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配是大佬[快穿] >

第172章

女配是大佬[快穿]-第172章

小说: 女配是大佬[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同道中人太少,利益相关的人也太少——那为何不创立一所,教导勋贵高官家中子弟的书院。
  当勋贵和高官家的孩子长大,开始进入朝堂,那个时候声势不就会变得浩大起来了吗?
  “玉儿在想些什么?”陆钦见她走神,轻声问道。
  衡玉迅速抬起头,看向陆钦的视线里缀满亮光,“老师,我们一块儿创立一所书院吧。有朝一日,我会帮你把这个书院打造成天下第一书院,力压国子监、湘月书院、岳山书院等几家书院的风头,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以能进入我们书院为荣。”
  陆钦心尖狠狠一颤。
  他有些失神,略一苦笑,“玉儿的好意我心领了,可你该知晓——我的学生入仕后将会困难重重。”
  “不会的。”衡玉坚定道。
  她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要创办书院,就不能走寻常路。”
  “那些良才美玉,短时间内就先留给国子监和各大书院吧。”
  陆钦微愣,“你指的是收一些资质平平的学生吗?”
  衡玉勾唇,“我们书院择学生标准是——非高官贵胄家的纨绔子弟不收。很多官员家中都会有令人头疼的纨绔子弟吧,这些纨绔子弟,家族根本不指望他们成材,但也不希望他们闹事。一般情况下,这些纨绔子弟都是被塞进国子监南院,在国子监南院里走马遛狗。”
  “国子监根本约束不了这些学生,所以这一举措只是无奈之举。如果有个书院,说要收纨绔子弟为学生,而且拍胸脯保证会教他们成才呢?”
  衡玉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想法,陆钦瞬间就联想到其中的种种优点。
  首先,他肯定会担任书院的院长。有他的学识和人品做担保,说自己会尽力教好这些孩子,他们的家长肯定会愿意相信的。
  其次,这些纨绔子弟本来就是家族里的废棋,能调教成材最好,不能调教至少也要学会让人省省心。因为没有抱有期待,不指望他们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官员们根本不用太担心自家的纨绔子弟和陆钦接触太多,思想抱负深受陆钦的影响。
  最妙的一点是,这一做法将陆钦的利益和很多官员的利益都绑在了一块儿。
  那些官员再厌恶陆钦,为了自家那不省心的孩子,都会默认书院成立起来。
  这就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好处。
  陆钦侧头看向衡玉。
  他抬手摸了摸自己斑白的鬓角,声音微微有些沙哑,“这件事,可图。”
  衡玉用力点头,“那我尽快行动起来。老师觉得书院的选址该放在哪里?”
  说着说着,衡玉微垂下头,开始思考书院该在哪里创办为好。
  陆钦的目光落在衡玉身上——以前他总觉得自己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那些流逝的岁月。
  如今方才恍然,这个孩子要比他厉害。
  他此一生囿于原地,有志难以舒展。
  而她未来的人生,必然能踏平一切坎坷。
  陆钦温声道:“不用考虑,这所书院的选址就定在京城郊外吧。”
  他的学生成全了他那么多,他也该为她多多考虑。
  反正对他来说,住在哪里都差不多,甘城也好,京城也罢。
  不如成全了玉儿,让她不至于无法两全。
  ——
  陆钦拍板决定书院选址在京城郊外后,镇国公府和陆府就开始轰轰烈烈搬家之旅。
  在收拾打包行李时,陆钦才发现这两三年里衡玉到底给他送了多少东西。
  当初从帝都赶到甘城,他只有十几箱行李,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书籍,现在收拾出的书籍字画就已经摆满了整个院子。
  忙活了足足好几天,行李才收拾妥当。
  一行人坐了北上的船赶往帝都。
  在船上,容谦言手不释卷,时不时出声请教陆钦一些问题。
  不过舟车劳顿,陆钦身体不适,他回答着回答着,精神劲就倦了下去。
  容谦言连忙出声告辞,衡玉跟着他出去,笑道:“兄长有疑问可以问我,我这两年可是尽得老师真传啊!”
  容谦言:“……”
  瞧瞧这是人话吗?两年时间得到陆大人的真传?
  妹妹年纪大了,婴儿肥也没了,容谦言牙酸之余都不好像以前一样直接扯她的脸。
  他嘴角微抽道:“玉儿妹妹,其他方面你学得怎么样我不太清楚,但谦逊二字的精髓,你肯定没从陆大人身上学到。”
  衡玉眉梢微挑,“我这身份,这聪明才智,需要低调吗?”
  “唔,换句话说,不是我不想低调,是实力不允许。”
  镇国公世女、皇帝的外甥女,太后时时记挂的外孙女……
  这么完美的纨绔子弟配置,低调简直是一种浪费。
  容谦言哭笑不得,只好结束这个话题,生硬道:“刚刚我说的那个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吗?”
  提到正事,衡玉摆正脸色,直接回应容谦言的问题。
  她的言语简练而直切要害,句句直指问题核心。
  容谦言懵了一下,确定她说的都是对的后,连忙把其他一些疑惑都拿出来与衡玉一块儿讨论。
  一直到天色暗下来,容谦言才意犹未尽的端起水杯喝水润喉,感慨道:“陆大人教书居然如此厉害!”
  衡玉:“当然,名师出高徒。不过也有我聪慧过人的原因。”
  容谦言……容谦言直接把后半句话忽略掉了。
  ——
  经过大半个月,船顺利抵达洛水之畔。
  镇国公府的下人们早早候在码头,船方才靠岸,就有管事过来向傅岑请安,然后指使下人搬运行李到马车上。
  陆钦站在衡玉身边,看着岸边拂动的杨柳,脸上带着几分感慨。
  当初致仕时,他以为自己此生就要于江南终老,岂料,终究还是回到这权势交织、风云汇聚之地。
  衡玉扶着陆钦,等他静默片刻,才笑道:“老师,我们下船吧。”
  “也好。”
  陆钦之前在帝都置办的宅子已经被他处理掉,现在他暂时住进镇国公府就好。反正等书院建好,陆钦这个书院院长就会住到书院里面。
  马车回到镇国公府,梳洗换了身常服后,衡玉召来府中管事,“之前我送信回来,命人在帝都郊外寻找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书院,如今进展如何?”
  管事连忙道:“启禀世女,地址已经选妥。施工的工人也已经寻好,只等世女吩咐,他们就会即刻动工。”
  衡玉点头,“那就好,明日上午我会陪同老师过去看看选址。”
  她亲自吩咐的事情,府中管事十分尽心,选好的山地十分宽敞,地势有些陡峭,但依山傍水冬暖夏凉。
  在寸金寸土的帝都能寻到这么一块地方,已经算是相当不错。
  站在山地间,陆钦左右张望,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这个地方很好。”
  他偏头看向衡玉,“有没有考虑过书院的名字?”
  衡玉勾唇轻笑,“名字就留给老师取吧,我想到了书院的训言。”
  陆钦想了想,“那书院的名字就叫——白云吧。”
  “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也算是一种不错的意境。”
  说完后,陆钦温声问道:“你想到的训言是什么?”
  “这句话是我在一本早已失传的前朝古籍上翻阅到的。”衡玉轻吸口气,声音抑扬顿挫,如溪水轻叩玉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衡玉对上陆钦的视线,“白云书院的学子,当有此担当与境界。哪怕他们刚入学时是个人憎狗嫌的纨绔子弟。”
  她忍不住开了个玩笑,“如果没有这种担当,就把他们退学处理,免得辱没了我白云书院的名声。”
  陆钦终于忍不住,朗声大笑起来。
  笑声里,豪情万丈。
  他现在大概只达到了“为生民立命”这种境界,如其他三重境界,还需汲汲前行。
  “好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身为书院院长,当与你,与到时候加入书院的众学子共勉之!”


第214章 为往圣继绝学17
  自致仕以来,陆钦心中第一次如此激荡。
  那被深埋在岁月里,早已被打磨得光滑的意气风发,好像又重新回到他的身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原来早就有先贤如此清晰的定义下高远追求,原来他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
  ——
  回到帝都第三天,衡玉被傅岑提溜进宫面见太后和元宁帝。
  宫女轻拨珠帘,迎衡玉走进永寿宫内。
  衡玉这一世的容貌,尽是挑着她父母的优点来长,五官依稀可以看出已逝长公主的影子。
  太后瞧见她,眼眶顿时热了,连忙把衡玉招到近前,摸了摸她的脸,“你这孩子在湘城待了那么多年,总算是知道回京看看皇祖母了。”
  衡玉乖巧道:“以后估计会一直待在京城,我还怕自己以后经常入宫,惹得皇祖母生烦。”
  太后眉开眼笑,嗔道:“皇祖母怎么可能会烦你,我在宫中日子过得无趣,巴不得你这个开心果时常进宫来陪我聊天。”
  彼此多年未见,但这些年书信从来没断过,太后待衡玉很是亲昵。
  寒暄两句,衡玉连忙端正神色,向太后、元宁帝和皇后问好。
  皇后膝下的五皇子穆嘉也在,他今年只有四岁,被皇后养得很好,一张脸白白嫩嫩的,瞧着就让人觉得喜欢。
  他年纪比衡玉小,在衡玉行完礼后,一板一眼向衡玉行礼问好,“表姐好。”
  衡玉方才笑着回一礼。
  在太后身边坐下后,衡玉随意挑着些趣事聊,还把她要帮老师创办白云书院的事情说了。
  她言谈自在,待太后和元宁帝的态度都十分亲昵,这就让两尊大佛十分稀罕,不多时太后就一口一个“心肝”喊着。
  衡玉入宫没多久,朝堂官员们就都知道了陆钦回京的消息。
  离京两年,时间会淡化很多东西。但有些人一朝回归,还是会激起湖面下的暗潮汹涌。
  尤其是向礼部尚书这些消息灵通的,知道陆钦回京居然要创办书院,那更是觉得可笑。
  礼部尚书冷哂一声,“凭他陆钦的学识,是有能力在帝都创办一所书院的,但真正有志科举的学生,谁敢进那所书院学习?”
  礼部右侍郎坐在下首,语气讨好,“大人说的是,下官估摸着,他可能想创办一所给孩童启蒙的书院吧,毕竟镇国公世女今年也就十岁。陆钦在江南待得安逸了,怕是教孩子教上瘾了。”
  礼部尚书抬手摸了摸打理整齐的胡须,“也是便宜陆钦了,在江南逍遥自在两年。如果他远在江南,怎么逍遥我也管不着,但在我眼皮子底下,他想办书院,呵!”
  冷冷一笑,“和御史打声招呼,明日早朝想办法给陆钦使些绊子,定要让他办不成书院,也千万不能让咱们陛下起了念头,再把陆钦召回朝堂重用。”
  元宁帝对陆钦心怀有几分愧疚,这两年元宁帝一直在找机会重新启用陆钦,但每一回都被朝臣挡了回去,不了了之。
  把事情安排好,礼部右侍郎就起身告辞离开了。
  等人走远,礼部尚书端起手边的茶水,抿了一口。
  还没等他惬意一叹,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接着一阵的嘈杂声。
  礼部尚书眉梢微动,重重将茶杯放下,脸色阴沉下来。
  他起身往外走,绕到不远处的院子一瞧,果然见他那逆子鼻青脸肿,顶着一张苦瓜脸哇哇大叫,就差摊在地上哭闹了。
  而他妻子和娘亲正围着那逆子温声安慰着,满脸的心疼。
  礼部尚书多严肃端正一人,瞧见这一幕险些气炸,“逆子!你又在外面给我惹祸!你简直,简直……成何体统!”
  气得左右张望,想看看哪里有顺手的东西,他非要抄起来把这逆子一顿好打。
  鼻青脸肿的山文华条件反射一抖,两手举起来抱住头。
  实在是从小到大被他爹骂怕了,打怕了。
  但想到他娘和他祖母都在身边,山文华的胆子又肥了起来。
  他连忙把手放下来,左右瞧瞧,见没什么人注意到他的怂样,这才狠狠松了口气。
  尚书夫人抬手抹了抹眼泪,帮自己儿子说话,“老爷,您这是干什么呢。文华在外面受了委屈,还挨了那小侯爷一顿揍,您不心疼自己儿子就算了,我可心疼着呢。”
  老夫人也斥责,狠狠跺了跺拐杖,“就是,官府办案还得先问上几句,你什么都没了解过,居然就直接认定是文华办了坏事!”
  礼部尚书脸色一黑,“娘,我儿子什么德行我会不知道吗?他这些年惹的祸还少吗?再说了,就算事情不是他主动挑起来的,他好声好气说话,那小侯爷会和他动手打架吗!”
  关键是还被揍得鼻青脸肿的,他丢不起这个人!
  山文华微胖的身体又是一抖——他爹这个老狐狸,什么都看得透透彻彻。
  尚书夫人抹泪道:“老爷,儿子都被人欺负到头上了,怎么忍啊!果然不是您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您不心疼。”
  老夫人冷哼,“文华年纪小,他不懂事认认真真教就算了,你总是动手打他骂他却不教他,如果你觉得自己儿子不好,那你这老子最该好好反省。”
  礼部尚书一听妻子和母亲的话,实在是头疼。
  他的年纪不小了,毕竟能做到阁老的,年纪也轻不到哪里去。像陆钦五十岁入内阁已经算是很年轻了。
  礼部尚书的长子已经考取进士外任为官,家族后继有人。这个幼子是老来子,又不指望他支撑门楣,所以全家人都多偏疼了一些。
  但疼着宠着,山文华文不成武不就就算了,还在纨绔子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就是现在年纪还不大,只能斗鸡遛狗,还没到能逛花楼的年纪罢了,不然估计也是花楼里的常客。
  礼部尚书说:“我每日在官衙兢兢业业处理公务,这小子进了国子监,那里有最好的师资。那些夫子都教不好他,还想我这个做父亲的怎么教!”
  老夫人眼睛一瞪,“你还有理了,当你娘我不知道国子监南院是什么地方?那里的学子基本都是勋贵子弟,凑在一块儿怎么能学好!”
  老夫人坚决认为,乖孙儿不够优秀,都是被别人影响的。
  礼部尚书道:“帝都有名的书院就这么几所,以这逆子的成绩和名声,只有国子监愿意收他,其他书院根本不会愿意收下他!”
  老夫人哼道:“那就是你这个做爹的没有用,连给自己儿子找个好书院的能力都没有,我看你这个什么尚书阁老也是白当了。”
  说着说着,老夫人脾气起来,嘴里的话越来越多。
  她是穷苦出身,当初一人拉扯儿子长大,为母则刚,性情泼辣。怼起自己亲生儿子来,战斗力也是一点儿也没削弱。
  反正儿子已经变成草了,孙儿才是心头宝。
  老夫人就是这么现实。
  山文华听得十分爽,在心里为他祖母狠狠比了个大拇指,但他偷偷瞧了瞧他爹的脸色是越来越黑。
  现在是爽了,到时候他爹肯定得把这一账记到他身上。
  山文华连忙“哎哟”一声。
  老夫人和尚书夫人吓了一跳,扶着山文华问“怎么了”“哪里疼”,要把他扶进房间里休息,顾不上再怼礼部尚书。
  趁着老夫人和尚书夫人没注意,山文华往后回头,朝着他爹眨眨眼:爹啊,看在我帮你解围的份上,您老人家千万别记仇啊。
  礼部尚书压根没和他心有灵犀。
  瞧见他眨眼,老狐狸险些给气炸了:真是前世不修,修来这么个纨绔儿子,居然敢用眼神嘲讽他!这种儿子就是打得少了,欠收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