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燕太子丹-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姬接过一看,问道:“太守,这字为何是红色的?”
“此乃血书!”
“血书?”月姬大吃一惊,急忙读了下去。
“辽东小民张福等恭请吾王金福万安!
臣闻国之所重者四维也,维者所以持纲,无是则目不张矣!我朝太子以万金之重,镇守辽东,本为辽东万民之所望也。然太子目无纲常,政令荒诞,上下颠倒,四维不张。每日以扰民为能事,社稷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苦。望大王体察民之疾苦,早日将太子召回京城,则辽东万民幸甚!社稷幸甚!大王幸甚!
辽东万民泣血拜上!吾王万岁万万岁!
”
“好!”月姬越读越兴奋,忘情地拍案大叫起来:“本宫等的就是这样的好消息!对了,太守是从哪里得到的?”
“回娘娘,辽东乡绅张福的儿子张万宝在臣手下做主笔吏。此血状乃是张福托张万宝去告御状,张万宝求到臣这里,这才被臣得到。”剧辛不无得意地解释道。
“好!”月姬喜形于色,说道:“本宫这就到大王那里去告一状,看太子还倒不倒!”
“娘娘且慢!”剧辛急忙阻止道:“臣以为娘娘不宜现在出手。”
“哦,为何?”月姬秀眉微皱,疑惑地问道。
“上次相国呈上太子的告示,大王没有了下文,说明大王还想要保住太子。这份血状不过是上次告示的必然结果,既然大王想要保太子,娘娘即使告上去也没用。不如等下次再出其他事情,几件事情同时告发,必能扳倒太子!”
“太守深谋远虑,果然想得周到!”月姬赞许地看了看剧辛,说道:“日后贤儿登上大位,必不敢忘太守大德!”
“太子非守业之主,臣誓死效忠二王子和月姬娘娘!祝二王子早登大位!”
两人相视开怀大笑!
太子的告示时间持续发酵,甚至波及了朝鲜。这一日,王险城四城门口都贴上了同样的告示,告示前聚集了不少人,其中一人书生打扮,正在念告示:
“
大燕镇边大将军、太子姬丹鉴于辽东郡地多人少,特告朝鲜国臣民如下:
凡家中缺田或无田可耕的成年男子,不论籍贯、出生,皆可至辽东郡各地的田部吏处领取两亩良田。
凡得良田者,每年只须服劳役半月。十年内累计两年无人耕种之田地,将被收回。辽东郡土地有限,有意者速至田部吏签约!
凡朝鲜国民若愿弃用本姓,在齐、秦、赵、楚、韩、魏等姓氏中择一为己姓者可免去三年劳役。凡与华夏族通婚者,田地将归为其私产,永不收回!
大燕国太子、镇边大将军丹!
”
“有这种好事?不用花钱便能拥有土地!”
“是啊!燕国毕竟是上朝大国,才会有这样爱民之举!”
“这不会是骗人的吧?”
“不骗你,听说辽东那边的百姓是拿到了田地,每人两亩!”
“……”
告示前众百姓纷纷议论,大部分都是赞誉之词,甚至有几人当场便要收拾收拾,前往燕国去了。
“走开!走开!”此时,城中来了一队士卒,将百姓驱散开来,揭下告示后走了。
见到士兵前来驱赶,围观的百姓生怕惹祸上身,赶紧走开。等众人离开之后,远处一名中年男子赫赫笑了两声,骑上马朝城外朝鲜军营去了。此人正是改名为马勇的吕况。
不久,告示到了朝鲜国王(子釈)手中。朝鲜王子釈仔细读了数遍,一脸的严肃,却没有说话。
“父王,人家都欺负到头上来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国家都要消亡了。”太子子润气愤地说道:“给我三千兵,我要灭了辽东!”
“不许胡来!”朝鲜王呵斥一声,说道:“燕国乃是上朝大国。周天子在时,我们向周天子称臣。现在周天子不在了,我们虽然没有向诸侯国称臣,但是论实力,我们朝鲜不过燕国一个郡大,你这是要以卵击石啊!”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忍气吞声?”子润眼中似要喷出火来,委屈地说道。
朝鲜王低头思索片刻,转身对旁边一位大臣说道:“子文,你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回大王,我朝鲜国与燕国一向交好,当初燕国大将秦开攻打山戎人和东胡人,我先祖三老王也尽量配合。所以,臣以为此事不见得就是燕王的意思。不如,我们与派使者去见燕王,询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子文五十来岁年纪,看上去很斯文,是一名饱学之士。
“嗯,这样更妥当一些。”朝鲜王点点头说道:“听说燕国太子便在辽东,不如前往辽东,求见燕国太子,也好当面交谈,免生误会。另外润儿有心征讨辰国,这次正好求助燕国太子。如果得到燕国兵马相助,必能成功。只是,如此重要的使命,谁去比较合适?”
子文拱拱手,说道:“大王,老臣愿往。”
“父王,我愿同往!”太子马上说道。
“嗯,由相国带着太子一同前往,一老一少正好合适。”朝鲜王点点头,说道。
既然朝鲜王已经有了安排,子润便不好再说什么。回到宫中,侍卫来报说马勇求见。
“哦,马将军,你来得正好!不知最近军中有何要事?”太子问道。
“回太子!末将在军营中训练士卒已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三千新兵已经训练完毕,随时听候太子调遣。”
“很好!这次父王要我出使辽东,请求辽东出兵。如果辽东肯出兵,征讨辰国必能成功!”子润说道:“就是不知辽东肯不肯出兵。”
马勇想了想,说道:“自从燕国太子姬丹到了辽东境内,郡内事务颇多变易,加上北边又有匈奴兵,不可能亲自来。不过,如果太子贿以重赂,说不定能让其出兵。”
太子想了想,说道:“既如此,我何惜金钱美女?”
第四十二章 黑旋风
望平城中多了一座府衙,造得门庭宽宏,颇有气势,姬丹便住在这里。
姬丹公布告示分发田地之后,到如今已经一个月过去了,光望平城外的库民便增加到了一万户。有了库民便可以征调民夫修筑工事,这座府院便是用望平城外农户的半月劳役建造而成,姬丹将其改为郡守府。
既然把望平定为郡府,田光也从襄平迁到了望平,成了望平太守。而襄平城太守由原来在襄平的田部吏王廉担任。
不过姬丹现在念念不忘的是那座方圆十里的大城。自从望平这边农户增多,姬丹更加担心东胡入侵,到时候,如果不能保护这里的平民,对于姬丹统一天下的大业将大为不利。
一旦有了一座大城,姬丹便能以此城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对付东胡就有利多了。
姬丹在辽东大肆招兵买马,现在辽东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人。这才是辽东报到朝廷的数目,而且都是青壮士卒,其中有骑兵三千。
对于这样一支军队,姬丹还是不满意。倒不是对士卒的数量不满意,而是觉得骑兵的比例太少。东胡的兵马主要是骑兵,想要抵御东胡,甚至日后进攻东胡,就需要用骑兵。
对于那些从胡冰手中买来的蒙古马,姬丹专门为他们修建了一个马场。平时把它们放置在马场里面休养生息,只有战时才会调用。虽然有一千蒙古马,但是用于像战国时代的大战还是远远不够。姬丹指望着这些马能够繁衍生息,生出更多的蒙古马来。
望平城往东数十里处,有一个山谷,山谷下面是一片草原。这整片草原都被木桩和铁丝围了起来,姬丹的马场便是建在这里。
一日,姬丹骑着白马来到这里。早晨山谷的空气格外清新,晨光照着这片山谷显得宁静安详。草原上,养马的人正好将那一千匹蒙古马从马棚里放出来。马儿们悠闲的散着步,吃着这里嫩绿的草。
围栏外面的姬丹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管马场的马倌说道:“来,放我进去,我要去看看这些马。”
“是,太子!”
那马倌应了一声,打开门栏。姬丹纵马进入马场,一扬鞭,朝其中一匹白马跑去。穿越来的姬丹有点“白马王子”情结,偏好骑白马。见到这一匹马浑身雪白,心中顿生喜爱之情,跑过去想要看个清楚。
突然,旁边一匹黑马飞一般直冲姬丹的白马。姬丹的白马受到惊吓,也跑了起来。姬丹一惊,急忙一勒缰绳,将马制住后往旁边一让,黑马贴着白马跑了过去。黑马在经过姬丹的时候,姬丹明显感到身边刮起一阵旋风,将自己的衣袖都掀了起来。
旁边的马倌见到那匹黑马突然发疯,怕撞到姬丹,急忙也骑着马过来追赶。谁知这匹黑马奔跑的速度极快,普通马匹根本就追不上。马倌挥动手中套绳,想要将其套住,却几次落了空。
此时黑马再次靠近姬丹,姬丹大叫一声,从白马背上凭空跃起,跳上了黑马。姬丹一上黑马马背,便做出了一个很难看的狗吃屎的姿势,将整个身子紧紧贴住马背,双手抱住黑马的脖子。
“太子小心!”
旁边的马倌吓得大叫,但是骑“马”难下,姬丹已经到了马背上,马倌们也无能为力了。马倌怕自己更加惊吓到黑马,索性停下来,不去追赶。
那匹黑马突然被姬丹骑在背上,顿时爆怒。只见这畜生嘶鸣连连,一会儿甩开四蹄狂奔不止,一会儿又突然停下,一会儿又左右摇晃,拼命想把姬丹甩下来。而姬丹却想被吸盘吸住一样钉在上面,就是不下来。
此时姬丹已是骑虎难下,便是想要下来也不可能了。就在经过周围栅栏之时,黑马嘶鸣一声,四蹄腾空,飞了出去。
这下马倌们和侍卫真的慌了神,纷纷出来追赶。但是黑马是何等的神速?不一会儿便消失不见。马倌们焦急万分,派人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姬丹与黑马的踪迹。
早有人回望平城,报告了太守田光知晓。田光一着急,带着人马亲自出去寻找。太阳快下山了,众人到马场集合,却还不见姬丹的踪影。
“再去找!”田光吩咐道。
“田太守,你看这天色已晚…”
马倌话未说完,田光呵斥道:“混帐!太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灭你们九族。”
“是!”马倌们吓得急忙答应一声,一扬手中马鞭,又往各个方向跑去。
此时突然有人见到远处出现一个黑点,一人大声叫道:“田太守,你看那是谁?”
田光眯起眼睛,翘首等候。不久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众人终于能够看清楚了。
“是太子!是太子回来了!”
一人大声叫道,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姬丹骑着黑马,一脸兴奋。
“臣田光见过太子!”田光急忙下马参拜。
姬丹一跃下了马背,大声笑道:“哈哈哈,田太守,快来看我这匹好马!”
姬丹在马脖子上拍一拍,黑马也没有缰绳,仿佛懂得姬丹的意思一样,跟着姬丹来到田光面前。
“这匹畜生,差点急死多少人!”田光笑着说道:“不过确实是一匹好马!”
“对了,”姬丹想起一件事情,说道:“马倌!”
“臣在!”
“这匹黑马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姬丹问道。
“从马齿来看,这匹马应该是三岁大。”马倌回答道:“暂时还没有名字。”
“哦,这可是一匹好马,没有名字可不行。”姬丹沉吟片刻,说道:“这厮奔跑如飞,带着一阵旋风。此马又呈黑色,就叫它黑旋风吧!”
郡守府中,姬丹兴冲冲地召集了田光、荀达,还有田部吏、粮秣吏等一批文官,商议筑城事宜。谁知荀达第一个表示反对:
“太子,现在刚刚取消了辽东所有田地三年的赋税,现在辽东只剩下朝廷拨下来的那点粮食和钱币了。虽然还有商户上缴的赋税,但是辽东不比蓟城等繁华之地,商业本来就不发达,商户的赋税没有多少。辽东如此多的军队,又有不少官吏,经济上已经相当困难了,如果再造大城,耗费巨大,难以维持。”
第四十三章 钱庄
“现在辽东还有多少钱粮?”姬丹问道。
“回太子,”粮秣吏张后说道:“现在府库中有六千担余粮,应该够辽东军马半年的用量。府库中的钱银倒还不少,足够发一年的军饷和官吏的饷银。不过,用于筑城却大大不足。”
田光说道:“太子,若一定要造,可以把城墙和主要街道先造好,剩下的慢慢造。至于钱粮方面,可以向朝廷请求资助。”
“不行,不行。”姬丹连忙摇头,说道:“我军大部分都是步兵,东胡兵随时都可能前来,没有大城做依托,心中实在没底。至于钱粮方面,”姬丹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说道:“我们可以开钱庄!”
众人面面相嘘,问道:“太子,什么是钱庄?”
“钱庄就是钱库。不过不是公家的钱库,而是私人的钱库。让百姓将自家多余的钱都存放到钱库中,然后需要的时候依据凭证到钱库来取,这就是钱庄。”姬丹解释道。
“哦,我懂了。”张后毕竟是专门与钱打交道的,马上便明白了,说道:“就是百姓借钱给钱庄,以后百姓需要的时候,钱庄再把钱还回去。”
没想到马上就有人明白了,姬丹大喜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那百姓怎么会愿意把钱借给钱庄?”田光问道。
“就靠两条:第一方便,第二利息!”姬丹继续说道:“百姓如果有很多钱都放在家里,不方便,万一有盗贼进入,钱就没了。存入钱庄就不一样了,盗贼只能拿到一张凭据,毫无用处。”
“另外,钱庄就跟店面一样,要铺得广,遍布整个辽东,这样百姓到了哪里都可以去取,岂不方便?百姓存入的钱,钱庄还要给予一定的利息,钱生钱,百姓何乐而不为?”
“这,这不是吃亏了吗?”荀达说道:“这笔利息日积月累,钱庄总有用光的一天。”
“不吃亏!”姬丹解释说道:“有了大笔的钱,就可以去做很多老百姓不能做的事情。就可以去做生意、养马、筑城、发展商业等等,钱马上就赚回来了。”
不得不说钱庄是个商业上的天才发明,这个农业至上的时代,人们很难消化这样的点子。虽然姬丹将利弊分析了一遍,众人却陷入了沉默之中。
“太子真是天纵奇才!我辈远远不及也!”荀达首先反应过来,顿首拜道。接着其他人也纷纷拜倒。
看得出这些人都是真心拜服。姬丹就是沾了自己是现代人的光,用现代的目光去解决过去的事情,自然有很多这个时代的人意想不到的点子。
“这是一件大事,主意虽好,若不得其人也是无用。”姬丹问道:“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现在点子有了,就缺人才了。
“回太子,”田部吏王廉上前说道:“臣有一弟,年岁刚过二十,自幼不喜读书,唯好经商。若太子不弃,可以一试。”
王廉原来是襄平的田部吏,姬丹将郡府迁到望平之后,便封王廉为襄平太守。后来望平公务繁忙,望平太守田光又将王廉请了回来,做望平的田部吏。
“哦?”姬丹沉吟片刻,道:“你弟弟叫什么名字?现在何处?”
“我弟弟姓王单名一个俭字,现在襄平城中一家杂货铺当掌柜。”王廉答道。
“好吧,请他明天来见我。”
这掌柜一职,日后便是姬丹的财政部长了,位置非常重要。其实姬丹并不想交给一个外人,但是姬丹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便先把王俭叫来,看看再说。
第二天,王廉领着一个年轻人进入郡守府来见太子。
“小人王俭参见太子!”
姬丹急忙转身,见是王廉领来,知道是他弟弟无疑。此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姬丹心生好感,急忙扶起:“快请起来!”
抬头一看,只见王俭乃是一俊秀小后生。大耳广眉、面目清秀、双目有神而精光内敛,生就一副福禄厚长之相。
“王俭,请问你有何志向?”端详一会儿,姬丹问道。
王俭想了想答道:“辩事宜,察贵贱,货物财损,烂熟于胸!利天下,乘万物,临机应变,决胜千里!臣之志向莫过于此。”
“好一个利天下,乘万物,临机应变,决胜千里!”姬丹对周围的人说道:“谁说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