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是大佬[快穿]-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衡玉抿唇轻笑,“原来如此,柳先生再见。”
等她离开后,柳余生准备上前敲门,突然顿住脚步,回望衡玉的背影,目光若有所思。
——
《黄粱一梦》很快就讲到黄粱在医院的见闻,通过黄妈妈、医生、护士、病人的话,将几十年后没有战乱、平和安逸的国家娓娓道来。
它充满秩序。
每个人都可以吃饱穿暖。
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读书识字。
于民国众人而言,小说所描述的未来,简直就像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国度。
他们所希冀、所追求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以前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现在,曲流水先生用他的笔杆子写道:“萝梦先生笔下的未来,对我来说像极了一场梦。以前我从不敢多想,因为怕从梦中醒来后,面对这残酷的、饥寒交迫的、风雪加身的世道,会忍不住痛哭出声。”
“可我发现我错了,错得非常离谱。幻想美好的未来,其实会给我带来斗争的勇气。如果几十年后的华夏当真能走到这一步,即使我无法看到,也不惧成为先行者,只为有朝一日,我那还在牙牙学语的儿子有机会看到这样的世界。”
随后,庄子鹤等文坛大拿纷纷发声,都在赞美着、探讨着小说里的剧情。
郁洛也把什么不自在抛到了脑后,每天津津有味追起连载来,经常和同事、和妻子齐珂探讨小说里面的内容,也跟着写了不少文章赞美《黄粱一梦》。
当然,在这之中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有人批评“穿越实乃滑天下之大稽,怎么会有人前一秒还准备坐上黄包车,后一秒就到了一百年后。如果他的灵魂离开了,那黄包车车夫不得背上个杀人的罪名?”
也有人批评未来太理想主义,小说通篇都是狗屁不通之语!
但这样的人,还没能激起什么水花,就被彻底埋没。
而其他城市文坛的反应,与北平文坛也大抵相同。
季曼玉看到报纸上的夸奖,有些羞愧道:“这里面的很多构思都是你提供的,对未来的想象也都是你想的,大家怎么都在夸我。”
其实她在小说连载第一期时就提到过——
小说的构思、对未来的想象多是出自家人,只是由她代为整理,将这篇小说完整写出来。
只是其他文人写文章时,都把这一点忽略了,多是在夸她。
衡玉给她抵了一根香蕉,“他们夸文章好不就是在夸我了吗。”
季曼玉这才笑开,“小妹你说得对,不过你真不打算写小说吗。”
衡玉摇头。
在她提供了《黄粱一梦》的创意后,季曼玉询问过她要不要也写小说,找些事情打发时间。衡玉态度坚决拒绝掉了。
现在不过是再问了一次。
好吧。
季曼玉有些可惜的叹了口气。
衡玉倒是没觉得哪里可惜。她现在正在忙着自己的生意,尤其是药品生意。
战乱一起,药品生意就太重要了。
“大姐,我还有事要忙,先回房间了。”打了声招呼,衡玉就上楼了。
季曼玉重新低下头翻看报纸,她读到一篇极尽赞美《黄粱一梦》的文章,当看到作者笔名时,季曼玉立马愣住了。
——作者笔名是越人。
很巧的是,她刚好知道这是郁洛的马甲。
呆愣片刻,季曼玉立马勾唇笑了起来,笑容里很是愉悦。
实在是,不能再开心了。
“大小姐在笑什么?”陈嫂正好端了一篮苹果出来。
“遇到了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要知道,当年结婚不久,郁洛可是嫌她不会作诗写小说,没有艺术细胞。
季曼玉心胸不狭隘,但看到现在这篇文章,她只觉得很爽。
第133章 民国旧影17
《黄粱一梦》这篇小说的篇幅并不长。
当黄妈妈忙完手上的生意,就决定带黄梁出国旅游。黄梁才知道,这时候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飞机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好,从华夏飞到美国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
坐在飞机里,黄粱看着窗外的云层。
飞机刚起飞时还是深夜,慢慢地,天际拂晓,黄梁把脸贴在窗上,嘴巴长大看着外面的景色。
最开始,只是有一抹光亮刺破黑暗,然后黑暗再也无法抵御,一点点被光芒所吞噬,最后天边大亮。
“粱儿,还没困吗?”黄妈妈温声道。
黄梁扭头去看黄妈妈,点点头,“我一会儿就睡,妈,你先睡吧。”又带着赞叹看了外面好久,黄梁才觉得有困意涌上心头。他闭上眼,沉沉睡去。
“少爷,面粉厂已经到啦。”一道略带赔笑的声音在黄梁耳边响起。他迷迷糊糊睁开眼,只见眼前站着一个衣着破旧、神情谦卑的中年男人。
黄梁愣了愣,这是谁?难道是到美国了?那他妈妈呢?黄梁连忙左顾右盼,然后,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因为他发现前面就是他家的面粉厂。
他这是,又穿越回来了?
黄梁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衣服——是一身长衫,不再是衬衫牛仔裤。
“少爷?”
“好,我下车了。”黄梁精神还有些恍惚,但也连忙从黄包车上走下来,他付钱时,多付了一些。就见那个黄包车夫鞠躬笑着道谢,十分开心的模样。
黄梁心下陡然一酸。
当他慢慢接受了自己又穿回来的设定,黄梁没再像以前一样浑浑噩噩。他加入学生运动,写下《一百年后的华夏》这篇小说鼓舞四万万同胞,并逐渐成为一名学生领袖,一名时代先行者。
他何其有幸曾亲眼见证华夏崛起繁荣,他又何其希望后人得见那样的华夏。
——
小说连载完后,热度越来越高。还有书商通过报社联系上季曼玉,想要出版《黄粱一梦》。
这些事情季曼玉全都委托报社负责,她实在没心思处理。
因为到了五月底,北平这位大帅的情况就不是很好了。
南方军阀的军队已经抵达天津,距离北平不过一步之遥。
而季大哥的军队就驻扎在天津,偏偏这时候根本联系不上他,家里人自然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天津的抵抗没能支撑多久,就以投降告一段落。没过多久,北平也成为南方军阀的领地。
季斯年终于回到家里。
看到他完好无损出现在季家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他身上还穿着军装,倒是肩膀上的军衔换掉了。衡玉一眼看去,就认出这是果党的军衔制。
季斯年与季父问好,季父看着完好无损的他,一向端凝的人眼睛里也夹杂了泪水,“好好好,你能平安回来就好。”
看着两个月时间就憔悴许多的父亲,季斯年心中轻叹,脸色柔和不少,“我的军队被调用时,败局其实已定。上面的人投降后,我的军队自然也跟着投降了。因为之前和南方军阀里的一些人颇有交情,在投降后我的待遇还算不错,不必担忧。”
他丝毫没提及自己身上受的伤。若不是因为身上的伤势致使他昏迷了一段时间,他就算赶不回家,也会想办法联系上家里让他们放宽心的。
宽慰完父亲,季斯年又去安慰眼眶红了的季曼玉。等季曼玉情绪稳定下来,季斯年才看向一直含笑望着他的衡玉,“没良心的,看到我平安归来居然这么平静。”
衡玉上前抱住他,和以前一模一样的开场白,“大哥,欢迎回家。”
只是在抱住他时,她的动作很轻,而且小心避开了季斯年的伤口。
她学过医,一望便知季斯年的身体情况。
好在,平安归来。
季斯年就轻叹了一下。
北平初定,季斯年在家养了几天伤又出门了。等他再回家时,已经从前线调到后方。
私底下,衡玉询问季斯年,“大哥调到后方哪个部门?”
季斯年望着她,目光沉沉,“特务处。”
特务处,民国时特殊部门,专门从事情报收集工作和暗杀活动。可以类比明朝时候的锦衣卫。
衡玉猜测,应该是季斯年在处理邱岚的事情上表现极为出色,这才会被选入特务处。
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闻特务组织而变色,说起来,现在在幕后行动的她,其实也相当于一个特工。
——
当事情逐渐尘埃落定时,七月的尾巴已经悄然来临。
季复礼得到七天假期,一出军校就连忙拍了封电报,然后连夜坐上火车往家里赶。
火车站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等待着火车到站,到处传来交头接耳的声音。
季家只有衡玉和季曼玉过来接人。她们站在铁轨不远处,偶尔小声交流。终于,火车鸣笛声响起,火车在众人翘首以盼之下缓缓停靠在北平站。
火车上不断有人下来,衡玉视线很好,等了许久,她终于看到一个头发剪短的熟悉身影。
比起半年前,季复礼头发剪短了,脸也黑了些,但整个人的气质没发生太大的转变,勾唇笑起来时依旧有些懒洋洋的。
季复礼也瞧见她们,顺着人流往外走,很快就走到两人面前。
“大姐,小妹,你们想我了吗!”季复礼一人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衡玉沉思片刻,一本正经道:“如果二哥你能在换身衣服后再抱我,应该是想的。”
季复礼坐了很久的火车,这时候的火车可比不上后世,就算再爱洁,季复礼身上都带了些味道。
季曼玉“噗呲”一声笑了起来,瞧着季复礼委屈望了过来,她才连忙抬手捂住嘴,“走吧走吧,回到家再寒暄,爹已经在家等着你了。”
季复礼耸耸肩,没好气瞪了衡玉一眼,一脸“你给我等着”,这才走到前面给她们开路。
“复礼,你在军校里感觉如何?”在车上,季曼玉好奇问道。
“一开始身体素质没跟上,被折腾得很惨,后来习惯了军营里的生活,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季复礼一句话简单总结军校生活,随后眉梢微扬,神采飞扬和她们介绍起他在军校里穿的衣服。
“比大哥那一身军装还要帅上不少,可惜不允许穿出军校,不然定然能让小妹看呆了眼。”
季复礼摸摸下巴,颇为惋惜。
季曼玉又想笑了。
聊着聊着,就回到家了。季父已经在家等着,倒是季斯年一直没回来。
季复礼上楼洗澡,换了身家常些的衣服下楼,又重新坐下聊天,说了不少军营生活的趣事。随后,季复礼又一一问起家里的情况。
当得知大哥曾经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不过现在已经转到后方,季复礼的眉心反而下意识微蹙。
衡玉的手撞了撞他的手肘,季复礼回神,连忙笑道:“转回到后方好啊,在前线厮杀还是太过危险了些。”
季曼玉颔首,“我也这么觉得。”
“那大姐呢?你新的小说写得怎么样了?我在军营已经很久没看过报纸了。”
季曼玉笑着给他介绍,又把出版成一册的《黄粱一梦》拿来给季复礼,让他有空时可以看看,打发打发时间也是好的。
季复礼自然是应了,又打了个哈欠,“大姐,我有些困了,先上楼歇会儿,等要吃晚饭了你再让陈嫂上去喊我。”
“我也要去睡个午觉。”衡玉起身。
两人并肩走上楼梯,季复礼压低了声音问道:“大哥去了哪个部门?”
“特务处。”
季复礼一愣,神情里带着些晦涩与复杂。
衡玉脚步微顿——她二哥为什么要突然露出这种表情?
第134章 民国旧影18
“二哥在想些什么?”衡玉笑意盈盈。
季复礼回过神,失笑,“没什么,就是担心大哥加入这个部门容易得罪人。”
专职暗杀、刺探情报、侦查同僚有没有叛国行为,看看那明朝的锦衣卫是何等臭名昭著、令人闻风丧胆。
“以大哥的手腕肯定能处理好的,你不是和我说过,大哥暗地里被他的下属们称为煞神吗?特务处好歹也是特权部门,就算大哥在里面的职务不算高,别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他。”
绝对没有人希望自己被特权部门盯上。
季复礼这才点头,“你说得对。”朝衡玉眨眨眼,“怎么了解得那么清楚,那对我读的陆军军官学校你了解多少,如果了解得不够多我可是要吃醋的。”
衡玉拍了拍他的脸,“那就吃醋吧。”恰好走到衡玉的房间门口,她停下脚步,转身进了房间。
徒留下季复礼在身后不满的大叫出声。
但等衡玉关上门后,季复礼脸上的插科打诨立马收敛。
他沉着脸快步回到房间。
第二天,衡玉起床时太阳已经很刺眼了。
等她下楼,客厅里只有季曼玉在阅读报纸,没瞧见季复礼的身影。
“大姐,二哥呢?”
“他说要去北平大学找同学玩。”
“这样啊,我也打算出门一趟。”
季曼玉这才从报纸里抬起头来,“要去哪里?”
“随便逛逛。”
“要我陪你出门吗?”
衡玉连忙摆手,“大姐你不是在筹备新书吗,还是别因为我耽误自己的时间了,反正我也就在外面随便逛逛。”
司机开车送季复礼出门了,家里没有多余的车,衡玉是散步到街口才招来一辆黄包车,报了一条街道的名字,让黄包车送她过去。
这条街道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些偏,里面的房子全都是四合院。衡玉下了黄包车,自己往街道深处走去,在一家门口栽种有柿子树的普通四合院前停下脚步,上前用钥匙把锁打开,身形很快消失在门口。
一刻钟后再出来时,衡玉脸上已经做好伪装。
她这具身体不算很高,好在这个年代很多男人都不高,换了身长衫,脸上做好伪装,头上戴着顶礼帽将自己的头发遮挡住,就算是很熟悉她的人,第一眼瞧见她也很难把人认出来。
她再次走到巷口,喊了辆黄包车,压低声音报了个药品厂的名字。
一年前,衡玉手上有一定实力后,这才开始筹备药品厂,然后把她手里的止血疗伤药方拿出来。
而且,药品厂明面上只生产这些便宜又好用的药,但私底下,核心人员正在研发青霉素,并且已经成功获得青霉素药剂。
战争爆发时,很多人其实不是死于作战,而是死于战后的伤口感染。青霉素的疗效主要针对这一点,所以它在后世也被称为这个时代的神药。
一刻钟后黄包车到达目的地。
衡玉抬手压了压礼帽,同时比了个手势。
蹲在药品厂门口角落的一个少年人瞧见她的动作连忙起身,一脸惊喜上前,“少爷,跟我来。”
衡玉笑了下,跟在他身后走进药品厂,却是七绕八绕,这才走进一个位于隐蔽角落的房间里。
从外面看,这个房间像是废旧很久不用的,但只有走进里面,才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推门进来就是一个很长的桌子,有两个中年男人坐在房间里安静等待。
走进房间后,衡玉将礼帽摘了下来。而那个带路的少年已经重新退出去,把门关得死死的。
当她的脸暴露出来,房间里一胖一瘦的两个中年男人这才站起身,笑着走到她面前问好,“您过来了。”
衡玉点头,“看到你们留的信号我就过来了,一切都顺利吗?”
这两年里,她手里已经有不少值得信任的人,但知道她身份的只有眼前的两个人。
为了方便联系,衡玉早早制定了对暗号的方式,让他们如果有紧急的事情就在报纸上刊登一些内容,她看到之后会在第二天过来药品厂。
在制定完暗号后,衡玉其实从来没来过药品厂,这一回实在是有要紧事,这两个人才会连忙联系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