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志新传 >

第156章

神志新传-第156章

小说: 神志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卫努着嘴说道:“妹妹随菩萨布道,已有九十余天,日日钟磬之声、佛经禅语不绝于耳,即使妹妹与佛无缘,也已算是半个出家之人啦!佛道博大精深,小妹尚难彻悟,不知菩萨何时能带妹妹去民间走上一走,也好体味一下凡人的生活。”
  观音菩萨垂眼道:“待我们出了感业寺,自然会带你去市井体察民情。”
  “体察民情?”精卫咯咯笑了两声说道:“妹妹又不是什么当朝皇帝,只是对世俗民情更感兴趣罢了!”
  观音菩萨神色一正,道:“佛门并无戏言!”
  (字数超限,下章接续。)###第二百二十三章 圣皇罢唐则天门
  话说观音菩萨和精卫离开感业寺,又在民间停留了几天,观音菩萨屈指一算,一晃精卫和自己在一起已有九十九天,正合九九归一之数。这一日,菩萨带着精卫去大唐的都城转了转,待两人出城来到无人之境,精卫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问道:“这是哪朝哪代的都城,竟有如此胜景?”
  观音菩萨笑道:“此为大唐盛世,乃是唐王李世民掌政。”
  “噢——”精卫点了点头,又问道:“此大唐盛世较当年武王之周相比,如何?”
  观音菩萨一带精卫,两人腾空而起。菩萨站在云端向下一指道:“世隔千年,不可同日而语。而今唐王派三藏西天取经,广传佛教,故而民心安定,政通人和。”
  精卫抬眼对观音菩萨坦言道:“我若入世兴周,必胜过唐王盛世!”
  观音菩萨暗一捻指,笑问道:“精卫缘何有入世为王之念?”
  精卫犹豫了一下,解释道:“不久前玉帝金殿赐婚,并封妹妹为鹏岳之神,意欲使妹妹与杨戬比肩齐眉,名冠同高。可妹妹自归天之后,日日与离山圣母在长寿宫为伴,空度时光,御封之神职,故不敢受。而今圣母娘娘遗骨入土,杨戬他依俗守孝,且喜丧不能两冲,因而妹妹想投胎入俗,若有建树,放敢受玉帝之封。”
  精卫话音刚落,就见观音菩萨猛抬头望空一指道:“天现云龙,乃帝王将生之相,快随我来!”
  观音菩萨带着精卫寻相而逐,看见云龙飘过一座城池,迎风散去。
  观音菩萨向城中凝神道:“云龙气化之处,必有真龙藏身,精卫不可错过投胎之机!”
  观音菩萨说罢,从袖中取出一颗禅珠食指一弹,正中精卫额头,只见精卫立刻飘飘摇摇,坠向城中……
  正是:
  金珠一点化完魂
  飘向凡间欲成人
  从此朱丹留青史
  管教正唐无全文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
  二百二十三回
  成一统  圣皇罢唐则天门    献九鼎  法僧方舟出东海
  书接上回:话说精卫飘飘悠悠从空中坠落,仿佛就像是在梦中一般,可她的意识很清楚,精卫知道观音菩萨是让自己入凡投胎,她心想:这次我一定要投身为男,做一番顶天立地的伟业。
  精卫这样想着,她在城中到处寻找着投身之处。精卫心里坚定了主意,这次投胎,第一,必欲是男儿之身,第二,必须是武姓之家,这样自己将来方可以武王之名号召天下,重举大周之帜。
  精卫在城中游荡了一天直至深夜,忽见一所大宅内灯火通明。精卫急至近前,只见宅门突然一开,走出个矮胖的婆娘冲院当中喊道:“武宝——快去告诉武老爷,就说夫人就要生啦!”
  就听得对面房中有人应了一声,便不见了动静。
  精卫一想:这人家肯定姓武,机会不可错过!她趁机冲入房中,忽见一妇人裸着下半身正坐在木盆之中呻吟着。精卫钻入妇人腹中,想察看一下这胎儿是女是男,就在这时,精卫忽觉自己被一团红光罩住,已然动弹不得。精卫奋力挣扎,只觉眼前一亮,就听得一个尖尖的声音说道:“生啦!生啦!恭喜夫人,是个千金。”
  精卫一听:怎么是个女婴?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各位:从此,这便是一段新故事的开端,因为这婴儿生在武家,所以咱还得从这个武氏之家说起。
  话说在庐定有个庐陵王名叫武士彟,因为助李氏父子开国有功,才被李世民封在了庐定,做了庐陵王。而这个新生儿,乃是庐陵王的次女,因为这个女娃从生来便娇啼不止,故而取名娇娇。
  这一日,娇娇刚刚满月,庐陵王武士彟在房中正想与夫人商议请亲朋故友为娇娇祝庆之事,见娇娇哭啼不止,便皱着眉头说道:“这娇儿日日啼哭,当在城中找个名医看看。”
  武士彟刚说到这,就见丫鬟匆忙走进来说道:“禀老爷,感业寺住持玉兴师太化缘途经府门,求见老爷夫人一面。”
  武士彟一听,悦道:“既有佛门长老前来化缘,正好求她给娇儿相看一看,有请!”
  不多时,丫鬟引着个尼姑进来。武士彟定眼一看,这僧者虽名为师太,但看年纪也不过四十,湛蓝的僧衣僧帽中间,露出张白净净的脸,眉宇下一双明眸,透出一股雅雅的秀气。
  就见玉兴师太打着稽说道:“贫僧来此讨扰,不便之处还望见谅!”
  武士彟鞠了一躬说道:“哪里,师太来府化缘,正是府门之幸。”之后,他又冲着丫鬟说道:“快给玉兴师太看座!”
  玉兴师太看了一眼夫人怀中的娇娇说道:“实不相瞒,贫僧打贵府经过,闻听婴儿哭啼之声有股冲天之豪气,故前来一观。”
  夫人接话道:“师太莫怪,这婴儿乃是女娃,从生来便啼哭不止,不知何故?”
  “阿弥陀佛——”玉兴师太上前细看了一眼娇娇的脸,打了一稽说道:“贫僧闻这哭声两短一长,后福非浅,且她的眉间外凸,似藏丹朱,乃吉人之相,将来必有蟒袍玉带加身。”
  武士彟一听,只当是僧人为化缘而道出的一番吉祥话,于是笑道:“谢师太吉言!这娇儿后生之富贵已不敢奢望,只求她不再日日啼哭心愿足矣!”
  玉兴师太略点了点头,她从怀中取出面银镜对着娇娇面前一照说道:“僧面佛面,对镜一鉴,前世今生,终得一见!”
  就见娇娇对着镜子瞪大了眼睛看了半天,突然咯咯笑了起来。
  各位:你道是娇娇从镜中看见了什么?她看见自己在镜中乃是一副头戴王冠的模样,故而才乐出声来。
  从此,娇娇果然不再哭啼,一切都如同一个正常的女孩一般。可有一样,娇娇长到十几岁,不喜欢针线,却酷爱读书,尤其是对文史之类的书感兴趣。因为武家乃是名门旺族,武老爷和夫人一合计:反正娇娇将来若嫁,也得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这针线之类的活计,自然也沾手不上手。于是干脆给娇娇请了个先生,专门教她读书。
  娇娇不仅天资聪明,善学善悟,而且人更是一天天变得俊俏起来。
  因为娇娇是个才女,人又长得妩媚,武士彟常以此为荣,每每在同僚面前夸耀。
  这年,娇娇刚满十四岁,当朝皇上李世民听说庐陵王武士彟之女天生丽质,又博学多才,便召入宫中为才人。李世民因娇娇名中乃是“娇”字,便赐了个“媚”字,因此,武才人又人称武媚娘。
  武媚娘入宫不久,便与太子李治眉来神往,虽然当时的太子李治年长武媚娘十几岁,可两人早已经心投意合,两情相悦。
  时过六年,唐太宗李世民卧病不起,太医几易良方,终不见起色,遂请术士范充入宫,遍察由原。范充夜断天候,言太宗皇上乃是被天鹏所冲,五十年之后将是武氏天下。朝中相国魏征急招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密议,假托太宗圣旨,诛杀武氏官员。
  其时,庐陵王武士彟亦在被诛之列。临刑前,武士彟叹喟道:“难怪当年来化缘的玉兴师太说我儿娇娇的哭声两短一长内有玄律,但愿我们两夫妻之命短,能换来娇儿她的福长!”遂引颈受斩。
  时过两月,太宗病危。术士范充断天鹏近在后宫,相国魏征与房、杜二仆射商议,欲除武才人于后宫。
  李治闻之,以皇太子之名相保,魏征终不敢妄动。
  是夜子时,范充在后宫瞻星阁点明灯三盏,仗剑施法,竟将武媚娘的魂魄拘来。范充见武才人身披龙鳞而至,知道武才人有真龙附体,遂以剑自刎谢罪。
  三日后,太宗驾崩。李治恐魏征借机加害媚娘,便与武媚娘商议,将其送至感业寺为尼。
  同年岁末,相国魏征以为武才人遗患未除,将来必殃及大唐社稷,便乘李治在皇陵守孝之机,暗派宫人夜入感业寺欲取武才人首级。
  感业寺住持玉兴师太夜来坐禅,不觉竟将一颗禅珠捻碎。玉兴师太明知不祥,屈指一问,已知武才人今夜有恙,便暗中施法相护。
  宫人斩武才人首级回宫复命,魏征展包裹审视,见竟是个赤芯白萝卜,遂将宫人当场刺死。后魏征亦知道武才人有神明相护,大气乃成,故假病辞官,归隐乡里。
  李治守孝三年届满,登基即位,号高宗皇帝。四年后,高宗以进香为名夜宿感业寺,与媚娘立下百年之誓。
  次年,高宗召武媚娘入宫,封为二品昭仪。数年后,高宗废正宫王氏,立武昭仪为后。
  唐高宗二十八年,李治去世。武后扶太子李显为王,称中宗皇帝,遂垂帘听政。
  转年,武后废李显为庐陵王,立唐睿宗李旦为帝。时隔不久,武后又免李旦之王位,临朝称制,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更为神都,自称圣神皇帝。
  说到这大家势必会问:你老瞎子说的不就是武则天么?不错!可这段,既是武则天的生平,也是精卫复国兴周的简要经历。因为涉及到真实的历史,所以我老瞎子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尽量不要夸张太过。
  有人说了:武则天就武则天呗!干嘛还武才人、武媚娘、武昭仪的饶腾半天?其实这正是历史的原貌,武则天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登上历史舞台的。“武则天”这个称谓是后人给起的,她称帝时号称圣神皇帝,因为当时她在则天门上宣布改唐为周,所以后人都称这个大周皇帝为武则天。
  现在咱再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精卫复国兴周的成功之处。她自称圣神皇帝,取京城名为神都,这都体现了精卫欲升仙成神,与杨戬比肩齐名这样的一个祈愿。
  各位:前几回咱曾说过,这将是一段千古不传的故事,何哉?长期以来,人们对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一直是褒贬不一,这主要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所以在某些书中,甚至将武则天描写成了恶魔。我老瞎子一贯秉承老恩师的主张,武则天这位非凡的女性对于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只是到后来都埋没了起来,这也不能不说是封建制度对历史文化造成的一个悲剧。就拿这部《神志新传》来说吧,记得在开篇的时候,我老瞎子就曾说过,这故事本不当讲的,这是因为老恩师在临终前曾有过这样的遗嘱。这其中的原因我也知道,我老恩师死的时候是在解放前,那个时候社会上封建思想的雾霾还很浓重,而《神志新传》这部书又多是以颂扬女性角色为主,这与当时的社会氛围是格格不入,故而我老恩师才如此的担忧,怕我讲出这个故事来会祸从口出,惹事上身。
  今天我老瞎子要感谢我的那些“网友”们,也要感谢这么些热心的听众以及万和酒店的李老板,是你们给了我老瞎子这样一个契机,使我一吐为快,不然的话,恐怕过不几天,我老瞎子就会将这些优秀的故事带进坟墓里去,这样,银河、诗琴、精卫以及嫦娥、织女等这些神话传说当中的故事,也就无人知晓了。
  此刻,我老瞎子非常地激动,我希望在座的所有女性朋友能为我鼓鼓掌!同时,我也希望所有喜欢女性的男性朋友们也都为我鼓鼓掌!
  之后,有人站出来说话:八爷,您这不是诓人呢么!我们到底是为谁鼓掌呀?
  我说:你还别叫屈,我知道你是男的,男的咋的!男的还不是女的生的吗?我劝你还是老实的呆一边鼓掌去!
  就听下边这人忿忿道:老实的咋鼓掌呀?这不精神病嘛!
  我一拍惊堂木说道:现在接着给大家讲故事。
  刚才咱说过,武则天对于中华文明的进步还是留有丹青的,功不可没。从现在来讲,如果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三藏西天取经实际上是拓出了一条陆路丝绸之路的话,那么,武则天遣法僧和尚出东海往西天取经,则是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先河。这话从何说起?刚才鼓掌那位,请你稳坐,容我老瞎子慢慢道来。
  话说武则天登基之后,她亲贤臣、重民意,广开圣听,博采众议,又重整科举,不分贫贱,唯才是用。
  时有钟南法僧和尚集百工之长,铸双耳九龙金鼎,高一丈,阔九尺,献于金水桥外。因此鼎金碧辉煌,硕大无朋,又方圆之中夹一携九,有“一言九鼎”之意,故人称“九鼎”。
  武则天见九鼎,甚爱,故封法僧为九鼎天师,入宫为用。
  隔年初,武则天诏东海船工造木舟,首尾及两舷皆为九九八十一尺,取名曰“方舟”。
  有东海能工郭远,年五十方壮,善能掌帆舵于海,且又巧于工思,受任监造。郭远将船木用鲨鱼血三蘸,以避鱼袭,又用桐油九浸,以固水蚀,时九月中乃成。
  武则天命法僧携九鼎宝图,乘方舟远渡东海,前往西天换取《正心经》三部。
  法僧请青竹为杖,长五尺,将宝图藏于内。
  是时,武则天亲赴东海,召郭远掌帆舵,征船工能水者八十人促桨,于东海九龙湾送法僧启程。时,是年九月十九日晨。
  正是:
  一抹红霞照西帆
  薄雾冥冥似隐寒
  垂帘不问朝夕事
  世间沧海谁凭澜
  各位:法僧方舟扬帆出海,这才引出一段“游侠神舟西下”的故事。
  欲知详情,咱们下回再说。###第二百二十四章 掌帆舵  郭远观云知风险
  掌帆舵  郭远观云知风险    遭恶浪  法僧受困老鳖湾
  书接上回:话说法僧和尚乘着方舟,在神圣皇帝武则天的目送下,扬帆起航。时值日出东升,云霞高天,将水波染得是金粼粼的一片,寻望开去,又闪烁不定,就好似无数精灵调皮的眼睛……
  郭远掌着舵,回头望望即将消失的海岸线, 口中唱道:“嗨——扬帆天地远呐,沧海似桑田啰。劈波又逐浪(那么)嘿!金银载满船嘞——”
  郭远唱罢,又从身边抖开鱼线,将鱼钩抛入海中。
  法僧一见,走过来问道:“艄公抛钩,欲钓何物?”
  郭远抬头看了看法僧,大声说道:“当然是能钓得海龟才好!”
  法僧摇了摇头道:“海龟乃箱壳之物,其间又难得剔出些许肉来,不如钓得肥鱼,亦可充船工之餐。”
  郭远笑道:“吾之垂钓,非是欲得渔人之利也!海龟,实海归之意也,乃是为我们这次出海讨个吉利。”
  法僧不以为然道:“海龟之龟,非当归之归也。艄公之说,未免牵强。”
  郭远瞪大了眼辩道:“吾祖辈出海,传至今日,出海讨吉,乃必修之课。天师若再强言雄辩,恐遭疾风恶浪之报也。”
  郭远话音刚落,只见桅杆顶端的风旗忽然垂落了下来。他站起身,四下望了望,高喊道:“落帆——操桨——”
  就听得“吱吱扭扭”一阵声响,船工摇着辘轳,将风帆放了下来。
  紧接着郭远又冲着船舱喊道:“起桨——幺三二,幺二四,幺二二,幺二二……”
  法僧和尚一听,心说:“这是什么号子?乱七八糟的!”
  不乱!其实法僧这是不懂。这船采用的是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