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配是大佬[快穿] >

第186章

女配是大佬[快穿]-第186章

小说: 女配是大佬[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前来白云书院游玩的今科进士共有六人,除了容谦言外,其他五人都是他在江南求学时认识的好友。
  他们每个人年纪都不大,容谦言十九岁,其他五人在二三十岁间,还未蓄须,看上去就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模样。
  他们六人对白云书院慕名已久,只是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准备会试和殿试,现在殿试尘埃落定,容谦言一出声邀请,他们这些人全都兴致勃勃答应了容谦言的邀请。
  对于和督学辩难这件事,几个人也都爽快答应了。
  他们可不是白云书院的傻甜白少年,很清楚白云书院这十六名督学的来历——
  总之,才识未必在他们这些人之下,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才接受白云书院的聘请,成为白云书院的一名普通督学。
  “这白云书院的景致,实乃一绝。”
  “建于山林之间,走在其中只觉得心境开阔啊。”
  “不错不错,还有那句训言,为往圣继绝学,这句话可是一所书院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了。”
  几个进士边往馆藏阁走,边低声赞叹道。
  白云书院的学子们从静心斋走出来,就瞧见了他们。
  每个人的目光都下意识落在他们身上。
  “看着还挺年轻。”山文华嘀咕。
  甘语站在他旁边,出声说道:“年纪最小的应该是傅衡玉的兄长容谦言吧,今年只有十九岁。”
  语气里带着点点羡慕。
  以前没认真学习时,他们对于这些人有多厉害,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直到自己也埋头刻苦钻研四书五经,为了背诵书籍、理解词句而抓耳挠腮焦头烂额时,才知道这些年少就高中的人到底有多么惊才绝艳。
  “你羡慕他们?”山文华问道。
  甘语没说话,眼底却有光芒一点点亮了起来。
  就连成绩一直是书院吊车尾的山文华,心里也不是没升起什么触动的。
  台阶之上,衡玉嘴里叼着根马尾草,懒洋洋打量着一众学子们,唇畔轻轻勾起。
  ——
  用过午膳,白云书院的学子们三两个结伴往馆藏阁走去。
  馆藏阁一楼已经清理出一块区域,下午的辩难就在那里进行。
  这次辩难,由闲暇无事的杜卢出题,双方依次寻找观点出言论述。
  胜负的评判标准主要是看哪一方的观点更为新颖,更能立得住脚。
  进士这边只有六人,督学中也挑选出六人进行辩难。
  白云书院的学子们搬来小板凳乖乖排排坐,等着围观他们辩难,顺便体会一番自家督学的实力。
  没过多久,辩难正式开始。
  杜卢所出的第一道题,就是论述如何治理黄河水患。
  如何治理黄河水患,一直是当权者执政期间的一个难题。
  每逢黄河水患爆发,总会导致数以万计的百姓受灾。
  开篇就是这么个辩题,在场很多人都打起了精神。
  督学这边站出来辩论的是余督学。
  他言语平和,但字字珠玑,言之有理,甚至能佐以很多实例和精细的数据。
  工部左侍郎之子姚盖被震住了,“咱们督学到底什么来历,凭这一番见解,他不知道超过工部多少官员了。”
  再往下听,余督学越说越深入,引经据典信手捏来。
  白云书院一众学子们听得晕晕乎乎,压根就跟不上对方的节奏。
  满心满眼只有一个念头:卧槽,我们的督学是什么神仙!
  后面其他几个督学上场时,表现得同样出彩。
  不过今科进士们自身才识绝对不弱,双方你来我往,场面激烈。
  最后压轴的辩论题是——如何解决边境问题。
  容谦言先站出来论述他的观点。
  他出身自镇国公府,镇国公的公爵是如何得来的,就是在镇压边境异族中屡获奇功,最后因功封爵。
  容谦言经常跟在傅岑身边学习,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提出了很多绝妙的观点。
  他的每一点论述,在赵侃他们听来,都像是听天书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赵侃听到坐在他前面的杜卢感慨一句,“精妙绝伦,得了傅岑不少真传。衡玉出来辩论,估计是没法找到更好的论点了吧。”
  赵侃心中微动,往督学那处看去。
  果然瞧见身穿学子服的衡玉从椅子上站起来。
  等容谦言说完后,她走到中间。
  容谦言所提到的论点,她几乎没怎么涉及,而是从经济入侵和文化入侵的角度来论述如何解决边境大敌。
  用战争来征服另一个国家,艰难又会耗费极大的国力。
  本朝正在休养生息,没法通过战争的形式来一统天下。
  但是通过经济去制约,通过文化来让另一个国家认可本朝,漫长时间之后,足以让另一个国家不攻自破。
  ——这就是所谓,软侵略。
  这种观点在后世比较常见,在现在却没有人提出来过。
  以至于衡玉才一开口,就把在场所有听懂她这番话的人都给惊住了。
  赵侃他们似懂非懂的听着,心中的震撼却不比杜卢他们轻。
  “好厉害!”
  “卧槽太帅了!她说的那些那些书都是什么鬼,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读过那本书了。”
  “她比我们年纪都要小吧……”
  听到最后这句感慨,众学子们面面相觑,纷纷瞪了一眼发出感慨的那个同窗:这件事彼此心知肚明就好了,说出来干嘛,大家伙都不要面子的吗!
  衡玉的论述接近尾声,她俯身行一礼,示意自己已经说完,随后将询问的目光投放到杜卢身上。
  杜卢抚了抚长须,略有些激动的站起身,“你这个论点,让我颇有种耳目一新之感。待此番辩难结束后,你随我去寻陆钦,再把这番话重新诉说一遍。”
  听到他这一番话,众人哪里还不知道真正的赢家是谁。
  在衡玉被杜卢领着去找陆钦时,白云书院一众学子们纷纷站起身,也不去外面瞎玩瞎闹腾了,而是钻进书山学海里畅游!
  不就是游戏通关吗?
  不就是想让他们遭受打击,认清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而一心向学吗?
  好的,他们肝了!
  这一番降维打击过后,白云书院的学习风气再上一层楼。
  而众学子们渐入佳境后,完成任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过二十天的时间,一众学子们就将《大学》、《中庸》这两本书背诵完毕并且有了初步的理解,《论语》也正在一篇篇进行背诵理解着。
  这个效率,可比许多资质不错的人都还要高了。
  二十天的功夫,赵侃和甘语两个学子跻身第一梯队,现在已经通过了前九关,来到第十关。
  进展最慢的是山文华,他现在才来到了第六关。
  而且因为第一关时他拿到的是竹筒,所以他想要拿到完整的话本,得完成十一关。
  入学第二十三天的下午,赵侃成功完成十关,拿到全篇话本。
  因他是一众学子中第一个通完十关的,所以在领取奖励时受到了所有学子的围观瞻仰。
  ——当然,确切的说,衡玉才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但是赵侃他们不想把自己和变态放在一块儿做对比。督学们也没有把衡玉的速度拿来和这些少年们做对比。
  “据说第一个完成所有游戏关卡的,除了能拿到话本,还可以拿到额外的奖励?”
  “不知道书院又要搞出什么幺蛾子。”
  众人翘首以盼之下,余督学拎着几样东西笑眯眯走过来。最为瞩目的是他手上的两个木盒,一大一小。
  赵侃强压下心头的激动,面上依旧维持着桀骜不驯的酷哥样,就是那怎么压都还是往上扬的嘴角暴露了一切。
  余督学没搞什么虚的,直接把两个木盒都递给赵侃,“这个小木盒里装着的是你手中话本的后续,大木盒里装着的,是以你为原型写的另一本话本。都看看吧。”
  赵侃接过,温声道谢,“多谢督学。”
  余督学拍拍他的肩膀,“不必谢我,这都是凭你自己的努力赢来的。”
  从打马游街的纨绔子弟,丢掉自己懒惰的恶习,成功通过那么多关卡。
  谢他干嘛呢,这个孩子该谢谢自己才是。
  “对了。”余督学说,“因你是第一个通关的学子,还会有一个附加奖励。”
  余督学的唇畔轻轻勾起,“这个奖励是,白云书院第三条规矩,由你制定。”
  “当然,你提出的规矩会受到院长的审核,院长点头后才能顺利推行,所以别太过出格。”
  这个奖励一下就把众人给震住了。
  卧槽,让一个学子来给书院定规矩啊,白云书院也太会玩了吧!
  赵侃咽了咽口水,激动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制定规则之后,他自己也要遵守。万一把自己给坑着了怎么办。
  于是赵侃很实诚的把这个问题问出了口。
  余督学笑眯眯道:“怎么会呢,你是这条规矩的制定者,在这条规矩上,你是可以享受到特殊待遇的。赵公子可以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来解释这条规矩啊。”
  一众围观的学子们再次被震住。
  无耻,太无耻了!
  赵侃也被震住了:这个奖励他太喜欢了。
  余督学又笑眯眯说:“诸位加油,这个奖励会一直保留下去的。希望不久以后,我能看到其他学子也取得同样的奖励。”
  时常给众学子们吊萝卜,这样才能让小白兔们蹦蹦跳跳得又快又稳。
  说完之后,把空间留给一众学子们,余督学挥一挥衣袖转身离开。
  而赵侃也飞快抱着两个箱子钻进自己的书房,先将小箱子打开。
  小箱子里,装的是爽文模板话本的后续内容。
  这一次的纸张量十分厚实,赵侃拿出来慢慢翻看。
  话本里的主人公向云逐渐改变自己,从他人口中喜好玩乐、逞凶斗狠不断的纨绔子弟,到在武举上拔得头筹,成为那一届武状元,没有堕父兄威名。
  边境有难,他奉命随军出征,从一介次六品小将做起,在一场场战役中历练。
  话本最后,他于乱兵践踏中冲锋,刀刃染血,站在所有人的最前面。战役结束后,他立于骏马之畔,在黄沙大漠中观看夕阳西下,身影铸成永恒。
  半个时辰后,赵侃放下所有纸张,勾唇失笑。
  他自语道:“这个话本……这个话本……白云书院的人实在是太会了。”
  说着说着,赵侃抬起手放在自己胸前,感受着自己剧烈跳动的心脏。
  他觉得,这个话本就是在为他制定一个努力的方向啊。
  于武举中一举拿下武状元名头,于边境战役中历练,在乱军中冲锋,永远站在所有人的最前面守护着边境。
  在这一刻,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这样很好,真的……很好。
  品尝过进步和受人夸奖的滋味,谁乐意走回头路,走那个看似轻松自在,却会被所有人都看不起的纨绔子弟路线啊。
  想着想着,赵侃把另一个话本也拿了出来,花了一个多时辰把话本看完。
  这个话本的主人公同样是向云,但他却走向了另一种自我消亡的结局。
  仗着自己的身份肆意骄傲,最后和兄长离心离德,在父母都逝世后,兄长不乐意再庇护他,他余生穷愁潦倒。
  ——为年少时的肆意张扬买了单。


第230章 为往圣继绝学33
  “你确定要制定这条规矩?”
  第二天清晨,衡玉在蹴鞠场里锻炼,被赵侃堵了个正着。
  赵侃堵她,是因为昨天他翻看完话本后感触极多,索性思考了很久自己到底要制定什么新规矩。
  想了整整一夜,他总算是把规矩想了出来,但有些拿不定主意,一大清早就跑出来堵衡玉,想请她帮忙参谋参谋。
  听到衡玉的问话,赵侃猛地点头,“感觉怎么样,应该还不错吧。”
  衡玉上下打量他几眼,勾唇笑道:“当然不错。老师和神威侯知道后,一定会非常欣慰。”
  赵侃撇嘴,“我又不是为了让我爹欣慰。”
  顿了顿,他说,“不过能让院长觉得欣慰,感觉还不赖。”
  这一段时间里,白云书院的学子们对衡玉和陆钦这两个夫子记忆最深。
  对衡玉记忆深,完全是因为大反派碾压起人来豪无人性。
  对陆钦记忆深,是因为学子们凑在一块儿闲谈时,时常会提到陆钦以前的事迹。
  才识出众也就罢了,陆钦之前在西北边境任职时,还临时领兵退敌过。
  这样一位才识和人品都出众的长者,坚定而缓慢的走在自己认可的道路上,几乎走到了一众少年们所设想的极致,他们如何不心向往之?!
  衡玉提议,“今天没有老师的课,我看你现在也亢奋得睡不着,就过去老师的院子找他吧。老师现在应该已经起身晨读了。”
  目送着赵侃离开的背影,衡玉摇头失笑,继续她的晨练。
  ——
  “你确定要制定这条规矩?”
  听完赵侃的话后,陆钦的第一反应和衡玉一致。
  随后,他脸上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这条规矩很好,真的很好。我没有任何异议。”
  被陆钦这种和煦又惊喜的目光注视着,赵侃略有几分不自在。
  他轻咳几声,“那我就不打扰院长休息了。”
  飞快离开这个院子。
  清晨,朝露还极浓重。
  夫子住处的景致十分清幽,赵侃走在有些崎岖不平的鹅卵石路上,心情惬意。
  他思考一夜后,制定的第三条规矩是——“温良恭俭让”。
  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白云书院的学子若能时刻以这五种美德持身,何愁他日不成就一番事业。
  这个规矩,也算是赵侃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一个人,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那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话本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了他未来的两种人生,如果他还能重蹈覆辙,那未免也太傻了一些。
  所以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也是好事。
  一路慢悠悠走回去,中途还路过了食堂。
  赵侃走进里面,给自己打了一份早餐。
  想了想,给山文华这个舍友也打了一份早餐带回去。
  他回到宿舍,敲响山文华的门。
  “谁啊?”山文华揉着眼睛,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穿着里衣走来开门。
  才刚把门打开,他面前就递过来一份早餐。
  赵侃说:“上午没课,想着你估计懒得出门,就帮你从食堂打了一份早餐。”
  山文华怔怔接过早餐,直到赵侃的身影都快消失在他视线中,山文华才吓得惊呼一声,“赵侃你怎么变了?”
  “小爷今天心情好!”顺手关上房门,赵侃往床边走去,直接倒在床上补觉。
  等到中午赵侃睡醒时,他制定的新规矩已经传遍整个白云书院。
  督学们看向他的目光格外温和,而一众同窗们看向他的目光就格外惊悚了。
  大家都坐在食堂里用午膳,现在基本围坐成一个圈,把赵侃围在正中间。
  “你这个规矩,制定来是为了帮我们培养德行,还是为了整我们的?”
  “就是,赵侃你真的变了。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从你嘴里说出来,都变了另一番味道。”
  我的天啊,赵侃他在一个多月前,还是帝都城里有名的逞凶斗狠的“小侯爷”,现在狗嘴里怎么开始吐出象牙来了?
  赵侃一番白眼,“给我滚。”
  “哎哎哎,温良恭俭让啊,温和,态度必须要温和!”
  赵侃:“……”
  还是一旁的甘语琢磨出些许原因,“你会得出这个感悟,难道是因为看完了昨天那两本话本?”
  赵侃矜持点点头,“算是吧,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