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师 >

第155章

唐师-第155章

小说: 唐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不过是假意防备,至于他的目的何在,徐真不是仙人,一时半会也无法参透。
  不过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不安的预感,这位庭州刺史骆弘义,并非简单之辈,说不定就是冲着他徐真来的了!
  正当徐真满腹狐疑之时,朝廷的决策终于是下来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徐真无为使团受难

  朝廷的决策很快就下来了,但徐真的心情却阴沉到了极点。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青葱少郎君,当年都不曾有人能够算计他徐真,如今就更加不可能了。
  然而他收到这一绢诏书,却感受得到,自己是着着实实被骆弘义耍了一道!
  李治诏令左武候大将军建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为副,发秦、成、岐、雍府兵三万人及回纥五万骑以征讨阿史那贺鲁的西突厥兵马。
  可通事舍人接着又给徐真单独颁了一道旨,诏令徐真为弓月道行军副总管,在大军未到之前,庭州所有防务,皆由镇军大将军,上柱国徐真节制调度!
  然而此时金岭城和蒲类县已经陷落了,这个责任,该由徐真来背么!
  骆弘义在奏章之中明言,防务已经率先交给了镇军大将军徐真,可却只是带着徐真巡视军队等,尽皆敷衍了事,且并未告知徐真可以掌控和指挥军队去抗击敌人!
  若认真算计起来,金岭城和蒲类县那三千多条人命,都该算在庭州刺史骆弘义的头上啊!
  骆弘义也并未想到西突厥的兵马会如此的迅捷,他们本来的打算是想让徐真到西突厥去说和,行借刀杀人之计,谁能想到西突厥会这么快就杀过来了。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圣上并未让徐真充当说和使者,而是调动大军来镇压,将整个庭州的防务全数交给了徐真!
  他们尽可以上表狡辩,说是徐真带来的情报不实,这才导致了两县的陷落,可战后认真追究起来,这些理由都将完全站不住脚!
  徐真不恨骆弘义背后陷害自己,却恨这该死的蠢货,为了一己私怨,害死了庭州两县三千多的无辜人命!
  骆弘义还在假装茫然无知,徐真却已然拂袖而去,虽未明言,然则已经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徐真并非不恼怒,而是时间紧迫,如今他需要加固金满的城防,若这座庭州治所的大城再被攻破,那可就是他的责任了,他哪里还有心思跟骆弘义玩躲猫猫?
  骆弘义在庭州经营了这么多年,若论地方治理,确实算是一把好手,这两年有崔氏的暗中扶持,大力发展与西域的往来商贸,庭州民众更是多有富足,然则也正因为他专注于文治,却忽略了庭州军的发展。
  在偏远贫瘠之地,能够进入府军之中充当府兵,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三季屯田,一季练兵,家里能够免除赋税杂役,这等条件,从军之人自是心甘情愿。
  然而庭州发展经贸之后,许多人都看到了行商的好处,纷纷加入了跑商的队伍,甚至于一些摊派的兵役,都有人敢巧妙逃避,或冒名顶替,或犯下一些小罪,躲过兵役,而后加入边境跑商的行列。
  这就造成了庭州守军的军事素质下滑极其严重,虽然仍旧有一万多的人数,可其中精锐却不如其他州府,听闻西突厥狼兵来势汹汹,势如破竹,连下两县,守军们开始军心动摇,士气极为低落。
  “若再如此低迷下去,估计贺鲁的大军一压境,庭州就要不攻自破,兵败如山倒啊…”徐真也是忧心忡忡,得到二李真传,又参加过数次大战役的他,又岂会不知军心可用之道?
  兵书上扭转军心,积攒士气的谋略有很多,徐真得了李勣的《阴符机》之后,也不敢坐拥宝山而不知用,每有空闲必苦心研读,如今之时势,正好用来验证兵法!
  骆弘义自觉已经跟徐真撕破了脸皮,只能投于崔氏的门下,死心塌地与徐真为敌,当即吩咐亲信暗中授意,拒不配合徐真的工作。
  大敌当前还要私底下搞小动作,这种事情绝非一方刺史所能做出来的,特别是骆弘义这样的老刺史,为政一方多年,到底对这方土地有着感情。
  可崔余庆在旁挑唆,若徐真成功守住庭州,必定会再次崛起,到时候骆弘义非但无法保住刺史之位,更有可能就此落马,晚节不保,终结了自家的仕途!
  对于骆弘义而言,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一件事情,他宁愿庭州失守,反正等大唐的大军一到,必定能够将贺鲁军给打回去。
  虽然这样一来,庭州会遭受极大的损失,他苦心经营起来的富庶民生会严重倒退,但起码庭州还是他做主,今后一样能再次富庶起来,可如果徐真再度崛起,这庭州就会易主,他骆弘义只能惨淡收场,那陷落两县的三千条人命,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决心已定,骆弘义终于跟崔余庆穿了同一条裤子,虽然他们无法插手徐真对军务的管制,却能够左右后勤的供给,只要在这点上面给徐真上一点眼药,临危受命的徐真又岂能顺风顺水地掌控一州军马?
  可出人意料的是,接了圣旨之后,徐真却毫无建树,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连军营都不去巡视,底下的军士越发没了底,整日人心惶惶,毫无战意可言,这就崔余庆和骆弘义是又疑又喜了。
  庭州折冲府都尉王武魁乃王氏大族出身,太原王氏乃千古望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前至秦朝名将王翦,汉时王昭君,乃至于王莽,以及三国时的王允,皆出自于太原王氏,可谓根深蒂固。
  世家大族多出英豪,然大部分都凭借着极为深厚的世家积累和底蕴,往文官的方向走,少有成名的武将,当然了陇西尚武,陇西李氏多马上建功的虎将,且不看当今李唐天下,正是陇西李氏的昌盛之期。
  王武魁少时不学无术,好结纳绿林游侠,被族中长老多为排斥,然则他深信堂堂七尺男儿,功名但在马上取,又岂能故作娇贵去附庸风雅,每日做些无病呻吟之事,于朝堂上与人勾心斗角?
  其人豪迈好战,恨不得马上领兵收复已经沦陷的金岭和蒲类二县,哪怕无法收复失地,起码也能杀伤徐突厥狼子,好教这些蛮人知晓大唐天军的厉害!
  他素闻徐真之鼎鼎大名,军中之人又有哪个不艳羡徐真这数年之间的际遇?
  然而徐真这段时间在庭州的作为,实在让他有些失望,自觉徐真名不副实,顿时心灰意冷,这并非只是他这个折冲都尉一个人,军中大部分战士都这样认为。
  又过了两日,仍旧没有徐真的消息,王武魁心头愤然,酒后大骂道:“他这是要将我庭州拱手相送不成!他既不管不顾,咱们就自己练兵,堂堂一府兵马,就算没了他这个大总管,咱们也不能丢了大唐军的威风!”
  王武魁性格豁达豪迈,又爱惜士兵,颇得人心,虽然太原王氏与博陵崔氏同样为高门大阀,然而山西山东两大势力也在暗中较劲,是故他对崔余庆和骆弘义并不待见,他也很清楚,徐真蛰伏不鸣,说不得就是受到此二人的掣肘。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徐真想要大展手脚,确实有些难度,不过他王武魁同样在庭州军方经营多年,根本就不尿你骆弘义这一壶,风风火火就开始了大练兵。
  骆弘义和崔余庆见徐真没有任何的战果,心里舒坦了许多,正饮酒作乐,却听城门来报,称有从吐蕃归来的使节团,要求入城驻扎,奉上碟文,望能接洽。
  二人知晓徐真提前来报信,使节团必定延后,是故让人放了进来。
  见识了这队使节团的规模,骆弘义和崔余庆才心底暗惊,难怪徐真拥有如此大的名声,这支使节团的阵容就足以让他获得一桩大大的功劳了!
  徐真不在,使节团一干事宜都交给了凯萨,然而让人疑惑的是,使节团竟然没有护军!!!
  吐蕃山高水远,这一路走来不知有多少蛮族和盗贼,这使节团明显带着数量惊人的朝贡和辎重,竟然能够在没有护军的情况下,安然回到唐境?难不成单凭徐真之名,就足以震慑沿途宵小和大盗?
  骆弘义和崔余庆尽皆凛然。
  而且他们也发现,传闻之中的战象和徐真的那头金甲白象王并未出现在队伍之中,吐蕃所赠的仆役虽然都是熟练耐劳的老手,但若遭遇强盗,也就是一刀一个的事情罢了。
  眼下徐真对庭州军事束手无措,整日不见踪影,西突厥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兵临城下,骆弘义和崔余庆不由打起使节团的主意来。
  由于使节团的规模太大,人员众多,驿馆根本就安顿不下来,骆弘义趁势让人领着使节团,将之安顿在了折冲府的地团军营附近。
  他相信,以如今军中士兵对徐真的怨愤,若放松些许约束,绝对会有人注意到使节团之中那些可人的吐蕃女奴,以及数十辆大车的财物!
  骆弘义的算计并没有错,王武魁颇具绿林豪气,并非古板的治军铁腕儿,他麾下的兵士也多有匪气,平日里常常聚众豪饮,喝醉了就打闹。
  大唐军中虽然明令禁酒,但并不如后世那般强硬,皆因饮酒成风,连李靖这等以治军严谨而闻名的绝世大将,也不敢“一刀切”地去禁酒,似王武魁这般边远地区的折冲府都尉,就更加不会约束手下军士了。
  这几日他都在疯狂练兵,初时军士们还热血澎湃,可练兵艰辛,慢慢就打熬不住,到了夜间不得不以酒来消除疲劳,放松心情。
  为了照顾李无双和小思唐,以及怀孕在身的张素灵,使节团安排了很大一部分精干的吐蕃女奴。
  这些女奴吃苦耐劳,虽然年纪不小,但常年旅行,身材健美,容貌姿色又不差,于军中儿郎而言,这等成熟坚韧的女人,比那些水灵灵病怏怏不堪挞伐的小娘子,要有味道太多,足够他们趴在身上“纵横驰骋”,肆意蹂虐,发泄积蓄已久的**!
  这日下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练兵不成,王武魁就让弟兄们好生歇息,闲来无事,开始三五成群喝起酒来。
  王武魁因为见不到徐真而苦闷,一个人喝着闷酒,突然听到亲兵禀报,说手底下的军士纷纷出营,到军营附近的使节团营地找乐子去了,他当即眉头一拧,捉了一柄刀就冲了出去!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府兵行凶姐妹救人

  淅沥沥的小雨湿润了砂土泥地,使节团的营地四周全是泥泞,数百名醉醺醺的折冲府兵士正虎视眈眈地将使节团围困在中间。
  凯萨身材高挑,金发碧眼,充满了异域风情,如同穿越了时空的妖精女王,无处不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她身后是几十名骨架高大的吐蕃女奴,一个个丰腴健美,一看就是能够随意挞伐而不需怜惜的成熟女人,这样的女人,对于饥渴的军中儿郎来说,实在太过诱人,使得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庭州虽然为大唐州府,然周边也有一些大小部落存在,军士们到部落之中勒索财物,侵占部落女人,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这些部落人丁不旺,有时候一些旅客经过,部落之中的女子还会主动献身,以求多生子女,风气着实开放,是故军士们也已经习以为常,见得使节团之中这些女奴,顿时心花怒放。
  在他们看来,使节团是使节团,这些女奴却又另当别论,她们既然是奴仆,让人玩弄一下又如何?
  况且这使节团的头领就是那个毫无作为的软蛋徐真,军士们早已被养出一股滔天怨气来,此时围住使节团营地,就要逼迫凯萨交出女奴,甚至有人还将主意打到了凯萨和李无双等人的身上!
  骆弘义早已派人暗中监视,见得军中士兵要闹事,连忙赶回去通报,骆弘义和崔余庆心头大喜,冒雨前来看热闹,也不敢表明真身,只隐藏了身份,戴着斗笠和蓑衣,远远看着,心里就很满足。
  一名府兵队正自以为使节团没了护军,完全不成气候,大咧咧就上来交涉,结果被凯萨一刀就把耳朵给削了下来,那些个士兵勃然大怒,开始冲击营地!
  女奴们虽然没有武艺,然而身体健壮,并非毫无抵抗,可哪里经受得住醉酒军士的粗暴掠夺!
  那些个吐蕃马夫向导和民壮虽然少有勇力,可三下两下就被府兵打翻在地,数十名女奴被撕裂了衣装,那些个精虫上脑的府兵毫无顾忌就将女奴们压倒在地,行那禽兽不如之事!
  凯萨武艺高强,然而左黯宝珠等尽皆不在身边,她也只能保护李无双和张素灵不受侵扰,并无余力在照看这些女奴,见得女奴受辱,心头愤怒到极点!
  这些女奴任劳任怨,李无双又在吐蕃生活多年,一路上与这些女奴建立了极为友善的主仆情谊,如今一片狼藉,放眼望去都是白羊一般在泥地里打滚反抗的女奴,那丑态百出的大唐府兵,她又如何不怒!
  “凯萨姐姐,不要再留手,素灵妹妹交给我保护就好!”
  凯萨早已愤怒难当,见李无双抽出长剑,站在张素灵的身边,她也放下心来,手中双刃如飞轮一般旋转,而后杀向了那些实施兽行的唐兵!
  她本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刺客,到了吐蕃之后歇息了一段时间,双刃许久不曾饱尝鲜血,今日是要大开杀戒了!
  那些个府兵根本就没有把她们放在眼中,否则也不会肆无忌惮就在雨中强抢女奴,做出这等有伤天道之事,然而当他们发现凯萨所过之处,弟兄们纷纷毙命之时,他们终于愤怒起来!
  若不把凯萨杀掉,他们又如何能够尽情享乐!
  四五名府兵丢开身下的女奴,捉刀围了上来,正要对凯萨动手,却听一声暴喝如雷,正是匆匆赶到的都尉王武魁!
  “全都给我住手!”
  军士们见都尉来了,纷纷停下来,这一暴喝如旱地惊雷,将他们的**都镇压了下去,雨水一淋,他们顿时清醒过来,见得四下里的情景,顿时羞愧难当,想起如此恶劣的**,那后果绝非他们所能承受的,当即跪下向王武魁求饶。
  他们是停手了,可凯萨并未停手!
  在王武魁呵斥之时,凯萨仍旧清理那些眼看就要攀上巅峰,将体内脏污发泄到女奴清白身子里的禽兽军士!
  “噗嗤!”
  双刃一绞,又一名府兵的头颅落地,凯萨杀红了眼,那些府兵纷纷从女奴的身上滚下来,如见阎王一般躲避凯萨,往王武魁这边逃跑。
  虽然这件事情很恶劣,但这些士兵都是耗费了极大精力财力培养出来的精锐府兵,王武魁又是折冲都尉,哪里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凯萨一个个杀死。
  见凯萨武艺高超,王武魁激起了一腔豪气,捉刀疾行,从凯萨与一柄府兵之间插进来,格开凯萨的双刃,顺势一脚将那府兵踢滚了出去,就与凯萨于雨中缠斗起来。
  凯萨能够隐约猜到王武魁必定是军中首脑之类的人物,否则也无法呵斥住这些禽兽府兵,她本以为这个军官来了之后,会维护使节团,没想到这军官居然还敢对她动手!
  王武魁刀法霸气如狼如虎,凯萨短剑阴险似蛇似蝎,一边阳刚如烈日,一般阴柔似玄月,两厢缠斗之下,迅捷而凶险,短短数息之间,二人已经交手数合而不分胜负。
  凯萨的招式皆以诡异刺杀为主,王武魁却大开大合,二人唯一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以最大程度杀死敌人为目的!
  然而凯萨杀心已起,王武魁只想平息事变,在气势上已经输了凯萨一头,直到他感受到凯萨的招招杀意,才醒悟过来,这些府兵对吐蕃女奴所做之事,已然激怒了这位异域美人!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