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佬的娇软美人-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重水跟在一旁凑热闹,“大哥、二哥以后要做文官,要注意名声,我不用,我去找他们麻烦,叫他们不敢再说阿姐你的坏话。”
小小的人儿双手叉腰,努力做出很愤怒的表情,在顾婉婉看来,十分幼稚的举动,却又有些可爱。
他们会像现在这般失去理智,做出这儿戏的举动,都是因为关心她,爱护她,不希望她受到伤害啊。
“小水,你过来。”
她冲林重水招招手,等他过去之后,她用力捏了捏他的鼻子,直把他捏痛了,嗷嗷直叫,她才松手。
“阿姐,疼,疼!”
“就你这三脚猫的功夫,还想出去替我出头呢?”她憋着笑,认真向林重水告诫道,“我可跟你说,要让我发现你出去捣乱,我让你姐夫给你加练,从早上到晚上,一刻都不让你休息。”
这时候搬出楚添霖来最是管用,林重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楚添霖沉下脸来训他。
他耷拉着小脑袋,弱弱的向她抱怨,“那也不能任由他们这么说阿姐的坏话呀。”
话音刚落,楚添霖从外面回来,正巧听见他这句。
“谁说你阿姐的坏话了?”
顾婉婉正等他回来开饭,见他进了屋,便吩咐下人上菜。
楚添霖坐在她身旁,林重水立即上前告起状来。
“他们实在太过份了,阿姐明明就很好,知书达礼,温柔贤惠,是这世界上最最最好的女人。”末了,他还不忘狠夸顾婉婉几句。
这说得顾婉婉脸都红了,哪有自家人关起门来还这么使劲夸的。
“是吗?回头我让人去了解了解,看他们都说的什么。”
这几日他都在宫里忙着,不仅仅是教导太子学功夫,更多的是帮着韩丞相替皇上分忧,处理由于干旱缺水,粮食失收引起的流民蹿乱。
朝廷发出去不少粮食和银两以作赈灾之用,可是不知为何,还是有不少流民来到京城外面,希望他们开城门收留他们。
由于人数实在过多,京城本就人口密集,不可能全部容纳他们进来,这让皇上发了愁,到底都是他的子民,要说对他们不管不顾,未免显得太过于冷血无情。
为着这事,皇上让韩丞相想办法安抚那些流民,韩丞相也很伤神,数量实在是太多,想要在京城外的荒地搭棚子暂时把他们安顿下来,根本是妄想,那些人挨饿受冻的,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恐惧,好不容易撑到了天子脚下,满心希望皇上能够好好安顿他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黎民百姓承受苦难时皇上更该同舟共济,协助他们度过难关。若是不能妥善安排,恐怕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韩丞相自有他的主意,可为了集思广益,非让他也给出两个好建议,供他挑选。
他想来想去,想破脑袋,好不容易想出两个主意,万幸的是皇上对他的建议比较认可,从中挑选了一个作为最终方案。
要命的是皇上把这事直接交给他来督办,他忙于教导太子的同时还得操心城外流民安置之事,对身边人反而有些顾不上。
听林重水说得这么义愤填膺的,想必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你宫里事忙,别听小水瞎说,不过就是些流言蜚语,听过也就算了。”
顾婉婉这般体贴的话,更让他感觉惭愧。
朝廷之事自然紧要,可她的事他更该多关注才是。
第99章
“在开铺之前我就预料到了这种后果; 在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家夫人、小姐眼中,我就像是鹤立鸡群的异类; 她们会那么评价我并不奇怪; 我要是当真了,岂不是遂了她们的意?”
顾婉婉是真心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 她若是在意; 当初京城传出来那些有关于她进出青楼,对家中长辈出言不逊的流言,她还有脸在京城继续呆下去?
正因为不在意; 所以他们怎么说她都能够接受。
“无论如何,这事还是不能这么算了; 你不用管; 我派人去查查。”
楚添霖安慰她一句; 心里还想着怎么解决城外流民聚集不散的事,这事是韩丞相丢给他的任务; 也是他在皇上面前绽放光彩的好机会。
可千万不能搞砸了; 他心想着。
“怎么了; 有烦心事?”
见他这心事重重的模样; 顾婉婉不由得也替他担心起来,这些日子他整日忙碌,不时要进宫去议事,出宫后还得在外面打理事务,回家时往往到了晚上,她在旁看着也帮不上忙; 只能干着急。
“就还是宫里的事,我会处理好,不必为我担心。”他伸手抚平她额间的褶皱,直到她舒眉展眼,他才松手。
吃过饭,将她送回房里,楚添霖陪她说了会儿话,便移步去了书房。
书房的桌上,摆放着他之前写下的方案备选,他当时想了好几个,挑了其中两个较好的提交上去,没想到真让皇上给看中了,还把这事交给他来督办。
韩丞相虽也在旁辅助,可他似乎有意把事情都推给他,就像之前把太子殿下安排到他府上照料,从结果来看,对他倒是十分有利。
在这件事上,他也是竭尽全力想做到最好,把他提出的方案仔细看了看,又重新拿出纸笔来写下详细的策略。
要尽快安抚好流民,不让他们产生动乱,不仅要从吃住上安排好,还得让他们对自己有信任感,能够等候朝廷做出完善的安排为止。
拟好详细的部署安排,他一抬头,桌上的烛台已经燃烧到末端,收拾了桌上的东西,走出书房,外面已经伸手不见五指,楚添霖提着灯笼,往自己房间走去。
夜已经深了,顾婉婉早早睡下,这会儿呼吸平缓,睡得正香。
他这时走进房间,推门的那一刹那,顾婉婉突然惊醒。
“添霖?”
她只听到开门的声音,却还没见着他人,她开口向他确认。
“是我,吵醒你了。”楚添霖加快步子,走到床前与她说话。
顾婉婉打了个哈欠,“本来也睡得不沉,听到动静就醒了。你忙完了就早些睡,明日还得进宫吧?”
楚添霖应了一声,拿衣服到浴室简单冲洗一下,回来时,她又睡着了,这一回直到他钻进被窝她也没有醒来。
楚添霖伸头看着她熟睡的侧颜,伸手将她搂在怀里,估计之前没有等到他回来所以睡得不沉,这会儿见他回来了,马上睡得跟个小猪似的。
美人在怀,即使不做什么,他这一夜睡得也香甜。
天不亮就起身,换了衣服进宫,楚添霖见到韩丞相时,眼中俱是恭敬之色。
“祖父,我昨夜已将具体计划罗列出来,您要不要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
韩丞相却是摇头,“不用了,你的办事能力我放心,比一般的同龄人要踏实牢靠,即使没有我在旁盯着,相信你也可以做好。”
两人一同见了皇上,将今日之事交代了,皇上首肯之后,这才一起出宫。
韩丞相家中有事,先回了丞相府,楚添霖带着人到外面去处理城外流民安抚之事。
楚府
顾婉婉才刚刚起身,就听到下人通传,说是顾清城来了。
她去到前厅时,这才几日未见,顾清城整个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修边幅,看着很是颓废。
“大哥,这是怎么了,家中可出什么事了?”
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将军府和她父亲,之前顾正国被人发配出城,到现在也没个消息,不知是否平安到达。
顾清城却是摇头,他看着眼前这妹妹,感觉有些疏远,自己拼命想要靠近。
“就是在家里呆得烦了,想来看看你。”他喝了口茶,放下杯子,眼神依旧凝聚在顾婉婉脸上。
父亲离家远,轻易见不着面,京城里他的至亲就只剩下顾婉婉。
他一个人在将军府,不,现在不能称作是将军府,那将军府的牌匾早就拆下,换成了顾府。
他父亲不再是将军,他们的府邸自然不能再称作是将军府。
顾府上上下下日常琐事自有管家去打点和安排,可是他守着那诺大的将军府,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寂寞起来没人说话,府里满是下人,心里话总不好和他们诉说,在他们面前,他得保持着家主说一不二的气势,可独自有房间时,他内心的苦闷却是无人知晓。
“妹夫他对你好吗?”他低声问她。
见她不语先笑,也知他们俩相处得不错。
“他对我很好,即使最近忙得像个陀螺团团转,每日回来不忘陪我说会儿话。我在楚府过得很好,倒是大哥你,可憔悴多了,其实以大哥的年纪,也该娶亲了,之前父亲给你订下的婚事,婚期定在何时?以前听父亲提过一嘴,现在全给忘了。”她敲了敲自己这脑袋,最近忘性大,好多事一时间想不起来,过后倒能想起来。
顾清城瞬间沉默了,这一沉默,看得她心里一咯噔,这是说错话了。
她干巴巴的笑笑,“大哥……”
还没说完,顾清城正视着她的眼睛,“我那门亲事,早就给退了。在父亲被皇上处罚的那天,他们送来了退婚书和赔偿。”
京城本就是个讲究门户对的地方,顾家之前门庭若市,顾正国替他定下的婚事自然也是差不多的好人家,出了这事,人家想和顾家撇清关系,主动退婚并赔偿,他也无话可说。
悔婚固然失了名声,可不悔,把女儿嫁到顾家来,以后女儿的日子过得不好不说,还可能会被这亲事给连累。
顾清城能够理解他们的做法,也没上门去闹,收了赔偿,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从他的话里都能感受到这悲凉,顾婉婉心一软,安慰道,“大哥莫要担心,以大哥的能力再求一门亲又有何难,也未必就要娶那官家小姐,其实普通百姓家也有不错的姑娘。”
对于自己的婚事,顾清城压根没有去想那么多,刚刚才退了一门婚事,真要找,也不是现在。
“我明白,这事你不必担心,我自会处理好的。行了,今日见着你,我心里舒服多了。不耽误你事,我先回了。”
顾清城起身告辞,顾婉婉跟在他身后,“哥,有什么事随时来找我,哪怕我帮不上你,陪你说会儿话,给你解解闷也好。”
顾清城点头答应,走时再没了来时的那颓废神态。
顾婉婉心中感慨,希望她这哥哥能够振作精神,哪怕是以前他对她心怀不满的样子,也比现在要好得多。
送走顾清城,府里也无旁人,其实她自己在府上也不过如此,林重水进宫时,她便是一个人,闲不住了就上铺子里看看,了解下生意情况。
不是因为对红玉不信任,就是太轻闲了,想找人说说话。
收拾收拾,她也真就去了。
京城城门外,楚添霖正与一帮难民谈话,他们推举出几个人作为代表,出现和他沟通。
从他们的谈吐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也不是那什么都不懂的庄稼汉,能读书识字,有的还曾考取过功名。
但正因为此,他们并不像一般难民那么好说话,从吃的、穿的、住的,到日后的安置,他们说得慢条斯理,头头是道,要真按他们所要求的那样去做,恐怕国库都要空了。
楚添霖已经摸清皇上的底线,谈判起来不会一次性把条件都给出去,他给了对方一个折中方案,让他们自己考虑。
自己先回了丞相府,与韩丞相通个气。
他近日经常出入丞相府,府里的人也知道韩丞相特别看重他这外孙,连通传都没有,就直接放他进去。
楚添霖熟门熟路的走过前院,穿过走廊,走到他们常常谈话的书房外,听下人说韩丞相进了书房就没出来,也不知是睡了还是在忙着。
他见书房门没关,径直走了进去,一眼扫过屋子里的环境。和他之前来时无两样,所有东西都是摆放整齐,他很快找到韩丞相的踪影。
韩丞相在书房的矮塌上睡着,并没有因他的到来而马上苏醒。以韩丞相这样的年纪,在正常百姓家早该好生休息,家中事务交由儿女去安排。然他是一国之丞相,不是他年纪大了,想退就能够退下来的。
皇上需要他,朝廷需要他,百姓需要他,他就不能退,只能继续发挥他的余热,为皇上排忧解难。
城外的那些难民商量也需要时间,他不想吵醒韩丞相休息,便独自走到书桌前坐下。
桌上放着一幅水墨画,看那墨迹,好像是新画出来的,晾放在桌上,这会儿已经全干透了。
楚添霖是没有什么画画的天赋,也没这闲情逸致,不过看看别人的,欣赏欣赏也无妨。
韩丞相擅长于画山水画,这画画得很有水平,高山、河流、草地,在他的画中都真实展现。
看完了画,楚添霖目光移到桌角的那一撂书上。
之前韩丞相曾经推荐过几本好书给他,让他学习之用,他随手从中挑了一本,随意翻阅着。
第100章
这是一本房屋建造的工匠技术类书籍; 且书籍看上去已经很旧了,看来经常被翻看。
只是韩丞相这样的人; 身居高位; 按理说应该不会看这种书籍,他就算要修葺房屋; 也不可能要自己动手研究。
楚添霖翻着那书; 里面内容普通,也就是平常的建造知识,如何选木料; 石料等等,他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翻了翻; 就想换一本打发时间。
把书放到桌角; 手一松,放歪了; 那书从书堆上掉下来。
从里面掉出来一封信; 信封上面泛着年代久远的黄色; 看来是有些年月了。
楚添霖楞了一下; 被信上面那个落款人吸引住了目光。
是他母亲的名字。
他抬头望向矮塌上的韩丞相,他这会儿还在睡着,看着面色显露疲态,看来最近这段日子累得不轻,之前为了太子殿下的事,现在又为了流民的事操劳。
着实是累着了。
见他没醒过来; 楚添霖伸手拿起那封信来,做贼似的又向韩丞相那边看了一眼。
一边打开那已经被拆过的信封,小心翼翼抽出里面的信纸,展开来看。
看完信中内容,原还有些罪恶感,这时心里只剩下熊熊烈火,他将信摔在桌上。
他站起身,走过去韩丞相身边,伸手轻轻推了他一把。
韩丞相被他一推,倒是真醒了。醒过来之后意识还有些迷糊,看清来人之后,舒心的呼了口气。
“添霖,是你呀,怎么,碰上什么难事了?”
他脸上的神情带着老人家的慈祥和蔼,他对楚添霖一直态度挺好,是以楚添霖也比较尊敬他。
可刚刚信中的内容,结合韩丞相现在对他的这态度,他只觉得可笑。
那封信是他母亲写了托人向韩丞相送来的,信中说明了自己当初无故离开的原因,和自己现在怀有身孕的处境,孤立无援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向自己父亲求助。
他母亲当时说得比较委婉,可从那信中的一字一句,还是能看出他母亲当时的彷徨无助。
楚添霖看着信末尾的日期,那是他母亲临近生产时写的。
然而据冯妈和他当年后期的了解,他母亲是自己在外面生下他之后,孤零零的去逝,身边除了冯妈,再无其他亲人。
那就代表,当初他母亲向韩丞相求救,韩丞相却视若不见,任由他母亲抱撼终身,临死也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心灵得不到救赎,死时得多悲凉。
一想到这些,楚添霖的拳头不禁握紧了,“祖父,我刚刚不小心碰到了你书桌上的书,就是那本有关于房屋建筑的书,从里面掉出来一封泛黄的书信。”
他话说到一半就停了,看韩丞相那一脸惊恐跑过去书桌前,拿起那本书,翻动着书本,想翻出那封信,翻了几下,就看到桌上被拆开的信封和信纸。
这封他偷偷看过无数次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