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

第90章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第90章

小说: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先自己做吧,绢花使用时间长,买了一次,估计几年之内不会再买、我们需要新的花型品种。梁大哥能不能与内地联系上?”
  “应该可以,铁路还是畅通的”
  “我想定制一批藤编或柳编的小篮子小筐。很多人喜欢咱们田园风格的花束,但是他们没有合适的装饰篮子”
  “可以与大使馆联系,国内需要外汇,需要订单”
  “如果能联系上,我有咱们需要的几种样品,可以仿做”冰兰一阵头晕,可能是路上有些劳累了。
  钱交给了财务室,冰兰赶紧回去休息。李氏一听闺女怀孕了,一个劲数落要钱不要命。“以后不要出去了,那么多男人什么干不了!”
  “开头打好了,以后我就不管了”冰兰只好投降。安安静静在家养胎,顺便操办小姑的婚事。厂里的事就像李氏说的,没有她一样。
  黄敏找了一个牙医,两人算是一见钟情,黄敏去看牙,牙医爱上了患者。牙医是本土人,家里倒是有房子。还是买的冰兰他们第一期盖的楼房。所以两家倒是很近。
  婆家人多,黄敏决定带着丈夫住自己的房子。本来就是新房装修好的,再买买东西就可以做婚房。冰兰只是看到男方那一家子就是有些头疼。这孩子生的也忒多了!结婚没结婚的也是大小六个。
  冰兰将细节告诉丈夫,黄云杰倒是好人,随她吧!随她就结婚吧,当哥哥都这样说了,做嫂子的能说啥?这不还没咋地,黄敏就把公婆接到她那套小居室。冰兰为此跟黄敏谈过,这个善良的小姑看着婆家拥挤心疼。
  “如果他弟弟妹妹提出住过来呢?”
  “他们不会的”
  “如果要呢?你也愿意?”
  “不愿意,家里住进外人很麻烦”
  “请神容易送神难,你记住了,还有你那个店,以后别开了,我给你租出去,每月有房租,你的日子不会差”
  “嫂子,我没事干什么?”
  “现在帮我带孩子,以后自己带孩子,买菜做饭,很多事的”
  冰兰的手还是慢了,她去操持租铺子,男方家里已经过去帮着打点了。“黄敏,我不管他们跟你说了什么,铺子我会收回来的”
  “嫂子,我那嫂子没工作,都是一家人何必计较?”
  “今天我就计较了,你觉得他们会给你租金?我不猜就知道。你这个婚别结了,这样的婆家我看不上”
  黄敏哭着去给他哥打电话,冰兰毫无意外地接到了黄云杰的电话:“妹妹喜欢干啥就干啥,你怀着孕,别跟她置气”
  “黄云杰,今天我把话放这儿,这家人绝对是个麻烦。趁现在没结婚赶紧劝你妹妹散了,这还没结婚呢,未婚夫住进来了,婆婆公公也住进来了,铺子嫂子占着,你读书读傻了了是不?。。。。。。。”冰兰憋气,加上怀孕易激动,把黄云杰骂了一通。
  那边等她骂完才道:“ 您别生气,我跟妹妹说,铺子咱们家收回来,不好好干就别干了。房子就那样,要是男方再敢做什么。就别结婚了,就是结了也离”
  冰兰不知道哥俩怎么说的,她第二天收铺子,把东西都在外面处理了,几乎就是送人的价,两个嫂子都拿了一堆。铺子被租出去了,租金冰兰拿在手里,明确告诉黄敏,我要是看到男方敢住进你那套房,房子我都会收回来。
  你公婆住就住,但是这一层是咱们家的,我不喜欢看到人,更不喜欢闹腾。黄敏却道:“我哥说你得了产前抑郁症,狂躁症,让我不能惹你生气”冰兰气得笑了!
  好在有李氏帮着操持,小儿子也结婚了。周家就剩下周小兰还没结婚,算是大事完毕。闺女怀孕,只能老妈出手,婆家也别指望什么了,就那条件能给啥?
  黄云杰回来参加了婚礼,看到男方一家也是皱眉,妹妹跟这样一家人有得罪受!可是现在说啥都晚了,刚结婚难道就离?何况妹妹喜欢。
  冰兰看丈夫这样只得宽慰几句,“我们在,婆家应该不敢太过。等以后孩子们都结婚了应该好些吧!”
  “以后你多留意一下妹妹,妹妹心思单纯,容易受骗。这事怪我了,当初你提醒我,要是我坚持不同意,妹妹会听我的”
  “算了,我看工厂缺人了就让他们过去上班,有个收入也许好一点”
  “你多费心!”回门后,黄云杰走了,冰兰继续养胎。
  反映的三个月过后,冰兰去厂子转,厂房里有加了一批人。朱莉来了新设计,审核后寄往德国,制作磨具。梁建辉的手编筐落实下来,就像梁建辉说的,内地需要外汇,所以这笔生意很顺利。
  “如果可以,我还想要一批陶瓷,也是咱们配套用的,不一定要多好的瓷器,陶器一样,风格要根据咱们需要的做”
  “他们想要美元或黄金结算”
  “没问题”
  “如果是机床呢?”梁建辉小心问道。
  “怎么运过去?”
  “拆了”
  “那就给”
  英美禁运,德国应该可以。“问他们要什么?可以跟咱们的模具一起过来。”
  梁建辉只想说她胆子真大!
  仿真花的利润欧美是四十倍,亚洲三十倍,港内二十倍。加上手编筐和瓷器。御花园的一年利润是将近八百万港元。冰兰第一年可以分到四百万港元。其他三家收回成本还有富裕。这只是开始起步,在她的两个宝宝会站起来的时候,厂子效益已经超千万。
  这一年他们稳站欧洲和东南亚市场,有待开发的就是美洲和亚洲那两个大国,这个想都别想。不过绢花却成了日本人的钟爱,冰兰对于能赚日本人的钱很少自豪!
  尽管绢花大部分走海外,依然有人在关注它。想学技术的送走一个又来一个。梁建辉和何孝恒最后跟冰兰商量:“这样下去早晚会出事,有人在仿作,却不得其法,始终超不过我们。如果我们再不放技术,有些人就要恼羞成怒了。香港不比别处,没实力根本站不稳脚”
  “绢花市场很大,倒是我们一人吃不下那么多。你们找一家实力最大的,条件是我的研发费实在太贵,他们需要分担部分。还有就是保障我们不再受任何人的威胁”
  本来还想等两年再放出去技术,没想到刚两年多就挺不下去。谈判是时候冰兰毫不客气提出条件,研发费给五十万美金,专利费每年二十万港币。如果想要最新的设计,每年交给公司三十万设计研发费。一次性转让技术费一百万。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价格两家统一。
  对方倒是痛快,这点钱对于每年上千万的收入不算什么。据后来何孝恒说,就是冰兰要一千万对方也会给的。冰兰后悔要少了,要知道自己的创意花钱都买不到。本来想去英国带孩子看看云杰,事情再次耽搁。设备是冰兰帮着定制的,材料一样的供货商,技术人员派过去十名,教对方做出第一批仿真花回来。


第145章 生在五十年代  21
  对方生产开发市场给了他们一年时间。这一年他们新开发的圣诞树热卖; 加上私下里倒卖东西,冰兰算着帐,自己差不多还有一年回本吧!别人早在数票子,只有她还是负数。明年自己的股份将会降到百分之四十。
  厂子安静了; 满世界只有两家生产绢花的,并没影响到他们的收益。冰兰把厂子交给他们,自己带着孩子去英国。黄云杰的博士还没有读完; 但是人却经常在工地上。
  欣然和侄女文凤被她送去美国读书。周家深感知识的重要性,没知识的无力感。对下一代要求是很严格的,尤其周继民,对孙子更是苛责。老夫妻没因为这个少吵架。
  冰兰无事的时候去各卖场看看自己家的绢花反应。精美的瓷器; 漂亮的手工篮子; 适合各种环境的花束。每个爱家的女人都喜欢在家里摆上一两种。
  今年加了几种野花造型,还有加工的植物藤茎,金粉点缀。御花园又火了!朱莉抱着黄雨盈(冰兰闺女)对冰兰道:“我觉得你才是天才设计师; 我很惭愧每次都是用你的主意”
  “以后就没了。养两个孩子我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你的两个宝贝很乖; 海轩(冰兰儿子)很像他的父亲,比你的公主还稳当”
  “是很像他爹地,现在就知道到处画; 哈哈,等你去我家就知道; 我家的墙多有艺术感!”
  两人大笑。冰兰与朱莉已经成为最好的朋友。冰兰给朱莉的报酬高; 朱莉闲下来的时候过来看望冰兰。
  冰兰偶尔拿出现代的一些东西给朱莉一点启发。朱莉就会如获至宝。她不但是冰兰公司的设计师; 还是工艺品和饰品设计师。
  她给冰兰设计了一款胸针和一套首饰; 材料源于冰兰拿出来的一些宝石。这套首饰让朱莉登上了设计大赛的冠军。
  五九年的冰兰,告别黄云杰,带着孩子去了一趟美国和泰国。她购买了大批粮食,她知道饿的滋味,找到梁建辉:“我有一批粮食在码头仓库,你问问那边要不要,这批粮食我一分不赚。”
  梁建辉没问为什么,那些左翼势力很好找,他们都与内地联系着。粮食被偷渡过去了,冰兰只说了一句:“如果需要,我还给弄”
  “还是少冒险吧,被有些人盯上你会有麻烦。不为你考虑,也要为家人”梁建辉说得对,如果用心看报,观察港岛一些苗头,她不该做冒险的事了。
  也许是冰兰让黄敏婆家人都进了工人,那边倒是一直很安静,黄敏生孩子后,开始做了全职主妇,冰兰把每年的铺子租金给她。日子过得倒是很自在,真遇到解决不了的就去找嫂子。
  外面的人越来越多,经常不上街的冰兰都感觉不对了。“怎么好像突然多了很多人?”冰兰回来道。
  “是多了很多,内地过来的,那边听说赶上年头不好,都吃不饱,很多人都想过来。有门路的走门路,没门路的偷渡,就像当初的咱们”周继民道。
  “想想当初我们多幸运!”李氏感慨道。
  冰兰很沉重的回家,她知道为了偷渡会死很多人,但是人们为了改变命运还是想冒险。过去了自己命运就会改变,过不去就当早死早托生。
  周家兄弟回来说:“咱们厂子外面有很多人想工作,可是咱们已经招满了”
  “外面不是有空地吗?不行就建棚子,只要能遮风挡雨就行”冰兰道。
  “你明天过去看看,那么多咱们能用多少?现在工地上也是很多人过去找活干,工钱要得很低,有些黑心老板就换了老人”周振兴道。
  冰兰考虑一晚上该怎么帮到这些真正的同胞。他们的被迫不应该再受到命运的折磨。第二天冰兰出现在工厂,会议室所有的股东都到了。现在厂子一切井然有序,各忙各的,反而股东们都不忙了。
  “何叔精神焕发啊”冰兰开玩笑道。
  “天天供不应求能不高兴吗?当初跟你们干这个真是明智选择”何孝恒道,“不过就是订单催得紧,工人们几乎加班加点的干”
  “是啊!我们是不是考虑再建一个厂,那边已经在建了。”梁建辉道。
  “供求如果没问题,我们是可以再建,元朗和将军澳的土地如果有合适的,咱们就建”
  “二十台机器现在够不够用?”
  “现在够用,要是再加一些人手也够,我们的设备好,从没有坏过。我也考虑是不是可以三班倒着做,有些厂子都在这样干了。白天晚上都有人在干”梁建辉道。
  “可以考虑,我也想再找一些人手,你们看外面每天等着找活的人那么多,人不发愁。机器咱们需要多多少?”
  涉及到钱的事,还是大笔数额,众人各抒己见,今年的收益可以不分,缺口就需要大家拿。最后决定个人比例不变,缺的钱还是按分成比例拿。老厂采用三班倒,再次招收一批人员。
  但是这点人在偷渡大军里根本不算什么。一个工人小心问冰兰“我们能不能拿回家加工,我保证会如数拿回来”有些工人道。他们干活计件,工资按你干得多少发放。
  “你是自己做还是家人做?”
  “家人,还有邻居”
  “这事我们会商议一下”冰兰只能这样说,她不能做主。管生产的是大哥,跟何孝恒等人商议后倒是可以把修剪花瓣花叶的活计拿出去,这事费时又拿不到多少钱,很多人并不愿意做。
  他们先找了几个老工人,随后基本上把这种活全部外包了。这样在家的可以赚点外快,厂子可以节省人力。
  1962年年底,元朗分厂落成,一年半收回成本。从六四年开始,冰兰开始有有收益了,六五年才让她有了翻身。别人在仿制,但是总没他们做的好,花样多。市场他们绝对占据主流。冰兰基本上就是欧洲与香港跑。
  黄云杰一直很忙,有时候出去就是半年时间,冰兰想看他就要去工地。黄云杰是一个建筑痴,对新型建筑有着狂热的追球。
  看到两个孩子都上学了自己几乎没看过,心里顿生愧疚:“对不起”
  “夫妻就不用客气了,你现在能建多高的楼?”
  “不知道,现在我们正建一座一百二米高的钢结构大楼。按理论它的高度还可以增加,只是高楼会带来很多麻烦。耗电供水都是问题,不过这些也都在改善中。”
  知道了这些,冰兰决定返回房地产,六六,六七年是个混乱的年代,内地乱了,香港也乱了。百姓对政府敛财不为民生着想不满,工人对老板压榨不满,更对政府不能解决他们吃住不满。总有些人会找机会搀和一脚。
  所以整个香港处于混乱,土地价格下降,房子有价无市。冰兰提议购买土地,她的提议遭到何孝恒等人的质疑反对,理由很简单,情况不明,都没人买,咱们有必要去冒险吗?他们更钟爱仿真花。
  冰兰没办法跟他们解释什么。把黄云杰叫回来由他出面跟政府买地。一位建筑博士,英国留学生的身份让香港政府很痛快地出售了三块土地,唯一要求,我们需要地标性建筑。
  黄云杰当即表示:“我想建香港第一座摩天大楼”
  国外已经有了,香港也应该有,政府的支持让黄云杰信心倍增。
  “你真要回来吗?”冰兰文黄云杰。
  “那边验收后我就回来,再也不走了,陪你和孩子们。这些年把我亏欠的都还上”
  黄云杰说道做到了,六八年,时局稳定,但是内地如火如荼的斗争依然让很多人心存矛盾。恒地产业就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黄云杰带回一个设计管理团队。
  冰兰作为大股东入席,她的资金占着百分之七十。她不懂建筑,但是懂得香港人很迷信,绝大多数相信风水一说。“我别的不参与一间,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专家、我唯一要求的是整个设计布局要按风水建。我们请一位风水大师来参与设计”
  这一点小小的要求,黄云杰马上答应下来。他们受西方文化教育,不相信什么风水,但是你来到相信这个的本土就要入乡随俗。
  没想到一个计划五千万美元的大厦最后预算将近一亿美金。他们没那么多钱,设计预算出来后,黄云杰跟冰兰商量,一个是按原来的设计,一个是找资金。
  “你们做你们的吧,钱的事我来”前期的投入有了,所差的就是后期,尤其内外装修。在大楼起来二十层的时候,冰兰带着大楼模型和自己的几样宝贝找银行贷款。在港内最有实力的不过是汇丰和中银。
  中银倒是同意贷款,但是显然对大楼没兴趣。这让冰兰很失望,港交所底气不足,刚刚起步的交易所没觉得自己有实力买下这栋楼。“我们倒是可以买下几层楼作为办公。”
  对于这个回答,她不满意。冰兰直接拿着自己的钻石去汇丰贷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