办“孟怀山道。
孟国顺有些懊恼地出了孟怀山的房间,周淑梅上前道:“二哥这就回去啊?”
“嗯”孟国顺心情不好,低着头往外走。周淑梅又道:“不如让国伟跟二哥去问问大嫂”
孟国顺一听便站住脚步转过身看周淑梅,周淑梅道:“地里的出产也就够吃喝,以后花钱的时候多着呢。我娘家那边很多人开始出去打工做生意了。要是有机会咱们也不能呆在家了”
孟国顺点点头:“国伟呢?”
“出去了,应该快回来了,二哥坐会儿吧”
孟国顺在外面刚坐下孟国伟便回来了,孟怀山从里面出来。爷三坐下一聊,老爷子便让卫芳去把孟国斌和冰兰叫来。
冰兰正研究做梅菜肉包子。一听卫芳又来喊她过去,心中烦躁。洗干净手穿了外套过去,进屋一看。孟家男子都在,礼貌性喊了一声爸,便找地方坐下,接过周淑梅递过来的水碗喝水。
孟怀山咳了一声:“老大家的,今儿叫你来有件事想问问你” 冰兰抬抬头看孟怀山,那意思就是你有事就问吧。
孟怀山又咳了一声:“卫青和伟平在县城摆摊了?”
“哦。是”冰兰道。
这媳妇!孟怀山不得不再次问:“现在农闲,孩子们都大了,他们哥三的意思是想问问你们开始的时候从哪儿筹来的钱进货的。这不也想让过去摆个摊子”
“从哪儿筹钱?”冰兰做努力想状,这还用想?那个几个一脸焦急,故意是吧!就听冰兰道:“卖的破烂”
“卖破烂?”众人石化!卖破烂能卖几个钱?
“对,是卖破烂,我去废品收购站找了几件铜的东西,带到省城去卖,有人给了我两千。卫青就拿去做买卖了”
“就这么简单?”孟国顺问道。
“就这么简单”冰兰点头,一脸诚恳。
“你怎么知道那东西值钱的?”孟国顺问道。冰兰不理解这里的人怎么什么都要问个仔细。刚才是想了半天才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不是说古董值钱吗?古董不是越老越旧越值钱?”
孟国顺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看向老爷子:“爸,咱们家有古董吗?”
“我不知道什么叫古董,咱们家最老的就是当年分胡老三家财产时分到的几个大胆瓶,不过被你们小时候砸了”孟怀山道。
“妈呀!我们那么败家呢!”孟国顺道。
“你们办得坏事多着呢!还记得咱们家的墙上那两幅字画吗?”
“我还有印象,好像是一棵大松树,底下有两个老头下棋的”孟国斌道。
“你们都叠纸飞机了。剩下两根木棍做了擀面杖”孟怀山道。
“哎!”孟国顺一拍自己的大腿,后悔呀!“爸,想想咱们还分胡老三家啥了?胡老三家可是大户人家。听说他们祖上可有钱了”
“还有就是你妈现在用的那对箱子,听说都是上好的木料。就是不认识是啥木料”孟怀山一说完,三个儿子连同屋里听声的周淑梅都跑去了张绣花那边。冰兰看没自己的事了便起来道:“爸,没事我就回了,三个孩子要吃饭的”
“行了,回去吧”孟怀山无可奈何,这个儿媳妇有些不通世故,看来不想搀和这边的事了。不过还是要问问的,于是孟怀山在冰兰快要到楼梯口问道:“你妈的箱子要是卖了钱,我们可能就会借给他们做本钱,这个你没意见吧”
“没意见,钱是你们二老的。借给谁你们做主”这也是冰兰心里真实想的。她觉得这里的人际关系好复杂。你们都这么大了,想干啥就干啥去,怎么还是围着老的转?
冰兰走了。哥三在老两口这儿翻箱倒柜的又找了一对银手镯,一根银簪,一块抹额上的翡翠,一个玉石的烟袋嘴,当然还带着一个老旧的眼袋。
哥三欢欢喜喜带着东西出来,准备明天去省城问问价。要是有钱了进货怎么进?这事还得找卫青问问。孟国顺道:“进货的事咱们过去了打听打听,卫青那小子越来越奸猾了,咱们别被他耍了”
“说的是,咱们吃的盐比他喝的水还多,货在那儿,不就是砍价的事吗?”孟国伟道。
哥三第二天就走了,冰兰没时间关心别人,她发现这个世界的食物太丰富了,两种或三种食物混合搭配在一起就出现另一种美味,而且可以多元化发展。
例如猪肉和梅干菜的搭配,可以包成包子,可以做馅饼,可以做成梅菜扣肉,还可以做梅干菜焖肉,饺子。。。。。。她执迷于食物当中,手法越来越熟练,味道越来越好。
她准备研究完梅干菜与肉的吃法后,开始炖汤。出去的时候很多饭店都有汤菜,而且占有很大比例。既然那么多,就说明很受欢迎,受欢迎的应该好吃。
一放寒假,孩子们正式呆在家里。冰兰趁还有时间就把自己领悟的知识教授给卫华、卫凤。冰兰的表述能力很差,卫华认识了基本字后,干脆自己学,不会的让冰兰帮着做做。偶尔去村里找找上学的高年级孩子。
冰兰无奈,自己说的话太少,几乎不与人交往。语言沟通能力太差了。好在孩子们自制力都很好,除了卫东有些贪玩。
晚上娘几个坐一起,卫凤偶尔会说起三婶家的那个冯爱玲,冯爱玲是后来去的。那张嘴跟她妈一样会说,加上头脑还算聪明。跟老师处得关系非常好。而卫永则是一个闷葫芦一样,一整天的拉着脸不做声。
“妈你说卫永会不会在想她妈”卫凤比卫华活泼爱说。
“孩子都会想自己的妈,卫永一样。你们既然是堂兄妹就要互相照顾一下”冰兰道。
“他不理我们怎么照顾?都是二姐主动叫他,不然就不理我们”卫凤抱怨。
“那个冯爱玲也不理卫永哥”卫东插上一句。
“哪里是不理,那眼神就是看不起!好像是卫永才是拖油瓶”卫凤道。
冰兰摇头,这种情况没人帮的了他,只能靠自己。半月后卫青回来,这次给一家人带了过年的衣服和鞋袜,还给孟怀山两口子都买了。冰兰只是看到了一堆花哨的东西,对那个收音机倒是很喜欢,虽然是很原始古老的半导体。
这是知道外界消息的最好途径,她爱上了每天都听收音机的习惯。卫青私下里跟冰兰通禀了这次去的收获。
“妈的那两件东西我托人找了买家,给了八万人民币。我给舅舅他们进了五台机子用去四万多,这回不单单只能生产条席,现在还能生产竹块凉席。这个很受欢迎,已经有商家说了,咱们这里生产多少,他就要多少。唯一要求是质量一定要过关”
“你为什不做?”冰兰问道。
第12章 初为人母 11
“我这次依然用剩下的钱倒腾了一批货。这批货出手后就想想以后干啥了。大哥过完年不是回来吗?妈你就给我们一样的资金,县城那个摊子我想给卫平了。过完年我们从头开始”
冰兰会心一笑,孩子就应该这样!“你赚的自己拿着,那是你应得的。如果再需要本钱在从我这儿拿。你大哥我会看着办,四万块钱不可能都给他用”
“妈,你都给大哥我也没意见。不如你和弟弟妹妹们来县城住,那样他们上学也不会这么辛苦。再说县城的条件好”卫青建议道。
“县城有房子卖吗?”
“想买倒是有,就是要找找看,估计是院子的那种,楼房很少。”
“那倒无所谓,现在买房需要多少钱?”
“一般七千左右差不多就买很好的院子,楼房可能贵点,一万多吧”
冰兰估计了一下,“买三套院子,你哥不是要结婚吗?家里也别盖了,你们都在外面就买房吧!钱就别先别拿回来。”作为一家之主还要操心儿女婚事,这个妈可真不好当。
“妈也跟过去吗?”房子三套,那就是他们哥三每人一套。
“我要在家种地,农忙的时候你们就回来帮一把。平时事情也不多”冰兰觉得自己还是不适应群居生活,改变也许需要慢慢来。
卫青也许理解冰兰,他没坚持,等房子买了再说。又想起另一件事道:“二叔他们也在县城摆摊了,跟我们卖的差不多”
“哦,这事我知道,你们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又是这句话,卫青已经习惯了,他妈好像是不想操任何心。这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了?但是他喜欢。这样他更能自主一些。走的时候把卫华和卫凤带了去,卫平那边一个人忙不过来。
小年冰兰让人把家里的那头猪杀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还是孟怀山过来问她要不要把猪杀了?那几家都杀,卖一部分,留一部分。
都杀就杀吧,几家的猪放在一起,冰兰第一次看到杀猪现场,但没看到三家的女人。这是都去做买卖了?那不是她想关心的,她最关心的是有肉吃了!
“老大家,你们要卖多少肉?”孟怀山问道。
“不卖了,做成火腿腊肉”她尝过自己妈给带来的一块腊肉,那味道很香纯,炖上笋干更好吃。她打算全腌制成腊肉,火腿。
老大家越来越不会过了!孟怀山感慨一番,背着手转了出去,冰兰看到那三家都割下一块肉给婆婆张绣华,另一块给杀猪的徐广发。有样学样,也让徐广发照做。剩下的让徐广发断成一条条做腊肉用。两个后退单独留出来。
自己做不好,这个要请教自己的老娘,赶上牛车带着儿子回娘家。周家的厂子一直都在忙碌,冰兰过去看了看,厂房院子堆满了一根根竹子,有的已经破开。
有的设备把竹子加工成条状,块状。条状凉席基本上就是机械加工,而块状的经过打磨抛光打孔的装进袋子里。周维青告诉冰兰,那些需要人工穿成成品。村里专门有大姑娘媳妇们领活来做。
随后冰兰来到库房看了成品,成品就看出不同了,条席远远不如块席精致,而且存放方便。“等走了拿上几块,我们有不同规格,喜欢大的就拿双人的,喜欢小的图方便就拿单人的”周维青道。
“像这种块席每个卖多少钱?”冰兰抚摸着手下一块块精致的小竹块问。
“我们联系的商家谈好的价格,大的一百二,小的七十。条状的就便宜了,最好的能卖上六十,还是竹子表皮部分,靠里的也就能卖到三四十。”
“成本呢?”
“呵呵,设备是最大的成本,然后就是人工。竹子咱们家好几座山,够用几年的。我给她们的手工是每个大席十块,小的六块。说实话,这生意赚头很大。我估计着一年就能出来本钱”周维青笑道。
“怪不得都做生意,原来比种庄稼强很多”冰兰念叨道,随后跟着老娘踏踏实实学做腊肉、腌制火腿。卫东跟表哥们在外面疯跑。
她在娘家还学会了做糯米糕、年糕、豆腐包、玉米薄饼。。。。。。周家的日子好了,吃食也丰富起来,冰兰能从老娘那里感受到真挚的关怀,那是从婆家从没有过的感觉。所以她的心慢慢与他们靠近。
二十九孩子们都回来了,胡凤英和陈巧云、周淑梅也会来了。而且是满载而归,每人都是喜笑颜开。快嘴的卫凤嘟着嘴道:“妈,你是不知道那个二婶,特会打劫客户。那张嘴能把死人说活了,她抢了咱们家好多生意呢!”
“没她还有别人呢!这样的人随时都能遇到,你要学会怎么应对。抱怨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做妈的是应该这样说吧,冰兰心想。
卫凤嘴上不说了,心里依然不愤,马上又想到另一件事:“妈,二哥在县城买了房子,说是明年就让我们过去上学”
“你们都看过了?”
“看过了,我和姐姐都喜欢。”小丫头高兴了。随后又被家里吃的吸引了过去。
卫青交给了冰兰四万块钱,“年后我再去一趟广州,先倒腾货。本打算不干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